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建議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4      字數:2120
  雍黎到何瓊書房的時候,書房內並沒有棋盤棋子,也並不是隻有何瓊一人。

  雍黎進來時,何瓊站在一張巨大的上璋地形輿圖前,指尖在乾鄞,澍二州上麵幾個位置點過,而他身側一人也側身麵對輿圖,背對書房門而立。

  看不見那人容貌,隻見著他一身黑色錦袍,暗繡祥雲,不是慣常的日常裝束,而是一身利落勁裝,腰袖束起,更顯得身姿挺拔,僅僅是個背影便讓人遙想暗夜山林月華初升。

  那人確實如月華般氣質輕淡疏闊,卻隱隱又有種烈性和捉摸不透的陰沉。

  雍黎看著那人,眼中笑意愈深,她在門口站住,微微福了福,“父親喚我來想必不是手談,不知有何要事吩咐?”

  “你那日的提議,我說與了扶梅先生,先生也極為推許,讚你大才,所以特地喚你來見見。”何瓊伸手一引,“還不快過來見過先生。”

  那青年這才轉過身來,麵貌不算精致出彩,讓人看來卻幹淨舒服,也有一般大家子弟的清貴神色,他看向雍黎時神色有些微變化,卻依舊含笑點了點頭,隻是在雍黎見禮時不動聲色微微側了側身子。

  “七小姐是妙人,隻是元某貿然求見,倒是顯得無禮了。”

  “元先生助父親共謀大事,殫精竭慮極力周全,是我何府上下的榮幸;意雖不才,得父親看中也能在些許小事上插上一兩句嘴,難得稚嫩言語能入先生耳,確實是意的榮幸。”雍黎本就是大家出身,這正經的官腔向來打得不錯。

  “七小姐過謙了。”元扶梅含笑一語,便沒有再說話。

  何瓊卻哈哈一笑,對雍黎道,“元先生是天下大才,名傳多年,為父能有幸得先生相助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你有機會可得好好跟元先生多學學。”

  “這是自然,也望先生不吝賜教。”

  雍黎“不吝賜教”四字語氣略有些重,何瓊沒注意,元扶梅卻聽出兩分咬牙切齒的意思來。

  書房內並不十分亮堂,何瓊和元扶梅在地圖上推演布置,雍黎捧著茶杯在旁邊靜靜看著,偶爾也補上一兩句不算出彩的言論,每每聽了無甚大的作用,但有元扶梅暗中不動聲色兩語,總能讓何瓊轉了思路去。

  眼見著天色見黑,那二人似乎也談得差不多了。雍黎擱下茶杯往輿圖方向靠近了兩步,指指澍州以南與雲州接壤的地方——明水,道,“父親手下精銳,選取五百人暗中守在此處為好;雲州欽州含州等南方幾州雖遠,目前來看到底還是王土,父親雖正麵對北,後方也得守衛妥當才是。”

  “七小姐所言極是。”元扶梅接道,“在下也要與都督說的,澍州與雲州隔著明水,又有幾座山峰,易守難攻,提早做些布置便已周全,五百人也足足夠了。”

  何瓊目光一亮,略作思考,大笑道,“你二人於此事也真是謀略相當,何某之福,何某之福!”

  雍黎不動聲色,元扶梅眸光一閃。

  何瓊去案邊提筆匆匆,邊抬頭對他二人道,“我這便讓人去安排,談了這一下午,你們也早些回去歇息著,不多時日,也要……”

  ——————————

  “漸漸也入了春了,這晚上還是這麽冷。”連亦抱怨一聲,又喚小丫頭子,“趕緊把屋內暖爐籠上,小姐身子弱,若傷了寒看老太太饒得過誰!”

  屋內翻書的雍黎,遠遠地聽到連亦不小的嗓門,心下好笑,這丫頭竟不曾發現還有這等天賦,將得寵侍女的驕矜倒是表演得入木三分。

  “安王自來了南方便一直在城內,安大人將府衙西苑專門隔了出來作接待。安王來此明麵上是給乾鄞州押送物資,順帶迎您回京,但他這留在澍州不走的態度,實在讓人想不通,殿下接下來什麽打算?”覓鐸將南嶽策林軼送來的相關消息一一揀出來給雍黎看,想起安鶴翼送進來的消息,不免擔憂了些。

  “無礙,他雖是奉了帝命,卻也不敢太大動作。”雍黎頭也不抬,“你將京中新來的消息與我說說。”

  “是。”覓鐸忙從一堆條陳中翻出幾張來,推到雍黎麵前,“消息比較雜亂,主要還是三個方麵。首先昌王那邊,昌王世子納了徐家小姐為了側妃,據說徐將軍本不同意,但後來不知怎的還是同意了,隻是隔了兩天上表說征戰多年身上病痛不斷,請陛下收回兵權,陛下也允了,賞了個三品閑散將軍的職位,不過俸祿倒是按伯爵規製給的。昌王對此事到無太大反應,隻是對徐圖這個女兒倒也頗為重視,雖然婚事辦得匆忙,但幾乎是以正妻之禮迎入府中的。成了禮不過半旬,昌王又匆忙上表返回封地,按說太後千秋還有兩個多月,昌王便是要回去怎麽說也得過了萬壽節,但是據說昌王封地發生了幾起嚴重的匪患,甚至有自割地為王的趨勢來,陛下也隻得允了,昌王動身應該也就在這個月內了。”

  雍黎微微沉思,有些想不通徐圖嫁女兒和辭去兵權到底是為何,若說疼女兒,隻想著為女兒尋得一個好歸宿,哪怕為了消除陛下忌憚以兵權相換,倒也說得過去。隻是昌王府當真不是一個好歸宿,徐圖不會不知道。而且若不是看中徐圖兵權,昌王何必與徐圖結這個親?

  想不通,雍黎歎口氣,這其中想必也有皇帝陛下的手筆。

  “昌王進京時後來有帶了五千護軍吧?他這次回封地,那五千人跟著一起?”雍黎問。

  “是的,據說匪患發生在西川南端一帶,離定安最近的地方也不過隔了四座城池,昌王此番回去若不繞路也將將經過那片地界;既然是平患,宜早不宜遲,在他還未動身時,封地已經調了三萬兵馬,與這五千人成夾擊之勢。”

  “昌王這好借口,心思都不帶掩飾了,也難為陛下沉得住氣。”雍黎扣扣桌子,一個燈燭有點暗,自己動手又點了一根,“陛下那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