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來自趙恒的認同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05
  寒門難出貴子,門第亙古不變。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大宋。

  雖說科舉的出現,給了寒門子弟向上爬的一條路,但相對於出生便衣食無憂,又有專門老師教導的富家官宦子弟而言。

  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殺豬的兒子會因為生活所迫,一輩子殺豬,並把這門手藝活傳給子孫。打鐵的同理,子子孫孫都會被束縛在各自的位置上……所有寒門,順理成章成為被那些爬在高位上的人,用以吸血的韭菜。

  而大規模的官學興建,再去除門第的偏見,做到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

  毫無疑問,這樣下來,將有更多的人才被挖掘。

  寒門向上的通道更為寬敞。

  但真若如此,打破的將是官宦子弟的入仕通道,損害的也是處於朝堂之上不少官吏的貼身利益。

  幾年前,趙恒的一次偶然嚐試,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麽些年下來,僅有部分官學保持著教學,招收的也多是官宦子弟。

  唯有華陰蔡先生曾任職的華陰縣學是個例外,這也是李賢來到國子監,這所大宋最高學府,見之教學模式後,頗為感觸的原因。

  要是把目光放遠些,能看到一些貴族學院已經在大江南北如雨後春筍般產生,能進入者,多要交昂貴的學費,算是再次堵住了寒門子弟通往科舉的康莊大道。

  難道寒門隻配一輩子趴在地上,供魚肉著吸食他們的沒一次價值嗎?

  當然不是,一個公平公正地、以大宋朝廷名義興建,無視門第富貴的官學會幫他們實現跨越階級的夢想。

  李賢本想趁著這個機會,給趙恒提出“六年義務教育”的想法,但想到大宋全國內,還有很多人連肚子都吃不飽,這種想法隻好擱置在腦海裏。

  崇政殿內,趙恒早就坐回了原位。

  相對於近兩年來,他喜歡上的求仙問道,趙恒顯然對招攬更多的治世人才,實現大宋國萬邦來朝更敢興趣。

  同樣地,趙恒對這幾年類,朝中出現的結黨之勢頗為憂心。長此以往,大宋的官家,被中書門下這群宰執們架空了,他都不會感到奇怪。

  李賢說的寒門子弟,為趙恒提供了一種思路,這和太宗皇帝離世前,與他親耳囑托的一句話不謀而合。

  他沉默了很長時間,見官家出神沉思,殿內的幾人也沉默了很長時間。

  “今日就到這裏吧!諸公還有事情忙碌,朕就不留諸公吃晚飯了。”

  趙恒出言道。

  王旦等人紛紛起身告退,離開時,不約而同地看了眼李賢。

  李賢隻低著頭,看著那雙母上親手為他縫製的平底布鞋,上麵還繡著一朵小紅花。

  這花,李賢看了半天,也沒認出是個什麽花來者。

  餘光注意到幾個大佬都走的不見影子了,李賢的肚子卻止不住咕咕叫起來,他偷瞄了還坐在上首的大宋官家,小心道:“官家若無其他事,李賢也就告退了!”

  李賢的言語,把趙恒的視線拉了回來,聽到李賢肚子傳來的聲音,趙恒笑了笑:“朕還沒治你欺君之罪,怎麽就像開溜了?”

  “官家,我……”李賢撓了撓頭,他想問一句他哪裏欺君了,但想到之前自己說吃過午飯了,好像還真有那麽一點點欺君的嫌疑。

  “別幹站著了,鐵冶,你再去讓禦膳房單獨送一些飯食過來。”

  給小黃門吩咐後,趙恒又看向了李賢,笑道:“朕把你叫到宮裏,若是連午飯都不給你吃,你爹心疼你這兒子,怕不是會參朕一本!”

  李賢大驚失色,從趙大官家這寥寥數語中,他已能判斷出,老爹上次上奏的奏書,定是被趙大官家看過了。

  看過了不說,趙大官家還記住了他爹這顆仍在偌大的朝堂上,毫不起眼的小魚小蝦。

  而趙恒此時的笑,在李賢看來,卻有些高深莫測。

  吃飯就吃飯!

  李賢收拾心情,坐在凳子上,安安心心等著禦膳房的飯菜端過來。

  話說,長這麽大,他還沒有吃過皇宮裏的飯食。

  老哥李誌到是吃過,隻給他吹噓說美味。老爹李自明都五品官了,還沒吃過。他李賢這次,無品無階,還真是好運氣。

  宮裏的飯食的當然不是那麽好吃的,趙恒就抓住李賢不放。又問起了在李賢來之前,王旦,包括丁謂都談過的官學改製及更大規模興建的阻力——財政支出,教授的人。

  “官家,要錢不是難事。

  但要看是以您私人的身份去賺錢,還是以朝廷的名義去賺錢了!”

  李賢咽下了一口大肉,急忙咽下,起身回應到。

  飯是熱的,有青菜蘿卜,還有大肉。但和李家的飯菜相比,少了不少佐料,口感自然差些。

  讓李賢有些失望,皇宮的飯菜不過如此,難怪趙大官家看起來有些瘦瘦,定是沒有食欲。

  “坐下說話,這裏無外人,和朕說話,不用站著。”趙恒擺了擺手,默默喝了口茶水,繼續道:

  “朕和朝廷,有何區別?”

  米飯煮的有些太幹,李賢學著趙恒的模樣,輕輕抿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

  “當然有區別了。要是後者朝廷,李賢擔心就算有賺錢的法子,賺到的錢真正用在官學上的會是極少的,不概率會被挪做他用。

  要是官家您就不一樣了,賺到的錢,會攢到您的內庫,這些錢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您一眼看過去,都會明白!

  不止如此……”

  李賢不好意思地打了個飽嗝,連忙喝兩口茶水灌進肚裏,繼續道:“出自您內庫的錢,用在包括國子監在內的其他各州縣官學內,天下士子們,感恩的都是您!

  而這群人,無論參不參與科舉,能不能進入殿試,他們都是您的門生!

  他們會感懷官家您讓他們學習的恩澤,一心一意為大宋做事!”

  李賢的話,如同讓人垂涎欲滴的蜂蜜,拋開身份,趙恒也是個普通人,很是明白裏麵,自己會從中得到多大的利益。

  趙恒眯了眯眼,似乎想將李賢的麵孔看的清楚些:“你說的有理,朕確實心動了,說說你能讓朕的內庫如何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