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監察司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4-01 00:07      字數:2152
  陳執中虛歲今年已經二十一了。

  自五年前父親去世,十六歲的陳執中便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參與家事管理。

  及至景德四年,年少的他選為秘書正字,這也是他第一次步入仕途。

  秘書正字的職位比較低,相當於秘書般,為上吏服務,以處理書信等日常雜事。

  就任於秘書正字的一年半,不但有了俸祿,在陳執中看來,這也是他收獲最大的一段履程。

  由服務的上官,那個胖胖的秘書省主吏,交給了他這個出入官場的雛兒,一個準則:少說多看多做。

  這種習慣一直繼承到現在,而至前歲升為衛尉寺丞,陳執中則從實踐中感悟的更多。

  衛尉丞乃是九寺之一,協掌宮門禁衛,已經是七品官了。陳執中做事秉公執法,一度成為令人矚目的政壇新星。

  按照升遷的慣例,其實要不了多久,隻要他能一直保持這種處事態度,就能順利升遷。

  但到了去歲末,一道新的任命過來,讓陳執中有些暈乎乎的。趙官家既然清點之為海運府監察使,官階於之當時相比,還要略低。

  海運府他知道,也是剛成立不久的新衙門,據說是為了解決海貿爭端,規範大宋的海上貿易。當然,官員內的私下傳言中,都說之乃是為了給皇帝斂財。去歲的大批量的財寶由瓊州而來,外有各種抄家的消息紛至遝來,朝堂上的局勢一度詭異,這讓陳執中也認可了相應的傳言。

  畢竟皇帝於海岸開發鹽田,獲取暴利之事,朝臣們還記憶猶新。陳執中素剛正,繼承了父親陳恕的性格。

  政事堂既已下令,這任命自是不能改了,往下瓊州時,陳執中便一直想著皇帝選用他的用意,一邊思考著,抵達瓊州後,把這個傳言中的皇帝私府,變成為朝廷所用的官府。

  抵達洪州時,恰與同時被任命的海運右使鄭大為相遇,他對鄭大為的感官很一般。也隻是在秘書省做事時,於在三司使工作的鄭大為見過一麵,此人能力普通,若非拌上了三司使丁謂,也不會步步高升,現又由南安縣令,轉為六品下的海運府右使。

  與之於路上,陳執中和鄭大為的交往,不算親密,也不算梳理,更多是聽鄭大為說。將近半月的同行路程,讓他明白,這位新到任的海運府右使,是個徹頭徹尾的攪局者,其能去往海運府任上,也多半受到了三司使丁謂的指點。

  麵對鄭大為的不少善意,陳執中一直保持著一個度,他時下已經對海運府於瓊雷之地的作為有了好奇,海運使李賢,那位和他小上一歲,卻於河西立下功勞的青年,到底做了些什麽事?讓朝中的宰執爭論不休不說,還派遣專人而往,果真隻是簡單的去往皇權於海運上的“自私”行徑,以正朝廷法紀嗎?

  到了瓊州,陳執中用三個月的時間細致走訪,看到了真相。又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將監察使的人員加以培訓,確定了接下來的工作重心。

  竟在此時,一群人來到了海運府,來到了監察司,讓他為海商們主持公道。

  “本官就在這裏,諸位勿要再擾亂了,可選擇幾個代表,由之與本官道明,海運府的內部行為,是否有失公允,本官自會定奪!”

  監察司外,陳執中手裏拿著近幾年頗為流行的擴音喇叭,麵對外麵吵鬧的人群毫無懼意,朗聲道。

  前來討要公道的眾海商,見出來的是個年輕人,略微有些失望。但吵鬧之事漸漸弱了下來,後於內部商議,還是排除了幾個代表站了出來,打算試試。

  隻望了一眼,憑借著在瓊州這些月來的生活經驗,陳執中即能判斷出,這群鬧事的對象是誰!

  是為在放開南洋方向的海禁後,發展最為迅猛的散戶海商,他們有幾個人一個團夥,或十幾個人一個團夥。過去時日來,多是於東海海師的護衛下,往相近的李朝方向做生意,也有膽大組成船隊往更遠的吳哥之地行商賈之事者。

  但自今歲的八月起,海運府新出的特別律令中,散戶海商以後絕不允許單獨行商,且必須每戶的出海次數也有限製,更讓人憤怒的是,散戶海商將單獨地由海運府新設的另一處部門負責,稅務等諸多方麵,亦要進行重新劃分……

  一時間,不僅是散戶海商恐慌不已,海運府近幾月的賦稅收入極大下降,連帶著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海聯會也名存實亡,各海貿大戶亦是分歧嚴重,內府的貨運也遭遇了損失。

  多方麵的原因下,即便張業不在此事件內推波助瀾,大規模的騷亂也會發生的,隻是時間早晚。

  陳執中也看出了這般苗頭,近半月來,一直想著化解,借此讓監察司成為海運府頭上懸著的一把劍,並贏得民眾之於信任。

  如今,對方自覺地找上門,也不失為他可掌握的機會……

  監察司衙內,陳執中讓來談判的諸人坐下,打算先傾聽下這群商賈代表的說法,再與自己掌握的證據對應,後判斷實際該做些什麽。

  很快,大家七嘴八舌的就說了出來。言之海運府出爾反爾,違反了當日之協議,並讓普通海商們家破人亡雲雲……

  陳執中算是聽明白了,這群人至多是海運府的政策有異議,且無太多實據進行控告。這些證據,加起來還沒有他掌握的多。但也不是別無收獲,至少保證了外麵的海商在之向海運府的部分人員發難時,會站在監察司這邊。

  陳執中打算讓這群人先行散去,並做出了保證。

  “諸位都是瓊州本地的海商,本官為監察司主吏,諸位所言之情況隻要屬實,定會按照相應律法加以懲處,本官保證,五日之內,必給諸位一個結果!”

  人群終於是散了!

  陳執中找來自己的佐吏,於之耳邊說了幾句話,後便往海運府的主大門而去,途中遇到了幾個認識的人,僅是點頭致意,最後進了海運右使鄭大為的辦公之所。

  “鄭府使,本官有一事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