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遼國之亂(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5-08 19:14      字數:2178
  如果把遼國上京,比作是整個遼國與遼皇遇刺駕崩的漩渦中心,那遼國的京城之地,中京大定府,便是漩渦的重災區。

  這裏集結這遼國最勇猛和最忠誠於遼皇的軍隊,當日遼皇去往上京之行宮時,留守於中京者,為南院樞密副使,兼吏部尚書楊又玄,另有兵馬都部署蕭匹敵,南苑侍郎蕭合卓等諸人加以輔助。

  上京遇刺,遼國之危,沒有人比這群人更為擔憂。

  而在遼國遇刺身亡的消息傳來,中京的官吏們發生了嚴重的爭吵。

  一部分建議火速迎回遼皇的遺體,盡快安葬,並讓遼皇僅存的兒子耶律宗真即位。另一部分則是在聽到皇妃和上京守備宣布的詔書後,認為上京是個圈套,若是率軍前往,多會是兩軍交火,自相殘殺,隻會讓外部的藩國和部落有機可乘。

  後者做出的判斷在於,遼南部地區,開州緊鄰的高麗人,南京道一線的宋軍,皆有異動。

  如果僅僅如此,還至於讓遼國中京的主事人們憂心不已。

  更主要的是,大宋登州之地的海港,還有大宋於高麗開京於過去十數年,建立的兩個大型海師基地,內有一萬多的海師將士,加上大宋海師已偵查到的大型堅固海船,鋒利的武器,成為了他們最真實的威脅。

  若是這部分的海師,和陸上的兵力,聯合向此時的遼國發動進攻,那對遼國而言,將是致命的。

  且若是再抽出兵力,往上京迎回皇子和遼皇的遺體,如此分兵之舉,自會讓大定府和遼陽府的實力大大折扣,這般鋌而走險的舉動,伴隨這越來越多將領的反對,而被擱置。

  所以,才有了中京之於官吏和將領,選擇了暫時沉默之舉動。

  今日,微風,天陰。

  中京城之內外,都被陰雲籠罩。

  楊又玄來回在門庭之內踱步。

  門庭之內,另有幾人,全都是中京的主要官吏,他們臉上的急迫,絲毫不比楊又玄少。

  “張相公遲遲沒有傳來消息,看來上京送來的訊息不錯。皇妃聯合上京守備,將上京之地給牢牢的圈住了。真是糊塗啊!”

  楊又玄停下身子,麵向上京的方向,長長的一歎。

  接著,他轉過頭,看向兵馬都部署蕭匹敵,道:“高麗的軍隊還在調動否?是不是一直在向我開州方向挺進?”

  蕭匹敵搖頭道:“高麗人到是一直在邊境徘徊,無太大的動作,看來曷不呂將軍,自去歲便對之的壓製和攻擊是正確的。而之當下,亦有蕭合卓於開州防守,高麗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倒是自前歲便向我朝進貢的回跋人,自陛下駕崩之後,便不斷侵犯我朝之邊境。

  不過,通州之駐兵,已是進行了清繳。回跋部帶來的威脅,或不日將退去。

  讓人捉摸不透的是,於這半月之內,宋國的海師艦隊,不斷於萊州和蘇州之海岸徘徊。而根據萊州之地的將士監視,那些宋國海師的將士,距離越來越近,似乎是在故意挑釁!”

  南苑侍郎蕭合卓在聽從廳內幾人的商討之言,沉默後否決道:“此時此刻,斷然不能再與宋國為敵,這幾年來,宋國的騎兵,自河西之戰,黨項人敗退以後,發展之迅猛,南京道的將士最有體會。而宋國之海師,更是為我大遼所未有,其之戰力,據說在南洋之地,更是毫無敵手可言。

  今日之大宋,已非昔日之大宋,已有了讓我等重視的境界。何況,於大宋朝堂或是民間,他們對於燕雲十六州的執念,不得不讓我們堤防。尤其在當下這種情況下……”

  許是因為經曆過前幾天和高麗之戰的失敗,蕭合卓近些年來越加謹慎,這種謹慎自被旁人視作是膽怯。

  如旁側緊鄰相坐的遼國將領,駙馬蕭璉便恥笑道:“蕭侍郎,勿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宋國若真那麽強大,緣何近些年來,一直按照當日的盟約,每歲之於為我國貢獻那麽多的錢幣。

  在我看來,宋之騎兵也好,宋之海師也罷,還是空架子,隻要麵對我大遼之軍隊,唯有敗退一條路……”

  眼瞅著兩人又要進行爭辯,楊又玄冷哼一聲:“你們二人都不要再吵了,宋國之變強,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於之的警惕也是應該的。但現在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一邊防範好周邊來犯之敵,一邊把梁王接來中京,使之正式登基,而非一直被攔在婦人之手,以之胡作非為!”

  正在這時,廳外傳來了匆急的腳步聲。

  “報!高麗舉五萬大軍,今晨偷襲了我國淥州,駐守之將領敗退,眼下,其之部所,大概率已經渡過了鴨淥水,或直逼東京。”

  七萬大軍,這幾乎是高麗現有的主要精銳部隊,如此傾巢而出的舉動,給了廳內的將領極大警惕。

  “再探!”楊又玄,他轉頭麵向眾人,道:“看來不用我們做出選擇了,高麗人如此氣勢洶洶,外加長白山一帶的其他部落的叛亂,我大遼之於東部,已然混入到戰局之中。

  我中京,當聯合遼陽府,率先將這等敵人趕出去,否則,我大遼之於東部之地,將陷入更加混亂的地步。

  而於上京之內,隻盼著張相能處理好了!”

  事實正如楊又玄預料的那般,自四月末之後,不知高麗入侵,長白山左右的部落,均非常有默契的參與到了對遼國的進攻之內。

  中京大定府,遼陽府,黃龍府,都陷入了緊張的備戰之中。而東海女真在率賓府的進攻,讓大遼的戰火蔓延到了北部。

  而到了五月初,一封來自西北的奏報,幾乎在同一時間,送到了上京和中京城內,黨項人已於五月初一,正式往西京道攻去,依附於大遼的白達旦部全線陣亡。

  但大遼於西京道本用於防範大宋的軍隊部署和備案,很快加以啟用,將黨項大軍給及時的阻止在雲內州以西,避免了更大了損失。

  五月中,大遼最西之部落,粘八葛部的自立,開了北院分裂的先河,而大遼,也陷入了近百年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