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同化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6-01 12:09      字數:2124
  看李定國就要離開,林慶業叫住了他,“李將軍,可否告訴我,這是周督帥的意思,還是你私自所為?”

  李定國撓了撓頭,“我心中可沒有那麽多曲曲彎彎,這些都是周顯的主意。隻不過我願意促成此事,的確有我的考量。下一步我準備殺入遼東腹地,目前兵力不足,需要你給予全力協助。”

  說到這裏,李定國頓了頓,“但今日聽了你的話,或許計劃該做些改變了。”

  一年之後,朝鮮王下旨,封林慶業為平安君。將鹹境和平安二道作為他的封地,世襲罔替。

  李定國設宴,所有將領陸續到達。

  說是宴席,卻沒有奏樂鼓聲的,隻是各個將領麵前的桌子上新增了不少酒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部分人都醉了七八分。

  李定國不喜飲酒,陪坐了一會,便讓高勁鬆負責招待。

  高勁鬆是在周顯攻旅順時投靠的,能力一般,但為人圓滑,特別擅長此事。且因為他來皮島時間較久,和每個人都十分熟悉,不一會氣氛又熱烈起來了,劃拳之聲不絕入耳。

  李定國獨自走出宴廳,涼風一吹,腦袋為之一清,心裏也舒服了不少。

  他的親衛統領高士林連忙上前,給他披上一件披風,“侯爺,天寒。”

  李定國蹙了蹙眉頭,提醒道:“現在我們既然已經歸順周顯,在隆武軍那裏的侯爺之稱休要再提。”

  說著,他麵露奇怪,用手摸了摸那件披風,又取下來看了看,“這東西哪裏來的?怎麽感覺像是絲綢啊!”

  高士林笑道:“侯……,將軍,這東西比一般的絲綢要好的多,是最上等的蜀錦做的。周督帥派人送來的,總共有兩件。一件狐裘,在秋冬季節穿。還有一件就是這個,此刻正是穿的時候。我看到的時候也吃了一驚,按說這東西隻有蜀地才有。現在那裏被吳三桂所占,這東西可越來越少了。”

  李定國想了想,把披風折疊起來,遞給高士林道:“包起來,等明天由你親自給林總兵送過去。”

  高士林愣了愣,連忙道:“將軍,您沒看到嗎?林總兵現在身後披的和您的這件是完全一樣的,想來周督帥肯定是每人送了你們一件。”

  李定國扭頭向後看了看。林慶業坐在那裏,正扭頭和韓勇說著話,看不到他身後。“真是如此?”

  雖然這樣問,但實際上李定國心中已確定了大半。

  周顯為人大方,在軍需輜重的配給方麵對克遼軍從不吝嗇。一個小小的披風,周顯斷不會厚此薄彼,讓林慶業生出其他的心思。

  高士林確定的點了點頭,“屬下用項上人頭擔保。就算不是,您也不用給他啊!一個朝鮮佬,值得您對他那麽好嗎?”

  李定國頓時劍眉高豎,怒聲斥道:“給我閉嘴,一會下去自己去領二十鞭子。今後再如此說話,本帥定會嚴懲。”

  高士林癟聲癟氣道:“屬下知道了。”

  看他一臉不服氣的樣子,李定國怒斥道:“此地與朝鮮接壤,軍中數萬士卒,有三成左右都為朝鮮人。且不說林慶業為周顯任命的大將,官職,威信都遠勝於你。就是一個普通的朝鮮士卒,你也不應該心存輕視。在戰場上,凡事以戰功論,而不是以出身論。試想,若是其他人以賊寇稱呼我們,你又會如何作想?”

  高士林看李定國聲色俱厲,是真的生氣了,臉色微變,連忙認錯道:“屬下知錯了。”

  李定國繼續厲聲道:“明日,不,現在你去找蕭客讓,讓他以我的名義擬一道命令,傳喻全軍。今後凡是以言語侮辱軍中同袍者,以分化軍心論。輕則鞭笞二十,重則驅逐出軍,無一例外。”

  蕭客讓是山東大族蘭陵蕭氏族人,和蕭冷為堂兄弟。在李定國來朝鮮之時,被周顯指派給李定國擔任軍中讚畫,負責處理軍中後勤和文書。

  這時,吉木和李雄兩人也走了出來。看到暴怒的李定國,一時有點訝異。“將軍,您這是?”

  李定國看了兩人一眼,轉向高士林道:“還愣著幹嗎?去啊!”

  高士林頓時舒了一口氣,將披風遞給他比較熟悉的李雄,“李兄,你勸將軍穿上。”說著,也不待李雄反應過來,他便一溜煙的跑了。

  李雄站在當地,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說什麽好。

  李定國臉色十分難看,並非完全因為高士林。

  從他內心而言,當然更信任漢兵,但這裏的情勢和中原完全不同。地廣人稀,天寒地凍,當地的朝鮮人要比漢人多的多。

  當然,還有另外的方法。例如直接從山東調兵,但那樣的花費要比從當地招募士卒多上三倍不止,這是目前山東財賦支撐不起的。

  在李定國來此之時,周顯告訴他要多聽取林慶業的意見,盡力消除漢朝之別。為此,還特意在山東挑選了三十個夫子隨他一起來這裏開辦學院。

  最初他並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但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他突然發現這或許才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周顯並無直接吞並朝鮮的企圖,因為那樣付出的代價太大。他更願采用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方法,讓朝鮮人對中土產生一種歸屬感。

  他從朝鮮拿出兩道之地交給林慶業,以遏製朝鮮王室的實力。同時大量招募朝鮮士卒,給他們和漢卒一樣的待遇。

  甚至準許他們在漢土定居,給予他們漢民的身份,但卻嚴格劃分了朝鮮和遼東的邊界。

  簡單而言,就是逐漸將這些朝鮮人變成漢人,以解決遼東漢民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麵,也是和朝鮮建立起某種聯係,讓之徹底變成中原不可脫離的附屬。

  但普通士卒不知道這些,他們以個人好惡來評價彼此,刻意將漢人和朝鮮人分離開來。就這段時間,因為這個原因而群起鬥毆者便有十數起。

  如此下去,隨著招募更多朝鮮人入軍,這樣的事定會隻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