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希冀(五)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5567
  慎嬪,便是當初的伊貴人。在五格格薨逝後,皇帝將她晉為慎嬪,說她侍奉皇後恭敬謹慎,又說她精於女紅,更稱讚她受皇後教導,堪為“六宮雅範”。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是皇帝為了安慰皇後的喪女之痛,這慎嬪不過是沾了皇後的光。但隻有那拉氏心裏明白,皇帝這是因為別的緣故,除了慎嬪的身份,更因為慎嬪作好了火鐮襖一事。

  早在二月裏,皇帝便下旨:“五彩線金絲火鐮襖到家裏交與慎嬪,按此火鐮襖做樣,比這火鐮襖線的,當再做些。”更命蘇州的地方官員呈進繡緞地袍褂料兩套,並且指定要用四等繡法。第一套是石青緞繡八團夔龍捧壽褂料,第二套是香色緞繡金龍袍料,然後將這第二套袍料給了當時的伊貴人,教她作為樣子,在織機上學習織造。而那第一套,賜給了玉京園的納蘭夫人,也就是魏瓔珞。皇後之所以知道得這麽清楚,還是因為袁春望通過緞房白露得的消息。

  伊貴人按袍料樣子,由熟練高明的織工師傅教授,掌握了織機技術。皇帝當日要她比照縫製的火鐮襖,她做的也很好,皇帝見後,十分欣悅,便借五格格病後,她一直陪伴照顧自己,晉了她的位。那拉氏推想,魏瓔珞本是繡女出身,又比這慎嬪聰明百倍,定然織了什麽好東西,早進獻給了皇帝。又想,這滿後宮的女人,全搞錯了,什麽容妃令妃皇嗣,簡直是笑話!自己那時候就是一念之差,原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自己早該明白,皇帝為什麽還用令妃這名號。皇帝那性子,哪怕魏瓔珞再不看皇帝一眼,皇帝也會把她捧在手心上。

  更別說如今那女人遂了心,和皇帝關係可好著呢,連荷包這等貼身之物都做上了,皇帝更對她念念不忘,她就好為富察家謀事兒,之前就讓自己的兒子襲了爵位。皇帝不可能不明白,但他就是喜歡她,心甘情願,她是永遠得了皇帝的心了……容妃幾年前就和自己說過,皇帝並不是真地喜歡她,她都明白,自己竟然不明白。

  但皇帝每次來承乾宮的時候,她和皇帝依然是相敬如賓,照例說說宮務和閑話。皇帝見她開始禮佛,便褒讚了幾句,又說這樣,她和太後便親近些,她隻微笑稱是。又為五格格一直不好,自己沒有去為皇帝分憂忻妃之事,請皇帝原諒,好在有令妃,更恭喜皇帝又要得子,皇帝自然叫她不要掛懷,囑她節哀順變。她仔細留心了皇帝戴的荷包,倒未見魏瓔珞給他做新的,想是上了織機,再不用手工那麽辛苦。

  珍兒在袁春望麵前,對令妃再孕之事自然是好好數落一番,說她趁五格格病篤,故意博聖寵。娘娘也是要強,五格格才沒了,就去探望孤兒棄嬰,可不得觸景傷情嗎,令妃這事兒,打擊更大。袁春望便安慰她說:沒有她照樣有別人,忻妃不就是例子。珍兒於是又十分惋惜了忻妃,感慨這後宮中真是無人可比令妃命好。袁春望隻是哼了一下,心道:弘曆,這次又便宜了你。沒想到,死了一個忻妃,這令妃還能再為你生子。回到宮裏後,白露和袁春望更打得火熱,因為袁春望在紫禁城裏的地位超過他在圓明園,兩人更加有恃無恐,隻是誰都不知道。

  奕祿夫婦聽說了魏湄再孕的消息,喜出望外,李氏覺得魏湄定是聽了自己的話,所以聖寵不衰,卻不知魏湄並沒有真地實行她的“計劃”。

  博爾濟吉特家的宴會後沒幾日,烏日娜果然生了一男一女,男孩名叫孟恩,這個名字就是他們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女孩取名叫唆魯,是蒙古賢能皇後忽必烈生母的名字,就是她之前說的小恩小魯。雖然生雙胎十分辛苦,但她自小身體便好,又有葉天士在,一切順利。葉天士說她最好坐雙月子,好好恢複,但是巴勒珠爾自然不能待那麽久,草原的人隻知道他因青袞雜卜之亂被皇帝密召入京。巴勒珠爾除了和皇帝密會,還去長期駐京的漠南活佛章嘉呼圖克圖處盤恒,傅恒和皇帝當然知道,此乃題中應有之義,他也無意隱瞞。到了七月來臨,他必須要走了。這段時間,他已將自己在南苑的私務聯絡處親自編製好,他知道皇帝的心思,便主動將詳情匯報給了容妃和皇帝。

  容妃也很明白,便在二人單獨說話時,教巴勒珠爾放心,皇帝那裏有她,又教他放心烏日娜母子。他於是一笑道:皇姐,我當然放心,不放心,我就不送他們來了,皇上絕不會讓他們有絲毫差池,比我自己還緊張呢。容妃歎息道:你真是一個好男人,她很幸運。

  巴勒珠爾問道:皇姐,皇上對你好吧?容妃點點頭。巴勒珠爾道:他待你不好的話,你就送信去南苑我的站裏或者告訴烏日娜。容妃笑起來,問道:若皇上待我不好,你要做什麽?巴勒珠爾也一笑,道:皇姐是皇上的心上人,想來不會有那一天罷。後來,容妃將姐弟二人這番對話婉轉地說給皇帝聽,皇帝哼了一聲,道:你可是朕的女人,要他多管閑事!容妃隻笑而不語,心道:那不是您將我和他拉一塊兒的嘛!

  臨別前的晚上,巴勒珠爾流淚了。他說:日娜姐姐,對不起,我總是對不起你。烏日娜眼裏也有淚光,捧著他的頭道:你不要擔心我,現在有我們的兩個寶貝,我覺得真的很幸福。除了你,我還有了孩子做親人。你放心吧,這裏有皇姐,有納蘭夫人,她們都是我的朋友,明天皇姐就來了,她說這次會陪我幾天。巴勒珠爾道:嗯,我會盡量早點再來看你。烏日娜笑起來,道:不要太早,等我全好了,你再來。巴勒珠爾也笑道:日娜姐姐總是心這麽狠。說著緊緊地親住了她。

  早上出發前,兩人一起看了一會兒熟睡中的孩子,烏日娜將他抱在懷裏,撫摸他的頭,道:小爾,你才是我最愛的寶貝,我的心永遠和你在一起!你要為了我,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擔心我們。巴勒珠爾點點頭。

  傅恒所說的整頓編製綠營,是皇帝多年的計劃之一,早前傅恒忙於出征金川和準噶爾,所以並未提上日程。

  綠(lu4)營,是大清的國家常備兵。順治初年,在清軍統一全國的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製,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全國綠營兵額總數時有增減,保持在八旗兵的三到四倍。在曆朝曆次戰爭中,綠營都起著主力作用。三藩之亂中,朝廷就是以綠營為骨幹,先後派遣了四十餘萬綠營兵作戰。皇帝執政以來,綠營兵總數已達六十萬,金川之戰,平準之戰,包括今年才平定的青袞雜卜之亂,主力也是綠營。

  綠營士兵為世兵製,父死則子繼。將兵由兵部直接統轄,將領無法直接統兵,有效地防止軍人擁兵自重。綠營獨立於八旗軍,但為了加強對綠營的控製,朝廷派旗人擔任綠營中的中高級軍官,是以漢兵為主旗人主導的軍隊。那年在六郎莊報訊湖北白蓮教叛亂的盧勇就是綠營官兵。

  綠營主要是步兵,分為戰兵和守兵兩種,此外尚有騎兵和水師,隻是騎兵的數量遠遠少於八旗軍。其營製分標、協、營、汛四種,總督、巡撫、提督、總兵所屬稱標,副將所屬稱協,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所屬稱營,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稱汛。標、協管轄一至五營不等,營以下分若幹汛。

  每營的人數少則二三百人,多則六七百人。按道裏遠近,計水陸衝緩,分汛布防。其建製分京師、行省、邊區三個方麵。京師設巡捕五營,統於步軍統領,即九門提督衙門。在內地各直省,均有綠營兵駐守,但經製及兵額不一,其中閩廣最多,安徽最少。朝廷在邊區,蒙古和西藏,包括回疆建立了屯戍駐防製度。地方綠營的基本任務是“慎巡守,備征調”,此外還擔負差役、西北用兵、東南海防和邊防、屯戍、河工、漕運、守陵等任務。

  準噶爾之戰後,綠營的損失很大,朝廷除了厚恤厚餉地征兵,還需要好好的總體規劃,查漏補缺,完善綠營的編製。毫無疑問這是朝廷的要務,是傅恒現在的主要差事。他請旨了皇帝,說按計劃,永琪下麵要入兵部學習,正好要永琪給自己做副官之一跟著學習軍務。皇帝高興地同意了。接下來,永琪便跟著傅恒和兩位兵部尚書還有伊博爾的父親兵部侍郎觀保等人忙的如火如荼,幹勁十足,他的一妻兩妾都為他十分高興。

  七月這日晚間,他回到重華宮後殿,翠雲館的正殿,見赫朱和依博爾在他房中等他,他掏出懷表來一看,亥時已過,不免詫異。他先問候了赫珠,赫朱微笑地說自己很好,然後道:恭喜阿哥,你就要做阿瑪了。永琪大吃一驚,立刻看著依博爾,依博爾笑道:嘉佳姐姐今天下午和我們踢毽子的時候覺得不舒服,福晉召了太醫來看,說她有孩子了,恭喜阿哥!赫朱又道:臣妾下午已報給太後皇後,容母妃和慶母妃了,她們都十分歡喜。

  永琪這才想起,沒看見胡嘉佳,心裏五味雜陳,麵上微笑道:謝謝你們。等我更了衣,便去看她。兩人於是各自回房,赫朱道:阿哥早些去,她還在等你,你去看了她,她才好安置。永琪點點頭,又看依博爾,依博爾於是對他微笑了一下,和赫朱前後走出房去。鄭英便上來給他更衣,也笑道:恭喜主子!這可是皇上的第一個皇孫呢!永琪道:謝謝。鄭英見他興致不高,心裏明白,不再多說,給他換好衣服,吩咐小太監給他淨麵,上茶。永琪拿起茶來,喝了兩口,道:走吧。

  主仆二人到了胡嘉佳住的西配殿,胡嘉佳正坐在床上等他,見他進來,立刻要起身。他忙道:坐著。然後坐去床沿上,將她的手握了,歡喜地道:我很高興,你感覺還好嗎?聽說你下午不舒服,現在怎樣了?胡嘉佳眼裏也滿是喜色,道:我也好高興,謝謝阿哥,我沒事。自永琪和胡嘉佳親近後,永琪也不讓她再自稱妾,直接稱“我”。永琪將曹嬤嬤及宮女都叫上來,吩咐一定要小心伺候。曹嬤嬤回說,格格月事就這兩天,還沒來,但因下午不舒服看了太醫,才發現有了身孕,滿麵笑容,恭喜了永琪。永琪道她辛苦,然後讓所有人退下,鄭英守在門外。

  他將胡嘉佳擁在懷裏,輕聲道:你害怕嗎?胡嘉佳知道他在說忻妃的事,搖了搖頭,閉著眼睛,抱著他,道:之前我是有點兒害怕,但今天下午知道有了阿哥的孩子,就不怕了。永琪道:為什麽?胡嘉佳道:我一定要好好地生下他來,他可是我和阿哥的孩子,他現在可以依靠的就是我。我出嫁之前,娘就是這麽說的。永琪道:你父母也定然高興的。胡嘉佳欣喜地道:嗯,慶母妃說明兒教人給他們送信兒,謝謝阿哥。永琪道:有我在,你不要害怕。胡嘉佳又嗯了一聲。永琪親了親她,才離開,她心裏滿是幸福。

  從西配殿出來後,永琪便回了正殿,直接去了西耳房,那裏是依博爾的寢室。潘嬤嬤見他進來,忙笑著請安,叫宮女去上茶。永琪見依博爾在書案前寫字,便走過去看。見還是昨日和他一起臨的唐代傳世的杜牧行書《張好好》詩卷,她正在寫——

  主公再三歎,謂言天下殊。

  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遊東湖。

  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永琪站在她身旁看著她寫,不說話。依博爾抬起頭來,笑道:姐姐還好吧?永琪點了點頭。依博爾吩咐所有人下去,將他的手拉住,拉他去榻上坐了,然後坐在他身邊,道:你高興吧?永琪不說話,依博爾於是將他的頭摟靠在自己肩上,道:我們不是早知道會這樣,嗯?額娘也會高興的,明兒你告訴傅恒大人,額娘就知道了,他們都會很高興的!永琪心頭鬱結,至此方滴下淚來。

  依博爾忙為永琪拭淚,道:阿哥,我沒有不高興,你這樣,我心裏才難過。永琪點點頭,擦了淚,道:我不知道她已經停藥了。依博爾道:太醫院應該回過福晉,她是故意不告訴你的,嘉佳姐也沒說,但你不要怪她們。永琪道:嗯,隻是委屈你了。依博爾道:阿哥別這麽說,我為你和姐姐高興,你不能為了等我,幾年都不和她在一起,而且姐姐有了孩子,對胡家好,我真地為她高興!永琪歎息了一聲。

  依博爾道:阿哥,我知道,你因忻妃的事害怕,我相信姐姐定不會那樣,聽母妃她們說,宮裏以前很少有那樣的。今天下午知道後,慶母妃立刻過來瞧了姐姐,她又這麽說。四阿哥他們搬出去了,我們什麽時候搬?如果離開宮裏,可能大家心情會好些。永琪道:聽皇阿瑪最近的意思,他不想我搬出去,如今有了孩子,皇阿奶和母妃她們更不想我們搬出去吧。依博爾點點頭,笑道:我真不知道是應該為阿哥高興還是不高興,這說明皇上喜歡阿哥,但宮外還是自由些。

  ※※※※※※※※※※※※※※※※※※※※

  -

  張好好,本為歌伎,與杜牧早年在江西幕府時相識。後來張好好得到沈傳師的賞識,並隨其來到宣城,與杜牧頗有往來。後來沈傳師的弟弟納張好好為妾,從此就與杜牧音信隔絕。大和(太和)七年(833年),沈傳師任吏部侍郎,宣城幕府中的僚屬們也就各奔前程。直到五年後杜牧來到洛陽,才發現張好好早已被薄情的丈夫拋棄,在洛陽東城的一家酒店裏賣酒。

  -

  杜牧作《張好好詩》,全詩很長,文中一段隻是節選。此詩以濃筆重彩,追憶了張好好六年前初吐清韻、名聲震座的美好一幕。當年風姿綽約的張好好,才不過幾年,竟已淪為賣酒東城的“當壚”之女。杜牧用精湛的詩歌語言,再現了張好好升浮沉淪的悲劇生涯,抒發了詩人對這類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苦難女子的深切同情。全詩情緒飽滿,文辭清秀,堪稱唐詩中的佳作。

  -

  唆魯禾帖尼成吉思汗家族的姓氏是孛兒隻斤,亦作“乞顏·孛兒隻斤氏”,又譯博爾濟吉特,清朝時都叫博爾濟吉特,漠南漠北姓博爾濟吉特的著名蒙古王公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唆魯禾帖尼是大蒙古國(蒙古帝國)皇太後,克烈氏,是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裏不哥的生母。蒙哥和忽必烈都做過大元(大蒙古國)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亞開創了伊兒汗國,阿裏不哥1260年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貴族推舉即位,並和忽必烈爭位達四年之久,最終忽必烈勝利。由於她的這四個傑出的兒子都做過帝王,所以她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四帝之母”。

  -

  她是克烈部王罕的弟弟劄合敢不之女,1203年成吉思汗滅克烈部後,把她給拖雷為妻。唆魯禾帖尼信奉聶思脫裏派,但優待各種宗教的教士和學者,對儒學和儒士非常優待。她管理才能出眾,深謀遠慮,機智果斷,幫助拖雷家族奪取汗位。她賞賜宗王和軍民,獲得廣泛擁戴。善於處理和窩闊台的關係,窩闊台(成吉思汗第三子)軍國大事都與她商議(成吉思汗留下的軍隊共有十二萬九千人,其中十萬一千人由拖雷繼承),在當時極有聲望和權力,據說後來窩闊台死於她之手。《史集》稱頌她堅定、謙遜、貞潔、聰明有才能,善於撫育子女、統禦部眾,蒙古人稱她為“賽因額客”(Sayineke,好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