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誰是華州最靚的仔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85
  “李誌加油!你可以的!”

  “李誌你是我們李趙蘇三家的驕傲!”

  ……

  這幾日待在安靜小院,以溫習功課,尋找狀態的李誌一來到考場門外,就被家中親戚的舉動,嚇了一跳。

  如此情形,好熟悉。

  他似乎在多年前,二舅考解試時見識過一次。

  那一次,他還不到十歲,小弟李賢剛滿六歲。

  當時為大家出謀劃策者,正是小弟李賢!

  一眼望去,親戚們太熱情,幾乎把通往考場的一個街道給占領,若非事先給衙門裏打點過,怕是會以尋訊滋事給抓了去。

  通往考場大門路上,李誌手裏拿著不少考試裝備,隻好邊走邊笑,看見舅舅姑姑,都要喊上一嗓子,整個人都快麻木了。

  總算快到前麵監察考生信息的官吏那邊,人頓時少了,唯有弟弟李賢還跟在後麵。

  李誌略帶無奈道:“季弟,為兄隻是來參加解試而已,怎的弄得這麽大排場?

  前些天,你不是還和我說,名不外露,舅舅和姑姑們的行為太過了嗎?”

  我不是!

  我沒有!

  兄長你別冤枉好人!

  我也想阻止啊!

  但實力不允許。

  李賢可憐巴巴地看向自家兄長,手指一指,轉移目標:“兄長,這還真怪不了我,是他們自己學的。你看那邊……”

  隨著小弟所指方向看去,李誌暗道好家夥,另幾條街道也被別家站了去,也是拉著橫幅。

  但從氣勢上來看,還是擁有鐵喇叭的他們家聲勢最為浩蕩。

  “為兄知道了,你們放心,為兄會好好考的!”李誌的心態慢慢平衡下來,然後把手裏提著的個人信息與應試物品交由公人檢查。

  檢查過程中,負責的公人麵對李誌很是客氣。

  近十幾年裏,華陰李家出了兩個神童,一個過目不忘,文采飛揚,得華州士林的高讚。

  一個甚是聰明,且不論傳言這個李家小郎君不及十歲就出口成章。但其小小年紀就發明了諸多吃食,比如現今每個華州應試士子入考場時都會攜帶的“碎碎麵”。

  相對於其兄長,關於李家小郎君的傳言很多。可很不幸,這位李家小郎君似乎不太愛學習,連華州大儒教過後,都言之“無藥可救”。

  李賢可不管外人這些年對他什麽看法,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和旁人又有什麽關係。

  看著兄長的東西被公人翻過入考場後,他才回到家中親戚身邊。

  好說歹說,終於是勸著幾十個親戚先回旁側大院等休息,等兄長考完後,一起吃飯雲雲。

  至少在親人眼中,兄長李誌的才名在外,是必中貢生無疑,大家期望很大。

  畢竟這麽多年來,李趙,甚至於即將聯姻的蘇家,近些年中舉的人,一掌數的清。

  有誰家的人解試中舉,那還不得提前恭賀起來,尤其商賈地位現在還不算高,等心心念叨著家裏人成才,跨越階級。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致如此。

  考場內,各學子驗證身份,分於各自座位坐下後,再由州通判說了場麵話,並讀了一遍考場紀律後,正式的考試就開始了。

  身處考場中央的李誌,自第一日拿到考卷後,就信心十足的開始了答題。

  字跡是一個人的投名狀,這是季弟李賢說的。

  所以李誌在保證字跡完美的狀態下,認真開始書寫。

  餓了,拿出小弟早些日為他準備的碎碎麵和湯料,浸泡而吃……

  期間,因為李誌泡的碎碎麵太香,還引來了主考官的格外注意,亦弄得周邊同考士子們怨氣滿滿。

  解試要考三日,身在考場外的李賢像個沒事人一樣,帶著孫二狗這個人形錢包,悠哉的在鄭縣瀏覽了三日。

  等著第三日下午,估摸著兄長快要出來時,才領著二狗,又讓南溫拿著急救箱往考場趕去。

  抵達考場外,和前幾日相比,更顯紛亂,黑壓壓的盡是人頭,以至於捕快都早早的出來維持秩序。

  好在三舅四舅聰明的拿了幾個高凳站在上麵,讓人很容易尋到。

  即便如此,李賢在孫二狗和南溫的掩護下,左撞右衝,擦了幾個陌生人的腳,連說了幾聲抱歉後,才勉強抵達了李家親眷的陣營。

  趙如不依不舍地從高凳上下來,拍了拍李賢的肩膀:“賢兒,你怎麽才來?我給你說啊,你三舅我從昨夜就開始讓人來占好位置了。

  好家夥,哪知那陳家當日就沒有走,一直站著有利地形……”

  陳家他知道,一個陳美的男子,據說比兄長李誌年長兩歲,亦是今次科舉的大熱門,亦是華州解元呼聲最高的人。

  但兄長四歲,於他牙牙學語時就開始被監督,加上本身的學習天賦,一連十幾年用功苦讀,還比不過那陳美。

  富與賦不怕,怕的是富裕,更有天賦的人,比之更努力。

  李賢聳了聳肩,他一如既往地對兄長李誌拿下當下解試解元毫不懷疑。

  悄咪咪地往三舅耳畔靠了靠:“三舅,你這次為我兄長中解元壓了多少?”

  大宋好賭之風盛行,官方雖明麵上禁止,但也堵不住民間的不少好賭之徒。

  此時,這種行為,被人改頭換麵,形成了遊戲,人皆稱之為“關撲”。

  關有交易的意思,撲帶著競爭。

  關撲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了錢外,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甚至於連家裏的侍妾都能用來賭……

  應用在當下的解試上,就是暗地裏的賭坊約定好價格和賠率,那些賭徒們往裏投錢。

  因宋人好賭,官府在一些重大節日上還會開放,平日裏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三舅趙如左右望了望,神秘兮兮地伸出了兩個手指頭。

  “二十貫?”

  “不,是二百。”

  李賢的眼睛頓時瞪圓了,老舅上次在乾佑將走時,看著自己要去了五十貫入股資金,還不斷地向自己哭窮,今日竟如此豪爽。

  合著我不是你親外甥?

  我們的舅甥關係破裂了!

  “來了來了!”

  就在此時,那考場的圍欄處,傳來了喝聲。

  人群在捕快的分割下,勉強形成了一條狹小的小道。

  眾士子魚貫而出。

  今歲的解試結束了,要說今日誰是華州最亮的仔?

  無疑是這群寒窗苦讀數十年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