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健次郎的決議
作者:麵麥郎      更新:2021-01-25 21:48      字數:4413
  傍晚時分,眾靈齊聚於圓形餐桌,吃著蛋羹,喝著雞湯,啃著雞翅,咬著雞排聽郭子期說今晚的抓鬼安排。

  郭子頓頓嗓子,打開了自己去樓下電腦室查出打滿了兩張a4字的材料簡略向眾人介紹到:

  “我搜索了一下。網上並沒有什麽關於這座學校的靈異故事。

  於是我去他們的學校官網,校園論壇按關鍵詞搜索了他們的建校曆史和最近的校內新聞,結果發現了兩件值得注意的事。

  其一,是這間學校至今已經建校170年了,前一百五十年都是默默無聞的山村小校。

  直到30年前一位據說是該校畢業的水泥廠大亨逝世前將自己的全部身家捐出半數買下了學校周圍的農田,土地,寺廟和墳地才將其打造成了今天郡內獨一無二的規模。

  其二,是我看這間學校的官網截止這周三還在宣傳著這周四要進行例行年度大清掃活動,會在周五評選出優秀班級展現學校煥然一新的風貌。

  校園論壇裏也在熱議誰能拿到優秀班級就能獲得1000元的班費獎金。

  誌願打掃從來沒有清掃過的後山校訓石碑噴泉的還能拿30塊錢的食堂獎勵卷。

  離奇的是,這周四以後居然沒有公布任何新消息。學校的網站和論壇就像被封印了一樣沒有任何更新。就連已經登出的周五獲獎班級細目表也被撤回呈無法閱讀的灰色。

  本來以為是故障,我搜索了過去十年每一年的大清掃活動表。

  沒有任何的一年晚公布過,而近三年的大清掃活動附近更新的密度至少一天有三十-四十個。

  綜上所訴,我估計,我看到的場景跟他們這次大清掃活動脫不了關係。

  他們學校現在的後山,學生寢室和圖書館所在的區域和我所搜索到原來的縣誌地圖對比分別是寺廟,墳地和殺豬場。這三個地方將是我們今晚的重點排查區域。”

  聽主公完成介紹健次郎提問道:

  “主公,我們第一次去,完全不熟悉地形,要能完全潛入學校,需不需要我多準備些迷藥。”

  郭子期氣定神閑的說道:

  “不必了。今天是周六。他們學校的大部分本地學生都已經返家過周末。學校裏隻有少量的外地住校生。我們從暗處潛入不礙事。

  另外我在胖頭鵝提問群裏假裝成他們學校的學生,以我昨天的經曆寫了一份碰見靈異生物的求援信息。

  有一個ID叫刹那,身份認證是他們學校的學生說對我的經曆很感興趣,約我八點在他們學校有浮雕的大足球場見麵。

  我用全景地圖看了看,他們學校是依山而建,有浮雕的大足球場背後就是居民區。

  隻要走進他們學校後山倚靠的居民區邊緣,順著他們學校操場的浮雕就能爬進學校。

  你們吃完了我們就出發。”

  健次郎整裝待發,薇薇安吃下了最後一盤雞翅,伸手示意可以出發。

  又是熟悉的夜晚又是熟悉的老頭樂電動車。

  眾人跟著健次郎的手機導航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學校後沒有門禁的老舊職工宿舍。

  眼看天色未全黑,郭子期和薇薇安偽裝出一副被父母指揮來溜狗和弟弟的少年學子。

  “少”也就是“小”,小男人,大女人。不管何新的觀點是不是正確的。後來成為西方天帝的少昊的風頭還是大半被西王母給搶了。一點男人的脾氣都沒有。

  想來雖然沒有說出口,少昊同誌還是想活出男人獨掌一方的霸氣吧?

  這也就難怪他會讓斑鳩幹上司徒這個官了。君不見,多少土地局長都栽在枕頭風上麵。而斑鳩應該是沒有這個問題的。

  而且在《爾雅》原書上,有斑鳩,沒祝鳩,但其他“鳩”類都排在斑鳩後麵。這幾乎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

  而更關鍵的是,戴勝很忙。

  事實上,它必須參加另一項官職的競爭,那就是主管全國建築的司空。相比國土局,建設局來錢更快。

  戴勝

  等等,司空的位子在鳥國不是鳲鳩的嗎?

  如果你百度一下,基本都會說鳲鳩就是布穀鳥,也就是杜鵑。什麽時候和戴勝扯上了關係?

  相比之下,杜鵑的名頭甚至比戴勝還要大一些。在之前的《禽經》中,我已經介紹了它的故事。

  可是真的你如果多看一點與鳥類有關的古書的話,就會發現,戴勝也有“布穀鳥”之名。

  其實有關“鳲鳩”到底是杜鵑還是戴勝,已經是一個持續千年的大論戰了,甚至某位著名皇帝也參與其中。但不知道怎麽的,一直沒有結論,搞到後來,杜鵑不知怎麽的就占了上風。

  杜鵑

  如果沒有暗箱操作的話,這恐怕就是因為杜鵑的叫聲太象“快快播穀”了。一次四聲,唯妙唯肖。

  現在人們已經遠離了自然了,很多人從來沒有認真聽過鳥叫聲。還好現在有網絡,大部分的鳥叫聲都能查到。戴勝的叫聲其實很象“布穀”。

  《中國國家地理》也是杜鵑黨。但它也承認杜鵑有個地方與“鳲鳩”不合,那就是傳說中的鳲鳩是種很顧念家庭,很會照顧小鳥的鳥,可以說是模範家長。《詩經》中都有名句嘛:“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鳲鳩降桑樹,它有七個娃。就象好君子,儀儀終如一。)

  事實上,杜鵑有有名的懶漢,它從來都不會自己養育小鳥,而是把鳥卵下在其他鳥的巢中,讓人家來為自己照顧娃。又怎麽可能同時養七個呢?

  而且杜鵑一般不會爬上桑樹,但古書《月令》上說,戴勝每年三月都會落在桑樹上。

  問題已經如此明顯,但很多人還是視而不見。一句:“古人的錯誤”就成為了解釋。這是當前很多作者對於古代文化的態度。

  其實細看古籍,之前說的古代祭司很多時候在宗教儀式中扮演的就是“屍巫”的角色,這個“屍”不是“屍體”,而是一種擬神,也就是由活人扮成神靈(多半是死去的先祖)的模樣接受祭祀,也就是說“鳲鳩”因此而得名,再也沒有比戴勝更適合這一位置的了。

  現在來輕鬆一下,說說司寇爽鳩。它就是鷹,這個是很少見的沒有爭議的。老鷹被認為是鳥中的包青天,一向有鐵麵無私之名,所以讓它管法律。當然,老鷹當法官的曆史要比包青天早得多。西漢的禦史郅都就因忠誠廉潔被時人稱為“蒼鷹禦史”。

  蒼鷹禦史郅都

  其實比起前麵三位,身為司馬的雎鳩才是真正的傳奇。簡直可以說是英雄美人的完美結合。

  原因是在有名的中華第一名著《詩經》中,雎鳩出現在第一篇。《關雎》是也。稍有文化的人都會背“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看這詩還要翻譯的,拖出去打。

  可有幾個人研究過,雎鳩到底是哪一種鳥?

  一般都會翻書。雎鳩,就是王雎,也就是魚鷹,也叫“鶚”。

  魚鷹

  很多人會感覺到違和,原因是這位是猛禽。

  一首著名的愛情詩,取象於猛禽,多少有些不搭嗎?

  古人似乎也感覺到了不對,因為《關睢》是很重要的一篇。曆來被說成讚美後妃的高尚品德。可拿魚鷹來比擬這些美人......哪跟哪啊?

  不過看看少昊的任命書,這個解釋似乎也很可信。還有比威武的鷹鷲更適合掌管軍事的嗎?

  於是更多把雎鳩解釋成猛禽的說法出爐。甚至說它就是老雕,就連袁珂老先生也是這一觀點的支持者。

  可老雕跑到水邊上去唱什麽?綠島小夜曲?

  於是有人試圖解釋這一問題,說雎鳩是鸕鶿。可是鸕鶿一身黑啊。估計喜歡《詩經》的癡男怨女見了鸕鶿那副尊容可以氣得分手。

  鸕鶿

  其實啊,《關雎》開頭就寫出了這種鳥的重要特征,即叫聲是“關關”。這兩個擬聲詞用在這裏,使整首詩極富韻律美。

  很多讀書人都沒認真研究過鳥叫。無論是魚鷹還是鷹鷲,都是猛禽,很少鳴叫。叫出來也很難聽,有點類似“嗚-哇-嗚-哇”,而鸕鶿的叫聲更是類似“喀-拉-喀-拉”還是和“關關”不搭。

  那麽雎鳩到底是哪種鳥呢?

  雎鳩就是東方大葦鶯。

  這是一種棕褐色的嬌小水禽,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在河邊的蘆葦叢中築巢。每年的春夏之交,就在枝頭忘情歌唱,其聲鏗鏘又不失婉約,故人以呼聲又稱其為“呱呱唧”。乃是有名的鳴禽。用來形容美人的鶯聲燕語再恰當不過。

  中華大葦鶯

  但要說大葦鳩就是雎鳩,於《詩經》裏的內容倒是差不多了。可於少昊鳥國的司馬之職卻又差了一點了。雖然民間故事中領兵打仗的紅顏數不勝數,但如果不打仗的話何以證明其軍事才能呢?總不能象有些人的觀點一樣——“既然她坐上了這個位子,那就一定有真材實料吧?”

  其實,葦鶯是吃肉的。別看它身子小,但卻是以蟲子為食,甚至小魚小蝦也逃不過它的尖嘴利爪。這就摘錄一段外國名著《飛鳥記》中對於葦鶯捕食的描寫吧:

  “用餐時間一到,它便成為靈活的獵手,來來回回,跑跑找找。所經之處,草和蘆葦顫動戰栗著:一時間,它身在四處,昆蟲們無一行為夠快而能躲避開來.....“

  鳥雖小,威風可不小啊。

  最後是司事的鶻鳩,這位是五鳩中最為神秘的,曆代考證都語焉不詳。就是袁珂大師也沒把它說清楚,甚至說它就是斑鳩。

  可是之前他已經說了,祝鳩就是斑鳩啊?他怎麽不認識了?

  其實斑鳩有很多亞種,一般來說,被認為是鷓鴣的是其中的珠頸斑鳩,而被認為是鶻鳩的是其中的山斑鳩,而在《中國古代動物學史》中則認為是灰斑鳩。

  灰斑鳩

  而《中國國家地理》則根據《爾雅》上麵的解釋:“似山雀而小,尾短,青黑色,多聲”,認為就是今天的“?(shi)”。

  這是種在老百姓中不怎麽有名的鳥,又叫“藍大膽”、“貼樹皮”,這幾個名詞雖然接地氣,但老百姓還是不怎麽了解。但它卻是遍布中國從東到西,由南到北的廣大區域。

  從外形上看,?完全符合鶻鳩的特征,這種鳥的個子比大葦鶯還小,隻有13CM長,身上長著帶有黑羽的藍色羽毛。?不擅長遠距離飛行,主要是在樹幹上做跳躍活動,因此老百姓取的名字還真貼切。

  司事的職務特征是管著一大堆雜事,可以說是其他部門的後備軍。司空缺修繕房屋的人手了,讓他來一下。司徒缺催促農時的人員了,也讓他來一下。平時可謂忙忙碌碌。而忙碌也正是?的一重要特征。每天、每月、每個季節,都在忙於將收集來的各種食物:花籽啊、草果啊塞入樹幹上的小洞或者樹皮的縫隙中,這是它的秘密倉庫。等到食物短缺的時候,就可以救急了。

  ?

  三、五雉

  鳥宮的第四級是五雉,我們都知道,雉,又常被叫作“野雞”。

  雖然天天吃雞,但雞其實是鳥類中很特殊的一員,在其他同類拋棄翅膀,飛上天空的時候,雞族依然頑強的堅守著大地,並且繁衍出萬千族群。

  而介於家雞和其他鳥類之間的就是雉類,它們擁有美麗的毛羽卻又不能高飛,沒有尖喙利爪卻能成為最重要的禽鳥之一,被人群獵殺卻從未滅絕。這一切都歸功於其強大的生殖能力。

  雖然人們經常輕蔑地稱它們為“野雞”。然而其實真正學名上的“野雞”隻是雉類中的一種,即環頸雉。而更多的雉雞受到了人們的膜拜。它們之中,有作為皇後象征的翟,有作為廣東省鳥的白鷳,有成為中國代國鳥的錦雞,甚至有很多學者認為,鳥王鳳凰其實也就是一種雉雞。

  曆來對鳥官的探索,很多人就分析到五鳩一節就止步了,其中甚至包括袁珂大師,原因無他,太複雜,中國的雉雞種類太多,外國學者稱之為“雉科鳥類家園”。光載入《中國鳥類圖鑒》的雉科鳥類,不算孔雀都有29種,其中,光環頸雉就有19個亞種。麵對如此興旺的家族,要想找出其中的五位,真的是件艱巨的工作。

  環頸雉,最顯眼的特征是脖子上的白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