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徐榮之罪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258
  自征伐玄菟郡高句驪城,得勝而歸,除襄平城未下,整個遼東郡、玄菟郡之官吏豪族都勝敗可知,大局已定,無不望風影從趕來投效,露出或喜悅或諂媚的笑容。

  唯有徐榮負荊跪地請罪。

  劉備:“你拿下高句驪城,大功一件,跪著做甚?”

  徐榮拜服於地:“屬下有罪。”

  劉備:“何罪?”

  徐榮:“私縱公孫康與扶餘王子逃竄。”

  劉燾在一邊冷笑:“你也知道有罪!好好一個關門打狗之計,被你變成開關迎敵,傳聞你與公孫度乃過命鐵杆,這個遼東太守果是你推薦的!”

  徐榮慫著腦袋:“榮願戴罪立功,入襄平勸公孫度投降,但請君候饒他性命,他曾救過榮一命。”

  劉備:“要是答應放公孫度一命,你與他可兩清?”

  徐榮:“兩清,不,他欠我!”

  劉備:“你是重將名臣,豈能孤身犯險?寫封信就是,不用入城。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貶你做都尉,以勸降高句驪城之功封為亭侯,300戶,如何?”

  徐榮聽到職務降低臉色一垮,沒想到最後反倒是得了亭侯,大喜:“屬下一定盡忠職守,肝腦塗地。”

  眾人皆說劉備寬宏仁厚,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明貶斥暗封賞。

  唯獨清楚內情的荀攸笑而不語:兄長已經知道徐榮與公孫度有著極佳之關係,依然用徐榮來奪高句驪,執行關門打狗之策,這就不能用一般上位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來解釋!

  說來也簡單,荀攸認為徐榮要是抓了公孫淵,在公孫度故友、故吏中就是無德少義之人。不抓,就是違抗軍令!

  偏偏用可疑之人,

  徐榮與公孫度太有淵源,且徐榮在雒陽長安就是董卓封的中郎將,有朝廷製作的印綬,能力又強、威望又高、資曆又老,習慣了擺譜,是公開說劉備麾下諸將帥官吏皆非朝廷所任命,不把很多人放在眼裏,讓關羽、牽招等人很是惱火,祁胭脂有時候也指揮不動。

  不得已用一些心術,抓他一個小辮子,後續才好安排、調遣。

  …

  話說公孫度揮刀自刎,卻被左右攔下。

  公孫恭死死抱住其父瘦了不少的大腿:“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況且未必會死。”

  公孫度:“昔日楚霸王自刎於烏江,尤有江東屬於楚國,楚霸王能逃而不逃,世人所以可惜。

  你兄長生死不知,我父子二人隻有一城之地,每日四麵燕遼之歌,壯丁翻城逃亡逃亡上千,實在到了山窮水盡之地,遠遠不如楚霸王。

  我與劉備鬥了半輩子,與劉備有奪妻、去官、奪地之恨,劉備絕不會放我。

  與其被俘受辱而死,不如自刎以活你與全城士卒之性命!”

  公孫恭:“父親…”

  堂下一人道:“堂兄若早日聽從我父親信中勸告,如何會是這般光景。”

  公孫度轉頭見來人麵白無須,身高腿長,雄姿英發,乃是公孫續,激動得熱淚盈眶:“賢弟終於來救我父子!救遼東!”

  公孫續:“能救你的隻有一條路,放棄襄平,返回遼西、右右北平!”

  …

  公孫度簡直無法相信,

  當他帶著家眷和親信、黑衣衛數百人退出襄平城時,所有人都在歡呼,慶幸。

  公孫度:“我在郡五年,誅殺不法豪強、賑濟窮困,收納流民…這些人卻都恨不得我走!我好恨好恨!”

  公孫續與徐榮在隊尾護送,問道:“為何遼東之民,不親公孫度?”

  徐榮:“遼東北麵扶餘鮮卑,東麵高句麗,西麵烏桓屬國,三麵皆外敵,年年皆征戰,每個裏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此死亡。

  人人不朝不保夕,缺乏安全感,人們都希望有強大的強權者可依靠!

  公孫度的實力算得上麽!”

  公孫續自己也是邊地人,知道幽並涼州邊疆之地,頗受胡風所影響,民風崇尚強者,弱小是原罪。同時冬季環境極為惡劣,普通的小民連逃入山中隱居都做不到。

  沒有什麽中間選項,隻能選擇倒向一邊,或者東風或者西風!

  弱小者投降向強者並不可恥!

  公孫續:“他們也隻是為了活下去罷!”

  徐榮點點頭:“遼東三麵皆異族,隻有南麵為劉青州所據之遼南,公孫度不與劉青州交好,反而屢次三番招惹,這不僅不明智,更是作死啊!

  若非劉青州認你父親的臉麵,以劉青州之兵力,襄平早就破城!

  我雖然是公孫度之友,卻無法讚成他的野心…

  這也是這些天,大部分遼東人親口訴說…

  遼東玄菟人,需要更強大的主人,隻有劉青州和你父親這樣的人,才能守護這片土地!”

  …

  公孫瓚在焦急的等待著,

  自從袁紹迅速取得太原、上黨、雁門三郡支持,接壤南匈奴、鮮卑,形勢就像極為惡劣的方向發展。

  幽州兵力遠遠比冀州為少,之所以之前能夠互有勝負,除了公孫瓚慣會用兵,最主要的優勢就是騎兵眾多。

  袁紹通過錢財招募大批南匈奴、鮮卑騎兵,投入對河間、渤海郡的進攻,他們燒殺搶掠,踐踏莊稼,嚴重破壞兩郡經濟。

  也使得渤海、河間在幽州之兵無戰心,鬧著要返鄉。

  靜海之戰後,公孫瓚原本已經對劉虞取得優勢。

  鮮於輔著護劉虞逃到居庸關投奔閻柔,其麾下漁陽、鮮於銀留守漁陽,齊周、張逸等留守薊縣。

  公孫瓚令麾下將校圍攻漁陽、包圍薊縣,公孫瓚領主力攻擊居庸關,他樂觀地認為,憑借在幽州的威名,攻下居庸關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卻不得不放棄攻打居庸關,撤退到薊縣,公孫瓚自己則南下對付袁紹。

  “玄德占據數郡國,南北數千裏,數麵受敵,尤有人守衛,本將軍卻乏人可用!”

  公孫瓚細細數來,手下不過公孫範、田楷、鄒丹、王門…不多之將:“燕地盛產豪傑之士,莫非都到玄德與劉虞麾下?

  劉虞麾下幾乎都是世家豪族之士,玄德用人到是不拘一格。”

  “公孫度雖性格為人不堪,卻是我兄之養子,更有些才幹,麾下亦有能戰之士。

  如今隻能放下芥蒂,許一郡守都尉之位,使之抵擋強敵,自是不得已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