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遼國之亂(中)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5-08 19:14      字數:2284
  桌上的油燈來回晃動,把牆壁上映襯的人影越加朦朧。

  這裏是上京的張府,遼國宰執張儉之住處。

  張儉字仲寶,宛平人士。遼國統和十四年,為進士第一。先是擔任順州從事,後不斷升遷,到了開泰元年,便已知樞密直學士。

  也就在去歲夏六月,擔任了遼國南院樞密使,執掌遼國南樞密院,並為遼皇進封魯國公。

  自科學後,從吏二十五年,張儉的才能和努力是一方麵,遼皇對之的信任與重用是另一個方麵。

  所以,在張儉心中,遼皇耶律隆緒是他真正的伯樂。

  士為知己者死。

  伯樂一逝,遼國內亂起伏,眼看四方之國,將來趁遼國勢弱之際,瓜分遼國現有隻國土,而南院的威脅最重。

  張儉說不擔憂,那是假的。

  “王朝之興衰,始於內部之亂。陛下在世時,為此看的分外清楚,奈何這朝中宮闈之內的幾位貴人,目光確實如此的短淺。”

  張儉於這濃春之時,身著粗絲織成的絹帛,坐於案首。

  長歎一句,放下了手中的奏報。這才看向桌案邊的飯菜,飯是稀粥,菜隻是普通的炒青菜。

  他素節儉,和之名對應。而之性情卻不一樣,熱情好客,平日所節儉下來的俸祿,也是多於接濟朝中生活困難的同僚。

  正因如此,張儉於遼廷之內,聲望極高,文成武將,多以之為首。不論南院,連北院的大臣也如此。

  侍奉在門畔的仆從,打了個哈欠,見家中的主人開始動筷子了,便走進問詢道:“這邊的飯菜有些涼了,要不給您熱一下?”

  張儉擺了擺手,溫和道:“方才看奏報,不知不覺都忘了時間,這飯菜也讓你熱了好幾次,不用再熱了,溫度剛剛好。”

  老仆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下決心開口道:“還有一事,我想勸勸大相公您。前次您剛染了風寒,這兩日身體略好些,加上朝事眾多,疲勞不已。

  可不能天天吃這麽一菜,老仆想讓廚房給您多加上兩菜,好補充下身子。”

  張儉喝了口稀粥,搖了搖頭:“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飯菜我吃的就可以,我的身體,我自己也能感受到。老蘇你關心我,我能理解,但能剩下還是剩下,不要為了不必要的口舌之欲而浪費,屬實不值得。

  對了,下午宮裏可還有來人?”

  老仆便也不再勸解,而是躬身回道:“那位蕭將軍,自被大相公用掃把趕出去後,就再也沒有登門。到是在傍晚的時候,送來了不少的禮物,說是皇太妃贈予的。門子阿成按照大相公您的意思,拒收之。”

  張儉三兩口把飯菜吃完,點頭道:“做得對,不過下次他們若是再來了,你們也不用攔了,讓之進來就是……放心,隻要他們想要梁王登基為帝,就不敢動手對付我。”

  老仆應下,隻是有些疑惑道:“大相公您不是說,近幾日內都不接見宮中之人嗎?把他們晾一晾。”

  張儉的目光在油燈下的奏報上略一停頓,歎息道:“時間不等人,我也等不下去,大遼也等不下去。若都這麽等著耗著,最後的結果,隻會是大遼徹底的四分五裂。

  這不是陛下願意看到的,也不是我願意看到的,更不是朝中許多臣子和天下百姓看到的。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我張儉既然為陛下器重,何以一直這麽置身事外?”

  還有一句話,張儉沒有說出口。對於南麵的大宋,近些年來,他越來越看不懂,對方似乎正在從任何人可以拔毛的綿羊,轉換成為一個讓人懼怕的猛虎,這讓張儉不由得憂心忡忡。

  “大相公大義!”老仆衷心的拜倒在地。

  和張府相隔數個街坊的蕭府,蕭孝先也是麵色憂愁。

  沒有人能拒絕權力的誘惑,至少他蕭孝先不能。

  今次,為上京統軍使的他,選擇和上京守備合夥,扶持梁王,以做從龍之臣,不就是為了更大的權力嗎?

  但皇太妃實在是太過“愚昧”了,竟然想著用強製的手段,讓上京城內的官吏,乖乖的俯首稱臣,進而將一手好牌打成一手亂牌。

  今日隻是暫時穩住了皇妃,難保明日她還會想到什麽主意,梁王攤上了這麽一個親生母親,還真是倒黴!

  蕭孝先搖頭,內心腹誹道。

  皇妃成不了大事,眼看著遼國之形式,正如皇後所料般發展,蕭孝先不得不考慮一些補救方法,又可以提升自己未來的位置。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去找南院樞密使張儉商議。他和張儉有些交情,甚至能為遼皇委任統軍使,多少也有些張儉的推舉。

  可想到張儉因他倒向皇妃,而對他的態度,蕭孝先便有些無措。

  “還是明日一早就見見,張儉自詡為陛下的肱骨之臣,總不能看著遼國這邊亂下去。”

  宮城之外,人心惶惶不安。

  上京的攻城之內,同樣有人久久未眠。

  遼後蕭菩薩哥此時就依靠在寢宮的床邊,看著頭頂的那輪月亮,久久不願離去。

  望著這每月都會變幻一個周期的明月,蕭菩薩哥仿佛看到了遼皇那熟悉的麵孔。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半夜後的上京,開始變得寒冷起來。

  燈火在寂靜的夜幕中,不斷燃燒且發出哢哢的響聲。

  於旁適逢的一位宮女,輕聲道:“娘娘,您還是早些安寢吧,這幾日來,您一直睡的很晚,身體定然吃不消的。”

  宮女的這番關心,自不是虛情假意。

  大遼皇宮之內,若問她們,最喜愛哪個貴人,無疑是皇後娘娘。

  皇後蕭菩薩哥賞罰分明,從不隨意發怒。和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皇妃蕭耨斤。

  蕭菩薩哥搖了搖頭:“陛下屍骨未寒,朝中四分五裂,後宮之內亦是混亂不堪,聽說皇妃那裏,今日把我軟禁不說,又莫名處死幾十人,我又怎能睡得著?”

  另一名宮女,見她們的皇後如此憂愁,便輕聲道:“其實,宮裏的內侍們,都是想著您的,隻要您一聲令下,我們就算死,也要把您和皇子送出宮去。”

  遼後認真的看著這二人的表情,最終還是搖頭道:“你們有心了,但還是再等等吧!大遼之天下,有識之士眾多,絕非蕭耨斤可以一手遮天!就算你們拚死護衛,在禁軍麵前,也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