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二陛下的執念!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163
  別說他是太子了,就是身在世族貴族家,也是不成,在注重形象、長得醜連狀元都會丟的古代,一個跛腳,也足夠讓他丟掉家族繼承人的位置。

  就是身在尋常百姓家,一個瘸子,也會讓人家說三道四,指指點點。

  更別說李承乾,他是太子了,太子,國家儲君,一國之根本,一國之形象。

  身為太子形象不好,日後怎能威震天下、降服四夷。

  魏武帝曹操見匈奴使者,自以形象醜陋,不足以雄震遠國,便使相貌清朗而威重的崔琰代他接見,而自己提刀站在崔琰身邊。

  連魏武帝這般雄才大略的驚世梟雄,都有這樣的顧忌,更別說乳臭未幹、手無寸功的李承乾了。

  李二陛下的擔憂是不無道理的,再加李二陛下對李承乾的“甚愛之”,他又是自己與長孫皇後的嫡長子,就更應該好好醫治了!

  李承乾生於太極宮承乾殿,承乾,承繼皇業,總領乾坤。這是天命的太子,勢必要繼承他李家的江山!

  但李承乾去年犯了一件大事,喜好男風,找了個叫如意的男寵,好死不死這男寵被程處弼打死了,事情經長安縣衙鬧到了宮中。

  雖然這樁醜聞,最終被自己壓下來了,但天下沒有無縫的屋簷,盡管這樁醜聞沒有廣為流傳,但在朝中的大臣卻是心照不宣的。

  別說別人,房玄齡就不可能不知道,房玄齡不僅是楊纂的老上司,還攝太子詹事,總判東宮之事。

  如今,李承乾現在又跛足,太子之位,就有些晃蕩了......

  太子之尊,一國之儲,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荊州區區一州之地,與之同比之州郡有三百五十七個!

  荊州之政相比於國嗣之位,相比於這大唐天下來說,太輕太輕,如此一來,李二陛下又怎麽不舍小為大!

  “陛下憐愛太子,微臣深表讚同,隻是微臣尚有一封密奏,煩請......”

  同為人父,房玄齡也能理解李二陛下的苦心,但他也有他的擔憂。

  “陛下......”

  待房玄齡正要從袖中掏出密奏時,李全又匆匆從殿外走來,向李二陛下一禮,又向房玄齡一禮,而後轉到李二陛下的耳側,貼耳密語。

  “房卿稍待,朕去去就來!”

  李二陛下濃眉一挑,向房玄齡一語,便大步走出殿去,轉到偏殿。

  “微臣錦衣衛指揮同知傅奕參見陛下!”

  守候在偏殿的傅奕迎上李二陛下,欠身雙手將手中的一份書帛呈給李二陛下,疾快地說道。

  “陛下,此乃程指揮使從荊州送來的絕密情報,請陛下聖閱!”

  打開手中的帛書,一目而下,李二陛下的雙目瞬時瞪大,隱隱約約有藍弧電絲在眼中亂竄,喜怒不形於色的麵龐凝重起來,更為地威嚴盛氣,拿著帛書的手,不自覺地緊攥成拳頭,透出粗大的青筋。

  良久,李二陛下迅速地合攏帛書,緩緩闔上雙眼,長籲口濁氣,向傅奕低聲冷語:

  “好,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喏!微臣告退!”

  傅奕聞令即走,以他縱橫官場數十年的敏銳,他能清晰地體會到李二陛下此刻的憤怒。

  “玄齡,你看看這個!”

  傅奕退下後,李二陛下便折回主殿中,命李全清散太監、女婢,關上殿門,獨自守在門外,將手中的帛書,莊重地交給房玄齡。

  “這是!”

  房玄齡看後一驚,將書帛卷起,放到案上。

  “荊州世族,好個荊州世族,為了一己之私欲,竟然不顧數萬黎民百姓之死活!”

  “還真是天大的膽子,連賑災官糧都敢堵截,連朕的左衛親軍都敢攔截!”

  在為師為長的房玄齡麵前,李二陛下像一頭受傷的狂獅一般肆無忌憚的怒吼、咆哮,宣泄著自己的怒火與怨氣。

  “他們眼裏還有沒有朕,還有沒有朝廷,還有沒有半分世家的廉恥之心!”

  “若是朕真為一己之私,讓他們成事了,那數萬災民會指著朕的鼻子罵,會戳朕的脊梁骨,朕也就成了無道的昏君,為天下萬民所不恥,為華夏曆代所不容!”

  “輔機誤朕呐,輔機誤朕呐!”

  差一點他就真的聽了長孫無忌的話,為了長孫順德的名節,寬容地放過這一幹荊州官員了。

  如果不是程處弼這一番密奏,他就要被蒙在鼓裏、任由著荊州世族肆意妄為了!

  “陛下,微臣之前所言密奏正是此事!”

  房玄齡不動聲色地記下了長孫無忌的字,將自己準備好的密奏,呈交給了李二陛下。

  今日他站出隊來,支持清查,不僅僅是為了兒子房俊的前程,為了他看好的程處弼,更是為了大唐江山,他與好友杜如晦一同締造並親手管理的錦繡河山!

  “好,好,程處弼果然有勇有謀,力挽狂瀾,為朕之新秀愛臣!”

  翻了一眼房玄齡手中的大同小異的資料,再聯想到今日朝堂上的狀況,李二陛下很快地就體會到了程處弼的良苦用心了,訊如霹靂,幹脆利落地下判道。

  “玄齡,你親自從刑部、大理寺、禦史台抽調人馬,帶領李道宗、劉德威、張亮三人,趕赴江陵,清查此案!”

  “朕賜你臨機決斷之權,凡是涉及此案者,一經審查,當下判刑,立罪不赦!”

  房玄齡領旨承命,又多問了一聲:“那程處弼?”

  “讓他繼續在荊州待著,隻有他,能夠為朕定下荊州這一灘淤泥濫垢,也隻有他,能夠讓荊州重歸清明!”

  李二陛下目縱南方,聲音溫和悠長,且有一股斬釘截鐵的淩厲霸氣。

  兒子李承乾的病情固然重要,但荊州的災民更為重要!

  不,與其說荊州災民重要,到不如說李二陛下對千古一帝的追求更為重要!

  若是真在荊州世族的手上敗了他為政無能的聲名,他就再也成不了千古一帝了!

  一個寬容貪官汙吏、不顧黎民桑梓死活的皇帝,如何能與秦皇漢武,並競風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