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何不食肉糜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5-08 19:14      字數:2227
  “大海?我大遼幅員遼闊,與海岸相連,老夫又怎沒有見過大海?”遼吏冷哼道。

  李賢的目光一凝,脫口而出的語言,猶如一根針般刺痛著殿內所有人的耳朵:“大海之廣闊,我相信殿內諸位絕沒有李某明白,大海之探索,遼國也絕無我大宋探究之收入。當貴國還局限對我宋地的窺覦時,我大宋人的視線已經不單單放在陸地之上,更放在了廣闊的海洋之上……

  大海足夠廣,世界也足夠大,容得下大宋和遼國。

  李某之所以如此解釋,非是為了顯擺,而是在訴說一個事實,也是誠摯的希望互為鄰邦的宋遼兩國能夠和平相處,勿要以小人之見度君子之腹,更勿要在背後使一些小手段。”

  局麵有些冷清,但很快有遼臣出來打圓場。

  遼國皇宮內的這場短暫交鋒,隻是序章,於宮內吃了午宴,等之到了皇宮之外,望向那築起的高台,李賢知道這才是使遼的另一個無形之重劍,隻有接的住了,他這次的任務才算圓滿完成。

  “開始吧!”

  朝著旁邊另兩個宋吏信心十足的說道了一句,李賢當先走了上去。

  兩排座椅互相麵對,遼國選出的三人早已站於一旁,雙方互相致意後坐下。

  而於周圍,除了遼國中京無數的吃瓜群眾外,還有參與過了中午的遼國之宴的遼吏,就連遼國皇太後和那年幼的皇帝,也在遠處的帷幔之內觀看。

  第一個爭辯問題,事關兩國交際,是為宋北伐之戰,是否為正義之戰。

  遼國這邊的辯論人,給出遼宋簽署的《澶淵之盟》,言明大宋背信棄義。

  這種難度的辯論問題,根本不需要李賢下場,旁邊那隨他而來的宋吏趙晨,就引經據典,從三皇五帝說起,幽州包括整個遼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屬於中原之國,遼國乃真正的“竊賊”。如此不算,又細數上百件遼國自《澶淵之盟》簽署後,遼國率先打破盟約的事件。

  “大宋乃禮儀之邦,為了兩國和平和兩國百姓來之不易的幸福安康生活,一直隱而未發。但貴國之將士,於一月之內,數次襲擾劃分好的邊境,並公然挑釁,我大宋百姓忍無可忍,才有了此番同仇敵愾的收複故土之行為,又何來不義之說?

  且爾等的不義,不過是強詞奪理罷了,無外乎掩耳盜鈴!”

  第一個辯題沒有讓大宋使臣丟臉,前來參與辯論的遼人卻有些丟臉,尤其耳畔邊不是的傳來,圍觀的遼人百姓吐出的“滾下去”的詞語,讓他們士氣大為衰落。

  從大義上沒有挫敗宋使的銳氣,反而讓對方士氣大振。

  按照規矩,由遼人發問後,當由宋人提出覆蓋在大框架的問題。

  但出乎意料的是,李賢直接向四周宣布道:“我此番來此是客,客隨主便,我等的辯論時間規定在一個時辰,即日落之前,那後麵的具體問題,便由閣下幾位來決定吧!”

  李賢這豪邁大氣的決定,配合著他那俊朗的麵孔,頓時在中京的百姓中,贏得了一片的叫好聲,就連不少對宋人有所敵意的遼人,於此時的態度也有些所改變。

  而生活在中京的諸多漢人,此時竟也莫名的有些自豪。中原王朝曆史文化悠久,相比於建國不過一百年的遼國契丹人,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在見識了大宋,即故土的強盛之後,再經過這麽一次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中京之辯,於許多漢人的心中開始萌生了一些特殊的種子……

  辯論的高台之上,在幾個遼人竊竊私語,定下的第二個辯題,是為兩國的軍事實力。

  大宋使團這邊出手的是個叫嚴或的男子,此人恰在樞密院擔任過職務,對遼事宜更是精通。

  於此辯論下,雙方持平。

  眼看這日落將至,距離李賢說的一個時辰,還有兩刻鍾的時間。

  遼國這邊終於是拋出了最後一個問題,辯的是兩國之內政。

  “我大遼各個時代的皇帝,都是積極進取。尤其先帝在世時,於內革新,任賢去邪,開科取士,無論於契丹人,還是漢人,都公平待之!

  反觀之宋皇,大建宮觀,多行勞民傷財之舉……宋人能忍受之統治,卻無反叛之心,屬實讓某意外。”

  能看得出,遼人在敏銳的發現辯論的宋人,在將話題的觀點引導偏向自己,並在圍觀的遼人,尤其漢人中間,產生一些影響後,自知這次辯論之事,給了宋使機會。

  而這次辯論,已不單單是挫雙方銳氣那麽簡單,更是事關兩國的民心!

  果斷的想要借機把大宋給抹黑,而之提出的幾點,切合實際,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大宋這邊,三人中,也隻剩李賢一人沒有出言了。

  且事涉趙官家,一般人也不敢明著討論。

  就在此時,四周觀“戰”者寂靜等待時,李賢站了起來,一望後方的遼人官吏,又看下下方的遼國平民百姓,搖頭失笑:“閣下非宋人,有次說法能理解,且提到的這些問題,李某不會直接回答,隻想用記錄在各州縣,記錄尚書省,記錄大宋官家的案頭上,最為真實的數據來說明問題。”

  “大宋於鹹平年間,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當時,舉國範圍之內,共有戶數六百萬之舉,而光是我大宋東京,常居住之人口,就有百萬之舉。

  當時,我大宋底層的普通人,每日的收入,也不過百文。

  將近二十年,也就是去歲。

  根據我大宋官方的最新統計,戶數已過千萬,尤其近十年來,人口增長迅猛。東京的常駐人口,則已過一百六十萬!底層普通人的收入,更是從二十年前的百文,猛增到三百文,翻了將近三倍。

  而我大宋百姓之日常所需,漲幅還不足一成,包括最基礎的食鹽,價格沒有增長,價格反而下降了一半!

  大宋之工坊,近些年來,於官府的大力支持下,更是開始製作食用油,讓普通人也能吃得起……

  李某說的這些,隻是想說明,普通人的生活很簡單,就是關心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皇帝是誰,皇帝在作什麽?

  和普通人有關係嗎?隻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那就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