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亂鬥拉開了序幕。(一)
作者:水中的落葉      更新:2022-04-07 11:38      字數:3244
  崇禎缺銀子,非常的缺銀子。但是在大明,不缺銀子的也大有人在,甚至銀子多得不知道該怎麽花。

  南直隸揚州。

  揚州是富人聚集的地方,而最富的就是鹽商,鹽務是大明的一個重要的經濟收入支柱。鹽這樣東西對古代的人來說是又愛又恨,愛就不要說了,這樣東西對人來說是賴以生存不可缺的。人如果不吃鹽,就會全身無力,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說,維持人的電介質平衡的東西失衡了。古人不懂這些,但是明白不吃不行!說到恨那可是罄竹難書,明明是大自然饋贈的,大海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千百年來,被哪個不生□□人琢磨出來,從漢代開始就被統治階層用盡了各種手段把它壟斷了起來形成了專營。這是一個龐大的體係,成為和土地一樣成了朝廷稅收的主要來源,鹽和鐵成了相提並論的朝廷壟斷產品。不到一錢銀子一斤的鹽到了百姓手裏就成了六七兩銀子的價格,整整翻了幾十倍。成了朝廷收入的主要來源,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貪官汙吏,更是有一批人憑著鹽這樣東西發了大財,成為了大富翁。沒有人統計過在這塊大蛋糕中間,朝廷拿了多少?貪官們又拿了多少?這些鹽商們又留下了多少?而這些財富都是從全大明的百姓頭上刮來的!

  兩淮鹽場是大明最大的鹽場,揚州就處於這個經濟的中心,當然接下來的幾年也有可能成為風暴的中心,朝廷鹽務的控製也是放在了源頭。所以揚州也是兩淮鹽務的衙門辦事處所在地。

  大明朝的鹽稅早就已經是寅吃卯糧,現在是崇禎12年,但是他的鹽引已經賣到了崇禎14年。對於鹽商來說,這鹽引可是個好東西,它就是一張通行證!運出去的鹽就可以通行無阻了。當然這個鹽引也貴的嚇人,基本上要接近終端的銷售價。即便如此鹽商們要獲得鹽引的份額,還必須向各級轉鹽運使司衙門官吏行賄,這筆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這些菩薩個個都要有份。不光如此,在運輸的途中遇上的鹽運巡檢司的兵也是需要打點的。這些賄賂即便是大明的各部鹽務監察使也都心知肚明,因為他們不同程度都沾了點腥,這就是一個大染缸!

  鹽商們要確保取得豐厚的利潤,從原產地運出的鹽,其中鹽引的部分不會超過其中的一半,其餘的都是私鹽。這個比例略有浮動,就看你衙門裏使多少銀子了。就這樣形成了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隻是朝廷崇禎不好的局麵。

  且慢,當初喻楚先隻用了半份鹽引,就搞了那麽多的私鹽,這些鹽是從哪裏來的?

  首先,當初被截獲的那三艘船上,不全都是鹽還有其他貨物,當然也都是見不得光的。喻楚先當初想不行賄就想走私那是鋌而走險,再加上又出了個內奸,當然就是損失慘重;其次,那麽多私鹽歸功於另外一支力量,那就是私鹽販子。私鹽販子也是一個群體,每一次量不大,但是頻率高。他們都不走水路,而是從陸路把鹽運出產鹽地。雖然是把命係在褲腰帶上,但是一旦運出了轉運巡檢司控製的地盤,他們就把鹽賣給了經銷商接盤。這個利潤是極其豐厚的,鹽的經銷商也是分級的,像喻楚先這一類已經屬於終端。

  大明的鹽務稽查,主要精力就放在源頭,至於各地的巡檢司那隻不過是撈個外快,到了終端的商鋪裏你已經分不清鹽的來路了。那些小商人比猴還要精,不光死把賬做得幹幹淨淨,零售出去的鹽有沒有台賬,即便你是想查也無從查起。當初喻梅萍阻止歐陽芸賣精鹽,這就是因為一旦查到的話這些鹽是沒有來路的!

  現在是10月份,喻梅萍準備對大明的鹽業開始動手了。這一次五方聯合,喻夏的迎賓商行是主導,喻河的內河船隊負責運輸,喻吟的製鹽部隊負責提供貨源,李叔夷和詹順佑的人負責終端銷售。鋪成一張網,這張網的每一個節點都不是新建的,而是利用原有的商鋪,這些商鋪的小老板他才不管你的鹽的來路,隻要價格便宜,直接送貨上門,他們都來者不拒。當然迎賓商行這一邊也把握好分寸,每一個點提供的量都不會大!

  如果說一個鹽商從產地運出來的鹽,其中鹽引部分占了40%,其餘能獲得高額利潤的私鹽有60%,迎賓商行隻要能滲透進去5%,那些鹽商們的私鹽銷售就要直接損失達到9%!商業運行中有一個專用名詞叫邊際成本,也就是盈虧平衡點。鹽商如果要達到盈虧平衡,必須要銷售掉手中鹽引和私鹽混搭的鹽到60%,這才開始盈利。而損失掉的那個9%,就是在剩餘的40%當中。這相當於迎賓樓雖然隻滲透進去5%,而鹽商的財富的損失要達到25%。那可是實實在在的白花花銀子,這僅僅隻是個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損失會在慢慢的擴大!

  當然這種滲透要一點一點的來,剛開始是發現不了的。因為所有的鹽都繞過了產地進入市場,在內河運輸船隊的前麵,各地所有的巡檢司都是紙糊的。

  揚州總共有5個最大的鹽商,嚴立惠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五大巨頭行成了一個行業壟斷商會。兩淮鹽場的產量最大,銷售主要是通過長江進入大明腹地的,當然還有淮河和富春江流域。主要是進入了南北直隸、江西、湖廣,浙江、貴州、四川、陝西、山西的一部分。當然這塊蛋糕中還要切除掉一部分,因為實行朝廷的中開法,一些晉商和北直隸商人,他們拿了鹽引之後,要折算成一部分軍需物資,運往大明的九邊。而他們掙錢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流入草原,用高價換取草原上低廉的毛皮。在大明的內部他們是沒有銷售份額的,現在長城的外麵被恩和.傑爾格勒部落聯合了東土默特部落這麽一阻攔,而且迎賓商行價廉物美的物資又遠遠不斷的運進草原,這條財路被徹底的封住了。如今這一塊的生意,那些商人們都叫苦不迭,僅僅是運那些軍需物品隻不過是保個本,還要架不住一路上的那些敲詐勒索,於是他們手中的鹽也在悄悄的反銷大明的腹地,吞噬著那些鹽商們的地盤。

  揚州還有許多中小鹽商,他們都掛靠在這五大鹽商之下。雖然要被扒去一層皮,但是這樣還是要比單獨運營節約的多。麵對各級鹽務衙門以及各道通關的費用全都是由五大鹽商統一出麵然後費用分攤,集中通關外運!

  這樣的局麵已經維持很久了,各方都已經操作的嫻熟。

  鹽商們的銷售是分區域的,大家都不能越界。嚴立惠的銷售區域並不大,可以說是五家人家中最小的,但是位置極佳,那就是徽州地區,徽州地區可不是一個府。而是整個皖南地區。這其中還包括後世江西的婺源縣。再加上杭徽古道的起點浙江的兩個縣域。雖說地域不大,但是相當的富足,也沒有兵亂和流寇的騷擾。無論是鳳陽失守,還是革左五營盤踞在大別山四處搶劫,那都是在長江的北麵。即便是左良玉縱兵搶劫也是在江北的安慶和江西。

  嚴立惠剛跨進院子的大門,管家便迎了上來:“老爺,三老爺來了!”

  嚴立惠皺了皺眉頭:“這個時候不在家裏呆著,跑到揚州來幹什麽?他來多久了?”

  “午後就到了,已經喝茶喝了半晌了!”

  “就他一個人?”

  “對!”

  嚴立惠就是徽州太平人,鹽商這份家業,傳到他手裏已經是第4代了。從最初的太爺爺手裏開的一家小商鋪開始,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特別是嚴立惠這一代,早就已經發生了蛻變。從一個小小的坐商,發展成了如今行坐兩頭通吃並且打下了一塊地盤的小巨人!

  說實話,他雖然是徽州人,可是眼下這塊地盤也是打出來的,或者說是吞並下來的!

  這份家業到了他們這一代,嚴氏兄弟三人,嚴立惠是老大,老三留在徽州守護著自家的地盤,老二掌管著運輸,每一次出貨他必須要押運,這麽高成本的貨物,來不得半點的損失。

  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嚴家不同於其他鹽商,把鹽押出境後就交給了二級代理,而是有一半的地域就是沿長江一帶自家親自代理了二級,這件事情就是老三在負責!

  眼下正是鹽的銷售旺季,素有金九銀十之稱。在這個時候,老三居然跑到揚州來了,他這是想幹什麽?

  嚴家三兄弟的年齡差距很大,嚴立惠今年已經52了,他的三弟嚴立運今年隻有30。當然他們不是一個媽養的,這也不奇怪,有錢了老爺子妻妾成群也很正常。每次回到家裏去,除了祠堂裏供著的,叫媽活著的還有三個,同父異母的妹妹還有6個!所以平日裏沒有事嚴立惠也不願意回老家,這真是太煩人了!

  嚴立惠一踏進書房,屋子裏等著的人驚喜的站了起來:“大哥你回來了!”

  嚴立運很年輕,年輕的讓嚴立惠有些嫉妒。他的娘都比自己小兩歲,隻不過這個念頭在自己的腦中一閃而過。

  “你這次到揚州來有事?”

  嚴立運點了點頭,接下來說出了一番令嚴立惠意想不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