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閱兵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4      字數:2128
  陳子龍看了一眼站在陳名夏旁邊的顧君恩,沒有言語。隻向陳名夏輕輕的點了點頭,接著便繼續向前走去。

  兩人並無深交,陳子龍也無意與陳名夏相交。

  倒是他身後的夏完淳停下腳步,向陳名夏拱了拱手,“陳大人,我先生今日心情不好,您不要在意。”

  陳名夏笑道:“不礙事,但陳知府到底是怎麽了?我能幫上忙嗎?”

  夏完淳搖了搖頭,說道:“我先走了。”

  看著眉頭蹙起的陳名夏,顧君恩輕輕喊了一聲,“顧使者,這人是?”

  陳名夏回過神來,淡淡笑道:“陳子龍,不久前剛上任的濟南知府。顧先生,督帥應該快來了,我們坐回去吧!”

  夏允彝和陳子龍並排坐在一起,夏完淳遠遠站在一旁。

  陳子龍淡淡的說道:“南邊來人了,張侯服薦了我。新皇下旨讓我去南京,許以兵部主事一職。”張名振,字侯服。

  夏允彝輕輕的點了點頭,“他們也來徐州找了我,隻不過不是為了讓我去南京,而是想讓我暗中為他們提供一些消息。總共來了兩人,其中一個是尚木。”

  陳子龍愣了一下,“找我的人也是尚木,但他為何沒向我提及此事?”

  夏允彝擠出一些笑容,“怪不得他,他也是奉命來此。既然已經找了你我二人,想來他一定也去見過闇公了。”

  宋征壁,字尚木。

  徐孚遠,字闇公。他們二人曾與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等人一起創建過詩社。目前徐孚遠亦在山東。

  “那你是怎麽對他說的?”

  “我同意了,並且派人將此事上稟給了督帥。”

  陳子龍扭過頭來,不可思議的看著夏允彝。

  夏允彝語氣十分平靜的說道:“臥子,你來山東不久,可能對一些情況不太了解。新皇南去之時,我念及先帝舊恩,有意相隨。但督帥親去徐州訪我,說了他背明自立的原因,想要說服我留下。我當時思慮良久,同意了此事,但也向他表明我是大明之臣。若是新帝對我有所要求,我將很難拒絕。而督帥說,他隻要我治理好百姓,隻要不涉及軍事秘密的信息,盡可告訴南邊。若是有一天我想南去,隻用告訴他一聲,便可自由離開。臥子,若是你想前往南京,我可以幫你說服督帥放你離開。但若是選擇繼續留在山東,最好不要與南邊有太多的暗中聯係。督帥對山東的控製力,遠比你表麵看到的要強很多。”

  陳子龍眉頭微蹙,過了好半晌,才歎了一口氣道:“由江北起兵,流落崇明。再由崇明發兵,和韓括、張名振等一起收取舟山。自那時起,我便深感督帥眼光之不凡。後來,你在信中又對督帥大加讚賞,於是我便有了前來山東的心思。但我沒想到的是我剛到這裏,京城便失陷,先皇殉國,一切都發生的太快。我本欲隨新皇離開,為此還去拜見了李建泰。但交談之後,才發現其雖為閣老,但卻是碌碌無為之輩。而不久後,督帥親來見我,並決定任命我為濟南知府。我當時心存猶豫,便暫時留在了這裏。”

  夏允彝淡淡一笑,“那臥子你現在是後悔了嗎?”

  陳子龍搖了搖頭,“若是不被督帥任命為濟南知府,就算張侯府向朝廷舉薦我,又有誰會真的在意?隻是觀新皇近來所為,他並非庸主,所以我有點猶豫。”

  夏允彝點了點頭,“你我二人相交多年,彼此了解,有些話我便直說了。我所擅長乃治理一地百姓,讓其能夠安居樂業。徐州剛經戰亂,正是吾能發揮所長的地方。而臥子你在這方麵雖然稍遜於我,但兵法戰略、農田水利、賦稅財經無一不通,無一不曉。你是宰輔之才,誌向高遠,前去南邊如若受到重用,必將大展宏圖。”

  說到這裏,夏允彝停頓了一下才繼續道:“但你有沒有想過,南邊士人雲集,從上到下,每個職位都有數人等待供職。張侯服不過一參將耳,他的舉薦真能讓你受到重用嗎?濟南知府官職雖隻是五品,但督帥所掌不過一山東。濟南乃治所所在,山東地位高於你者也隻有寥寥數人,豈是南邊小小兵部主事可比?而你暫時留在山東,充分施展你的所長,天下人都可看到。那時再回到南邊,才會受到真正的重用。”

  陳子龍眉頭緊蹙,沒有回話。

  夏允彝也沒有再說。

  遠處,鐺的一聲巨響。

  周顯不知什麽時候已經站在點將台上,李定國和李開領令而去。

  隻見他們站在高台前段,輕輕揮動旗幟,八千精卒所組成的隊陣頓時分步騎兩列向兩邊分散開來。

  步卒向左,騎兵向右。

  等騎兵讓出空間,步卒踏著金鼓聲前後挪移。手中武器上下揮動,口中高喊著各種口號,氣勢驚人。

  等前隊士卒退開,最後場中留下一支一百八十人的火銃兵陣。前後六個小陣,十人一排,三人一列。

  砰砰一陣亂響,硝煙彌漫,一排豎起的木排上頓時出現了無數圓洞。等一列兵卒射完,自動退到後陣裝填火藥,另一列士卒隨之上前,繼續射擊。

  他們剛退場,隻聽一陣如狂風暴雨般的馬蹄聲,震動全場。兩千騎卒繞著營場快速奔馳,一邊奔馳還一邊做出砍殺的動作,越過一道道溝坎和人為搭建的各種障礙。看他們的氣勢,別說是敵人。就是前方是一座城池,也足以踏平它。

  最後李定國走下高台,親自跨上駿馬。他吹了一聲呼哨,率先奔馳向前,一千騎卒緊緊隨在後麵。

  他手持弓箭,直射向遠處擺放的草人。一千士卒一起拿出弓箭,瞄向同一方向射去。

  頓時整座天空被羽箭覆蓋,等落下去,草人上已滿是羽箭。三輪過後,場中已無一個挺立的草人,都被羽箭的重量壓倒。

  過了不知多久,金鼓聲停了,喊殺聲也停了。士卒重新匯聚成整齊的隊形,好似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