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1      字數:2151
  楊嗣昌已經醒了,他佝僂著身子,如同枯木。雙眼緊緊的盯著掛在前麵的羊皮地圖,臉色異常凝重。旁邊站著的俞振龍給他掌著燈,隨著他移動,以盡力使他看清上麵標注的地點。周顯走上前去,從俞振龍手中接過油燈,輕聲道:“俞把總,你先下去歇息一會吧!這裏有我就可以了。”

  俞振龍沒有言語,向周顯點了點頭,將手中油燈遞給周顯後便走了出去。

  楊嗣昌沒有扭頭,也不知道是自言自語,還是向周顯問話。“這些賊寇到底是躲到哪裏去了呢?”

  周顯不知該如何應答,選擇沉默不語。

  過了好一會,大概是看的累了,他緩緩轉身,艱難的向旁邊的座位走去。周顯正要上前扶他,卻見他輕輕的擺了擺手道:“我還沒病到那種程度呢!”

  他坐在座椅上,示意周顯也坐下。“周顯,你已經年滿十六歲了吧!”

  周顯點了點頭,道:“八月的生辰,目前已經十六歲半了。”

  “按照周製,男兒二十歲行冠禮,然後由長輩賜字。但你和普通人不一樣,現在已經高中進士,在軍中也有了遊擊將軍這個軍職,不是不可以提前有字。士人交往,彼此以字相稱,那是相互之間的尊重。而且一旦有了字,也表明你與這些泥腿子完全不同,才有卓然不同於眾人。你稱呼我一聲先生,我就算是你的半個長輩。如果你沒有什麽意見,就由我給你賜一個字如何?”

  周顯心中疑惑,不知道楊嗣昌為什麽會突然想起這茬?抬頭看向他,發現他眼神之間似乎帶著一些期待。周顯不忍令他失望,連忙站起身來,躬身拜道:“學生周顯,請先生賜字。”

  楊嗣昌臉上帶著濃濃笑意,沉默了一會,緩緩吟誦出了一首詩。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嘉彼釣翁,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他吟完,呷了一口茶,轉向周顯問道:“這首詩,你可還記得是誰寫的?”

  周顯想了想,道:“學生記得這好像是魏晉名士嵇康所寫的《贈秀才入軍》中的一首,隻不過心中不太確定。”

  楊嗣昌點了點頭道:“挺不錯,尚且記得。這首古詩是嵇康的兄長嵇喜從軍之時,由其所寫的贈詩,總共有十四首。而這首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而在這首詩中,我尤其喜歡的是‘嘉彼釣翁,得魚忘筌’這一句。你可知這是為什麽?”

  周顯低頭沉思,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深,很好理解。就是說漁翁釣到了魚,瞬間便忘記了捕魚的工具。楊嗣昌提到這一句,莫非是讓自己不要忘記他的恩惠。但這樣,就與整首詩的豪邁之中帶著輕鬆,而輕鬆之中又有無限惆悵的意境完全不符。他想了好半晌,始終想不通,隻得拱手道:“學生愚笨,還望先生指教。”

  楊嗣昌笑了笑,道:“漁翁本就為釣魚而來,既然已經得魚,暫時忘筌又有何不可?有人評說漁翁是得意忘形,而在我看來,這卻是他不失本心的最直接體現。人生在世,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遇到很多很多的事。而這些人和事,會徹底改變一個人。所以說,能保持本心最為重要。你就字忘筌吧!時刻提醒你不忘本心。”

  周顯仔細想了想楊嗣昌的話語,感覺自己聽他這麽一說,忘筌這兩個字好像確實挺有那個意思的。隨即笑道:“先生想的深,這個字,學生十分喜歡。”

  天色還未放亮,李開便又趕回了駐地。雖然騎有馬,但一夜多時間,來回狂奔了近二百裏,這份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待他一連氣喝完三碗水,周顯才問道:“賊軍是在那裏嗎?為什麽隻有你一人回來,吉木人呢!”

  李開舒了一口騎,這才稟道:“二公子,確實有一夥賊寇躲在那裏,有近兩萬人。吉木擔心他們會起兵逃走,就留在那裏監視他們的動靜,讓我先會來向您稟告。”

  周顯聽完,臉色狂喜,沉聲道:“走,你和我一起去見督師。”

  楊嗣昌聽完李開的敘述之後,咳了好幾聲,才穩住自己激動的情緒。“你說,張賊就躲在那個猴子埡口?”

  李開拱手道:“賊軍沒有打旗號,無法辨別。但近兩萬人的部隊,應該是張賊。”

  楊嗣昌瞬時轉頭向萬元吉,道:“吉人,立即通知全軍出發,即刻前往猴子埡口。”說完,他跨步便向外走去,便要隨軍一同前往。

  萬元吉連忙拉住楊嗣昌,躬身拜道:“閣部,這件事,昨天下午周顯已經告訴我了。但當時情況未明,就沒有向閣部您稟告。但是,卻提前讓馬驃騎、曹參軍,還有周顯的親衛營的這三部人馬提前做了些準備。隻要您下令,片刻之後他們便可出發。我的意思是,先讓這些士卒不帶輜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猴子埡口。封鎖住兩邊的峽口,讓賊軍無法逃脫。而後麵的士卒則盡快收拾好所有,攜帶輜重再行前往。”

  楊嗣昌臉帶疑惑,但瞬間又釋然,但仍舊猶豫道:“這樣,會不會讓匪寇趁著之間的那點時間空隙逃走?”

  “閣部,你看外麵的雪已經有兩寸厚了。雖然現在已經停止,但這種情況,極其不適合行軍,想來賊軍也不會輕易在此時出來。如果大軍一起前往,反而更容易暴露我軍的行蹤,讓賊軍得到消息後逃跑。”

  楊嗣昌想了想,道:“那就依你所言。將全軍分成兩批先後前去,我帶曹誌耀、馬祥麟和周顯一起先去。你在率領後麵的剩餘士卒,攜帶所有輜重隨後前往。”

  萬元吉臉色微變,言道:“閣部,還是我先率部前去吧!你在後麵也可以慢點,這樣有利於你的病情。

  楊嗣昌斷然擺手拒絕道:“這件事就這麽議定了,你不用再多言。另外,先不要告訴那些士卒我們的最終去處,以防泄露。”

  萬元吉拱手道:“學生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