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張昭的條件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89
  周瑜一路追蹤,果然袁軍士卒越追越多。

  劉備身邊隻數十騎兵,扼腕歎息,怕留後患:“恨未急擊之!”

  萬萬沒想到,魯肅以為劉備是未能給自己報1000石糧食之仇,對劉備越發死心塌地。

  見魯肅等人快到了池河邊上,冬季水淺,池河隻數十米寬,泅渡並不容易,周瑜打算半渡而擊。

  沒想到魯肅早早在渡口備了不少烏篷船、竹筏:“北人騎馬,南人乘船,主公請速速上船。”

  魯肅以車在外,列陣半環守護,又點選壯丁,得300人,人持刀劍、矛戟,強弓利箭守衛,讓老弱輜重先上船。

  周瑜大呼大叫,令士卒排成數派,親擂戰鼓,而後帶頭衝擊。

  魯肅這邊箭矢齊出,張飛拉滿雙曲強弓,牙咬三支箭,連珠射出。

  周瑜大駭,急忙抱馬低頭,一箭射死一親衛,二箭中馬匹把周瑜掀翻了下馬,負傷落地,痛呼不已。

  周瑜不是主將,雖然智計百出,勉力招呼士卒進攻,但大多數袁軍都是倉促而成,畏懼不敢上前。

  劉備大喜,與張飛等出圍,縱騎兵衝突袁軍側後,徐盛、魯肅亦率壯丁殺出,袁軍大亂,四散逃竄。

  周瑜按住傷守,丟盔棄甲,混在普通士卒中逃竄。眼睜睜看著萬石糧食上船,周瑜大叫一聲,仰麵跌倒,為屬下親信拖走。

  老弱趁機上船,船行走了半日,天色漸暗,早甩開追兵,

  魯肅在一處私港灣略加停泊,把數千石糧食、幾百老幼壯丁下得船來。

  徐盛問:“這是為何?”

  魯肅:“正要稟報主公。東城控扼池河,乘船可直入女山湖、淮河……”

  揚州刺史州治在曆陽(和縣),九江郡郡治在陰陵、重鎮在壽春,東城距離陰陵不足150裏、距離壽春、曆陽約300裏,如同一把利劍,插入其間!

  袁術又豈能放任此地不取?

  可是,東城屬於徐州下邳郡!光武皇帝劃分州郡縣之時,怕就早有考慮。

  魯肅:“東城位於陰陵、曆陽之間,其東南皆為大片江淮丘陵,要與袁術為爭下邳、揚州,如此要地豈能放任!

  既為主公之臣,當為主公謀劃,我家在江淮丘陵之中,有處山寨,山民善狩獵而少糧食,故而從祖父、父親開始,就多賣糧給他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劉備本就參加過剿滅九江蠻的戰爭,怎麽可能不知道:“喔,那魯家應在山嶺中頗有威望!”

  魯肅:“主公聞弦歌而知雅意,我正是此意……”

  張飛摸著腦袋:“兄長和大侄兒打什麽啞謎?”

  徐盛沉思了一刻鍾,猛一拍大腿:“原是這樣。”看劉備、魯肅的眼光更加透露著熱切、崇拜。

  。。。

  不少人認識張昭的人,都說張昭是一位高士,而且是一位十分不好打交道、脾氣頑固、自名清流的高士。

  張昭擅長隸書,精通《左氏春秋》等經書,與徐州名士琅琊趙昱、東海王朗相交,互相認同,又被廣陵陳琳所推崇,故而一向享有大名,為徐州名列前茅之名士。曾被舉為孝廉,但他竟然以年齡未到四十歲為由,推辭不受。

  陶謙慕名察舉張昭為茂才,征辟為官,被張昭果斷拒絕,拒絕的理由依然是一樣的,刻板地認為未滿四十歲,不得為茂才、孝廉。

  陶謙也是隔倔脾氣,認為張昭輕視他,你張昭不是倔嗎,不是自認為清高麽?我偏要折服你,軟的不行來硬的,敬酒不吃吃罰酒,於是下令將張昭監禁。

  後來趙昱、王朗等帶頭多方呼籲,陶謙迫於徐州士林的壓力,才釋放張昭。

  張昭被趙昱、王朗救出來,不但不感激二人,反而說州牧大人將我關起來,隻是出於一時憤怒,遲早會放出來。你二人號召徐州士林給州牧添加壓力,我非常感謝,但卻將州牧陷入不義的境地,我實在無顏麵再見州牧。

  於是離開彭城,避居廣陵。

  徐州士民因此愈發敬重張昭,對陶謙的觀感也改善了很多。

  雖然沒有直接接受陶謙的征辟,張昭卻接受了廣陵太守趙昱的征辟,趙昱是陶謙部下,也算給雙方了一個台階。

  。。。

  張昭此時,身穿孝服,形容枯槁,撲在趙昱的棺材上,痛哭流涕:“元達吾兄,都怪我,沒有趕來勸你,讓你死於笮融這個卑鄙小人之手,你放心,我一定為你報仇。今後你的兒子便是我的兒,定然將他教導成才,你的女兒,也一定找好人家。”

  說完,嚎啕大哭,哭聲傳到數裏外。

  趙昱棺材旁,還有數百人一同扶棺北上琅琊。聞張昭之哭,皆痛哭流涕。

  魯肅見此情此景,心中也是震撼,對劉備說:“若我哪一天死去,能得如此多人掏心掏肺地大哭,也不枉來此處走了一遭。”

  劉備:“到時候送葬者一定更多。”

  卻有一人高聲大呼:“諸公哭有何用?”

  “太守遭此橫禍,滿城百姓皆大哭,你為太守故吏,卻獨不哭,真是忘恩負義。”

  那人嘲笑道:“如今笮融勢大,若是哭可以哭死他,又要壯士、兵甲何用?與其在這哭,不如提三尺劍,想辦法除掉笮融。”

  “你卻有辦法?”

  “你若能除掉笮融,我等便是尊你為主也行”

  這人道:“我沒什麽辦法,我若有辦法,也不可能為一小吏。”

  “嘩弄取寵”眾人皆嘲笑

  “但卻有3人有辦法?”

  “誰?”

  “一人是左將軍袁公路,一人是振威將軍、揚州刺史劉正禮,另一人是護東夷校尉、青州牧劉玄德”

  “好不要臉的家夥,府君屍骨未寒,你倒是為新主子做起說客來了。”

  “爾等豎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真不足與謀!”

  ……

  一群人七嘴八舌吵起來。

  “袁術、劉繇還是劉備?”

  張昭摸著胡子,冷眼盯著這漢子,心中卻是百般權衡。

  劉備給趙昱上了香,很自然地,就與趙昱家人聊起天來,也與暫時擔任趙昱子女監護人的張昭聊了起來。在一邊聽呂定公與人說話,聽了一陣,聽呂定公提到“劉青州”就不好意思在聽。隻好向張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請呂定公過來相見。

  萬萬沒想到,這人字定公,名岱!

  當劉備私下表示,願意為趙昱報仇時,在呂岱的極力慫恿下,在不少人毫不猶豫地勸說下,張昭終究表示願意為劉備效力,條件是為趙昱報仇!

  張昭展現出極強的執行力,立即讓兒子張承與呂岱等從墓邊的數百人中,揀選精銳百人,親自帶領,打算與劉備一起殺笮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