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小媚豬
作者:文浩晚漁      更新:2020-12-28 05:51      字數:4313
  “是的。”

  “那麽,再見那個賣鵪鶉的人,你還能認出來嗎?”

  “能認出來。當時賣鵪鶉時他挑著一副挑子,上有竹篾、籮圈、銅絲之類,看樣子像個籮匠。”大漢天子劉徹轉過臉來又問洛陽縣令寧宏:“洛陽城內有幾家籮匠?”

  “隻有一家,在城南關。”

  大漢天子劉徹傳旨:“帶籮匠!”

  不大工夫,帶進來一個40多歲的漢子,漢子滿臉髭胡,目光狡黠,雙手皮膚粗糙,像榆樹皮似的。

  漢子跪下來道:“小民劉七拜見皇上爺爺,不過,我不是籮匠,是開雜貨鋪的。”開雜貨鋪雙手怎麽會那麽粗糙?皇帝劉徹是何等人,在他麵前怎麽能混過去?

  田廣在一旁仔細打量著劉七,末了高聲叫道:“沒錯,那天在北門街招商客棧門前賣給胡昌運鵪鶉的,正是此人!”

  皇帝劉徹把案幾上的醒木用力一擊,厲聲吼道:“說!你賣給胡昌運的鵪鶉從何處來的?今天,你膽敢在大漢天子麵前吐一句虛詞,看寡人不把你剁成肉醬!”

  大漢天子劉徹的威名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劉七嚇得麵如土色,身如篩糠,顫抖得話不成句,他看實在混不過去了,隻好如實地說出原委:出事的那天上午,劉七挑著挑子經過雲龍山西那片小樹林時,看見路邊樹枝上掛著一隻鵪鶉袋,鵪鶉露出腦袋,兩隻小眼睛滴溜溜轉個不停。

  他聽說一隻能咬的鵪鶉能賣十幾兩銀子呢,那可是頂他幹幾年的工錢埃他四顧無人,走過去迅速把鵪鶉袋卸下,拔腿便走。

  正在這時,從旁邊一座墳後跑過來一個像是剛屙過大便的十**歲的後生,後生叫道:“好一個大膽的賊子!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我的鵪鶉!”

  叫著衝過來,一腳踢翻了他的挑子,兩個人廝打起來。

  劉七急了,從挑子上拿過一把長刃刀,隻想嚇唬年輕人一下,誰知年輕人頭一偏,恰恰碰在鋒利無比的刀刃上,頭被齊刷刷地削了下來。

  這下劉七慌了手腳,嚇得六神無主,瞅著四周無人,急忙跑到一座墳後,挖了一個坑,把人頭埋了下去,然後挑上挑子連忙逃走。

  劉七殺了人,擔驚受怕了幾天,隻害怕官府派人找上門來,但後來卻平安無事。

  他得了鵪鶉卻不會玩,想著把鵪鶉早日賣掉。一天,他挑著一副挑子路過北門街招商客棧門前時,看見許多人鬥鵪鶉,於是把自己搶得的鵪鶉拿出來,說是親戚送的,會咬,可惜自己無暇供養,願以20兩銀子的價錢賣掉。

  這時走過來一個像是商人的漢子,看過鵪鶉後,說道:“倒是一隻好鳥。”

  隨即付了20兩銀子。

  劉七白白地得了20兩銀子,好不高興,回到家向老婆說起了這件事。

  老婆聽後出點子說:“不要再出外張羅了,開個雜貨鋪吧,免得東窗事發。”

  聽罷劉七的供詞,皇帝劉徹命人立即傳來朱天魁,然後押上劉七一起去雲龍山西小樹林。至現場,果然從那座墳墓後挖出了一顆人頭,雖然已腐爛不堪,但朱天魁還是很快認出了這才是兒子的頭顱,頓時淚飛如雨,差點昏厥過去。

  現在真正的凶手找到了,皇帝劉徹朝洛陽縣令寧宏問道:“花三領你去黃河岸邊看的那顆人頭是怎麽回事?”

  洛陽縣令寧宏滿頭汗水,結結巴巴半天答不上話來。

  考慮到一旦走漏風聲,花三便會逃之夭夭,洛陽縣令寧宏果斷地命令道:“傳花三,至行宮審訊!”

  皇帝劉徹一行剛回到行宮,花三便被帶了進來。

  皇帝劉徹厲聲問道:“花三,你老實交代,黃河淺灘的那顆人頭是何處來的?”

  花三見了真龍天子,魂飛魄散,隻得一五一十地坦白交代。

  花三是個皮匠,30多歲了,由於平時偷雞摸狗,吃喝嫖賭,沒有哪個女人肯嫁給他,至今還是老爺廟前的旗杆———光棍一條。

  前幾年,賣水的孤老頭子鄭老大娶了個逃荒的女子金銀花為妻。

  結婚後,鄭老大整日忙著挑擔賣水,再加上年紀大了,體力不支,每天晚上一回到家便倒頭就睡,這使才十**歲的金銀花春心難挨,對鄭老頭十分不滿。

  花三就在這個時候勾搭上金銀花的。

  一對奸夫**趁鄭老大每天出外賣水不在家的當兒,頻繁幽會,鸞顛鳳倒。

  這天上午,鄭老大挑上水桶前腳剛邁出門,花三後腳便踏了進來,一對無恥之徒立即脫衣上床,像烈火碰到幹柴一般地“劈裏啪啦”燃燒起來。

  正在這時,鄭老大因腳脖子扭傷回家,一進門,看見床上一對脫得赤條條的狗男女,氣得渾身發抖,走過去狠狠地扇了花三兩記耳光。花三提上褲子趕緊逃走。

  就在這個時候,洛陽縣令寧宏貼出了重賞尋找朱立人頭的告示。

  花三想:鄭老大不是也有一顆頭顱嗎?何不拿來以桃代李用一下?一則,搬走了絆腳石;二則,還可以白白地得到20兩銀子,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就在當天夜裏,這對奸夫**合謀毒死了鄭老大,把頭割下來,扔進黃河淺灘,把軀體部分卷一片席子埋掉。這件事就這麽神不知鬼不覺地搪塞了過去。

  半個月後,花三估計鄭老大的頭已被河水泡得麵目全非,於是便去府衙報案,朱天魁盼兒頭心切,稀裏糊塗領回家去,花三以桃代李白白地得了20兩銀子的賞錢。

  除了鄭老大,沒有人再礙手礙腳,他與金銀花落個逍遙自在,公開同居起來。

  聽罷花三交代,皇帝劉徹立即讓傳金銀花,同時也把劉七之妻傳來。

  現在,該到的人都到齊了:劉七、劉七之妻、花三、金銀花。

  皇帝劉徹朝洛陽縣令寧宏說道:“寧大人,為了一隻小小的鵪鶉,前後死了四個人,現在還有五個人待斬,你說下一個該輪上誰啦?”

  天哪!皇上要拿洛陽縣令寧宏開刀。

  洛陽縣令寧宏被嚇得不禁打著冷顫,頭上臭汗淋漓,立即跪下來乞求道:“下官才疏學淺,屈殺了人,請萬歲看在小人老父麵子上,饒小官一次吧。”

  “饒了你?你去問問被你屈殺的丁剛和胡昌運答不答應?”

  皇帝劉徹龍顏大怒,拍案而起。

  和老百姓一樣,皇上氣急了也罵人,而且罵的話更難聽。

  他罵洛陽縣令寧宏是個豬狗不如的混賬東西,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尋,身為朝廷命官,貪贓枉法,草菅人命,死一萬次也不足惜!

  直把洛陽縣令寧宏罵了個狗血淋頭,接著,大筆一揮,刷、刷、刷,大聲吼道:“聽判:大漢元狩十二年秋,洛陽地區發生一樁鵪鶉案。

  原案眉目清楚,本該一舉捕殺真凶劉七,隻因為縣令寧宏玩忽職守,以桃代李,屈殺丁剛、胡昌運二人。

  為彰大漢國法,判:縣令寧宏車裂分屍示眾,償還朱天魁白銀3000兩,其餘家私全部入官;

  劉七、花三、金銀花各處以極刑;

  劉七之妻知案不報反與丈夫狼狽為奸,死罪難免;

  撥庫銀2000兩,分別慰藉盯胡遺屬;

  田廣身為平民,見義勇為,冒死伸張正義,品格可欽,賞銀千兩;

  刑部正堂陳中望,批案錯誤,過失重大,降格三級,俸祿去半,貶至洛陽料理民政,經考核三年有建樹,可免去刑律。

  以上洛陽縣令寧宏等五犯的死刑,俟陳中望到任後立即執行。

  洛陽縣令寧宏聽罷皇帝劉徹宣判,像爛泥一般癱瘓在地,隻覺得眼前金星飛濺,天旋地轉。

  鵪鶉奇案震動朝野。為了一隻小小的鵪鶉,前前後後死了9個人,這不能不算今古奇觀。

  “這洛陽縣令寧宏居然沒事?皇帝劉徹可是說一不二的人啊,這寧宏居然還是洛陽縣令,這裏麵必然有大文章,我現在明白皇帝為何會讓我來洛陽當三川郡守的原因了。”

  郅正捋著鬢發自信道。

  “什麽原因?”

  烏騅子雄、東方英奇、香一子同時問道。

  “我已經感覺到了,皇帝不親手殺寧宏,說明對寧家有所忌憚,至於原因我不得知,但是皇帝是想讓我為刀,洛陽前任縣令義縱為劊子手殺了寧宏。”

  郅正點著頭分析道。

  “郅大人,我覺得您說的不錯,請看這一份卷宗。”

  林一子又拿出一份卷宗書簡給郅正,郅正低頭仔細看著卷宗書簡上的內容:

  洛陽城東關大街有一所前後三進、屋宇高聳的大宅院,兩扇漆黑發亮的大鐵門上貼著一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對聯,門前一對石獅子怒視著前方……這就是洛陽城有名的大商人陳湧金的府第。

  陳湧金早年在益州、兩湖一帶販賣藥材起家,由於頭腦活絡,經營有方,中年以後成為洛陽一帶屈指可數的大財主。

  陳湧金有三個兒子,長子美玉,頭腦精明,擅長經商理財,頗有乃父之風,可惜英年早逝。

  次子美思,也懂商業,兼通醫理,在杭州開有一家藥店。

  三子貢元體弱多病,一年中有大半年在病榻上度過。

  長子和三子都娶一家姓吳的老秀才的女兒,姐姐嫁給美玉,妹妹嫁給貢元,人稱“大吳”和“小吳”。

  陳美思的妻子姓樂,長得黑黑胖胖的,為人妖媚狡詐,頗似戰國時期時的寵姬“媚豬”,人稱“小媚豬”。

  這樂氏是按陳湧金的意思娶過來的。

  照陳湧金的說法,醜妻近地家中寶,兒子長年在外經商,家中有個其貌不揚的老婆,不至於招風引蝶,鬧出閑話。

  沒想到“小媚豬”卻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平日裏濃妝豔抹,專與那些市井浮浪子弟勾眉遞眼,惹些花花草草的風流事,又好吃懶做,貪圖錢財,以至惹出禍端。

  大吳沒有兒子,隻有一個女兒叫阿貓。

  阿貓十五六歲年紀,聰明伶俐,姣美可愛,出落得像一朵水中撈出的鮮花。

  陳湧金將其視如掌上明珠。

  眼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大吳擔憂自己老來無靠,就有了過繼一個兒子的想法。

  “小媚豬”有兩個兒子,如果過繼一個給大吳,從輩分上和血緣上看倒是也挺合適。

  但大吳一向厭惡“小媚豬”的為人,加上她的兩個兒子傻呆呆的,不討人喜歡,就不想與弟媳有牽扯。

  貢元和小吳生了四個子女,大的七八歲,小的還在吃奶。

  大吳和小吳既是妯娌又是親姐妹,大吳就想過繼小吳的小兒子,隻是見孩子太小,就沒有把這個念頭講出來。

  “小媚豬”早就打算把小兒子過繼給大吳,以便將來繼承美玉留下的家業。美

  玉病故後,她看到機會來了,就三番五次地在大嫂麵前吹風試探。

  說什麽與其領養別人家的孩子,還不如自己親侄貼實可靠。

  但是,每當“小媚豬”提及此事,大吳都沉默不語,或者用話岔開,想以此打消她的念頭,但“小媚豬”並不甘心。

  這年正月初一,“小媚豬”領著小兒子,手裏還拎著幾樣禮品,到大吳屋裏拜年。

  一進門,“小媚豬”就按下兒子的腦袋,絮叨著:“快給大娘磕頭,祝她老人家多福多壽,吉祥如意。”

  盡管大吳厭惡“小媚豬”的矯揉造作,但見孩子呆頭呆腦地不住地磕頭,心裏生出幾分同情,便扶起侄子,說:“瞧,這孩子越長越喜人!”

  “我早就說嘛,把這二小子過繼給你,大嫂就是不開金口!”“小媚豬”急忙接上話茬兒。

  大吳見“小媚豬”又要纏上這事不放,心中好生不快,心想,幹脆趁此交個底兒,絕了她的念頭,就說:“妹妹說的委實在理,阿貓眼看就要出嫁了,剩下我一個老婆子,以後靠誰贍養?還是靠自己的骨肉踏實,這事咱倆想到一塊兒去了。”

  “小媚豬”兩眼放出光來,興奮地抓住大吳的手,說:“我的好嫂子,你真是水不開不揭壺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