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川(五)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5705
  容妃道:她就是問沉璧,您多久翻牌子,都去誰那裏,進膳香不香,一夜起幾次。沉璧覺得她十分關心您。皇帝點了點頭,不說話。容妃於是轉言笑謔:您又吃小奶的醋?皇帝道:朕就是有點兒敏感。說著,從枕下拿藥出來,給她塗抹。容妃問道:您是說對皇額娘嗎?皇帝道:朕始終不能釋懷。容妃道:沉璧明白,您侍奉皇額娘都如此孝順,別說對錢氏夫人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您才一直這樣。皇帝隻沉默不語。

  兩人待了一會兒,容妃覺得熱,起身將兩邊床帳鉤起,又道:皇額娘也知道,您始終沒放下。皇帝道:也許是朕多疑,但朕一直覺得,當年的事不是我們知道的那樣。容妃驚異地看著皇帝。皇帝歎了口氣,道:朕問過胡世傑,先帝跟前的大太監,去年他病重時,朕去暢春園見他,但他避而不談,所以朕心裏明白。

  容妃大吃一驚,忽然想起去年在密雲,自己問過太後,太後也避而不談……半晌,才道:您的意思是……皇帝點點頭。容妃立刻明白了,皇帝為什麽不問太後,因為他不想揭露真相,那可能是所有人都無法麵對的,他情願胡世傑將真相帶走,這世間再無人知道。

  她心裏忽然起了一陣戰栗,如墮冰窟,緊緊地抱住皇帝。皇帝笑起來,拍拍她,道:別害怕,沒事。然後抬眼看著床頂,道:這紫禁城,不知掩埋了多少秘密!容妃幽幽地道:若果然……您要怎麽辦?皇帝搖了搖頭,道:朕不知道。容妃道:皇額娘撫養您長大。皇帝長長歎了口氣,道:皇額娘曾說,讓朕有話去問她,朕覺得,還是不問了。容妃道:不論皇上怎麽做,沉璧都聽您的,我在真主麵前發過誓的。皇帝將她摟在懷裏,閉上了眼睛。

  李玉在外間聽得清清楚楚,隻覺得五雷轟頂,冷汗直流,跌坐在地上。他忽然明白了,皇帝是故意讓他聽的,因為自己和太後親近,皇帝去年曾去暢春園密見胡世傑,他直到今天才知道,胡世傑快咽氣的時候,他奉皇帝旨意去送終,還覺得皇帝體恤自己。在皇帝心裏,其實隻有容妃,他才能真正信任,自己因是奴才,又是宮中舊人,無法拒絕太後,是以他無法完全信任,雖然皇帝心裏都明白。怪不得,在嘉興的時候,皇帝不帶他去錢家……

  第二日,容妃回了隆禧館。彩雲見她又拿出那個紫色靈香草油的小瓶子來看。這瓶香油是那年傅恒大人從伊犁回來後,納蘭夫人製了送給容妃的,她一直不用,隻是帶在身邊,不管去哪裏都帶著,經常拿出來看。容妃看了一陣,又從抽屜裏拿出那本《洪芻香譜》來,這是納蘭夫人當年隨這瓶油送給自己的,然後自己送了她一本藏詩冊子……坐了一會兒,她用自己專用的紫色描金纏枝蓮紋粉蠟箋和竹管小紫穎筆給瓔珞寫了一封信,讓彩雲教宮中郵驛送往伊犁將軍海蘭察處。

  愛莎夫婦扮成傅恒夫婦的隨從,隊伍裏有傅恒的兩個親隨行和呼林行保衛之責,一名翻譯兼回藏兩語,葉天士和一名助手,瑞冬並珍珠,共十二人。原本皇帝允許瑞冬帶一名婢女隨行,但她沒帶,說路上從簡,有這麽多人照應著,所以珍珠也給她幫一些忙。一路之上,都歇在皇華驛中。因是密行,人少才隱秘,如有需要,傅恒可以隨時調動地方官員和兵將。皇華驛自山西起,分為兩路,一路達陝西、甘肅、四川各地;一路達新疆、青海、西藏各地。他們先去位於康藏的金川,和四川相鄰,走的是第一路。

  小全子去江寧已兩年,但珍珠還是照顧著傅恒夫婦和兩個孩子,始終未離開玉京園,珍珠對瓔珞自是全心全意,但瓔珞心裏明白,她還因為傅恒。珍珠和小全子關係雖好,卻非真正的夫妻。而她常年近身伺候著傅恒,且這些年瓔珞一直懷孕生產,都是珍珠給傅恒做針線,她的繡工也和明玉一樣,無甚進展,但因性子慢,針線活計做的仔細,對傅恒很有感情,做的就更仔細,雖然她並無其他想法。瓔珞滿意她做的針線,但以前一直沒覺得,那年在科爾沁,傅恒套馬比賽時,珍珠那等緊張,她忽然就明白了。

  瓔珞覺得傅恒心裏也知道,但夫婦二人不談此事,她覺得若珍珠真地離開了,傅恒也會很不習慣,因傅恒對她也很有感情,雖然他對珍珠也沒有其他想法。瓔珞覺得,自己年長特別是生子以後,性子柔和了不少,尤其是對傅恒,她就一心要傅恒舒心開心,而傅恒本來就沒什麽要求,她常常覺得是因為自己少年時,包括後來跟了皇帝兩年,對他十分虧欠的原因。

  她有時候看著他們倆,就會想起青蓮,雖然她從來沒有見過她,夫婦二人也再沒說起過青蓮,但她覺得在傅恒心裏,始終記著青蓮,且她向馬神廟街富察府的管家打聽過一些舊事。珍珠性子柔和,比自己柔和許多,她覺得青蓮應該就是這樣,雖然長得不像。傅恒和珍珠說話不多,但甚為相得。

  瓔珞也無法想象,換一個人來伺候傅恒,不僅是傅恒,她自己也十分習慣了,她就無法信任第二個人。珍珠是長春宮舊人,知道所有舊事,明白她和傅恒,她也舍不得她離開。而且珍珠對她和傅恒以及孩子絕對是全心全意,天下再找不出第二個來。海氏早瞧出來了,小全子走後,她就私下笑謔瓔珞,說瓔珞找了一個不是屋裏人的屋裏人,瓔珞當時一笑,沒放在心上,直到去了科爾沁。之後她再想起以前故意歪曲珍珠和傅恒以成全她和小全子來,心裏許多感慨。

  和海氏一樣,珍珠其實現在也算玉京園的半個主人,瓔珞待她也確像姐妹。她除了伺候傅恒給傅恒做針線,看管孩子,日常裏要做的事並不是很多。而真正在伺候孩子的也是乳娘仆婦和小丫頭們,珍珠管著這些人。自福隆安出生後,瓔珞在家裏時基本是由翠兒貼身伺候,去藥房也是帶著翠兒。翠兒和小福已由瓔珞做主,和府裏的管事成婚。小福伺候海氏,管著海氏院兒裏的事並幾個小丫頭。翠兒管著瓔珞房裏的小丫頭。

  所以瓔珞便想將小全子調回京城,並和皇帝說好,待他們西行回來便教小全子回來。小全子回來後,瓔珞自然還是要他珍珠和自己夫婦住在一起,因小全子回京,皇帝還得給他升官兒,為了外麵好看,她已將玉京園隔壁的一個小宅子買下了,並建了內門,方便珍珠來回。待西行回京再好好修繕,小全子和珍珠自是願意,傅恒並未說什麽,反正家裏的事都是瓔珞做主。

  進入川西南的嘉絨藏區以後,走川藏通道,一路都是雪山草地,除了傅恒和他的兩位親隨,還有愛莎夫婦,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踏足高原,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好在葉天士隨行,配了藥,緩行多歇息,過了幾天,眾人便習慣了。珍珠的反應最大,一直沒有明顯好轉,瓔珞便要傅恒常看顧她,叫呼林看顧瑞冬。珍珠十分不好意思,傅恒倒是很自然。

  入金川有三條線路,一是經汶川映秀、臥龍等鎮,翻越巴朗山埡口,經日隆-達維-沃日等鎮至小金,丹巴,向北至大金川。二是經汶川-理縣-馬爾康再轉而向南至金川,叫做川藏北線。三是,川藏南線,經成都-雅安-康定-丹巴,再北上到大小金川。眾人走的是第一條線,因為這裏可以翻越巴朗山埡口,是當年朝廷軍隊最壯烈的戰役發生地。

  不日進了巴郎山,沿途都是雪山巨穀,風光美麗之極,但山高坡陡,沿著蜿蜒的山道土路,行進更慢。珍珠下車時候頭暈,沒踏穩步子,直接倒在扶她下車的傅恒懷裏,昏了過去。傅恒忙橫抱著她,送入山腰的屯兵駐地。瓔珞見狀也十分焦急,跟著快步而入,又叫葉天士來瞧。葉天士把了脈,搖搖頭,說沒有什麽辦法,隻能等慢慢適應。瓔珞便要傅恒看著他,自己去看看瑞冬和其他人安頓的情況。

  屯兵駐地地方寬敞而簡陋,現在非戰時,隻有五六十人常駐兵將。過了一會兒,珍珠醒來,見傅恒坐在床邊,自己身上蓋著被子。傅恒問她感覺如何,她忙道:大人,我還好,剛才對不住。說著臉紅了,又問瓔珞。傅恒搖搖頭,告訴她瓔珞去安頓其他人,見她說話喘氣,便叫她不要說話,躺著休息,自己繼續看書。

  珍珠於是就這樣看著傅恒。經過多年朝夕相處,傅恒是她十分熟悉的人,她對他的氣息身體起居的一切都很熟悉,而她少年時和其他的宮女一樣,曾傾慕於他,雖然那是可望而不可及,早已丟淡,卻沒想到多年後,她竟會和他這樣親近。她並無其他想法,隻是服侍照顧好他,讓他舒服,除了他是主子,他還是家人。所以她並無羞愧,對瓔珞沒有羞愧,對小全子也沒有羞愧。

  傅恒放了書,拿起茶來,見珍珠看著自己,於是一笑,問道:有好些嗎?珍珠喜歡這樣的時刻,他和她說話,是很溫柔的,大多是說瓔珞和孩子,但說什麽都教人愉快。於是點點頭。傅恒道:小全子在南邊兒的差辦得好,皇上經常誇他。

  珍珠道:那都是大人常為他說好話兒,他在信裏都告訴我了。主子最近也告訴我說,小全子得了那差,是大人去求的皇上,我們都感恩不盡。傅恒隻微笑著點點頭,又拿起書來。過了一會兒,珍珠道:主子說過以前的青蓮,說大人是很喜歡她的。傅恒見她突然提起青蓮,有點兒意外,放了書,黯然道:她對我很好,而且是因我而死,我卻什麽都不能為她做。

  珍珠忙道:誰和大人在一起,都會對您很好的,而且她本就是您的婢女。說到這裏,忽然想起了爾晴,一時深悔說錯了。傅恒道:謝謝。珍珠心想:爾晴是因愛生恨,她其實也是愛他的,誰不愛他呢?而且主子為青蓮報了仇!轉言道:那時在長春宮,先皇後娘娘就事無巨細地關照大人,沒想到珍珠也有幸可以服侍您。傅恒想起往事,心生感慨。

  兩人又說起福隆安和薑薑。傅恒道:家裏這些人,隆兒最喜歡的就是你,比阿嬤還喜歡。珍珠道:我常和小少爺在一處。然後笑道:小姐真是漂亮極了!皮膚白又細,她長大了定然比容妃娘娘還美!傅恒笑起來,十分得意。珍珠看著他,心裏也無限歡喜,又道:年前小少爺出痘,主子還怕小少爺臉上會留疤,她怕您擔心,不和您說。

  傅恒道:隆兒喜歡瓔珞,瓔珞也喜歡她兒子。珍珠道:主子一直事多,但隻要和小少爺在一起,對他都十分小心溫柔,小少爺愛額娘那是自然不過的。傅恒道:瓔珞的性子,她對你倒從不芥蒂,也算難得。珍珠笑起來,道:其實主子就是緊張大人和少爺小姐,她對別人都是很好的。

  正說著,瓔珞進來了,珍珠最後說的這句話她聽見了,便笑道:你兩個編派我什麽呢?傅恒笑著拉過她的手來,道:說你對珍珠好。瓔珞笑嘻嘻地看看他,又看看珍珠,道:這還差不多!珍珠抿嘴一笑。

  金川回去後,傅恒便將那時青蓮給自己做的花葉書簽給了珍珠收著,不教告訴瓔珞。但珍珠還是拿給瓔珞看了,瓔珞看著那些被定格的細軟纖美,似乎在訴說一種憂傷的幸福,再想起青蓮的遭遇,淚盈於睫。她明白了,青蓮,她和珍珠是不一樣的,很不一樣,她具有一種珍珠所沒有的靈性,在這一點上,翠兒可能更像青蓮,但翠兒的相貌平平無奇,還比不上珍珠。平凡,或許更長久。

  愛莎覺得普達娃今天很有心事。在居所和眾人晚飯後,兩人回到房裏,她撥亮了爐火,解了辮子,拿了酒罐,給兩人各斟了一杯山下鎮子裏買的青稞酒。出門以後,為了方便,她將所有的頭發在腦後綁了一根大辮子。暈黃色的酒液在杯子裏微微閃光,兩人默默地喝了兩杯,她將酒罐酒杯收了,回來抱著丈夫。

  普達娃立刻親住了她,從唇邊到頸項,解開了她的領扣,她也動情地回吻他,吻了又吻。兩人擁抱著倒在長條的土木桌子上,她的長發如瀑布一般覆在身下……因天氣寒冷,沿途輾轉,這是出京以後兩人的第一次親熱。

  其實愛莎並不嬌小,但在普達娃的懷裏總是不盈一握,她喜歡被他有力地包圍,就像被圍堵在堅實的牆壁之中,有一種讓人窒息的安定和讓人顫栗的壓迫……火光跳躍溫暖,呼吸漸漸急促,滿屋的氤氳……在火的奔流熱力中,他緊抱著她,還有她溫熱的、成熟的豐滿,他原本冰涼的血流轉變了,開始有力量,有生氣,而且勇猛狂暴,來勢如利刃一般,刺穿她莊嚴而柔軟的鮮活……愛莎覺得自己身體裏就像大樹幹中解凍了一股潮湧,一直向上,直至樹尖頂上,化為一隻火鳥,紅得象血一樣,向雪山之巔奔騰,那是天神的神殿……普達娃低聲啜泣起來,她心裏起了一種柔軟的憐惜,輕輕地拍他。

  ※※※※※※※※※※※※※※※※※※※※

  -

  曆史原型榮王府及後人(二)

  -

  綿億之子奕繪嘉慶二十年襲貝勒,享年四十歲。嘉慶五年八月賞給二品頂戴,二十年六月承襲多羅貝勒,賞戴三眼花翎。奕繪還善詩詞,工書畫,才貌雙全,尤好吟詠,著有《子章子》及駢文、詩詞,《明善堂文集》等,是清代著名的宗室文學家。與其妾室顧太清感情甚深,兩人酬唱的作品,數量之盛,更為中國文學史上所罕見。聽說過顧太清的人應該不少。

  -

  奕繪側福晉顧太清,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顧文星養女,大學士文端公鄂爾泰之侄甘肅巡撫鄂昌(胡中藻案的另一重要涉案人物,被賜死)之孫女,大有來曆,繼續了愛新覺羅家和西林家的緣分。顧太清是她的化名,因是罪臣之後,幼年時家境窘迫窮困。顧太清是清代中後期著名女詞人,有“詞後”之稱。顧太清著有《天遊閣集》詩集,《東海漁歌》詞集,晚年著有小說《紅樓夢影》,因此被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天遊閣是她在榮王府裏的居所名字。“滿洲詞人中,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而已”,這是後人對顧太清的高度評價。

  -

  奕繪與顧太清的故事十分感人,有興趣者可一搜,簡言之,就是情之所鍾,並在那個時代庇護了罪臣之後,因奕繪號太素道人,所以顧太清名叫太清,奕繪除了長子,其餘四女和四子均為顧太清所出。而奕繪的嫡福晉赫舍裏氏,滿洲正黃旗人,副都統男福勒洪阿之女,名靄仙,字妙華,亦好文學,與奕繪兩人的詩詞匯成一部《妙蓮華集》,生奕繪長子載鈞,因載鈞無子,所以榮親王的後代由顧太清的子孫傳承。滿人情種很多,從君到王到臣,一大把,而且各領風騷,不遑多讓,看起來比古代漢人的上流階層重情得多。

  -

  奕繪貝勒和夫人顧太清對生活十分熱愛,在夫妻二人的詩詞中,對王府的養花種菜、寵物飼養、聽琴看戲、收藏鑒賞、飲食情趣等等有大量的描述,為現世了解清代王府的生活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北京房山區青龍湖鎮大南峪乃奕繪和顧太清夫婦的故居別墅,也是園寢。“大南峪山脈……春則野花吐秀,滿穀幽香;夏則流水潺溪,垂竽可釣;秋則半山紅葉,豔似春花;冬則雪積蒼鬆,林挺瓊樹。四時之景,無不可賞心悅目也。”

  -

  小說裏關於五阿哥及家眷的一些情節亦參考了以上相關內容。

  -

  洪芻香譜洪芻《香譜》為今存北宋最早、也是保存比較完整的香藥譜錄類著作,其中對於曆代用香史料、用香方法、以及各種合香配方,均廣而收羅之;並首創用香事項之分類模式為:香之品、香之異、香之事、香之法等四大類別,為其後各家香譜所依循。延禧裏瓔珞教順嬪製香時被順嬪借去了這本香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