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兩策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51
  “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並非難事。不知官家是要快點的賺錢法子,還是稍微慢些、但能源遠流長,又對大宋有利的賺錢法子?”

  趙恒楞了一下,怎麽賺錢在這小賊的口中如此簡單,連元儼都多有讚譽。還是說負責財務的三司內部,全是一群酒囊飯袋,連一個十幾歲的小賊都不入?

  “賺快錢的法子是什麽?”

  “擇一地設置官方的專門賭坊,其之盈利定是大有可為。

  官家您也看到了,我們大宋不少人好賭成性,明裏暗裏都禁止不住,堵不如疏,與其便宜那些黑心的家夥,不如便宜官家您的內庫。

  內中的收入,正好應用到包括國子監在內的所有官學的興辦和改製方麵。

  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李賢尚未說完,便被趙恒站起來冷冷打斷:“這法子不行,禁賭令是朕親自下令尚書省執行的,斷然沒有朕去違反的道理。

  若是百姓都去賭坊了,忘乎勞作生產,圖容易之才。誰來建設大宋?

  朕怕是會被禦史台罵死!

  說說你賺慢錢的法子吧!”

  趙大官家還是保存著理智的,沒有被利益衝昏頭腦。

  李賢暗道。

  他摸了摸下巴,既然掙快錢的法子趙大官家不願意做,那就說出另兩個法子。

  他同樣站起,向趙恒行了一禮道:“官家宅心仁厚,是李賢膚淺了!

  講到賺慢錢的法子,李賢有兩策,一個是擴展內需,一個是擴展海外市場。”

  “第一個法子上,官家可以下令讓人於沿海的地方,開辟成規模的大型鹽場。”

  趙恒搖了搖頭:“鹽場?你是想用海鹽,擴大產鹽規模,不可能,若是有法子,戶部早就做了!”

  李賢答道:“官家,事在人為,不可能,並不意味不能為。

  李賢的曬鹽法子,和旁人的有些不一樣。也是偶爾得到一本書冊,獲知如何大量產鹽。

  而內中記載的正是以鹽田為根基,逐步晾曬海鹽!

  流程相對而言不算複雜,更重要的是建立成規模的鹽城後,其之產量巨大!

  如今我們每個人吃的鹽食,多是挖鑿等法子,工藝流程繁瑣不說,每次所獲也少。

  但若是按照上麵的法子去做,形成鹽場,大海又那麽大,那將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大宋人吃不完,還可以賣給遼人,鮮卑人,吐蕃人!”

  看見趙恒滿臉狐疑的樣子,李賢知道這事有些難以置信,眼下又沒有人實行過,形成有效證據鏈,隻得再建言道:“官家可遣人去海邊實驗一番即可得知,官家若是需要,李賢定將流程工序盡數書下。”

  若真的能晾曬海鹽,那確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看到李賢言之鑿鑿的表情,不忍打擊李賢的積極性,趙恒點了點頭:“等會你把法子寫下來,朕不日會派人按照你說的辦法去做。”

  食鹽是一個國家的命脈,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不假。

  可實際上,趙恒並不相信世界上有那麽神奇的事。海水是鹹的,他知道,海水可以涼曬少量食鹽,他也聽說過。飯憑全是水的海洋,就能產生巨額的財富,充足他的內庫,供給天下官學,趙恒就覺得李賢此言有些言過其實了。

  到是“鹽田”這個新鮮詞,是趙恒第一次聽說,他出言問道:

  “你獲得的晾曬海鹽的書籍叫什麽?”

  李賢麵色不變:“書籍名叫《化學與工藝》,不瞞官家,李賢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書籍,看過之後,一時驚為天人。

  可惜的是,在數年前,家中仆從將之當做廢紙,給拿去引火了!”

  趙恒皺眉苦思了一會,想盡平生看的那些書冊,也沒見過有這麽奇怪的名字,他打算等有時間了,問問翰林院的那群人。

  “你說還有第二個慢賺錢的法子,說來給朕聽聽!”

  “第二策,是為海貿!

  我大宋富饒,物產豐富,不說絲綢、瓷器是西域諸國的暢銷品,其他產物亦如此。

  而這些產物同樣能銷售到海外之國,那些廣闊的地區。

  李賢認為官家可以下令,在前人的基礎上,使人形成專門的商隊,下南洋,走西洋,形成長久有效的海洋貿易航線,打通海上絲綢茶葉瓷器之路。

  要不了幾年,海外之國豐富的黃金錢財,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入大宋,湧入官家的內庫之內。”

  “此事不失為一個法子!”

  海貿之事,到是讓趙恒上心,此法也可以試一試。

  他早就聽人說一些商賈走南洋賺了不少錢,但就算通過海貿增加內庫的收入,用以補貼大宋官學,也不能用自己的名義去賺錢,那可是真正與民爭利。

  趙恒的目光越過案幾,望向李賢那張青澀的臉,但轉瞬搖了搖頭,這小賊年紀還是太小了!

  “你可有人為朕推薦?”

  問詢李賢,隻是趙恒下意識的行為,原本沒想李賢會說出合適的人選,但李賢隨後說的人名,卻讓趙大官家大為滿意。

  “李賢認為廣陵郡王可以幫助官家管理海貿,乃至鹽場之事!”李賢不卑不亢,做這事的人,必須讓皇帝信得過,他率先想到的就是趙大金主。

  這麽長時間來,李賢為了趙元儼向皇帝告他的密還有些耿耿於懷,上次來李家送的禮物,隻是小小彌補了他受傷的心靈,今次全當是“還禮”了!

  “元儼?不失為個好人選。朕記得元儼和你相熟,此事就交由你和元儼去辦吧!”趙恒不容置疑道。

  呃……怎麽還把自己給賣了!

  李賢抬頭看了眼趙大官家,不情不願道:“李賢……遵命!”

  “還有什麽事?是不是想像你爹一樣勸進朕,勿要行勞民傷財之舉,往泰山封禪,興建宮闕?”

  有了解決興建並擴充官學所需的經費方案,趙恒心情自然好了起來,看著李賢似笑非笑道。

  李賢算是明白了,趙大官家的氣量不算大,隻怕平日說他這個皇帝壞話的人,都有專門的小本本記錄。

  常言道,父債子還。老爹的事趙大官家同樣記在頭上,以此來敲打他。

  這就讓他有些憂傷了,唉,做臣子難,做兒子更難。

  他躬身一禮:“李賢不敢,不過確實還有事,想向官家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