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殖民台灣的荷蘭人
作者:有夢想的螞蟻      更新:2021-01-08 12:48      字數:2261
  荷蘭人殖民台灣後,為了鞏固對台灣的統治,荷蘭人在台灣駐紮了兩千兩百餘人的軍隊,且對當地高山族的‘長老’實行間接統治。

  荷蘭人發給這些長老刻有東印度公司徽章的銀頭藤條杖,作為職位的標誌,並每年召開長老評議會,宣布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政策,以及賞賜一些廉價物品來拉攏收買這些長老,使這些長老成為東印度公司對台灣實行殖民統治的代理人。

  荷蘭人還用‘結首製度’來統治台灣當地人,他們把數十家居民編製在一起,稱為‘小結’,以財產殷富的居民為‘小結首’,結合數十小結為一‘大結’,舉‘富強有力’的為‘大結首’。

  利用這些大結首,荷蘭人能更方便的統治他們殖民地的百姓,也方便荷蘭人和這些大結首勾結,並且在殖民期間,荷蘭人還大力傳布基督教,企圖利用宗教來強化殖民統治,還專門把《馬太福音》翻譯成高山語,並專門編了一本可供當地人用的《宗教問答》。

  並且還開設學校,強迫當地居民學習‘上帝的福音’,當地居民每天都必須去上課,否則就要罰捐鹿皮一張或其他可用的東西。

  然而,荷蘭人的殘酷殖民還不止於此,由於台灣的土地肥沃,一歲三熟,許多福建泉州人、漳州人都紛紛來此進行自由墾殖,因此,當荷蘭人殖民台灣後,把所有的田地都稱為‘王田’,令百姓耕田交租,並每人給十畝地,名為一甲,分為上、中、下三次征糧,每甲每年上則征糧十八石(一石相當於現在100斤),中則征糧十五石六鬥(一鬥相當於現在12.5斤),下則征糧十二石,此等剝削程度,比之明末的賦稅都還要重得多。

  更甚者,荷蘭人還要向當地人民收取人頭稅,凡年滿七歲以上的男女,每人每年都要繳納荷蘭幣四盾(1明銀兩約等於3.9荷蘭盾),不僅如此,荷蘭人還要收取狩獵稅,不論是高山族人或是漢人,隻要進山狩獵,用網的,每月納執照費一裏爾(或稱裏亞爾,每枚裏亞爾約含3克銀左右,一兩白銀等於31.25克),用陷阱的每月交十五裏爾,此外還有房屋稅等等繁多的苛捐雜稅。

  而荷蘭人最常見的壓榨手段就是壟斷對外貿易,他們對,外貿易貨物課以極重的關稅,逼迫當地人把貨物賣給他們,然後他們再以高價賣到其他地方牟取暴利。

  甚至中國曆史上出現的第一次鴉片都是荷蘭人販賣給閩粵及內地的,可見荷蘭人的殘酷不亞於任何侵略者。

  ………………………………

  看完郭懷一的信件後,楊三生終於明白為何郭懷一和何斌(又名何廷斌)的船隊可以自由出入大員島了,原來,郭懷一和何斌的船隊已經完全被荷蘭人控製。

  因為,自從郭懷一和何斌投降荷蘭人後,郭懷一立刻就被荷蘭人立為大結首,地位雖得到了提升,但卻開始慢慢失去對艦隊的管控力,剛開始荷蘭人也還小心翼翼的逐步侵蝕,等到前段時間時,荷蘭人才算是徹底把郭懷一和何斌的艦隊蠶食完畢,至此,郭懷一徹底淪為普通的富人,何斌則因為知曉荷蘭人的語言,被荷蘭人聘為通事(翻譯),兩人瞬間失去了所有的武力,並且同荷蘭人殖民下的其他百姓一樣,需要繳稅。

  信中,郭懷一表示,大量且繁重的稅,讓他一陣後悔,不過考慮到荷蘭人隻是要錢不要命,他這才忍了下來,畢竟他已經失去反抗的資本了。

  ……………………………………

  “鍾叔對郭懷一此人有何看法?”楊三生疑問道。

  郭懷一(1652年,郭懷一在台灣發起武裝起義)在曆史上的確是領導過台灣大規模的武裝起義來反抗荷蘭人,雖說最後郭懷一的反抗失敗,但是這足以說明此人的確是不滿荷蘭人的壓迫。

  但是,如今的情況卻與1652年不一樣,首先是,劉香身死的消息隻是在笨港內傳播,並未傳出笨港外,郭懷一當初投靠荷蘭人不就是為了避免被劉香所殺嗎?如今郭懷一還可以繼續在台灣當他的富家翁,何必冒險來投靠可能會殺他的劉香呢?

  其次是,荷蘭人的海軍正如日中天,還並未吃到可動搖其台灣地位的敗仗,要論單打獨鬥,在這十七世紀,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單獨打過荷蘭海軍,郭懷一卻在荷蘭人的艦隊即將抵達大員島的時間節點給他送出這封信,此等舉動,實在是讓人難以琢磨。

  想到這兩點,楊三生就覺得有問題,這郭懷一又不是他,在荷蘭海軍如此強大的今天,誰敢斷言荷蘭人會吃到敗仗。

  因此,楊三生才會向鍾斌詢問郭懷一的為人。

  ………………………………

  “以我對郭懷一此人的了解,此人雖不懼死,但卻貪圖富貴,如果沒有把此人逼到絕境的話,此人應該是不會拚命的。”鍾斌思索了一會,回答道。

  聽到這裏,楊三生頓時明悟,立刻說道“此人不可信,請鍾叔立刻給此人回信,表達我們與荷蘭人共進退的態度!並斥責郭懷一心懷不軌的舉動!”

  聽到此處,鍾斌驚訝道“賢侄何故如此,郭懷一雖然貪圖富貴,但是荷蘭人對當地人的壓迫也不輕,郭懷一想要反叛也很正常呀?!”

  “鍾叔以為,此事真就如此簡單嗎?”楊三生緩緩解釋道“荷蘭人的水師強大,在這海麵上無人是其敵手,如今荷蘭人的大軍不日即將抵達大員島,怎麽會有人在敵人最強大的時候反叛,這不是找死嗎?!就算郭懷一有反叛之心,至少也要等到荷蘭人虛弱的時候再動手啊。”

  “對啊!賢侄說的沒錯啊!是我大意了,這該死的郭懷一!我立刻就返回澎湖!”鍾斌聽完楊三生的解釋,一拍腦袋惱怒道。

  “鍾叔請稍等片刻。”

  楊三生說完後,立刻返回房中,拿出紙筆,不一會的功夫,就寫完了一封信。

  “賢侄這封信準備給誰?”看著楊三生遞給他的信,鍾斌疑惑道。

  “普特斯曼。”

  “可普特斯曼不是還未到大員島嗎?”

  “鍾叔請放心,你隻需派艘船沿南方航行,就一定能碰到荷蘭人的艦隊!”

  懷揣著滿滿的疑惑,鍾斌離開了笨港,向著澎湖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