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遼國之亂(上)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5-08 19:14      字數:2235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順利成為契丹可汗。

  後梁貞明二年(916),遼太祖建立國號“契丹”。

  及至後晉開運四年(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滅掉了晉。於汴京稱帝,是為“大遼”。

  ……

  在契丹人的眼中,遼國是為亞歐大陸的冉冉新星,不斷發展壯大,同中原王朝展開過連綿的戰爭,屢戰屢勝。

  而皇帝耶律隆緒,自遼國統和二十七年,親征開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革新,遼國的國力也在不斷的昌盛。

  許多遼人都認為,若是遼國的國力再發展幾十年,於皇帝耶律隆緒的統治下,強盛十幾年,那足有力量拿下南麵的大宋。

  大宋富饒而軟弱,這是遼人的普遍的共識。猶如一塊美味的羊肉,不斷的吸引著遼人的胃口。

  可就在某一刻,這個能帶領遼國強大的人突然就沒了!

  失望,恐懼,絕望,瞬間籠罩在普通的遼人心中。

  大宋天禧四年,遼國契丹耶律隆緒開泰九年,東瀛寬仁四年,李朝順天十年。

  年僅四十九的遼皇耶律隆緒於遼國上京的行宮之內,遭遇包括遼國人在內的一行上百名潛伏依舊的刺客暗殺,身中劇毒。

  四月二十三日,駕崩於上京城內。

  天下震動。

  是日,上京守備耶律資忠手握遺詔,宣布擁護耶律隆緒之長子,梁王耶律宗真為新任遼皇,耶律宗真生母蕭耨斤亦宣布,五歲的耶律宗真過於年少,由之垂簾聽政,待耶律宗真長大後,才由之親征。

  但遼國之內部,對此事疑惑頗深。包括朝臣,還有南北院大王在內,紛紛要求耶律資忠拿出遺詔,可歎耶律隆緒身中箭矢,後為其上的劇毒所傷,直到駕崩,也都處於昏迷之中。

  而之壯年,本想著在來年冊立長子耶律宗真為皇太子,奈何事發突然。

  耶律隆緒是遼國內部公認的聖明天子,在世時,可以壓得住遼國的將領和大臣。

  但現在,於質疑聲和多人的異心之下,遼國朝堂呈現了嚴重的分裂狀態,軍中更是嚴重。

  且許多遼國重臣提出,要想他們承認耶律宗真的地位,必須先殺了上京留守耶律資忠。

  遼皇之逝,上京留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隻死了幾十個侍衛,顯然不能說服所有人。

  但已經掌控了上京城內的兵力,並挾持了耶律宗真母子的耶律資忠,顯然野心更大,自不會那般自裁。

  上京皇宮之內。

  皇太妃蕭耨斤沒有管臉色鐵青的遼後蕭菩薩哥,而是將兒子耶律宗真摟在懷裏,竟直接坐在皇宮的主位之上,聆聽著來自下首幾個臣子將領的陳述。

  待聽完下方臣子的敘述後,蕭耨斤也變得陰沉起來,甚至有些氣急敗壞:

  “這麽說,他們都不願聽從我的詔令,而是選擇包圍上京,難道不顧及梁王就在城內,真實可惡!

  還有那張儉,過了這麽多日,也不來見我,著實可惡,蕭孝先你今天就去把他給我抓來!”

  被趕到了側麵的遼國皇後蕭菩薩哥,看到蕭耨斤的模樣,臉上的表情,頓時由陰轉晴。

  “蕭耨斤,你除了是宗真的生母,還以為你是誰?無論是張相,還是其他人,誰又會被你威脅?

  陛下駕崩,你若不想看到遼國內部生亂,那就乖乖的讓宗真由張相他們扶正,並接受駐外將軍們的建議,把此人交出去。

  隻有盡快的完成我大遼的權力交接,才能盡最大的可能保證大遼的完整性。否則,你將成為我大遼永遠的罪人……”

  “閉嘴!”蕭耨斤的臉色被起的蒼白,她人好妒且暴躁,竟直直的走到遼後的麵前,指著她的鼻子道:“別以為蕭浞卜為北府宰相,蕭匹敵在中京領兵,你就可以肆無忌憚。

  我告訴你,我想讓你死,你隨時都可以死。現在不過是看在你宗真的麵子上,才饒你不死!

  趙安仁,你把她給我帶下去。

  沒有我的命令,不需她再隨意外出,更不允許她再見陛下!”

  像木頭一樣,一直站在旁側的黃門令趙安仁動了動,來到遼後身邊,陰惻惻道:“皇後,請吧!”

  等到遼後被帶走,蕭耨斤的眼中怒火再也隱藏不住,劈頭蓋臉的朝著上京守備耶律資忠罵了出去。甚至連親兒子耶律宗真也受到了牽連。

  年少的耶律宗真,還真是個孩童,看到親生母親如此憤怒的模樣,再對比養母遼後對他的溫情。耶律宗真單純的感覺,還是養母遼後那裏比較好。

  “把他也給我帶下去!”蕭耨斤指著耶律宗真,冷冷的向著兩一個黃門道。

  等四周已經投靠他的臣子紛紛離開宮殿,隻剩下蕭孝先。

  蕭耨斤有些困乏的坐在了矮榻上,看向蕭孝先:“我看你還有事情沒有說完,現在沒有他人,你全說給我聽吧!”

  蕭孝先躬身道:“陛下駕崩,其實除了朝臣和將領的爭議比較大外,如陛下前些年平叛的部落,以及那些向大遼俯首稱臣的部落,皆有異動之情況。如越裏篤、剖阿裏、奧裏米、蒲奴裏、鐵驪,此中之五部,都有向大遼試探的跡象。

  初次以外,西夏黨項人,還有高麗人也有異動。

  剛才皇……蕭菩薩哥有一句話說的對,當盡快讓殿下正式登基,才能讓大遼迅速的恢複。

  與宰相張儉,也實不該為難,當商議合作。

  畢竟,張儉受先帝信任不說,更是擔任了樞密使許久,於大遼軍政治兩界,都有非常重的威望,能贏得他的支持,對您非常的重要!”

  蕭耨斤也知道自己剛才說的有些過火,再思考當下之僵局,隻得無奈改口道:“你和張儉既然相熟,他那裏,便由你去勸說吧!”

  蕭孝先忙回道:“微臣遵命!”

  等殿內的蕭孝先離開,隻剩下幾位宮女太監後,蕭耨斤便起身,拿起手邊的茶杯花瓶桌椅,狠狠的摔向幾位內侍的身上。

  整個大殿之內,隻能聽到摔碎之聲。

  上京的皇宮之內,一時間人人自危,擔心自己觸發了皇太妃的眉頭。

  唯有停放著遼皇耶律隆緒遺體的宮殿之內,為忠之的侍從日夜守護,置身於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