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希冀(六)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6066
  永琪轉移了思想,轉身抱著依博爾道:忻妃和五妹的事給皇阿瑪打擊很大,我也不忍心搬出去。依博爾笑道:令妃娘娘馬上再生皇嗣,如今阿哥又要生皇孫,皇上心情會更好。永琪之前倒是沒想到這個,心情忽然好了很多,於是也微笑了一下。依博爾便問他晚上在外麵吃的什麽,他道:嗯,我有點兒餓了,我要吃酒釀圓子。依博爾忙叫上潘嬤嬤來吩咐廚房去做。這是在姑蘇行宮,兩人唯一一次鬧別扭和好後那天吃的宵夜,之後兩人便經常吃。

  等熱騰騰的酒釀丸子端上來後,兩人吃在嘴裏,覺得心裏都是一般的甜,永琪見依博爾毫不難過,和平日一樣,有說有笑,於是放下心事來。

  讓四阿哥永珹搬出宮,自然是那拉氏促成的,她要他遠離容妃。所以搬回京城後,她便看好一處府邸,回了皇帝,督著內務府加緊修繕。府邸在東直門北小街針線胡同,與誠貝勒允祁府相鄰,是那拉氏從內務府給的幾個宅子裏選的,和弘晝的府邸都在景山東北邊,靠近東直門,但離的又不算太近。府邸正門五間,正殿七間,東西配樓五間,後殿三間、後寢殿五間、後罩房五間,並後花園等,十分的富麗寬敞。她自然也為五阿哥挑了一處,但皇帝沒有同意,隻說緩緩。

  她要永珹暫時住在紫禁城東北角的兆祥所,而讓永琪入住了西六宮後麵的重華宮,兩人隔開甚遠。對她的這些安排,珍兒十分不解,銘繡心裏卻十分明白,也勸永珹遠離宮中是非,說覺得皇額娘定是這考慮,永珹不知那拉氏已知道他之前對容妃的心事,但心裏有愧,也想早日離宮。所以在五月底,他就搬出了紫禁城。

  容妃倒未在意,因為那件事過去很久了,這些年,她和永珹在公開的典儀場合見過很多麵,也會在宮中甬道上遇見,她再沒覺得永珹對她有什麽想法。但她看出來,對四阿哥搬家的事,皇帝不怎麽高興。後來她問李玉。李玉說皇帝覺得四阿哥急於分府,一是沒有孝心,對太後和皇帝皇後都缺乏孝心,皇後依著他是寵兒子;二是急於擺脫皇帝的管束,自由自在,想是去年程顥一事他和皇帝之間有了心病;又慨歎這四阿哥真不省心,前些年對容妃那心思,自己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好在皇上一直不知道。容妃聽後,心裏有數。

  胡嘉佳的喜訊傳出後的某日,容妃在宮中甬道上見到托婭,托婭忙向她行禮,並恭喜了她和五阿哥,她上前和托婭說了幾句。回去後,彩雲道:這武常在去皇上麵前說四阿哥,皇上不疑心嗎?

  容妃看著鏡子一笑,道:去年的事,接著汪大人逝世,在皇上心裏早對四阿哥有了芥蒂,皇上的性子就是這樣,若他先對一個人有了想法,就很難扭轉了。武常在是聰明人,她不會那麽笨,又不會那麽直接,其實是皇上自己對四阿哥不滿。而且這在枕邊嘛……說著又一笑。彩雲才恍然道:原來您都是為了五阿哥。容妃道:永琪是我的孩子,若我說四阿哥,定是不好的,所以我不說,皇後娘娘也不能尋出我的錯兒。

  彩雲道:皇後娘娘?您還怕她嗎?容妃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武常在自己記恨四阿哥,為此才到的皇上身邊,她當然要利用機會。彩雲道:這武常在,之前就看出來了,不是省油的燈,她借著娘娘到了皇上身邊,還是娘娘您寬宏大量。聽說她現在用皇上賜的法國香水,可見皇上對她不錯。

  容妃心裏明白,皇帝不想讓她用自己的香氣,隻笑道:她是個聰明人,在宮裏都不容易,既然她對永琪有用,又有什麽不好呢?皇上的女人也不多她一個。又問彩雲給高雲的東西是不是準備好了,說明日陸文洪會帶去玉京園,玉京園再派人送去南苑。

  彩雲道:那兩個小主子真是太可愛了!奴才上次去看了都舍不得走,主子您什麽時候再去?容妃笑道:小恩和小魯是好玩兒,高雲好幸福。等愛莎的婚禮完了再說吧。現在所有的人都叫烏日娜為高雲。彩雲道:愛莎主子為什麽不想生孩子,她也不小了。容妃道:我覺得她是害怕,而且她不喜受拘束,孩子多少是牽絆。彩雲道:乳娘奴婢下人,還怕缺了人手?容妃道:京中繁華,她還沒逛夠,其實我很羨慕她,可以到處去,法王也不管她。不過等法王的阿媽來了,必要她生子的吧,躲是躲不過的。

  彩雲笑起來,道:還是您好,沒有這所有的麻煩。容妃也笑起來,道:走,去看安兒騎射。彩雲道:是,主子別忘了,今兒下午舒妃娘娘和十一阿哥要來。容妃道:嗯,沒忘。舒妃現在和玉京園也親近起來,雖然她自己無法出宮,但納蘭府在各節氣時,會邀請瓔珞和孩子去家裏。瓔珞在舒妃父親喪禮時以女兒身份曾去穿孝,如今的五次邀請裏會應個三次,去見見舒妃的母親,舒妃自然沒有告訴家裏瓔珞究竟是誰。

  納蘭老太太乃長白關氏,名思柏,其實是滿人,原姓蘇完瓜爾佳,乃正黃旗漢軍副都統含太公之女,確如吳德雅所說,是康熙朝九阿哥允禟後改名“塞思黑”的幹女兒,名門大家閨秀,鍾情漢學,愛好寫詩,舒妃及其弟幼年時,她便延請了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的宮淡亭為女傅來家中傳授漢學,二人更合著有《合存詩鈔》刊行。瓔珞很奇怪舒妃和她的母親大不一樣,對老太太很是敬佩,但相處不多。舒妃的弟弟承寧成婚多年卻無子女,納蘭家一直比較冷清。

  蓉蓉現在懷孕四個多月了,自發生摔倒的意外後,她和多羅的關係真正親密起來。

  六月裏她好了後,便自己去了長春|藥房。當時瓔珞正在藥房前麵忙著,見她穿著家常便服來了,忙問她哪裏又不舒服,葉大夫正在看病人,要人帶她去後院屋裏等。她於是道:惠姐,我很好,我是來感謝您的,之前多羅蒙您照顧了那麽久,家裏一直事忙,沒有正式感謝,我今日沒約就登門,希望您不要介意。我叫府裏的車等在東門了,我知道,您這裏不缺什麽,所以我給葉大夫和藥房的夥計們置辦了夏衣,有個換洗的,您不要嫌棄。

  瓔珞見她如此有心,便交代了前麵的夥計,除了麵巾,親自帶她去了後院,然後吩咐後麵的夥計將她半車裏的東西卸下來歸置,自己領她在二院正房次間的榻上坐了,叫翠兒上茶。蓉蓉看看翠兒,對瓔珞道:夫人,我想和您單獨說幾句話。瓔珞見她臉紅了,不明白是什麽事,便叫翠兒出去關上門,然後對她笑道:可是有什麽我可以幫忙的嗎?孩子的事?老人家還是要回來?

  蓉蓉搖搖頭,鼓足勇氣道:夫人,那日你說三個月後便可以……瓔珞一愣,然後笑起來,道:葉大夫就在前麵,一會兒你問問他吧。蓉蓉忙道:不不,我不是不相信夫人……瓔珞見她欲言又止,不明白她的意思,但知她害羞,於是便等她自己說,拿起茶來喝。

  蓉蓉見瓔珞的大眼睛沒再看著自己,不複那麽緊張,道:夫人,您不要笑我,我和多羅成親好多年了,都有了第二個孩子,但我和他……還是很陌生……額娘說,女子不能主動,女訓女則都說女子要守禮要矜持……但我喜歡他很多年了,沒成親前就喜歡……

  瓔珞終於明白了她為什麽今天來找自己,想起多羅說他們倆就是被拉攏的夫妻,原來是這樣,於是正色道:我不笑你。你額娘說的不算錯,她是不想你被丈夫和婆家看輕了,你這樣的名門淑女,大家閨秀,不能讓人笑話。蓉蓉道:嗯,我一直是那樣,沒覺得有什麽不好,但這次……這次……說著臉又紅了。

  瓔珞心裏明白,她的意外讓她和多羅親近起來,自己上次專門去和她說的那些話看來確實有用,便道:照我看,多羅和我們家傅恒差不多,他定然不會勉強你。忽然想起來,以前傅恒說自己對他笑不對,不淑女不得體……隻覺得想笑。

  蓉蓉點點頭,道:他待我很好,是我不知道該怎樣……瓔珞道: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你隻要心裏想什麽便說什麽,想做什麽便做什麽,不要有顧慮就好了,他了解你,他自然不會看輕了你。蓉蓉點點頭,又吞吞吐吐地道:夫人,您不要笑我,其實,我真的不是很喜歡……但隻要多羅喜歡,我願意……以前我以為他是因為我們沒有男孩兒,原來不是……

  瓔珞閑閑道:我明白,你不要想那麽多,就順其自然就好了。如果他見你勉強,他自然要顧慮你。這是你們夫妻倆之間的事,你無需顧慮旁的人。接著笑謔道:你們年輕小夫妻,多羅大人生得那樣好,不說外麵的,你那丫頭思雁生的也好,你從來沒有擔心過?

  蓉蓉聽了這些話,心裏頗為吃驚,完全沒想到,納蘭夫人和自己一樣是名門小姐,正經貴婦,更是朝廷一等公夫人,說話如此直白,更這樣地不合婦訓,臉又紅了,見她隻上次去了一趟家裏,便看出來了,立刻起身要跪謝瓔珞,瓔珞忙拉住她,道:你有身子,快別這樣。

  蓉蓉道:納蘭夫人,這些話,我不敢和額娘說,又沒有什麽人可以說。您沒笑我還為我考慮,如此熱心又坦誠,蓉蓉十分感謝。思雁,是額娘專門挑的陪嫁,她說我性子安靜,怕上婆家吃虧,思雁生的好又對我好,人也能幹,有她和多羅,多羅就不會再納別人。瑪瑪挺喜歡思雁的,我要伺候瑪瑪,我們房裏很多事是思雁在張羅,我懷孕的時候,就更是靠她,但多羅一直不肯要思雁。我和多羅相敬如賓,其實在家裏不過是各司其職,他是因為和我不親近的緣故,連帶不喜歡思雁。思雁也絕非輕佻隨便的人,否則額娘和我都不會要她跟著我了,所以我不擔心。

  瓔珞心想:大家裏果然都是有講究和規矩的。起身扶她坐了,正色道:你額娘都是為了你考慮。思雁是挺好,你對她好也是應該的,但你真的願意嗎?你本來需要休養,但我難得去你家,所以說了那話,這可不是大方的事兒。多羅和我們很熟,他的事皇上都托我照看,你告訴我,說明你信任我,我不會笑你,有什麽話你隻管來告訴我。我也有兩個孩子,你的女兒比我的兒子還大些。蓉蓉臉紅了,道:夫人,其實我不大方……謝謝您!這還是我出嫁後第一次真正說心裏話,蓉蓉不腆高攀,本想認您做姐姐,但我知道傅恒大人和多羅都在皇上身邊辦事,要避忌,所以……

  瓔珞道:避忌什麽,誰要敢說話,我叫皇上下旨!就這樣,你叫我姐姐,我叫你妹妹。蓉蓉吃了一驚,見她說起皇帝來毫不顧忌,雖說傅恒是皇帝的內弟,她是皇帝的弟妹,但總是君臣有別內外有別,她也聽過一些流言,但多羅說那些全是造謠。見她如此爽快,心裏覺得十分歡喜,道:如此謝謝姐姐。說著又要起身。

  瓔珞忙叫她坐了,然後看著她,道:妹妹,剛才我們說的那些話,就是姐妹閨話,你別不好意思。但認姐妹的事兒我們不要張揚,在外麵的場合,我們還是按規矩,來這裏你還是叫我惠姐,免得多羅和傅恒有麻煩。蓉蓉道:是,姐姐,我記下了,回去告訴多羅,讓他也注意。其實我不去外麵交際,就和親王福晉喜歡帶著我打牌見人,除了十湖,因瑪瑪喜歡,打麻將和骨牌我都不去。如今我不方便,又在國喪,她也不來找我了。我和多羅是和親王做的媒。

  瓔珞點點頭,見她性子雖好,說話得體,進退得宜,心裏卻有主見,便道:我也不去交際,你不要告訴她我和你們關係親近。蓉蓉道:姐姐放心,我懂,我誰都不會說的,連對阿瑪額娘他們也不說。瓔珞道:如今你好好在家休息養胎,不要胡思亂想。

  蓉蓉道:瑪瑪不在,我在家裏根本無事,外有管家,房裏的事有思雁,家裏仆婦婢女那麽多,現在額娘又來照顧我,有她帶著小雪,我看姐姐這裏很忙,我想來幫忙,我知道這裏沒有利潤,診金都給了葉大夫,我也想為大眾做事,不需要報酬。瓔珞道:那可不行,這裏都是病人,你要是被過了病,可了不得。

  蓉蓉點點頭,道:是,那不給姐姐添麻煩了,我這就回去了,姐姐若有吩咐,隨時送信給我。瓔珞道:吩咐不敢當,你若有事,也不用跑,給我寫信就行,送玉京園吧,這裏畢竟人多口雜。聽姐的話,可別大方了,不過多羅你放心,我瞧他沒什麽女人心思。蓉蓉都一一答應了,後來瓔珞陪著她,讓葉天士仔細瞧過,才回家。

  晚上,蓉蓉把登門感謝瓔珞,又認了瓔珞做姐姐的事告訴給多羅,但自然沒和他說自己和瓔珞說的那些私話。多羅感到很意外,見蓉蓉突然一改素日的矜持,心裏也覺得高興,便道:納蘭夫人和傅恒大人都是好人。蓉蓉道:嗯,我原本也沒有姐妹。又說起想去藥房幫忙,但瓔珞不肯,怕自己和孩子有閃失。多羅點點頭,道:等孩子生了再去吧。

  蓉蓉道:可在家有點兒悶。多羅很驚奇,蓉蓉溫柔嫻靜,從來不會撒嬌和抱怨,一時想不出該說什麽。蓉蓉於是靠進他懷裏,他更驚奇,她從來不會這樣,但自然地伸手摟著她。

  ※※※※※※※※※※※※※※※※※※※※

  -

  曆史原型關思柏及其六女(一)

  -

  關思柏,清朝閨閣詩人,納蘭永壽之嫡妻,納蘭揆敘之兒媳,明珠之孫媳,傅恒的嶽母。來曆如文中所述。在那個時候,滿八旗的上層全部以追求漢學,浸淫漢學為風尚,其初衷是為了落實統治和追求“儒化”。《紅樓夢》正是誕生在這樣的大環境裏,所以乾隆皇帝那等喜歡寫漢詩。明珠家因地位顯赫,是一個絕高絕佳的典型,文學素養普遍很高,漢化程度非常深,因明珠父子刻意經營,其家與漢人士大夫之間的互動十分密切。待到了乾隆朝,整個八旗社會的漢化程度都已較深。

  -

  明珠家不僅出了大詞人納蘭性德(長子),其次子納蘭揆敘官居翰林院掌院學士,左都禦史,在逝世前十四年一直掌翰林院,備受康熙稱讚,說他“居官甚好,學問,文章滿洲中第一”,後更稱“朕昔知為滿洲第一,今日漢人中亦推第一”,“學問甚好,為人謹慎敦厚”,稱他去世後,翰林院都做不下去了。明珠第三子名揆方。查慎行(金庸先祖)曾被明珠聘為揆敘和揆方的師傅。明珠三女,一女未婚先卒,著有《繡餘詩稿》,揆敘曾作序說“三星未賦,竟鬱鬱以埋香,二豎時侵,遂深深而葬玉。”

  -

  揆敘妻耿氏,乃耿精忠孫女,順治帝養女和碩柔嘉公主之女,康熙十分喜歡她,將其視為親生。永壽本是揆方之子,由康熙下旨,過繼給無子的揆敘,揆方另一子永福也過繼給揆敘。永壽和關氏生有四女,無子,雍正便將永福之子寧琇過繼給永壽,永福還有兩個女兒,也一並過繼給永壽。永壽在雍正九年便已過世,永福夫婦死的更早。永壽曾任兵部左侍郎,時人在書裏說永壽“七歲能做徑尺書,揮灑奇特。九歲工詩,善屬文,有神童之目。十歲精騎射,於經史百家之言靡不究覽。”也是納蘭家的才子,性喜藏書,家裏藏書巨多,汗牛充棟。寧琇死於關氏之前,應病死於乾隆七年之前,未滿三十歲,死前已是正黃旗滿洲副都統,其妻在乾隆三十五年的時候還被旌表為節婦,有嗣子玉琳。

  -

  明珠家富可敵國,明珠在世時,命家人安尚仁挾巨資往揚州買賣鹽引致富,到了乾隆末期,舒妃去世後,納蘭家被查抄,還抄得田產四十五萬畝,竟然相當於內務府所有田產的約三分之一。安尚仁三子,一名安岐,康熙朝巨富,乃當時的收藏大家,傅恒家的書畫珍品中有數百幅押其私印。一名安崶投身九阿哥胤禟門下,在揚州做鹽商。一名安圖,曾以三十萬兩銀子攀附隆科多,被雍正抄家,抄出二百萬兩銀子,下人家尚且如此有錢,更遑論主人。納蘭家最後被查抄後,繼承家業的明珠裔孫承安便貧無立錐之地,後來甚至得靠舊識之優伶接濟,比之曹雪芹曹公家有過之而無不及,納蘭家和包衣曹家更不可同日而語。

  -

  關氏和永壽情篤卻早早寡居,在窮富極貴的家裏養著六女一子,聘請了宮淡亭作為納蘭府的女傅,並和她一起出版了《合存詩鈔》,裏麵大量的懷念亡夫之作,深情酸楚之至。後來又出版了《合存詩鈔》的續刻《詩餘合解》。通過這些閨閣詩集,可知生長在詩禮簪纓世家的納蘭六女,從小得到良好得閨塾教育,且一門唱和,才情應皆很好。有說《紅樓夢》中那些有才情的小姐,脫胎於納蘭六姐妹,說關氏親生四女像四春,過繼的永福二女接近黛玉和寶釵。《詩餘合解》裏有其中一女作的跋,此女名叫玉軒,疑為傅恒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