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四位宰相,朝堂驚惶!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172
  太極宮,太極殿。

  “諸位愛卿,可有本奏?”

  李二陛下高坐在龍椅上,環視著階下的群臣,問道。

  “啟稟陛下,微臣有本可奏!”

  話音剛落,一個蒼老卻剛直有力的聲音,激蕩在朝堂上。

  李二陛下一看見那張臉,心頭一跳,眉頭微皺,看來今天有場硬仗要打了!

  “魏愛卿,何事上奏?”

  如果貞觀一朝的朝堂上,有唯一一個能讓身為皇帝的李二陛下,心懷戚戚、膽怯三分的存在,那勢必非魏征,魏大噴子莫屬!

  “啟稟陛下,荊州官員貪汙腐敗,禍害鄉民,荊州官府烏煙瘴氣,致使四方黎民,苦不堪言,朝廷明威,折損殆盡!”

  魏征的聲音,如同他的人,他的身軀一般剛直挺拔,正氣浩然,一口唾沫,便是一番朱玉之言。

  “現有荊州安撫使程處弼,為國為民,伸張正義,清查貪腐,整頓吏治,將一幹貪官汙吏收監於獄!”

  “望陛下明斷聖裁,以安天下之心,以正國家之名,以清朝堂之氣!”

  “魏愛卿所奏,朕明了於心,不知諸位愛卿,有何高論,可抒於前?”

  雖然李二陛下內心有些怯火,但臉上依舊平淡如水,轉向其他臣子問去。

  得李二陛下皇命之後,殿中議論紛紛,人聲揚起,或交頭接耳,或竊竊私語。

  中書侍郎岑文本垂眉皺目,雙眼不定,左右搖擺,不知該如何是好。

  一方麵,他雖然祖籍鄧州,但遷移到江陵安家,後來又是在荊州世族的支持下發際,如果沒有荊州世族望風而降,他也坐不上荊州別駕的位子,一步步走到今天。

  不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自己欠下荊州世族的人情蠻大,這個人情確實需要還。

  而另一方麵,自己已經做到了中書侍郎,中書省的二號人物,距離身為宰相之尊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隻有一步之遙!

  而這一步之遙,卻是天差地別,宰相那可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位子啊!

  若是不小心在朝堂上說錯話、而自己又沒有外援,萬一給陛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說不得位相就黃了......

  天人交戰之後,最終岑文本將心一橫,準備還荊州世族的人情出列發言,一抬頭但見長孫無忌正笑眼望著自己,頷首點頭。

  岑文本明悟地還以笑意,有了長孫無忌的支持,他便有三分底氣了。

  這時緩,那時急,在他要出步之時,當先一人,已經出列了。

  “陛下,微臣唐儉有言要奏!”

  “陛下受命以來,天下大安,生民安居,百姓樂業,天下物阜民豐,家國已有盛世之舉!”

  “古語雲:“食飽衣暖之時,則生淫欲之心”,天下剛呈盛況,卻有貪官汙吏敗國家之威,崩社稷之盛,於國大害!”

  唐儉手持象牙笏,走出列來,聲音淳厚,威威獵獵。

  “臣身為吏部尚書,代天管治百官,職責所在,義不容辭,故恭請陛下肅清小人,致使朝綱正明,乾坤風清!”

  聽著唐儉的慷慨陳詞,岑文本的心又有些灰了,步履難行,遲疑不定。

  “戴愛卿之言,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二陛下的臉不爭氣地抽動了一下,很快地又回歸於平淡,又將目光撇向其他的文武官員。

  看著李二陛下又問起話來,岑文本揚步上前,又要上去,隊列之前的一人,又擋住了他的去路。

  “官吏不正,則百姓不安;百姓不安,則國富難長;國富不長,則社稷難興!”

  “微臣為家國社稷,為天下萬民,恭請陛下聖裁!”

  李二陛下聞聲探去,見是戶部尚書戴胄所言,眉頭蹙起,這下連心都抽搐了。

  戴胄!

  岑文本剛上來的勇氣,因為這一個名字,又跌了下去......

  戴胄剛剛說完,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也走出列來,拱手稟道:

  “庶民不知禮教,愚頑犯法,猶可寬恕!官員深受禮教,知法犯法,不可縱容!臣李道宗附議!”

  連任城王李道宗,這位宗室愛將都出來附議了,李二陛下的嘴已經幹枯了,無力說話了。

  一個宰相進言,三部尚書附議:兩個宰相,一個宗室!

  岑文本麵如死灰,不再上前!

  荊州官員懲處貪腐已成定局,已經不能翻天了,那些荊州官員能不能劫後餘生,就看李二陛下懲處的決心有多大了!

  “臣李靖附議!”

  一聲低沉且渾厚的聲音,不大不小地可以讓太極殿的所有官員都聽得見,雖然隻有簡單的五個字,卻在殿內激起千頃巨浪!

  因為他是李靖,大唐軍神李靖!

  他的聲音,便是大唐百萬大軍的聲音!

  李二陛下已經不能保持皇上四平八穩的風度了,嘴角也露出了一縷苦笑。

  “臣房玄齡附議!”

  在百官的心跳,還在被李靖的影響震懾得劇烈跳動,還沒有恢複如初時,一個堅如磐石、可定大唐江山的聲音,接著在殿內響起。

  房玄齡,百官之首、尚書左仆射房玄齡!

  一個宰相提議,四個宰相附議!

  其中還包括,文武之首的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尚書右仆射李靖!

  這件事是李二陛下登基以來、非軍國大事之外第一次在太極殿朝會有這麽多宰相斷言的事情!

  這次荊州官員貪腐案,勢必要嚴厲查處,成為典型,荊州官員已經是板板上的魚肉了,死的不能再死了,就看是煎、是炸、是炒、是燉了......

  “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刑部尚書李道宗、大理寺卿劉德威、禦史大夫張亮聽令!”

  李二陛下緩緩合上雙眼,深吸長吐,繼而猛然睜開銳利的鷹眸,孤傲絕然,再無半點個人私情,揚聲宣道。

  “臣在!”

  四人應聲出列。

  李二陛下快言快語,高聲下判:

  “以房愛卿為首,會同刑部、大理寺、禦史台三台會審,力查荊州貪腐案,每日一稟於朕,一經屬實,依法處置,力懲不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