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圖窮匕見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2-25 22:16      字數:2184
  瓊州的太陽依舊刺眼,東京城的初雪或將臨近,但處於宋土南端,瓊山在海風和陽光的雙重照料下,溫暖如春。

  很多人這次猜對了!

  這次平安樓的聚會,尤其頂樓的聚會,遠比想象中要和諧許多,甚至相聊間,猶如空中的烈日般嗎,熱火朝天。

  而此間的極度和諧,甚至還帶著些許的恭敬之感。

  所有人對待舶司使張業,遠比過去更為謙卑。甚至袖筒間的錢票不要命的來回穿越,就連從瓊州州兵軍營抽調過來的軍士,都昂首挺胸的站立,人皆從之眼中看到了殺氣……

  當李賢與呂夷簡如同上次般聯袂而至時,將瓊山宴的氣氛推向了另一個**。隻是這一次,所有人遠比上一次,更為重視眼前的機會。

  李賢很忙,他臉上帶著柔和的笑,絲毫讓人看不出這個溫和的年輕人,就是在幾日間讓瓊州換了天的主謀。

  除了最開始和呂夷簡一同接受了本次受邀的海商和鄉紳的敬酒外,餘者時間都穿越在眾人之間,如同陽光燦爛的鄰家大男孩,能夠準確的說出來訪者的信息,並輕輕的加以點破。

  某些話,在特定的某些人耳中,卻如晴天驚雷。

  而呂夷簡在敬酒之後,即速速離席……瓊州四個本地豪族的滄桑巨變,除了讓瓊州本地本身有鬼的鄉紳心驚膽戰外,還為瓊州府衙內部的革新帶來了機會。

  正是這種機會,讓呂夷簡抓到了革新瓊州的口子。在海商摸索發展並展現出良好勢頭的今天,無論是他,還是李賢王曾都一致讚成,瓊雷兩地清明的吏治,於兩地民生的發展至關重要。

  ……

  平安樓。

  這個除了和瓊山本地的許多酒肆比較而言,高上一些卻並不出彩的酒樓,今日為何成為瓊山宴的主辦之地。

  許多原本在受邀之時,滿是疑惑的人們,在同李賢相聊後,漸漸悟出了內涵。

  平安就是平安渡過,不說其他人,單是今次受邀即有把柄落於海運使李賢這個活閻王手裏的人,想要平安嗎?

  想要的話,就必須“買”。

  這裏的“買”,自然不是簡單的泛指錢財,主要是來源於各方的利益交換!

  “這次我等難免要大出血了!”

  作為瓊山海商商會的重要成員,也是內中骨幹的文家家主文素,臉上因為隻喝了一杯酒,就變得紅潤。正是這種紅潤,很好的掩飾了方才他和李賢交談的蒼白。

  待李賢麵帶笑容的走向下一桌時,文素忙於旁邊的相識者小聲道。

  那位相識者同樣為瓊山海商商會的主幹成員,名叫曾易,曾家雖不如文家富裕,但多少年來,手下養著一群匠工,於海船的建造大有驚訝。上次高價連帶著恐嚇挖走外來戶張業手下的造船匠工,即是曾家安排的。

  所以到了今日,為示賠禮道歉,曾家為張業的賄賂也是最重的,這裏不單是為了博得張業這位監察副使的原諒,更重要的是想要通過張業,來改變李賢對於曾家的態度。

  曾易年過六旬,這在大宋已屬絕對的長壽之人。他臉上的肉很少,整個人看起來有種消瘦之感。

  能執掌曾家,並於近二十年裏,壟斷了瓊州將近五成的海船督造事宜,使曾家在瓊州的地位無可取代,這裏麵,二十歲就開始當家的曾易,無疑是個不折不扣的“梟雄”!

  甚至前數年大宋水師的樓船建造、以及皇帝於揚州的座船建造,都有曾家的匠工參與。

  能拿到這種和朝廷直接掛鉤的項目,不是人人有資格加以爭取,由此證明,曾家於朝中,乃至於大宋軍中,都有相熟之人照料。

  所以處在瓊山海商商會,這個本地勢力組建的綜合團體之內,曾家的體量雖不及吳家和蘇家加起來的三分之一,但之地位卻不相上下,甚至穩穩的壓過一頭。

  偏偏是這麽一個能人,在聽得文素之言後,臉上的皺紋沒有舒展不說,且眉頭皺的更緊了!

  “事情鬧得這麽大,若真的是一次簡單的大出血也好,憑著我等這些年積攢的財富,隻要換過去,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怕就怕此人借題發揮,不給我等機會。”

  文素把身子稍微往曾易身邊靠了靠,身影非常融洽的阻擋了旁人窺視的視線,就連同桌者,知曉文曾兩家的主事人有話當麵相告,很是自覺地看向了別處,並側過了耳朵。

  “到最後,大不了我們海商商會從明處走到暗處,辦一些其他事小心謹慎一些,不能像以前那樣光明正大了……曾兄也當知曉,憑著我們近兩年於海外開創的產業,那就是能不斷挖掘的金疙瘩。他海運府衙想要直接插手,首先要看的是有沒有這麽一個資格!

  曾兄你別說我等被那人抓住的那些把柄,你我都是經曆過大風大浪之人。當知這多是那人虛張聲勢,又豈會真的置於我等死地。

  要那人真是個莽人,大不了魚死網破!

  但從那人近些時日的處事來看,斷然不會如此目光短淺,否則也不會將我等聚集於一處,加以言語規勸,這分明是那人不敢!”

  文素望著李賢的背影,嘴上雖說的輕鬆,這種輕鬆也是說給旁人聽到,但眼底那種深深的忌憚,猶如曾易這種老狐狸,又怎會看不清楚?

  他又怎會為文素的這幾句話而改變內心已經慢慢定下的安排,他搖頭道:“文老弟且看著吧!這次瓊山海商商會的覆滅,無論明暗,都是那人想要達到的,方才那人於我所說之語,文老弟也當聽到了。想要拚命,也要對方給機會才是。現在的狀況是,我們可能連魚死網破的機會都沒有。

  不破不立,那人或正盼著我們如此呢!

  不要忘記了,那人可是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於河西建立那樣的功績,又怎在乎我等?

  但聽那人說的‘共贏’二字,曾某這次倒有興趣看看他的誠意如何?

  另外,我文家自今日起,退出瓊山海商商會,不再以任何方式參與內中事務。”

  文素身體晃了晃,而後張了張嘴:“唉……曾兄何至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