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名好萬千事,名敗一事間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1      字數:2061
  房玄齡的思慮,統攬朝野、兼顧全局,說得在坐的眾人又是一片黯然,沉默難言。

  若是殺了阿史那社爾,就算是一兩萬的突厥人對其身亡心懷不滿、豎起反旗,對富庶繁華的長安城所造成的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更別說,同樣也是帶兵而來的阿史那泥孰還有李謹行了!

  阿史那社爾若是一死,阿史那泥孰、李謹行定然會成為驚弓之鳥,到時候為防不測,鋌而走險也絕不是不可能!

  而且,現在也是舉行科舉的關鍵時刻,李二陛下剛不久還在玄武門恩賜程處弼、丹書鐵券,以程處弼作郭隗,千金市骨!

  還吟誦一首《玄武門宴群臣》,向全天下表示自己唯才是舉、求賢若渴,希望有才之人,競相來投!

  這等好事一經吏部宣揚出去,朝野上下,都是一片叫好之聲!

  尤其是進京的舉子們,都稱讚李二陛下英明睿智、是千年一出的有為之君,恨不得立馬考試,好早日登上天子之堂,出將入相,獲得重用!

  阿史那社爾又是草原上的英雄人物,人家誠心來投,你李二陛下都容不下,又哪裏指望文武百官為你李二陛下賣命效死......

  還有一個原因是房玄齡沒有明講出來,是暗中提示的,就是“名好萬千事,名敗一事間”!

  為了維係一個好的聲名,需要日以夜繼,一直去做眾人都認可的好事,但往往做了一件壞事,就會將辛辛苦苦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敗壞。

  自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二陛下一直勤勤懇懇、小心細微,對待群臣寬厚仁德、對待建言從善如流。

  甚至為了堵上魏征的嘴,不惜憋死自己最喜愛的幼鷹、不惜減少自己最心愛女兒的嫁妝......

  為了向天下人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證明自己比李建成要強。

  李二陛下一直在給自己粉飾門麵,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好皇帝的人設,也一直樂此不彼,疲於奔命。

  通過這幾年來的努力奮鬥,玄武門的陰影已經漸漸在眾人的心中消散、消失,人們也慢慢認可了李二陛下明君的形象。

  但是,這個時候要是殺了阿史那社爾,李二陛下數年之功,必將毀於一旦!

  所以,阿史那社爾肯定不能殺的!

  “可若不此為,房相又有何妙策安人!”

  侯君集的眼眸間露出一抹幽深的冰涼,冷哼一聲,毫不客氣地與房玄齡相對峙。

  “阿史那社爾素有梟名,又帶甲十餘萬,今不早圖,後若為患,難道我等一直惶惶不安以度日!”

  “老夫一時之間,亦難為其計......”

  房玄齡眉頭直皺,拮據起難為的苦色,但那雙清澈的眼眸卻依舊堅定、明亮,一心為公、大氣凜然的說道。

  “但,誅殺阿史那社爾,斷然不可!”

  原來是這樣!

  看著房玄齡與侯君集之間的爭執,程處弼是會心一笑,他現在是明白了,李二陛下那麽著急讓自己入宮的原因了。

  症結不是在於阿史那社爾,而是在於他從塞外草原上帶入長安城的這幾十萬人。

  更確切來說,是帶來的那十萬人馬。

  “程將軍為何笑而不語,莫非是心中已有定策不成?”

  見得程處弼與殿內愁苦反常的笑容,魏征麵有疑色,不禁問道。

  “賢婿,你才思敏捷、心機靈活,不知可有何妙策,告知於朕呐?”

  李二陛下抬眼一望,對視了一眼程處弼,還真是眼神一亮,撫著胡須微笑著道,眼眸之中滿是慈愛之色。

  程處弼是出了名的聰明機敏,看到程處弼這般,李二陛下心間一下子便多了幾分力量。

  “這......微臣鬥膽,敢問陛下可是心憂阿史那社爾麾下的十萬戰兵?”

  為了進一步地進行確認,程處弼還是向李二陛下多問了一聲。

  “嗯!幾十萬遊民,豈有難哉!關中平原,沃野千裏;隴右之側,膏腴之地;崤函河洛,天下糧倉!”

  李二陛下緊捏著貼在腰間的拳頭,眼睛專注地盯著程處弼,言語雖然有幾分苦澀,但目光中卻充沛著鼓勵與祈望,他是真切地希望程處弼能夠幫助他解決這一道大難題。

  “但這十萬之軍,甚為心病!朕確實不知如何安置,還請賢婿教朕!”

  長安、洛陽、漢中、太原,關中道、河東道、河北道、隴右道,這些大城、大道,每個地域分配一點,這幾十萬南來的突厥人,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化整為零、掀不起風浪。

  再經過幾十年或者幾代人的沉澱之後,這些人自然就再民族融合之中,被同化成為了漢人。

  若不是擔憂這些人沆瀣一氣、於國不利,就是全部放在長安城又如何!

  長安城這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就是再多個三、四百萬人,那也是遊刃有餘!

  但是,那十萬軍隊,他不好安排呀!

  那十萬人,不能向對待遊民一般化整為零,拆分到各個道的折衝府去啊!

  要是這樣做了,就是在拆分阿史那社爾兵權!

  對於將領來說,兵權就是生命呀,兵權都沒了,那不就表示生命也岌岌可危了!

  這樣做,無疑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這樣不僅會讓阿史那社爾傷心,也會讓朝中那些出生入死的將軍們寒心,就是阿史那泥孰、李謹行也會心懷異思!

  李謹行也有十萬之兵,而阿史那泥孰亦帶了三萬餘人,要是阿史那社爾沒有安排好,這些人也會跟風下雨!

  程處弼縱步便於庭中,放眼看著遠處,若有所思,不一會兒亭直而立,不再動步,向著李二陛下躬身作禮,容光湛亮,朗聲說道:

  “回稟陛下,微臣心中已有技巧緩解此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