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潁川多奇士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357
  嫩嫩的小鮮肉荀彧,恭恭敬敬,低眉順眼坐在下首,風度翩翩,君子如玉,毫無疑問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可劉備怎麽看怎麽覺得奇怪,半響之後終於找到奇怪的原因――荀彧太安靜、太老成了,根本不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劉備也是個倔脾氣,心想“裝吧你”,吩咐荀彧工作之後,便不再理睬。

  半個時辰後,荀彧到底不是真成熟到水波不興的地步,張口道:“大人,下吏奇怪大人為何不跪坐,而是盤腿或伸腿而坐!”

  劉備:“坐還有什麽規矩,不是怎樣舒服就怎樣坐麽?”

  秦漢時期都是跪坐,就像荀彧就端端正正把臀部放在腳跟上:“若下吏像大人這樣坐,在荀家和潁川是容易被詬病的,是不尊重別人的坐法。荀家子弟若如此坐,立即會被長輩批評。”

  劉備:“你是想說我沒有教養?”

  荀彧低下頭:“下吏不敢。聽長輩說北方胡人,南方越人才如此坐而無規矩。”他聽到的傳聞,可不止是今天發現的坐姿問題,還有娶胡女、用胡人、從胡俗等,甚至有人傳聞其中娶的一個胡女曾是劉備的義母。潁川是正兒八經的中原之地,荀子故吏,曆史文化傳承深厚,換句話說,人們思想不那麽開放,對不遵循“禮”的人和行為多有非議。

  “不敢就是心裏就那麽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幽州人,地近北胡,有些草原上的做法也正常。”劉備沒有計較荀彧的暗諷,“你那樣坐,端正倒是端正,坐久了是否腿發麻?”

  荀彧:“是有一些發麻,所以跪坐一會,需起身走動幾步。”

  劉備:“我來自幽州,年少時家貧,家母曾經編蒲席賺錢,可一年之中,總有幾個月生意不好,你知道原因麽?”

  荀彧:“或許是冬季地涼的緣故吧?”

  “有個老道士教我養生之法,說幽州苦寒,跪坐蒲席容易寒腿,揚州潮濕,容易濕毒入體。反倒是勸告我從胡人之坐法,你也試試。”劉備當即拿了幾個蒲團,塞臀下,像後世那樣坐。對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經常推給老道士於吉。

  荀彧將信將疑地試了試,頗為驚喜:“腿果然不發麻了。這樣連續坐上一個時辰也沒問題!”

  劉備:“再試試坐在榻上,雙腳放在榻下。”

  荀彧知道作為下吏,不能輕易違反上吏,乖巧地做了,竟然隱隱約約有些興奮。並未發現,劉備如同一個誘惑人犯罪的啟蒙者,打破規矩後,帶來了犯罪般的體驗。

  有了其一,就有其二,什麽鵝毛筆、清茶等,一一出現時,荀彧就不再是大驚小怪,而能從容接受。他智力超常,雖然不認同劉備的做法,卻也著實發現其中的方便之處,不由對劉備刮目相看。

  。。。

  經過幾天的工作,劉備也發現荀彧的不同,其一記憶力超常,什麽東西放哪裏,哪一句在什麽書哪個地方,某縣縣令長、丞、尉是誰,記得清清楚楚,雖然沒到過目不忘的地步但比大多數人好太多。

  其二學問深厚,不僅能背誦詩、書、禮、樂、易、論語的大部分篇章,還能做出解釋。

  其三所學頗雜,不僅讀過春秋,荀子、韓非子,更讀過漢代通行的律法,一些重要的政令。

  其四,對郡、縣各項政務運行的流程,公文的規格都有一些理解,並不像個新手。

  劉備不由暗暗稱奇,如果說第一點是天資,第二點就是天資+勤奮,第三、四點就是家學淵源、官場訣竅。普通寒門士子,再怎麽苦讀書,也不會學到多少律法、政令,也學不到官府機構內裏的運行機製,後天上會落後一大步。

  像劉備這樣的沒落家庭或寒門子弟出生,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最重要原因是天資出眾、敢打敢拚。而荀彧給人的感覺,是天資更加出眾,家族後天培養也極為用心。

  劉備忍不住問:“你不是第一次來官府做事吧?”

  荀彧:“確是第一次,隻是從族學、幾位叔伯處學到一些經驗。”

  劉備:“想不出什麽樣的族學能培養出這般優秀的學生!我打算去你們族學和高陽裏拜訪一番!”

  。。。

  郡丞巡縣,可謂大事,尤其在荀家大部分人被禁錮的當口。

  穎陰荀家的族學,由荀爽親自主授,荀氏八龍健在者,荀彧的堂兄弟荀悅等,亦常常參與其間。荀爽曾舉孝廉,因黨錮和守孝免官,隱居漢水十餘年,讀書立著,銀川人都說“荀氏八龍,慈明無雙”。

  不僅有荀家子弟,也不禁別家少年入學,隻是要交一筆可觀的費用,周邊許縣、臨潁、潁陽等地官宦、富家子弟多從入荀家族學。荀氏有教無類,對一些資質出眾、有誌求學的寒門子弟亦大開方便之門,給予減少學費之助,所以郡、縣多稱荀家之善。

  劉備拿起學生名冊,並無戲誌才、郭嘉之流,鍾繇、陳群這些日後大大有名者,雖曾過來借讀過一段時間,現下都超過了荀家族學教授的範圍,要麽遊學去了,要麽回家既耕且讀,並不在此間,不由大失所望,。

  幸運的是,飲宴飯菜雖然清淡,荀家老一輩的亦客客氣氣,都來露個麵,荀家幾乎大部分子弟濟濟都一堂。荀悅、荀衍、荀諶、荀攸。。。個個俊秀,富有才學。

  劉備當即張口,問荀爽要人,到郡中幫忙做事。

  “劉郡丞的要求,老朽無法答應!”荀爽知道荀彧因為黨錮沒有品秩,老大不高興,“荀氏荀子之後,詩書之家,儒法並傳,雖被禁錮,也不能做沒有品秩、沒有身份的底層小吏!”

  又指責荀彧屈從於中常侍的勢力,攀龍附鳳而娶妻唐衡女,屈從於外戚而任小吏,為五鬥米而折腰,丟荀家的臉!

  荀彧的父親荀緄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不顧風度與荀爽當庭辯論,激烈爭吵。

  荀家小輩們表情各式各樣,荀彧一張白臉通紅,羞愧地一直低著頭看腳尖,荀悅站到荀爽一邊,荀諶當然支持父親荀緄,荀衍兩邊勸告卻都不討好。

  一場家庭糾紛看得劉備雲裏霧裏,不知所措,隻好找個借口,告辭出來。

  隻有荀彧匆匆相送,出門時還被門檻絆了一下,連連道歉。

  李浩領著劉備的車騎駛離高陽裏,張嘴就罵開了:“荀家人好不曉事,劉君以郡丞身份來訪,不入縣衙,直如高陽裏,可見重視。荀家卻自顧自鬧其宗族矛盾!活該被黨錮!”

  劉備心思電轉,突然歎氣:“糟糕!薑是老的辣,今兒竟中了荀爽老兒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