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川(六)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5968
  過了一會兒,普達娃停了啜泣。愛莎微笑道:和我說說?普達娃的頭還抵在她肩上,低聲道:今天是阿媽的忌日。愛莎知道普達娃進入藏區後,心情一直低落,是為了爾暉阿媽,但才知道今天是爾暉的忌日,因爾暉最後一篇日記是中毒後所寫,那時她很痛苦,隻匆匆寫了幾句交代原委和後事,便自盡了,並未寫日期……於是緊緊地抱著他,撫摸他的頭發。普達娃現在頭發已經過肩,在後麵紮了一個小辮兒,他的頭發又直又黑,有一層柔和的光亮。她溫言道:等到了我家裏,我們好好給阿媽做一次祭禮。普達娃點點頭。

  夜裏,她看著他在身旁熟睡,更想馬上生一個孩子。每天她都會為了此事祈禱,在這個夜裏,她悄悄起來,在勝樂金剛和金剛亥母金像麵前祈禱了很久。

  第二日休整了一天。傍晚,眾人搬凳子坐在敞壩中間看日落,正對著四姑娘山。昨天晚飯時,傅恒已經給眾人講了四姑娘山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日隆這裏暴雨橫溢、山洪肆略,人們飽受災害的痛苦。在這個村子裏住著阿巴朗依一家,他有四個女兒,聰明伶俐,如花似玉。阿巴郎依打聽到造成災難的是一個墨爾多拉的魔王,於是毅然與魔王決鬥以換取人們的平安與富裕。然而阿巴郎依年事已高,不幸被魔王殺死。臨死前他化做了一座山脈,為一方百姓擋住山洪。

  他的四個女兒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設計殺死大魔王,但天河大堤被垂死的大魔王用法術打開,洪水依然殘害這裏的生靈,於是四姑娘又舍身擋水,化做了四座山峰,擋住了北來的寒流,使得這一帶山穀氣候變暖,陽光明媚,糧食蔬果,年年豐收。用年輕的生命換來了一方百姓生存的空間,這就是四姑娘山的美麗傳說。四姑娘山,藏名"石骨拉柔達",意思是大神山。四姑娘山常年頭頂白紗,肩披冰川,腰係翠林,駐足清溪,冰潔玉潤,清麗脫俗,展芳容於邛崍山巔,舞長袖於川西高原。

  此時,眾人看著對麵。太陽的軌跡漸漸向西邊山際移去,透過西邊薄薄的嵐靄,最高的四姑娘峰開始發亮,而鍋莊坪最先被落日餘暉披換上一層輝煌的絲絨,那美妙的色澤和質感仿佛可以用手去觸摸撫慰一般。

  緊接著,其餘三位姑娘峰也光亮了許多,斜陽與白雪的交融、碰撞,折射出少女般的紅暈。如同胞姐妹一般,靈犀一點就通,象感應似的,霎那間四位姑娘全被落日最後的親吻,吻得羞紅了臉頰,就連天使般環繞在她們身邊的朵朵白雪,也被她們羞媚的胭脂映紅了。再稍低頭看看近處的鍋莊坪,已悄然退出了陽光的世界,各周圍的其它山峰一道,將餘暉讓給了更高處、更令人銷魂的四位姑娘。

  太陽仍然在往下沉去,折射出的光域也在漸漸地往山峰的頂端蠕動,峭立的峰巒演奏出紅與黑的樂章,冰清玉潔的四姑娘披蓋著薄如蟬翼的輕紗,在祥和歡樂的紅雲的陪伴下,帶著對人間難以言狀的留戀和羞澀,最後一個消失在光的世界之外。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瓔珞對愛莎大讚道:太美了!沉璧不知道有沒有見過?愛莎笑道:見過,我們小的時候一起來過這裏。我們最喜歡四姑娘山了,那邊也去爬過。愛莎天天上漢語課半年多了,現在基本都能聽懂。瓔珞對傅恒道:少爺,這世上還有這樣美麗的地方,瓔珞真是大開眼界!傅恒笑吟吟地看著她。

  第三日的白天,傅恒帶著瓔珞,愛莎夫婦和呼林葉天士瑞冬等人四處走了走,隻見茫茫的雲海將雄渾的巴郎山脈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麵是野花繽紛的高山草甸,下麵是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還可看見平原地成群的牛羊在藍天白雲下怡然自得。

  豔陽高照,長長的峽穀中風起雲湧,冰川蔚為壯觀。山穀中還有絕妙的鬆蘿懸掛於原始森林的茂密林間。被稱為一絕的巴朗山雲海有無風湧動之妙,還有千變萬化,翻卷騰挪、湧動如巨龍的雲層,以及柔中帶剛,嘯聲尖厲,遒勁有力,勢不可擋的過山雲,真是無奇不妙。

  晚飯後,各人回了自己屋裏。傅恒便展開軍圖,和瓔珞一起坐在桌前,給她詳細講當年金川之戰的始末。

  大渡河流域崇山險穀,地勢險峻無比,大渡河就是金川。大金川位於大渡河上遊大雪山脈,負山帶河,其地勢尤為險峻。大小金川流域連全盛時期的唐軍也無法控製,唐極盛時期勢力達到大渡河為界而已,更不必說宋明,邊都摸不到。大小金川位置正好出於三藏區的交界之處,“西通西藏(衛藏)、東鄰汶茂(羌)、北枕青海(安多藏)、南接康藏”。金川之戰共耗費白銀七百七十五萬兩,但發兵康藏,包括現在腳下的嘉絨藏、衛藏、安多藏是華夏千百年來的武功之極,皇帝的雄圖偉略。

  金川之戰體現了朝廷對川西藏區統治方式和戰略的改變,意圖從安撫到徹底歸化。實際上,明代對於川西藏區的控製十分微弱,甚至很難稱之為控製,更從未發兵深入藏區,包括距離成都區區兩百公裏的大小金川地區。對這一地區,朝廷起初沿用明代土司製度。雍正元年,正式授給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五品安撫司職銜,其目的是“以番攻番”、“剿撫並用”,及最終實行“改土歸流”。

  乾隆十二年春,莎羅奔劫持小金川土司澤旺。皇帝任命張廣泗為川陝總督,統兵三萬,前往征討大金川,為金川之役的開端。張廣泗大軍分兩路,從川西方向西昌和川南方向成都進剿莎羅奔。在進剿之初先後收複了大金川所占的毛牛、馬桑等地;六月,進屯小金川之美諾,小金川土司澤旺聞風投誠,並出兵協同朝廷攻剿大金川。皇帝對剿滅大金川信心十足。

  大金川土司的主要據點一個在勒烏圍,是莎羅奔官寨所在地,另一個在噶爾崖,由他的兒子郎卡據守,處於入大金川和勒烏圍的要路。七月末,朝廷西路軍打到距噶爾崖官寨僅二十裏地;南路軍攻得大金川碉卡數處,使大金川兵退守獨鬆碉寨。但是,到了八月,在大金川的戰碉麵前,軍隊束手無策。張廣泗此時才意識到攻打碉卡之艱難。軍隊用掘地道、挖牆孔、斷水路、炮轟擊等種種辦法均不能奏效。皇帝隻得傳諭張廣泗暫且移師向陽平曠之地,稍為休息,待第二年開春之時再戰。

  乾隆十三年正月初,大金川兵攻占江岸的噶固碉卡,守碉的八十餘名土兵開碉門隨大金川兵渡河而去。十日,再攻取郎建業所立的卡倫七處,並殺遊擊孟臣。二十日,在大金川兵的追擊下,郎建業率部退至巴底,總兵馬良柱所部也撤退到了孫克宗碉寨,致使軍裝、炮位多有遺失。張廣泗損兵折將,進攻大金川的計劃徹底失敗。

  張廣泗進剿失敗後,皇帝計劃派遣嶽鍾琪入前線,但因張廣泗與嶽鍾琪有隙,皇帝降旨嶽鍾琪以提督銜赴軍前效力。又派大學士、軍機大臣訥親為經略,赴金川前線指揮戰事。乾隆十三年閏七月,皇帝接到訥親、張廣泗二人意見向左的奏疏。訥親前後所奏不一,已是胸無謀略,方寸大亂,而且把勞師糜餉的責任全部推到張廣泗的身上,作為經略,卻似毫無責任可擔,其原因則是“與督臣勢難共事”。而張廣泗則輕視納親,故意推諉。

  嶽鍾琪在軍中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自張廣泗率軍抵達金川後用了兩位幕客,一位是他的舊友雲南昆明人王秋,另一位是當地土官良爾吉,但這二人都是莎羅奔派來的奸細,所以兩年來清軍的行動莎羅奔都早已知道,預先防範,致使大軍久攻不下,折損不少將領。八月初,皇帝接到嶽鍾琪兩份告發張廣泗的奏折,怒殺張廣泗,賜死訥親。

  十一月,再命嶽鍾琪為四川提督,傅恒為經略。傅恒帶兵一路披星戴月,日行二百裏,甚至三百餘裏,一個多月後,十二月二十一日便趕到卡撒軍營,立刻將小金川良爾吉、阿扣和漢奸王秋及其妻斬首示眾,以良爾吉之弟小郎素統領土兵。並立即向皇帝報告舍戰碉而搗賊巢的作戰方案,增調鄰省精兵三萬多人,嶽鍾琪率北路出馬爾康黨壩,瀘河,水陸並進,攻克勒烏圍,傅恒率南路從噶爾崖東南方的卡撒進攻,自甲索攻馬牙崗和乃當兩溝,避堅就隙,連克碉卡,軍聲大震。勒烏圍因此被孤立,趁莎羅奔恐懼,嶽鍾琪和傅恒隻帶隨從十三騎入烏勒圍官寨勸降莎羅奔,其後按皇帝旨意,赦免了莎羅奔父子,仍然讓其為金川土司,結束了前後兩年的金川之戰。

  瓔珞聽完事情的曲折經過,問道:嶽鍾琪將軍,便是嶽飛的後人,康熙朝的名將?傅恒點頭道:嗯,將門虎子,他當年跟著老十四王爺,曾為朝廷進拉薩,和年羹堯平西寧,撫青海,一生戎馬,戰功卓著,受先帝賞四團龍補服,是漢將中的傑出人物。結果因涉呂留良案,被鄂爾泰張廣泗一起彈劾,先帝將他下了大獄,直到乾隆二年才被開釋。金川之戰時被皇上重新啟用,其時年已六十多了。

  瓔珞搖了搖頭,道:這世上就沒有公道可言嗎?傅恒道:先帝性冷多疑,張廣泗驕勇跋扈,鄂爾泰侍寵弄權,金川之戰時,皇上先派了班第協助張廣泗,班第知道張廣泗剛愎自用,難以控製,所以要皇帝派軍機重臣前往,皇上才派了訥親,沒想到他和張廣泗一同死於金川戰事。金川之戰,若沒有嶽將軍及時發現張廣泗身邊的奸細,我們必定落敗,烈士們都白死了。而且嶽公和莎羅奔有舊誼,他才會願意投降,避免了朝廷更大的代價和傷亡。兵不血刃,才是真正的勝利。

  瓔珞詫異地道:什麽舊誼?傅恒道:嶽公祖籍成都,康熙六十一年,莎羅奔帶領本族士兵隨嶽鍾琪作戰,戰後經嶽鍾琪一力推舉,朝廷才授莎羅奔金川按撫司一職。再有就是嶽鍾琪調停雜穀、金川、美同、沃日、龍堡部落間的內亂,秉公而斷,把他們失去的土地山寨調回了他們。所以金川藏人對嶽鍾琪敬佩有加,視為“恩公”。莎羅奔因害怕,送信請求罷兵歸順朝廷。我和嶽公商量,提出要親自過河到勒烏圍一趟,以查探莎羅奔的實虛,防止他詐降,實則引我們上鉤消滅我們的大軍。而此去多帶人馬會引起莎羅奔的懷疑,不利招降,所以我們隻帶隨從十三騎,闖入虎狼之穴。

  那天我們去到土司官寨,莎羅奔見到嶽公,驚喜過望,跪伏於地,不停地叩頭請罪。然後親自為我們引路,恭敬地迎入自己的寨堡,請嶽公和我入坐首席,自己侍候左右,獻上奶茶。嶽公和我按藏族習俗,敬天敬地敬主人,然後一飲而盡,接著又要來一碗,一氣喝幹。莎羅奔等見我們如此看得起他們,個個感動得泣不成聲,長跪不起。莎羅奔又邀我們當夜住宿勒烏圍寨堡,以敘舊情。我和嶽公商量後概然答應。勒烏圍宰牛殺羊,款待我們。當晚席散,我們寬衣酣睡,假作全無防備之意,得莎羅奔等眾人的欽佩。第二日,莎羅奔、郎卡及眾土司隨我們渡河到大營,我教他父子自縛,正式舉行了乞降歸順儀式。

  瓔珞聽得十分感動,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嶽公真是神勇過人!坐在高位的人若不明察,冤枉忠良,才是天下真正的損失!

  傅恒道:

  朝堂上的事沒有那麽簡單。年羹堯軍功赫赫,先帝更十分鍾愛年貴妃,也以大罪賜死。嶽公還算好了,兵部那時議處他斬立決,被先帝改成了斬監候,隻是關入了大牢,罰了銀子,否則也沒有金川之戰裏他的重要貢獻了。聽嶽公說,被釋放貶為庶人後,他在成都郊外百花潭浣花溪畔結廬居住,取名“薑園”。平日裏,他一身布衣木履,粗茶淡飯;清晨早起,在愛閑亭中打幾路拳腳,舞幾套刀劍,然後牽著他心愛的戰馬,沿著浣花溪畔溜達;茶餘飯後,喂一喂雞鴨家禽,或者走出薑園,漫步於鄉間田埂,或聚集老農於樹下閑話桑麻。晚來掌燈,他伏於幾案,或揮毫吟寫田園詩;或秉燭夜讀《楞嚴佛經》,好不快活。這樣遠離朝堂的日子,才是真的歲月靜好。

  因金川之戰被皇上召回,接著西藏珠爾墨特為亂,奉命再出康定,會同總督策楞,捕獲羅布藏紮什,就是黃教法王之父,平息叛亂,為二哥報了仇。乾隆十九年,又為皇上平定四川大巴山之亂,可惜獲勝後在歸途病逝。

  瓔珞聽完,倍感唏噓地說:怪不得少爺總是小心謹慎。你說的對,如果嶽公一直在老家頤養天年,可能還會長壽。仕途凶險,遠離朝堂才是正理。可惜,少爺也做不到,皇上不能放了我們。傅恒微笑了一下,道:但我們至少不用太擔心,皇上,他和先帝還是不一樣。其實隻要你平安,我就放心了,皇上不會讓你出事,我們也一定要小心。

  瓔珞知道他是說正覺寺遇刺那件事,黃教法王後來說早知道那日就會殺了她,傅恒又常常後怕,說瓔珞其實是因為皇帝和他被卷入的這些事。於是點點頭,轉言道:少爺,如今我們也住在這五層高的碉樓裏,我才明白,這碉樓多麽難以攻克,連窗戶都這麽細小。你說碉樓用料隻是石木泥沙水,由他們專門的砌石匠修建,不吊線,不繪圖,全憑經驗,信手砌成,卻如此堅不可摧,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

  -

  金川縣位於川西北高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大渡河上遊,海拔在1950米至5000米之間。馬爾康縣當地藏族使用四土話(嘉絨語的一種方言)。主要居住著嘉絨藏族,與羌族混居。嘉絨係“嘉爾莫查絨窪絨”的簡稱,意為住在嘉莫墨爾多山周圍氣候溫和的河穀地帶的居民。巴朗山主峰海拔5040米,當年清朝大軍翻越的埡口海拔4523米。小說中設定的在半山的屯兵駐地,海拔也在3000米以上,否則無法看見那些美景。

  -

  嶽鍾琪嶽飛後人,清朝名將,在曆史上的功績和遭遇如文中所示,雍正賞穿四團龍補服。在曆史上,入金川官寨勸降莎羅奔的隻有他一人,他和莎羅奔有舊交,傅恒是主帥,不能一起去,恐有雙雙失陷的危險,而且必須一人在外坐鎮指揮大軍,逼迫莎羅奔。當時,嶽公獻南北夾擊、直搗中堅之策,被傅恒采納,他的人馬從馬爾康經黨壩南下,傅恒大軍從從美諾經卡撒和噶爾崖北上,並以13騎入勒烏圍大營,勸導大金川土司莎羅奔父子歸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爾默特那木劄勒叛亂,即傅清殉國那次,時年64歲的嶽鍾琪奉命出兵康定,會同總督策楞,成功討平叛亂。乾隆十九年病卒,乾隆帝賜諡襄勤,讚為“三朝武臣巨擘”。

  -

  金川之戰裏傅恒的功績很多細節同樣寫在了小說中。隻補充以下內容——

  乾隆讚稱:“此次大兵進剿金川,一切催趲官兵、稽查驛站馬匹等事,所有欽差大員” “皆因經略大學士傅恒公忠體國、勤勞任事,舉能感動奮勉,星速馳驅,調度得宜,於軍行甚有裨益”。 “今經略大學士傅恒甫至軍營即不動聲色取兩年逋寇,如欖豚豕,以快人心而警番眾。非謀猷明斷,識力堅定,曷克臻此”。並命拜前賜雙眼孔雀翎羽。

  -

  大金川戰役以清軍的勝利而告終。主帥傅恒在其間所起到的作用,完全不重在攻碉奪堡、殲敵製勝上。大金川易守難攻之勢,清廷投入甚巨,卻收效甚微,萬般無奈決計撤兵收局,不料卻在傅恒主持之下“時未七旬,兵不血刃”,收獲了意外的戰果。他對待藏人恩威並舉,藏人反叛時懾以軍威,順從時服以恩信,使大金川首領莎羅奔、郎卡等人心生敬畏,呈現甘結,頂經立誓,金川土司“洗心革麵,永矢勿諼”。

  -

  傅恒忠公體國、勤勞任舉,成為將士官兵爭相效仿的楷模,乾隆讚其:“不惟將士人人感發,凡內外大小臣工孰不欣動,孰不欽服。”傅恒識見高遠、處事周詳,軍營一切事務為之清肅,乾隆讚其:“實乃超出等倫”,“隨朕辦事數年,平日深知其明敏練達,初不意竟能至此。即朕自為籌劃,亦恐尚有未周”。傅恒據實奏聞、秉公辦理,使乾隆得以洞悉千裏以外的軍情,為決策提供了翔實精準的依據,乾隆讚其:“功在社稷者甚大。”為表彰傅恒的功績,乾隆封其一等忠勇公,並且給予賜宅第、建宗祠等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