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援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3-05 02:48      字數:2157
  工不為,乃李朝當下皇帝李公蘊義子,於李朝之內,私下裏又被稱之為“李不為”。

  其人能成為李公蘊的義子,靠的不僅是運氣,還有能力。

  工不為於李朝之內,素以善辯、膽大心細而聞名。

  於去歲六月,李公蘊有改朝換代之意時,工不為即為之出謀劃策……待到李公蘊登上皇位,開創李朝之時,工不為自然處於論功行賞的前列,授命吏部侍郎、並授之為正四品上忠武將軍將軍之職。

  傳言中,這位李朝皇帝義子,隻待完成占城國之行,或於今歲即會被封侯。

  這些訊息於李朝朝堂中樞之內,不是什麽秘密,但由李賢直接領導的海運府專屬情報機構,亦未能完全掌控工不為的全部訊息,隻道此人的大致生平。

  所以,對李賢而言,這位自報家門的李朝使臣,還是相對陌生的。

  麵對這樣一個相對陌生的人,並欲在此番相談中,試探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無疑是一件不小的事。

  但見工不為與之相坐一刻鍾的時間,所表現出來的恭敬,可見這位李朝使臣來者並無惡意,甚至有求於他。而工不為的談吐,也讓之明白,此人能言善辯,別看之年邁,肚中的活水卻不少。

  李賢一直安安靜靜的聽著,不時的插上兩句,將二者的談話很好的籠罩在一個範圍內,沉穩卻不時風度。

  憑著這些年於官場上的曆練,加上前世的一些經驗,他已然能應付如工不為這般老手,不至於像數年前,初見寇準那般內心緊張。這種旁人看不見的進步,也隻有李賢自己知曉。

  這種表現,工不為自也看在眼裏,憑著過去半輩子的經驗,他深深地明白,別看此宋使年少,但絕不能以年齡而等閑視之。

  “宋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能出此等人傑倒也不奇怪。且去歲傳來消息,宋之軍隊於河西和黨項人之戰,大勝之,可見宋國之武力,亦不能小覷。

  此外,宋國雖於過去幾十載,於遼國作戰,勝少敗多。但之實力,亦絕非我李朝所能抗衡。

  如義父之言,李朝與宋國之間,當以結好,萬不可背道而馳。

  不過,經由昨日打探之事,即可得知,宋國,準確是這位年輕的宋使,似與占城國不對付。其於佛逝城外,更有同行宋國將士相隨,今見之宋國將士,威武挺拔,豈是我李朝、或占城國所能比擬?

  而今我又困於此,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況且宋與我李朝並無糾葛,而這位宋使與我又頗為和善,恐怕後麵之事,要勞煩此人了!”

  不過數息的功夫,工不為心中就有了決斷。

  趁著李賢尚未端茶送客之時,他眼中冒著精光,果斷起身,行大禮拜道:“稟上朝天使,鄙臣今次前來拜見,其實是另有要事相求!”

  本端坐的李賢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下工不為,待見之行禮後,兩手虛扶道:“我宋與安南,本就是兄弟之邦,且李某與工侍郎亦是相談生甚歡。無論是公是私,工侍郎都不用客氣,但有需要幫助的,李某定會伸出援手!”

  這段話李賢說的相當真誠,目中更是滿眼赤誠,反倒到了此事,工不為卻顯得有些猶豫,他略作思襯道:“上朝天使如此之言,讓工某慚愧。我朝與宋定永結同好,且以後天使若有需求,工某定當竭盡全力去辦……咳咳,若說道此事,想必上朝天使於幾日之間,也看到了我李朝使臣於這佛逝的遭遇。”

  李朝使臣於佛逝的遭遇,李賢心知肚明,但其麵上還是以作關心而問詢道:“工侍郎是想讓李某作為中間人,好讓貴國使臣早些接受占城國國王召見嗎?”

  工不為搖頭道:“今下隻局勢,已非占城國國王召不召見我國前來的使臣了,乃是該國官吏,不想我等離開。進而,工某擔心的是,我朝使臣恐將走幾十年前黎朝來使的老路子,為占城國扣留不少,亦或有殺身之禍!”

  李賢凝視道:“看來工侍郎不打算久留於占城了,是想讓李某助你等出去?”

  李賢的麵上看不出多少為難之色,眉頭隻是輕輕地皺了皺,這讓工不為一喜,可能這位宋使應該是有辦法的。當然,此番若能借助宋人之手,使之順利離開佛逝,返回李朝,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但根絕他今次由佛逝朝堂內花重金探得的消息,想讓他們李朝使臣前身而退,絕非易事。因為將之扣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占城國已經打定心思和李朝敵對了,今次包括他在內的李朝使臣,大概率是之祭旗之人。

  在踏入占城國之前,針對此事,新建立的李朝上下,其實早有預案,但事情的發展,要遠比他們思慮的來的嚴峻。

  形勢所迫。

  就算宋使的麵子再大,也絕不可能把他們全都放走,而之自身,既為李朝正使,很大可能是為之特別對待並專門留下之人。

  個人安危之下,工不為已經看得不重要了,他更擔心的是另一件事。相對於個人生死,這件事更為重要一些……

  工不為很快沉下心來,放低了聲音,向廳內的李賢道:“上朝天使能有相助之心,工某感激不盡,但情形之下,工某另有一事相托!”

  漸漸地,工不為靠近了李賢,從袖筒內掏出了一塊折疊的紙張,正色道:“此乃我國探子,於占城國內打探到的占城國防禦共事,內亦標注有占城國的布兵之所。占城國於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僅窺視真臘,與之交戰,更對現今我李朝之地,虎視眈眈。

  今次,若工某能僥幸活下去也就罷了,如若不能,但請上朝天使,能在回程之日,將之交到我國官吏手中,此中圖畫,關係到我李朝與占城國交手的勝敗,亦關係我李朝的國運。

  工某,先於此叩謝了!”

  李賢接過了工不為遞來的圖紙,倒沒當麵打開,出言道:“工侍郎忠心可嘉,又幸得信任,李某又怎有不應承的道理,此中內容,李某若路過李朝,定親手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