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李朝使臣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3-05 02:48      字數:2152
  佛逝城內,坊市的分布,多少有些大宋東京城的味道。

  即在分區上,不像唐時長安城那般明顯,換個詞語來說,就是混雜。

  這裏的街景並沒有太多的可瀏覽力,倒是佛逝本地的小吃,得以讓人駐足而看。

  多瑙當然沒有親自陪同李賢到往城內的使館駐地,兩國相交,重要的便是對等。事先的緊急出城,多少都有些破格,至少在占城國的官吏看來……

  多瑙沒來,但將李賢等人送到使館駐地的其他占城人卻不少,其中就有近兩千的守城將士,及無數往來看熱鬧的占城國百姓。

  隻是讓李賢頗為意外的是,處於佛逝城北的使館之地,竟另有一國真正出使的使臣,比之前一步來了。

  “小郎,打聽過了,對麵的院落裏,住的乃是李朝的使臣。隻是這群李朝使臣,到來已有五六日,卻一直沒有得到占城國國王的召見。聽傳聞是占城國國王偶感風寒,暫時沒有時間接見。於之見過的最高官吏,也不過是占城國鴻臚寺卿。”

  這哪是沒時間,分明是占城國要把李朝來使晾著的節奏!

  李賢坐在使館院落內破舊的桌椅上,聽著屁股下傳來的吱吱聲音,眉毛揚了揚,過了半響,才對下首站立的曾波道:“試著和李朝人接觸下,看看他們來占城國是何目的。另外,楊唯留在佛逝的主事人是誰?讓之來使館見我,我有重要事情安排!

  此外,給甄諳傳話,讓之幫我管理好入城的宋人,盡可能使之聚集在一起,要真的遇到什麽事了,也好有個照應!

  再令城外駐守的海師將士們,自明日開始,每日於港口之外進行水麵演戲,主要是把氣勢打出來!”

  李賢的安排可以說一環套著一環,心中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有了李朝使臣在此,看之對待的態度,他對接下來和占城國的談判信心增強了不少。

  要是真有一日,宋人的腳步能踏的更遠,大宋的海師也能成為海外諸國敬重的存在,那就不需要他主動提出談判,相應的國度也會主動找上門,並以大宋的利益為主。

  “瓊海海師,東海海師……還遠遠不夠,今次回去後,當向朝中建議,看能不能弄一支專門從事遠洋作戰的海師,並於海外——當前的諸多無主之地設立海師基地,如有可能在一些富饒肥沃之土地,可以大宋海運府的名義,以行買賣,變成大宋的海外糧草。”

  李賢為自己的想法默默點了個讚,感覺離著自己心目中的海洋戰略更緊了一步。

  前者方麵,其實隻要能說通寇準,就會好辦許多……再於後者,讓大宋於海外修建軍事基地,並占有或贖買無主之地,不僅做宋人的第二故鄉,更使之為大宋本土提供資源,就顯得有些漫長了……

  這種問題,李賢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去考慮,現在重要的便是於占城國停留的這幾日,切實改變宋人於此的現狀,其他的都可以慢慢來。

  待曾波帶著那叫趙衷的男人來到臨時駐地,李賢再一詳細溫煦後,忽然計上心來。

  “占城國三師之一的太傅,亦是占城國兵馬大元帥杜羅安和宰相多瑙並不是多麽和睦?且此人極度自大、又有些好財?連帶著於真臘於去歲的幾次大敗,都是此人造成的?

  但因之乃是占城國前國王的托孤重臣,於之占城國內的地位不僅舉足輕重,且更是當下占城國王的敬重之人?”

  李賢喝著佛逝本地略帶苦澀的清茶,把這叫杜羅安的人的性情和履曆認真想了一遍。心下明白,若想在佛逝的幾日內,辦成一些事,這位杜羅安顯然是個非常合適的突破口。

  好才,好大喜功……和這種人打交道,隻要找對了方向,必然事半功倍。

  下南洋的路程尚遠,想要智取占城國的一些事情,用些手段也是必須的。

  當日夜裏,數個宋人商賈拉著幾大馬車的貨物,來到了太傅府……

  次日一早,占城國國王召見的消息尚未傳來,李賢的住處外,卻迎來了李朝的官吏。

  “是李朝今次來往占城國的主使,此人亦姓李,據說乃是李朝當下皇帝李公蘊的義子,小郎是見還是不見?”

  李賢剛好海運府舶司府,此兩府今次同行的官吏,於驛舍之內研討完,接下來航隊的路線和安排,就看到曾波由門畔而入,於之耳畔小聲匯報道。

  李賢的腳步向外踏去,遠離了內中商議的聲音,到達了院中的樹蔭之下,而在於四周,乃是同抵城中的海師將士,正於周圍不斷巡視。

  嚴密的安保下,除了從正門進,連一隻蚊子也休想從空隙裏鑽進來。

  李賢側耳聽著外麵的人聲馬車聲,旋即轉過頭,淡然道:“既是李朝人自己尋上來,那就見上一見如何?況且如你早上於我所言,這李朝人來此,大概率也是試探占城人態度的,看來安南之地,戰亂將起,恐將持續更長的一段時間。李朝人主動尋了上來,使之為李朝皇帝帶句話,恰也正好!

  就算安南未來如何亂,我們要保證的即是我大宋於此的利益絕不能亂,其實吧,一個和平的安南環境,更符合我大宋的海貿發展,但若真的牽扯上戰爭,其實另有其他的路子可走的……”

  李賢口中的“其他路子”,不是別的,正是軍火。當然,這裏的軍火帶著廣義意思,可以是海上作戰的船隻,也可以是利器……隻是在沒有徹底的防備機製下,讓大宋做軍火買賣,多少有些不保險。更為關鍵的是,要看李朝的執政者,於大宋的態度和關係如何?

  要是李朝全麵傾倒於宋,甚至於樂意成為大宋的一路,那就是支持他拿下占城,乃至真臘,又如何不可?

  帶著這種試探的心裏,李賢讓曾波遣人將李朝使臣請了進來。

  讓他有些恍惚的是,這位出使的李朝使臣,亦為李公蘊的義子,竟是位年過半百的老人,而且說得上一口流利的漢話。

  “鄙臣工不為,見過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