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士儒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4      字數:2179
  玄珠先生見她神色淺淡,目光微抬,透過她往她身後書架簾幕遮掩的黑暗處看了看,突然道,“你今日來尋我,是因為祝詞吧?”

  “先生果然認識祝詞。”雍黎目光一亮,含笑道,“他今日出手救下您之後,未留下一言半語便突然失蹤,我便懷疑他認得您。我了解他的心性,他非熱心衝動之人,除非是他真正在意的人,否則見您處險境便不加思索便以命相搏,這根本就不像他會做的事。”

  “他確實如此,從來本性裏有些涼薄。”玄珠先生問,“你與言深是何關係?如何相識的?”

  “我與他相識也近十年了,我視他為此生摯友。”提起祝詞,雍黎一向感念,她聽玄珠先生語氣,仿佛也對祝詞十分熟稔,不由得多說了兩句,“這一路得他扶持,於我而言實在是幸事。我這幾年雖居華陽,卻時常在外,華陽幾州之安,不能不說多有他的功勞。”

  “原來是在華陽……”玄珠先生了然一歎,未等雍黎相詢,他複道,“他是我舊年弟子,因家中變故,失蹤了有十數年。”

  “今日他偶遇我被人暗殺出手相助,他雖不再是少年時模樣,但我卻一眼認出他。你放心,他並無大礙。”

  舊年弟子?

  祝詞原來竟是玄珠先生弟子!

  這個消息,雍黎聽來不可謂不吃驚。

  她一直以來對祝詞身份也多有過猜測,也覺得他若非出生大家家學淵源,也必然是深得師門傳承教誨之故,卻不想他竟曾受教於玄珠先生門下。

  當年的天下四士,陳國宋宜真,長楚華玄珠,上璋雲雪堂和雍無懷。隻是三十多年前陳國宜真先生壯年而亡,天下四士不複存在。而其餘三人卻於天下文壇之中名聲愈顯,以其才德昭著天下,複為世人所並稱為“天下三儒”,地位也越發尊崇,天下文士無不以能拜入三人門下為畢生追求。

  隻是後來玄珠先生死於眾所周知的華家滅門之案中,天下三儒之名也自此消亡。但不可否認,這曾經的天下四士當年無一不是匡扶天下之大才。

  盡管祝詞從前拜於玄珠先生門下時,玄珠先生之名已消亡於世間,但能得此大儒數年之工的雕琢,也難怪祝詞之才遠勝世間青年才俊諸多。

  雍黎深吸一口氣,詫異之後慢慢平靜下來,她聽玄珠先生語氣仿佛事情早已揣測在心,便問,“先生早料到會有人對您出手?”

  玄珠先生未答她,反道,“朱纓軍和長楚廣信王都派人來尋過我,這兩方勢力都想勸我出山。”

  玄珠先生這句話的意思,雍黎如何不明白?

  朱纓軍和廣信王同時欲請玄珠先生出山,想必先生皆拒而不從,故便有人存著既然得不到便不如毀去的想法,對先生出手了。

  若以今日祝詞所說的情況來看,對玄珠先生出手的那些做朱纓軍衣著裝飾的殺手,大概就是廣信王謝峻的人了。

  隻是……

  世人所知華家老家主已經故去二十一年,這些人又如何知道玄珠先生其實未死的?又如何得知死遁避世二十一年的玄珠先生隱居之所的?

  她這般想著便也這般問了,“我不明白的是,先生避世二十一年世人所知甚少,這些人如何得知先生還活著的?即便他們得知先生未死,但以先生的能耐,這些人如何能尋得到您的蹤跡?”

  玄珠先生雖並不了解雍黎,卻也知道師承雲雪堂和雍無懷的雍黎,覺得不是表麵看起來這般溫和無害的,故雍黎能想到如此地方並有此一問,他也絲毫沒覺得吃驚,也不瞞她,笑道,“是我故意放出去的消息,也是我故意露出的行蹤。”

  “為何?”雍黎想不明白,既然已經避世二十一年,何必在這個時候透露出未死的事實,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麽。

  “幫一個人的忙,也是在等該等的人。”玄珠先生直言不諱。

  “先生避世二十多年,莫非真的覺得到了再次出山的時候了?不知先生等的是誰?”

  玄珠先生知道她是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以為自己說的‘該等的人’是他願意歸屬扶持的主君,以為自己是有了出山的打算。

  “士君子不能陶鎔人,畢竟學問中工力未透。”玄珠先生也不解釋,隻看著雍黎笑道,“我已古稀之年,這一生學問尚未參透,哪裏有那功夫出山,輾轉於我所不願之事呢?”

  玄珠先生神情朗然,有超脫之意,雍黎垂目思索,終覺格局不如,片刻拜言道,“先生朗然懷抱疏闊境界,鳳歸實在不如。鳳歸輾轉各國各地,慌慌碌碌,終不得如先生這邊一心鑽研學問,以求自明以濡染他人。”

  玄珠先生聽她此言心下對其推崇感慨愈盛,不得不歎雍無懷實在是有一個好孫女,雲雪堂也實在是得了個出色弟子。

  “士君子盡心利濟,使海內少他不得,則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他道,“你與我所為之事不同,我是獨善其身,而你則是兼濟天下,若論格局,我大約是比不得你的。”

  “我既知你身份,便知你所為之事必不會尋常,我且問你一句,你對你前行之路可有過遲疑畏懼?”

  雍黎點頭,“有過。”

  “可想過放棄?”

  雍黎搖頭,“從未。”

  “為何?”

  雍黎看向對麵老人睿智的雙眸,陷入片刻沉思,她之所以會有過畏懼,是因為不知前路如何,不知自己一路向前是否是最初的方向;而之所以從未想過放棄……

  “君子對青天而懼,聞雷霆而不驚;履平地而恐,涉風波而不疑。”

  雍黎句句朗然,眼中中明媚生光,她就席再拜,“今日得先生數言點撥,鳳歸感激不盡。”

  玄珠先生微笑點頭,越發歡喜。

  世間英才,不乏出自少年,而眼前這個未滿二十的少女,真可讚一聲集天下鍾靈毓秀為一身了。

  經心皆識,書史盡通,寫到水窮天杪,定非塵土中人。而她還在成長還在前行,還有數十年的風雨陽光去經曆,將來這世上能出其右的還能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