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說服林慶業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6-01 12:09      字數:2096
  林慶業皺了皺眉頭,臉色有些很不太自然。

  最初他同意暫時接管兩道之地,完全是權宜之計。

  當時為了應對在朝鮮境內的清軍和日軍,朝鮮王軍大量招募兵卒,實力擴充太快直接導致軍紀敗壞。

  尤其是那些新入的,領將都由朝鮮王李德仁直接指派。林慶業雖說為領兵大帥,但說到底他是朝鮮人,有時候不得不給李德仁幾分麵子。大部分時候,他對那些人的所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的結果是這些人蹬鼻子上臉,殺到北方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自己的同胞比對什麽都狠。

  以致最後激起民憤,近萬百姓起事,更有數萬向北逃入遼東歸順滿虜。此事雖然在克遼軍的參與下得以平定,但仍有不少小規模的叛亂,不斷偷襲當地駐軍。

  當周顯知道此事之後,下令將所有不受林慶業指揮的朝鮮軍全部趕回南方。禁止他們再進入鹹境道和平安道,而將兩道之地直接置於克遼軍的掌控之下。

  在當地,林慶業設置了官員,對叛亂的百姓也不再追罪,使局勢逐漸恢複穩定。

  雖然按照規定,兩道仍屬朝鮮,按時向朝鮮王納稅。但因為兩道獨立在外,不受朝鮮王室和朝廷的掌控,與自立無疑。

  朝鮮內部以西人派為主的諸個大臣對此極其不滿,他們不敢指責漢軍,就把矛頭指向了兩道之地的真正主政者林慶業。

  彈劾他的奏折數不勝數,而且越來越多。

  要不是在朝鮮王都的金尚憲和崔鳴吉替其說話,恐怕林慶業早就被李德仁解職。

  此刻的林慶業就如那風箱內的老鼠,既要維持兩道的穩定,又要應付後麵隨時可能射來的暗箭,兩頭都要維持。

  現在聽李定國說起此事,他明顯有些不快。

  李定國看了看站在遠處的親卒,淡淡說道:“此話由我口出,由汝耳入,除天地之外,僅限於你我二人。”

  林慶業看李定國異常嚴肅,心中閃出一些奇怪的情緒,“將軍請言。”

  李定國緩緩道:“假若林總兵有心,我將全力助你將鹹境、平安二道完全收入囊中,不僅是你這一代,還有你的子嗣,千秋萬代。”

  林慶業聽到此語,臉色頓變。過了好一會,他頓時勃然大怒,“李將軍,你此話何意?難道視林某為亂臣賊子嗎?”

  他聲音太大,引得遠處士卒紛紛側目望來。

  李定國嘿嘿一笑,語氣十分冷靜的說道:“我自十歲之時便從八大王起事反明,若是說亂臣賊子,我當仁不讓,但我從來不後悔自己的所為。當赤野千裏,餓殍遍地,百姓除了當賊別無活路之時,該指責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王侯將相,而非妄圖苟活的平民百姓。自朝鮮王軍北來以來,屠殺百姓不下十萬之眾。若不是如此,也不會一人起事叛亂而群起響應,最終釀成大禍。現在局勢稍微穩定,朝鮮諸臣卻群起指責為此立下最大功勞的你。在李某看來,與其擔心背後隨時射來的冷箭,還不如直接以兵威徹底解決此患。”

  林慶業並不讚同,直接擺手拒絕道:“朝鮮這些年戰亂不止,其根本就是先太子李亾和吾王李德仁爭奪皇位,各尋後援,彼此相爭。目前李亾逃往遼東,朝鮮這才有了一個共王。若是我引兵反叛,這戰亂豈不是無止無休?大明乃朝鮮宗主國,即使此時周督帥離明自立,朝鮮各地依舊視克遼軍為挽救朝鮮之父母。現在督帥委你為聯軍主帥,你就應該了解兩國乃父子之邦。作為父者,豈能在子國挑起內亂以滿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李定國麵帶嗤笑道:“那我問你,李氏朝鮮又是怎麽來的?不就是身為大將的李成桂刺殺高麗王氏而取而代之嗎?況且誰告訴你我要在朝鮮挑起內亂了?”

  林慶業皺眉,心中湧出很多疑惑,“那你剛才說?”

  李定國抽了抽嘴角,“朝鮮的態勢你也明白,為了後方的穩定,鹹境和平安二道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交還給朝鮮王室了,而周顯也無侵占朝鮮領土之心。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徹底接管兩道,乃至你的後世子孫永鎮兩道。但這方法嗎?有武的辦法,也有文的辦法。武的就是舉兵起事,取代朝鮮王室。當然,以林總兵您目前所控的兵力,這並非難事,但後續的影響太大。或許真如你所言,朝鮮將陷入無窮的內亂中,這並非我們所樂見的。文的就是不動刀槍,以勢壓迫,逼迫朝鮮王將兩道之地主動交給你。”

  林慶業不信的笑了笑,“主動交給我?將軍大概是不太了解朝鮮王室的性情。當日倭兵侵入朝鮮,一月之內八道之地失去了七道,連朝鮮王都逃到明境。李舜臣孤軍奮戰,對朝鮮有複國之功,但卻受朝臣詆毀,數次被罷黜官職,甚至入獄。這是遠的,再說近的。朝鮮王李倧為了保全性命,竟將昭顯世子、鳳林大君,金尚憲等數十人送往遼東,對數十萬被擄百姓熟視無睹。對朝臣如此涼薄,你指望他們將兩道之地主動交給我?”

  林慶業這些日子過的十分憋氣,因而話語裏充滿對朝鮮王室的怨氣。

  李定國聽出來了,淡淡笑道:“所以才要逼迫朝鮮王。在兩道百姓心中,你的一句話可遠比朝鮮王更頂事。暗中聯係一些當地有聲望的,讓他們組織一些百姓向朝鮮王請願,言說隻有你才能穩定兩道的局麵。然後你以征討遼東的名義大量招募士卒,至少要是現有兵卒的兩倍,讓南部朝鮮不敢輕舉妄動。至於糧餉、兵器,我會給你提供一部分,另外的還要你在當地解決。此外,我也可以不斷為你向朝鮮王請功,讓其不得不重賞於你。而你也可以派人攜帶重金去拜會朝內和你有關係的大臣,讓他們替你說話。總之,聲勢到了,實力夠了,到時候兩道之地自然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