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症候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4      字數:2148
  隻是雍黎奇怪的是,既然當年華老家主已對華家結局有所猜測,而他明明有能力保華家不滅,保玉戟門昌盛,他為何還要死遁?為何隻保了一個孫子,然後任華家自生自滅?為何死遁之前還留了個“合珠”的疑團,給後人不盡的猜想?

  玄珠先生看著雍黎目光閃爍,他微微閉目,仿佛慢慢從記憶中抓出些什麽,良久似乎確認了,語氣中並未帶疑問,“是……你。”

  玄珠先生隱約想起十多年前於補芳山避居時,曾有一年老友攜自家孫女拜訪,那個六七歲的小姑娘安靜溫和,而言辭間卻是遠勝同齡孩子的穩重,甚至其通達敏銳也勝過許多成人太多。

  他當時在雍無懷對自家孫女深感自豪的炫耀目光下,還曾探問過那小姑娘幾句,短短幾句他便覺得那小姑娘有天縱之才,還曾流露出要收她為徒的想法來。

  隻是當時雍無懷卻說,“你已有愛徒,你這一生其實隻要教那一個弟子便能盛名百世了,何苦要來搶我孫女兒。而且她還小呢,雍家有她長兄長姐,她可活得隨意一些,不必那麽辛苦。”

  隻是如今呢?

  他與雍無懷多年未見,卻也知他雍家如今隻剩這唯一的嫡係,這孩子,這些年怕是未再活得如當年他所期望的隨意自在吧。

  “我記得,你小字是叫做鳳歸的吧?”玄珠先生神色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如遠山般的寂寥,“你祖父曾說,‘雁歸幾萬裏,界破青天,‘雁歸’二字自有深意。’我也覺得合適,隻是如今看來,卻還是‘鳳歸’二字更合適你。”

  “是。”雍黎應道。

  “年紀大了,有些事不提一提總想不起來。”玄珠先生笑道,“當年見到你的時候你才六七歲模樣。”

  雍黎也垂首微笑,恭謹接過玄珠先生親自斟過來的茶,低聲道謝。

  玄珠先生見她行事有禮有節,而沉和穩重又遠勝當年,滿意微笑點頭。

  “我觀你麵色,似有些症候,恕我冒昧,不知可否讓我把把脈?”

  玄珠先生其實方才一見雍黎便覺得她麵色不對,隻是貿然也不合適開口,如今知道是故人之後,再開口卻也說得過去了。

  雍黎聽言,下意識往窗台上幾本醫書上看了看,也沒有拒絕,隻笑問,“先生竟也精通醫術?”

  “不算精通,也就知道些皮毛。於醫術一道,我所分心神不過十之一二。”玄珠先生道,“不過我有一弟子卻專精此道,若天下醫術十分,他一人恐怕便了占五分。我的醫術與之相比實在不如,不過就是當年引他入了門而已。”

  雍黎遞過手去,聽他語氣中的自謙以及毫不掩飾的對傑出弟子的推崇,她自然知道當世大儒,多謙虛自持,從不以才傲他人,“先生的弟子必然皆是傑出之士,若有機會,晚輩願拜會一二。”

  “他與你不是一途,他比不得你,他為醫者,隻是醫人性命而已。”

  玄珠先生仔細地替她診了脈,又令聽靜少年多掌了一盞燈,仔細觀察了她舌苔麵色,“你這兩日可有覺得哪裏不適的?”

  “前兩日著急趕路淋了些雨確實有些不太鬆快,不過這兩日卻沒覺得有什麽不適的,隻是偶爾趕路急了,覺得頭有些重。”雍黎如實道。

  “從前可有過大病昏迷的?”

  “有……”雍黎一頓,又道,“九歲那年,病了一場,昏迷了有三月。”

  “三月之久?”玄珠先生微微沉吟片刻,忽的想起當年舊事,卻沒有再問。

  “你這脈象有些怪異,雖看不出什麽症候,但確實有些不尋常。你要知道有些病候隱藏頗深,若非真正激發出來,單從表裏是看不出來的。”玄珠先生收回手籠在袖子裏,“你這些時日當好生注意這些,若感覺身體有任何異常,千萬當安靜調養為宜,不宜再多奔波。”

  “多謝您提醒。”雍黎也收回手,“我知道分寸,必當注意一二。”

  “吱呀”一聲,屋內門被人從外麵推開,門外撲進來一個小小的影子,摔在屋內,她也不哭,自己晃晃悠悠爬起來,愣愣地站著門口,有些迷迷糊糊地看過來。

  那個叫聽靜的少年見了忙上前去扶住她,他在那小姑娘麵前彎下腰來,耐心地問道,“天這麽晚了,觀澄怎麽還不睡覺?先生這邊有客人在,你不可以打擾哦。”

  “燈壞了,要哥哥在。”那小姑娘揉了揉眼睛,撲到少年懷裏。

  小姑娘說話時口齒不太清楚,好在她說得極慢,字句是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的,尋常人倒也能聽出她說了什麽。

  “你陪觀澄去休息吧,觀澄今日受了驚嚇,你喂她吃一丸安神丹,好生安撫她。”玄珠先生囑咐聽靜道。

  “是。”聽靜少年道,“我先哄觀澄睡著,先生若還有吩咐便喚我一聲。”

  他話畢牽著小姑娘的手出門,雍黎這才發現,小姑娘腿腳也有問題,走路十分困難。但那少年卻十分耐心地彎腰扶著她,讓她借力一步步往前走。

  “不知他二人……?”雍黎疑惑。

  “前些年南邊旱荒,他一家人逃荒北上,一家幾口隻活了他二人,我遇見他們時,小姑娘已經奄奄一息,終究不忍,便救了他們,這幾年也就留了他們在身邊。”

  “我看那小姑娘似有舊疾?”

  雍黎方才看到那孩子,十多歲了走路不穩,說話也口齒不清,似乎是腦子上的毛病。

  “五遲五軟之症,我救他們的時候觀澄已經七八歲年紀,卻還不會走路說話,僅僅是站立也很困難。”玄珠先生道,“我這幾年給她調養,能到如今這般已經不易。”

  五遲五軟之症,五遲是指立遲、行遲、語遲、發遲、齒遲;五軟是指頭項軟、口軟、手軟、足軟、肌肉軟,都是小兒生長發育障礙病症。

  這症候多是先天稟賦不足,若從小調養更有裨益,而聽玄珠先生所言,直到七八歲上才開始醫治調養,如今能說話能借力行走確實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