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蘇杭(六)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4869
  接下來兩日,皇帝晚間去了舒妃處,雖然並無親熱,但舒妃依然歡喜得了不得,好好地服侍了皇帝兩個晚上,吃飯散步賞花。待他再回了容妃那裏時,見容妃精神奕奕,神采飛揚,心裏也十分高興。將她拉到自己懷裏,故意道:朕走了,你這麽開心?容妃笑道:您明知道的!皇帝也笑起來,道:你現在膽子越來越大,先斬後奏,直接睡了拒絕朕。容妃不答,問道:慶妃姐姐高興吧?皇帝點點頭,但憂心地道:沉璧,朕怎麽覺得,你真的是朕走了就開心呢。

  容妃笑起來,道:您又孩子氣了!沉璧要和皇上過一輩子,幾天不見算什麽,您別胡思亂想。皇帝問道:這次,你真是為了慶妃?容妃搖搖頭,道:是沉璧想休息休息,出來玩兒累的。皇帝道:這麽說,你想回去了?以前你不是總想著出門?

  容妃道:和您在一起,在哪裏都是一樣的。皇帝放下心來,她還是依戀自己的。晚上,他見容妃身上光潔如初,不覺歎息道:沉璧,你真是得天獨厚。容妃笑道:所以才沒有孩子。皇帝聽她話的意思,不知道她是難過還是開玩笑,於是說起福康安來。

  兩人說了一會兒,便就寢。容妃見皇帝不靠近自己,想他去了別人那裏好幾日,便自己睡了。皇帝卻一直沒睡,他看著容妃,眼神慢慢變了,低聲道:沉璧,你心裏喜歡的人究竟是誰?

  此時已是三月底,春意正濃。睡到半夜,皇帝忽然覺得很熱,一驚而醒,發現容妃在親自己。他不覺笑起來,開始回應她,心裏覺得自己先前那個想法很好笑,自己果然是喜歡她,受不了她的不在乎,故意試探她,結果是胡思亂想……兩人親吻了很久,薄被子裏全是柔情蜜意,他心裏也全是柔情蜜意,簡直不知道要如何愛她惜她才好……結束後,還把她攏在身下抱著。

  容妃任他在她臉上柔柔地親吻,心裏舒暢到極點,低聲道:皇上,沉壁曾說過,不知道是不是真地喜歡皇上,如今沉壁知道了,沉壁現在是真地喜歡皇上。說著,在他的唇上親了一下,看著他的眼睛,道:我愛您。皇帝大出意外,不再親她,隻是緊緊抱著她,閉上了眼睛。

  容妃見他一直不說話,笑道:原來皇上還隻是喜歡和沉壁在一起,卻不愛沉璧。皇帝立刻道:朕也愛你,十分十分愛,永遠愛。然後親住了她的唇,兩人親了好久,都不願意分開。最終分開後,皇帝躺到枕頭上,看著容妃,眼裏心裏都滿滿的幸福。容妃微微一笑,靠近他懷裏,頭抵在他下巴之下,眼睛忽閃忽閃,皇帝閉上眼睛,長長籲了一口氣。

  又一個大晴天,傅恒帶著瓔珞去西湖蘇堤。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六裏,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所以叫做蘇堤。蘇堤共有六橋,各領風騷。映波橋,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俶塔,近實遠虛;在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下湖船東來西去,“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束浦橋是湖上觀日出之佳點;在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蘇堤上有不少遊人,傅恒穿著淺青色布長袍,腰裏束著一根細黑帶子,帶子上掛著同心結玉佩,瓔珞穿著同色的淺青色布衣,上麵繡著白色的小花和飛舞的蝴蝶,頭上插著傅恒送的那兩根簪子。兩人手拉著手,在蘇堤上緩緩而行。小全子和珍珠在坡下走著。前幾日春雨過後,空氣清新,堤岸兩邊列種的全是柳樹,此時才發了嫩芽,映襯著紅粉盈盈的桃花,美不勝收。

  瓔珞歎道:以前在宮裏,竟然不知有這樣的地方,這比圓明園還美多了!傅恒道:江南美景自比幽燕之地好上百倍,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天氣又溫暖宜人。皇上的園子都是人工開鑿的,比這自然景致還是有所不及。瓔珞道:我們的春和園,吳大人做的和這是一個風格。傅恒道:嗯,他本是江南人士,春和園皇上滿意,如今還要他參與為太後修建的清漪園工程,他終於可以一展他的所願所長。瓔珞點點頭,道:少爺,若是哪天我們可以搬到這裏該多好。

  傅恒道:恐怕很難。瓔珞知道他在說皇帝絕不會放他離開。於公,他乃軍機重臣,朝廷離不開他,於私,皇帝要時時看見自己,也絕不會放他們倆離開。於是便笑道:既然他不放我們,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傅恒知道她在說憑借皇帝做到各種事,也莞爾一笑。瓔珞又朗聲吟道: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傅恒聽她吟誦蘇軾這首詞,看著她閃閃的目光,心中感慨萬千。

  走了一會兒,兩人坐在岸邊的土坡上,看著浩瀚的湖水,湖上的遊船畫舫,隻覺得心裏平和舒適。瓔珞靠在傅恒肩上,竟朦朧睡去。傅恒愛憐地摸了摸她的小臉,知道她懷著孩子,還是容易疲累。然後將她放倒,躺在自己腿上。

  花香鳥鳴,傅恒也閉上了眼睛。不知過了多久,瓔珞醒來,見傅恒在看著自己,漂亮的大眼睛裏全是喜悅和溫暖之意,於是坐在來,坐在他腿上,去親吻他。周圍有遊人,傅恒感到十分的不好意思,親了一下就分開了,兩人依偎而坐。如此這般,走走坐坐,踏遍六橋,還去湖中泛舟,消磨了一天好時光。

  這一晚是月圓之夜,春風拂麵,皇帝帶著太後妃嬪上了西湖裏的一隻大畫舫。皇帝欽點了一些臣工的船在畫舫周圍同樂,包括弘晝夫婦,劉統勳夫婦,汪由敦夫婦等,還有永琪和兩位格格,傅恒擔心隨侍時間太長,白日遊玩已久,瓔珞需要休息,告了假沒到。

  畫舫上眾人在船頭看月,皇帝和太後並排坐在椅子裏,皇帝左邊站著皇後,太後右邊站著容妃。皇後望著天上大大亮亮的明月,不免思念留在京中的十二阿哥和五格格。皇帝一直悄悄拿眼去看那邊的容妃,見她眼眸深深,思緒悠悠,想起昨夜她說愛自己的話來,心裏甜蜜,覺得她定是想起了家鄉伊犁。舒妃和慶妃站在後排,令嬪因為有孕,所以賜了一張凳子,坐在眾人側下首。

  舒妃在給太後捶肩膀,邊捶邊笑道:老祖宗,這西湖夜景可真漂亮!去年您的壽日在秋圍路上,今年皇上定要在宮裏給您好好辦辦!太後笑道:哎,老啦,一年老一年,也別鋪張了,省下銀子給那些水患災民罷,算我的心意。皇帝微笑道:皇額娘,您這是數落兒子吧!我大清國庫充盈,哪裏要省皇額娘,舒妃說的對,今年您的壽辰,兒子一定要好好讓皇額娘熱鬧熱鬧!

  容妃看著太後,道:皇額娘,沉壁進宮這麽久了,看您一點兒沒變!就應您所願,沉璧將今日頭上這所有釵飾捐出幫補災民。說著便下頭釵,彩雲在一旁忙找了盤子捧上來。慶妃道:那些災民聽聞皇上都做了妥善安排,太後請放心。臣妾也應太後所願。說著也拔頭飾。所有人都依樣捐了,彩雲捧著沉甸甸的一盤。太後十分高興,也叫劉嬤嬤卸自己的頭飾,對容妃道:咱娘兒倆定要一起才好。容妃忙笑應道:是,皇額娘。令嬪瞧著那邊皇帝喜笑顏開,喜道:皇上見太後開心,那比自己開心還高興呢!

  接著開始討論太後壽辰的安排,說要在圓明園萬方安和演幾日的戲等,雖然還有六七個月之遙,皇帝饒有興致,太後更笑得合不攏嘴。眾人歡喜地說著話,那拉氏卻默默無語,心裏忽然起了悲涼之意,看著一家子母慈子孝,美妾如雲,而且馬上又得一個孩兒,覺得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人,而自己的父母親人全已埋骨地下……去看皇帝,發現他在看容妃,心裏一酸,幾要落下淚來。恰好袁春望上來回道:皇上,彩舫到了。她才忍住。

  眾人看去,波光粼粼中,許多五彩小船靠近了畫舫,小船上都掛著簾子,看不見裏麵,船頭都點著一盞紙做的小燈,或是荷花,或是兔子,或是蝴蝶,或是猴子,不一而足,在暗夜裏閃著幽美朦朧的光,都感十分欣喜。

  皇帝對太後道:皇額娘,‘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如此良辰美景,花好月圓,這些是兒子命人安排來湊趣兒的歌舫,看皇額娘喜歡聽什麽歌。他話音剛落,袁春望便奉上了兩本點歌名冊,一本給皇帝,一本給太後。太後點了兩首,又拿給容妃,接著舒妃,慶妃各點了一首,令嬪告罪也點了一首。皇帝點了兩首,拿給皇後,皇後接過來一看,覺得辭藻華靡,心中不喜,但不便拂逆眾人的興致,也勉強點了一首。

  袁春望收了冊子去,皇帝叫李玉給所有人上了座。過了一會兒,一隻懸掛著黃色簾子的彩船開到畫舫船頭,接著簾子被打起,裏麵一個女子抱著琵琶,曼聲歌道: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麵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是皇帝點的唐代溫庭筠的《菩薩蠻》。唱罷眾人都拍起手來。那女子從艙中出來,抱著琵琶盈盈下拜。隻見她約莫十八九歲年紀,圓圓臉兒,臉頰邊兩個小小的酒窩,竟生的十分端莊秀麗。皇帝笑看著她,道:唱得好,賞!李玉在皇帝身後也笑。德勝捧上銀子來,這女子謝恩回船去了。那拉氏心裏十分不快。

  接著便是第二隻掛著粉色簾子的彩船開到船頭,聽唱道:

  寒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潮雨霽輕塵歇。征鞍發。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後會甚時節?

  更進一杯酒,歌一闋。歎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徹。念故人,千裏至此共明月。

  曲悠揚,歌浩渺,這是太後點的宋代寇準的《踏莎行》。一曲歌罷,眾人心裏都不免感喟。接著又是行賞,這歌女也長得有模有樣,絕非庸脂俗粉,可見辦這個事兒的官員下了好功夫,皇帝又說賞他,袁春望都一一記下了。

  ……

  ……

  最後一首是令嬪點的宋代晏幾道的《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唱到最後“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時,容妃特別上了心,因她的侍女便叫彩雲,而天上正有明月,忽然勾起了無數的心事,皇帝還在看她,她卻懵然不覺。因魏湄和她坐在一起,皇帝的眼光魏湄全看了去,心中歎息。忽見那邊的皇後狠狠地看了這邊一眼,正是衝著她和容妃,她還從未見過和藹的那拉氏這個樣子,心中大驚,納蘭夫人那時說的話在腦海裏回響起來。賞月聽歌散了之後,皇帝和皇後奉太後回艙,,她便將剛才皇後那眼告訴給容妃,容妃一笑,道:你不要擔心,有我呢。

  回了行宮之後,進了容妃的屋,皇帝便攬過她來,讚她領頭慷慨捐災,然後問道:今晚想家了?容妃溫柔地一笑,道:臣妾的家在這裏,有您還有皇額娘和安兒。皇帝聽了這話心裏十分溫暖。容妃又道:皇上,臣妾瞧今天晚上皇後娘娘不怎麽高興。皇帝哼了一聲,不言語。容妃便道:今天那些歌女長得好,嗓子又好,皇上若是喜歡,臣妾哪日陪您在岸上聽?

  皇帝一笑,道:好!然後道:她們唱得沒有你好!容妃笑道:袁總管說,唱第一支曲子那位妙妙姑娘,可是杭州城裏的“金嗓子”呢!皇帝道:朕喜歡你的聲音。容妃便道:那臣妾現在為您唱一首?皇帝很驚奇,容妃已經掙脫了他,彩雲送上琵琶來。容妃調了弦,唱道: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

  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

  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

  驟雨過,瓊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

  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這是金朝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並非今晚那些歌女唱的宋詞,而是元曲,有舒闊之像,她沙沙柔柔的嗓音唱來如天籟一般,又仿佛叮咚的細雨打在階前的空碗裏。一曲歌罷,皇帝立刻大聲拍掌,道: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唱的好!李玉笑道:果然還是容妃娘娘唱得好!皇帝笑問:你什麽時候又排了新曲子?南巡這麽久了,才唱給朕聽?容妃笑謔道:您想聽嗎?臣妾和陸師傅每日都在排練呢。

  皇帝知容妃在揶揄自己,自南巡以來,自己總想和她床第之歡,確實是好久沒有看她的歌舞了,不覺臉微微紅了。李玉在一旁暗笑。容妃南巡隻帶了陸文洪一位樂師,皇帝知道她十分地看重這位師傅,便咳嗽一聲,道:陸師傅朕要重賞!容妃立刻盈盈下拜,道:臣妾替陸師傅謝恩,您知道納蘭夫人也十分地喜歡他,之前他每隔幾日便要去春和園教小戲,隻是年前您太忙,年後又出門,納蘭夫人和我說,他們新排了《荊釵記》,隻等您南巡回去開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