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秋獮(二)
作者:朱顏1999      更新:2020-12-31 07:38      字數:4840
  瓔珞聽得熱血沸騰,躍躍欲試,恨不能立刻身臨其境,去熱河,去圍場,去觀獵,去集市……對傅恒道:明年我們要帶著隆兒一起去!傅恒微笑著點點頭,道:按行程,皇上會在最後的典儀會盟後返回京城,結束今年的秋圍。珍珠問道:大人,皇上最後的典儀會盟是做什麽?傅恒道:今年參加秋圍的蒙古王公是喀喇沁部,最後皇上將去察哈爾會見科爾沁旗蒙古王公。

  科爾沁部又稱喀爾沁,源自蒙古語,意即“弓箭手”,是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合撒兒及其後裔所屬部下。明朝末年成為蒙古喀喇沁察哈爾林丹汗部,後因與林丹汗失和,率部投奔滿洲努爾哈赤,為最早歸附大清的蒙古部落。

  之後林丹汗被科爾沁和皇太極聯手擊敗,科爾沁便稱雄草原。科爾沁部幾乎世代與大清皇室及滿貴族通婚,關係密切,高皇帝,太|宗,順治爺的兩位皇後及多個妃子,還有孝端文皇後、孝莊文皇後均出於此部。滿人認識藏傳佛教,與西藏建立淵源,也與科爾沁蒙古人有關。科爾沁部共六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後三旗,是蒙古最強大的部族。

  這個晚上,皇帝,太後帶著容妃和新入宮的那貴人巴林氏都在“屏翰神京”的察哈爾城,準備明日的科爾沁王公覲見,其他妃嬪和阿哥都從圍場返回了熱河行宮。察哈爾城,在蒙古語裏叫做喀拉幹城,蒙古語喀拉幹就是長城上的大門的意思。此城是軍事重鎮,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俗稱京都的“北大門”,又稱張垣,別稱塞外山城,武城。察哈爾城以北便是科喇沁部和科爾沁部所在地,因在戈壁沙漠以南,也稱為漠南蒙古,有廣袤的科爾沁大草原。

  在熱河行宮,皇帝終於翻了那貴人的牌子,她成了三位新貴人裏最先被幸的一個,那兩個貴人自是羨慕不已。這個晚上,在駐陛的察哈爾總管府,皇帝又第二次召她侍寢,李玉宣旨叫她做好準備後,她一直喜不自勝。她名叫其木格,是蒙古鑲紅旗都統之女,出身祖籍科爾沁的蒙古勳貴之家,但巴林家早已遷居京城,她是在京城長大的,生得濃眉大眼,善騎馬,骨子裏還保有豪爽的蒙古遺風,並不拘小節。皇帝寵幸她第一夜之後,便和她一起騎過兩次馬。她隻有十六歲年紀,比皇帝小將近三十歲,她覺得皇帝比自己的父親還要和藹可親,而皇帝卻是她的丈夫,心裏麵的感覺十分奇妙。

  等到快子時,皇帝和李玉才到,她立刻請安行禮,並問李玉好。李玉看她穿著一身蒙古女子的衣裳,不覺一笑,道:貴人好好伺候皇上吧。說著便出去帶上了門。皇帝上下打量其木格,隻見她穿著一身彩色長袍,腳蹬花靴,在長袍外套穿著鑲繡花邊的坎肩,五色斑斕,倒確實是草原蒙古風。便一笑,道:你這是將所有花的都往身上套了?李玉在外間聽著直樂。

  其木格聽不出皇帝的揶揄之意,大喇喇地道:嬪妾覺得好看又喜氣,明兒見人還想這麽穿呢!皇帝搖了搖頭,道:明日大宴會,你的蒙古禮服內務府備好了,不可隨意穿著。其木格忙道:是。其木格見皇帝並無就寢之意,便隨意地問道:皇上,您今天有帶容妃娘娘去騎馬嗎?在圍場,嬪妾見她騎得不錯。

  皇帝一行到了察哈爾五日,這幾日有空的時候,他確實帶著沉壁在騎馬,那日太後也去瞧了瞧,但他隻是一笑,道:是嗎?朕看她可遠不如你。其木格心裏十分歡喜,道:等大宴結束後,嬪妾再陪皇上騎馬吧!皇帝道:明日大宴之後會見王公議事,然後就要返回京中,天氣涼了。想到才沒來幾日,又要走好幾百裏的遠路,其木格心裏不快,但也無可奈何。

  皇帝和她躺到床上去的時候,她心裏怦怦直跳,和皇帝的第一夜,她疼了兩日,所以既期待又害怕,緊緊地閉著眼睛。哪知皇帝並沒有靠近她,而是很快就睡著了。她又十分的失望,在黑暗裏睜著眼睛,怎麽也睡不著。後來看著皇帝,心想:難道他對容妃也是這個樣子?可素日裏見容妃總是一派安逸喜悅滋潤的模樣……那定是自己不討他的歡心。

  忽然想起自己正月裏在街上看見的富察傅恒來,那天他再婚,娶納蘭氏過門,她和好幾個閨中密友不顧天寒地凍,偷偷溜出家門,混在街上人群中看熱鬧。隻見他騎在戴著大紅花的高頭大馬上,一身紅衣,紅帽黑靴,華貴沉穩,瀟灑絕塵,卻那樣的年輕,實在不能相信他是皇帝的軍機重臣,同行的所有主子丫頭都為之十分傾倒,一直在談論並豔羨那位三生有幸的納蘭夫人。

  後來那位納蘭夫人不惜以身犯險,為皇帝和朝廷抓獲了小和卓,得皇帝賜匾,又名滿京城。如今納蘭夫人兒子都為他生了,聽說並未足月,那時她就心想,這納蘭夫人怎得如此命好,才和傅恒大人成婚便有了孩子。到圓明園之後,聽說魏貴人也是才被皇帝寵幸就懷孕了,所以和皇帝的第一晚之後,她便一直期盼著自己也那麽好命,但自己月事這幾日剛過,顯然沒有皇嗣,今晚皇帝也不和自己親熱,更不可能有皇嗣……這樣胡思亂想了一陣,一股倔脾氣上來,心想:沒有就沒有,自己怎地變得這麽婆婆媽媽!想到這裏,本已十分困倦,立刻睡著了。

  皇帝清晨醒來,見她還穿著花衣裳,和衣躺在床上,沒蓋被子,於是便給她拉過被子來蓋上,她身上突然一暖,下意識地抱住皇帝。皇帝一笑,要掙脫她起來,但她力氣不小,一時竟然掙不開。這樣一鬧,她也醒了,見皇帝要走,更堅決不放手。皇帝不禁失笑,被蹭抱的火起……皇帝最後出去後,還是搖頭直笑,李玉也在一旁笑嘻嘻,道:這個小那貴人真有意思。皇帝低聲說了一句:豔俗魯莽。李玉抿嘴一笑,心想:看來萬歲爺感覺挺新鮮!回頭看了看,又一笑,心中略有不屑:看能熬多久新鮮!其木格又躺回床上去,皇帝的餘溫還留在被褥上,她用手撫摸這溫暖,心裏覺得十分開心,早忘了孩子的事兒。

  皇帝回去自己院裏早飯,然後李玉服侍他換上了明黃色緞繡金龍朝袍,便看見容妃站在一旁笑自己,他也一笑,搖了搖頭。容妃道:皇上,您昨晚睡得好嗎?皇帝邊翻馬蹄袖邊道:你不高興了?容妃走上前來,幫他翻好一邊袖子,然後去翻另一邊袖子,皇帝聞見她身上的幽香,想起其木格身上那股濃鬱的香氣來,攬過她來,在她臉頰邊親了一下,然後將她推開,雙手扶著她的肩。

  見她穿著香色翔鳳妝花緞馬蹄袖朝袍,九隻五彩鳳凰分別口銜折枝牡丹、海棠、梅花,色彩豔麗,兩翅伸展,舞動著飄帶似的鳳尾,婀娜多姿,下幅織江崖海水雜寶如意雲,領和袖鑲邊以石青色繡團鶴團壽字緞為飾。脖子掛著紅珊瑚朝珠。上壓寶藍色金鑲青金石領約,領約環上鑲嵌長條形青金石四塊,鏤金為之,飾東珠,間以珊瑚。頭上戴著青絨毛朝冠,頂為二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鳳,飾東珠,珍珠,上銜藍碧璽貓睛石;朱幃,上周綴金鳳五,飾東珠,珍珠;後金翟,飾藍碧璽貓睛石,珍珠,翟尾垂珠,凡珍珠一百八十八顆。帽下戴著金約,鏤金雲,飾東珠,間以青金石,紅片金裏。烏發梳成兩條長長的麻花辮子,垂在胸前,柔和又略帶幽怨地看著自己,有刹那的恍惚,仿佛少年之容音,然後微微一笑,拉起她的手一起走出去。

  出了房門,皇帝的鹵簿儀仗前後上來,將兩人擁在中間。一路之上,容妃都沉默不語,他便輕聲道:真地生氣了?容妃道:皇上,您專心見人吧。放脫了他的手,他一笑,再不言語。

  二人到了城外草場,數十個蒙古包在遠處密布。草場中間以帳幔辟出一個大圓場,圓場內擺著一圈桌子,二人進場後,隨鹵簿儀仗向對麵正中的大帳走去,禮炮轟鳴,桌子後坐的蒙古王公都紛紛站起來將右手放在胸前,微微鞠躬,向二人行禮。

  大帳前擺著三張桌子,居中一張大桌,兩側斜放著一張小桌,左邊小桌後站立著和親王弘晝,右邊小桌後站立著那貴人其木格,這兩人正低頭行禮,現任察哈爾總管莫理這幾日受了風寒,皇帝便免了他出席大宴。二人走到正中的桌子後,皇帝先讓容妃在右邊先坐了。容妃和李玉都很詫異地看著他,這不合規矩,應該皇帝先坐,他隻一笑,然後自己坐下。接著李玉走到桌子外麵,高聲道:坐,覲見開始!王公們便一個一個上來行禮,宣禮官在一旁拿著冊子報名號:

  科爾沁/左翼中旗/和碩卓哩克圖親王

  紮木巴勒紮木素覲見!

  科爾沁/左翼中旗/紮薩克和碩達爾漢親王

  色布騰巴勒珠爾覲見!

  科爾沁/左翼中旗/多羅郡王

  阿旺蔵布覲見!

  科爾沁/左翼中旗/多羅貝勒

  薩木丕勒紮木素覲見!

  科爾沁/左翼中旗/固山貝子

  班珠爾覲見!

  科爾沁/左翼中旗/輔國公

  瑪哈瑪育爾

  喇什色旺

  諾觀達喇

  哈達

  覲見!

  科爾沁/左翼前旗/紮薩克多羅冰圖郡王

  喇特納紮木素覲見!

  科爾沁/左翼後旗/紮薩克博多勒噶台親王

  齊默特多爾濟

  科爾沁/左翼後旗/輔國公

  索諾木色棱覲見!

  科爾沁/左翼後旗/多羅貝勒

  伯彥訥謨祜覲見!

  科爾沁/左翼後旗/輔國公

  朗布林沁覲見!

  科爾沁/左翼後旗/輔國公

  溫都蘇覲見!

  科爾沁/右翼中旗/紮薩克和碩土謝圖親王

  阿喇布坦覲見!

  科爾沁/右翼中旗/多羅貝勒

  特古斯額爾克圖覲見!

  科爾沁/右翼後旗/紮薩克鎮國公

  敏珠爾多爾濟覲見!

  ……

  宣禮官拿著冊子說的都是滿語,接著被譯官翻成蒙語。每個人向皇帝行禮問安後,皇帝也回問幾句,容妃聽他說的是蒙語,而且和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心想:真難為他能記得這麽多人的這麽多事。覲見和問安持續了約莫小半個時辰,結束後,又是大放禮炮,所有人都站起來。皇帝才輕聲地說道:這都是傅恒一早寫好的。於是容妃嫣然一笑,輕聲道:您怎麽能記得住?

  原本容妃穿著大裝坐在皇帝身邊,王公們一一上來覲見時,雖然都知道今天和皇帝一起出席宴會的是他新收的回族豔妃,出於禮貌,沒有人直視容妃,但禮炮在大帳兩側轟鳴,所以此時人人看向他倆站立的方向。她方才這個嫣然一笑,便如一朵燦爛的白蓮倏然盛放,襯著黑簷朱幃的朝冠,映日生輝,連四周明媚的秋光都黯然失色,很多人都看愣住了。

  皇帝心裏十分得意,微微一笑。其木格站在側麵,看見了皇帝的這個笑容,心中不覺一窒:自己遠無法和容妃相比。轉念一想:誰能和容妃比呢?自己也不是獨一個,連皇後娘娘都不能比。便即釋然。

  禮炮結束後,眾人簇擁著皇帝去到草場內的賽馬場,先換行服騎裝。一切就緒後,皇帝領先上了一匹雪白色佩紅纓的高頭大馬,接著便是弘晝,上了一匹棕黃色的健馬,然後所有的蒙古王公也紛紛上馬,令官一揮彩旗,賽馬開始。

  容妃見大隊人馬煙塵滾滾地去了,這才好好打量站在自己身邊的其木格,隻見她穿著一件棗紅色緞子鑲白毛邊的蒙古長袍,束著同式寬腰帶,頭上戴著同式圓帽,帽子上間著五顏六色的繁複珠串,帽子兩邊掛下一些珠串,頸子裏也掛著一式樣五顏六色的珠串。皮膚白皙,兩頰嫣紅,輪廓清晰,富麗華貴。她和自己差不多高,但身形壯實些,渾身上下有一股英氣。

  其木格見她看自己,覺得她是因為自己昨晚為皇帝侍寢,有一種小得意,笑道:容妃娘娘,您今天這一身禮服,和皇上站在一起,可真漂亮!容妃溫柔地一笑,道:今天是大宴蒙古王公,你才漂亮。她於是又有一種小得意。李玉在一旁全看見了,不覺在心裏暗笑這位那貴人的天真。

  最先回來的是色布騰巴勒珠爾,他是科爾沁旗左翼中旗的和碩親王。接著便是皇帝和弘晝。色布騰巴勒珠爾便向皇帝告罪,皇帝嗬嗬一笑,道:你們都讓著朕和弘晝,隻讓你一個跑到前麵,朕這禦馬怎麽可能跑過蒙古鐵騎。色布騰巴勒珠爾忙低頭行禮道:不敢。

  等所有人回來,便開始了下一輪,皇帝和弘晝不再下場。而是走回了大帳。容妃和那貴人於是都站起來。皇帝才看見那貴人的禮服,點點頭。說了一句:這個好。那貴人忙笑著一福:謝皇上。

  四人坐定以後,李玉吩咐人端上水盆漱盂香巾等,給皇帝和弘晝整理清潔,接著換回禮服。弘晝於是向皇帝回接下來的宴會安排,皇帝做了一些小的調整。

  ※※※※※※※※※※※※※※※※※※※※

  -

  察哈爾現名張家口,古代一直是軍事貿易重要關口,如文中所述。

  -

  貓睛石曆史上的容妃用物,為妃位朝冠飾物,貓睛石就是貓眼石,最名貴的是藍碧璽貓睛石。容妃的辮子參考《威弧獲鹿》乾隆射獵圖裏的容妃打扮。文中容妃的穿戴看起來很複雜,但依然是妃位的服製,貴妃及皇貴妃和皇後,會各有差別,體現在顏色,用料,圖紋和繁複程度的差別,但乍一看,清朝妃以上的正裝都是一個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