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夜見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3      字數:3581
  深秋的夜來得早,定安宮城內元和宮前十二高闕長廊,宮燈櫛比起伏,燈火通明,映得白日裏氣勢肅然的重重宮宇鬥拱飛簷,更顯得幾分嵯峨莊穆之感。

  元和宮主殿內亦是燈火通明,大殿兩側青鶴銅台上燃著的蠟燭有小兒手臂粗,明亮的燭光照向執筆伏案殫精竭慮的上璋之主。

  太監總管餘海靜靜侍立在一旁,聽外麵更鼓打了三更,忙上前輕聲提醒,“陛下,三更了,該歇了。”

  黎緗淡淡嗯一聲,抬頭看了看東邊半開的窗戶,隱約可以看見枝葉稀疏的樹影,他擱下筆,另取了一封奏章,“你下去吧,把屋內的燈都熄了,留案上這兩盞就行。”

  餘海招招手,外麵一溜進來十幾個宮女,端水的端水,熄燈的熄燈,進內殿鋪床的鋪床……

  黎緗皺皺眉,看了看殿內頓時多出的十幾人,朝餘海道,“都出去,今晚不必守夜。”

  餘海慣會察言觀色,見狀也不多說什麽,忙招呼人下去,陛下不需要人在裏麵守夜,外麵還是得安排兩個人的。

  大殿內一時人退了個幹淨,黎緗往內殿某處看了一眼,然後起身端了桌上的一盞燈就進了內殿。

  寬大的屏風擋住一排書架,和書架旁的一張矮榻,黎緗在屏風前站了站,然後繞進了裏麵,他麵對書架站著,明滅的燭火將他的影子投上屏風,漆黑清冷的夜、空曠寂靜的大殿別有幾分幽怖。

  他突然對著書架淡淡說了一句,“怎麽不出來?”

  沒有得到回答,黎緗伸手便欲去推那堆滿了書冊典籍的書架,他手剛放上書架,便聽到後麵有輕微的腳步聲。

  雍黎看著屏風上黎緗的影子,慢慢開口,“陛下這兩年可少了幾分從前的警覺了,實在出乎微臣意料。”

  “等你真不容易,朕以為你今夜還不會來的。”黎緗從右邊轉出來,看見雍黎取了火折子點燃了案上的一個燭台,笑道。

  黎家血脈素來多出美人,黎緗的容貌也是眾所周知的,若非刻意肅穆衣著,他甚至還有幾分雌雄莫辯的美,不過這麽多年來為了成全帝王威嚴,他隻得刻意帶著端肅表情,久而久之便成了習慣。不過見著雍黎,他卻總會帶著幾分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笑意,連語氣也輕鬆不少。

  “心裏存了問題,怎能不來?說吧,你什麽意思?”雍黎擱下火折子,順勢就倚著長案,微微抬眼,挑眉看他。

  “我知道你提前回京的。”黎緗也不惱,順手將手裏的燭台也放在桌上,道,“和親的消息確實是我刻意透露出去的,不過是想打打草驚驚蛇;京中流言從來都是以訛傳訛捕風捉影的,所也我也就順便逼你現身。”

  他停了停,看著自己這個越顯清瘦的甥女,又道,“我有話要和你說。”

  雍黎目光一動,疑惑看他。

  “黎紹私自離開封地的事你是知道的吧?”

  雍黎點頭,有未晏在,這事能傳到她那裏,自然也能傳到皇帝陛下的案前。

  “但他沒有進京,而是去了乾鄞州,他在找一個人。”黎緗語氣肯定,有些遲疑地看了雍黎一眼,繼續道,“他找的這個人,似乎和你母親有關。”

  “是誰?”雍黎詫異,目光錚然。

  “不知道,似乎是從前華陽軍中你母親的舊部。你也知道,當年那場戰事太過慘烈,華陽軍主將幾乎殆盡,但那些有軍職在身的人,也許還是有因故流落江湖的。”成安帝語聲緩和,盡量用了最平靜的語氣,盡管當年他並未目睹那場戰爭,但如今提起來,卻依舊心潮激蕩。

  “他有何目的?”雍黎微微沉思,“今日華陽軍與當年華陽軍絲毫沒有半點關係,他找華陽軍故人,若說是為了華陽軍顯然說不過去,但若非如此,他如此大費周折究竟是為了什麽?”

  “我覺得這件事應該牽扯到從前,當年那件事中有黎紹的手筆,你不是一直都在查當年的事?或許可以從這裏入手。”

  “我也是這麽想的。”雍黎突然輕輕一笑,她看著黎緗,道,“皇室之中雖然血緣淡薄,而我與他更隔了一層,但陛下,他到底是您的兄弟,您果真準備對他出手了?”

  “如你所說,皇室之中血緣淡薄,他的心思決定了我的刀鋒所向,我沒有理由顧念與一個想要反我的人的那一點血脈之親。”黎緗話鋒並不淩厲,甚至因為是對雍黎說話,連平素冰冷的語氣也斂了不少。

  雍黎看他一眼,她目光裏的清明漸漸覆上了一絲莫名的情愫,黎緗沒有看出她含笑的眼角那一點果然如此的意味。

  帝王心思,素來如此。

  雍黎泠然一笑,若今日是璟王府或者華陽府站在他的對麵,恐怕他也是如此不顧血脈之親的態度吧?盡管他們之間本就比別人更加血緣相親。

  “不管你是如何打算,我是從沒打算放過她,原因你也知道。所以,你若要出手,還是提前支會我一聲。”她神色如常,接著方才的話題。

  “這是自然,你既然答應了我回京,必然是有你的打算的。”黎緗帶著溫和的笑意,“聽說祈麟山礦脈,他暗中也插了一手?”

  “這件事以後再說。”雍黎不置可否,“我今天來是想問一件事,與陳國的談判,你的要求是什麽?”

  黎緗看她一眼,似乎沒想到她會這麽好說話,“自然是割讓三城,不然還和談個什麽勁兒,直接打了就是。”

  “最大的讓步?”

  “沒有讓步。”黎緗斬釘截鐵。

  “那請陛下另請高明吧,這事我做不來。”雍黎慢悠悠給了回答。

  “你若做不來,恐怕沒人做得來了。我隻要三城,其他的,隨你。”

  雍黎定定看著桌上的燭火,手指下意識地在桌上輕輕地叩,二十來下之後,敲擊聲停下,而桌上燭火微微晃了晃。

  “還安排了誰?”

  “安排了鴻臚寺卿嚴翮給你做副使。”

  “嚴翮?”雍黎微微皺眉,按理說鴻臚寺卿接待來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這個嚴翮是什麽時候冒出來的鴻臚寺卿?

  黎緗知道她在想什麽,解釋道,“前麵那個鴻臚寺卿牽扯進一樁受賄案,被免了職,這個嚴翮是新提拔上來的。”

  他停了停,又加了一句,“他是黎賢那邊的人。”

  雍黎這下倒有些出乎意料,她眉眼間笑意越發散逸開去,卻沒有繼續問這個嚴翮的事,而是看向黎緗,道,“津平玉戟門,你另安排人去了?”

  “嗯,玉戟門非除不可。”黎緗似乎心裏也在想什麽,並沒有領會到雍黎話裏的意思。

  “黎賢?”雍黎一笑,“我並不覺得黎賢合適,他若有那份大義和魄力,也不會出兵三次都未曾剿滅。”

  “我明白你的意思,沈慕如今在我國內,津平那邊自然得速戰速決。但調用沈寄,確實是大材小用了些。”黎緗這才反應過來她之前來信建議讓沈寄出兵的事,解釋道,“不過,你放心,我了解黎賢,他急需一件大功來向我證明他有能力而沒有奪權之心,所以這次,他無論如何都會給我一個滿意的結果。更何況,不早早用這個借口解了他的禁足,後麵的戲該如何上演呢?”

  他這番言辭猜度人心,暗藏機鋒,提及黎賢時,從不是對自己兒子的態度,仿佛隻把他當成自己可利用或不可利用的千百棋子中的一枚,從沒有什麽特殊之處。

  雍黎早些年還有些奇怪,不過這麽多年下來也倒見怪不怪了,她與黎賢交集不多,但從黎賢這幾年行事看來,她知道,即便皇帝陛下最後隻能在自己的兩個兒子裏選一個繼承皇位,那個人也絕對不會是黎賢。

  黎緗看雍黎臉色平靜,若有所思的樣子,想起當初禁足黎賢本就是給璟王府交代,如今他把人放出來“戴罪立功”,本想著在後麵的封賞裏加厚兩份也算寬慰,但目前卻還完全沒有與璟王府支會一二。

  雍黎早感覺到皇帝陛下看過來的目光,她道,“您不必擔心我父王那邊,這些不痛不癢的交代,於他而言本就可有可無。您也不必擔心我,是非大義顧全大局我還是明白的,但前提是,他不會再存那等陰私之心。”

  “陰私之心他會有,但這件事他不敢再放到明麵上。”黎緗想了想,屈指在桌上一敲,“不過等黎賢圍剿了玉戟門,倒會出現一個難題,玉戟門門眾眾多,全部剿滅自然不可能,這樣的話,到時誰來接手玉戟門殘部倒是個難題。”

  雍黎沒搭話,麻煩事她不接,麻煩又沒太大用處的事,她更不接。

  “嗯,這件事暫時還不急,玉戟門那邊少說也得個把月才能結束。當前之事,還是與陳國議談,這件事我全權交給你了,你用什麽手段我不問,你若附加些其他條件我也不管,一切看你。嚴翮你也不必擔心他使什麽手段,畢竟黎賢還不至於蠢到在這個時候與你對立。和親那事雖是我刻意放出的風聲,但市坊傳言畢竟不實,你不必多想,我總歸是要護著你的,斷不會如此隨便做主你的一生。”黎緗拍拍雍黎的肩,直覺得她肩膀上的骨頭硌人,他皺皺眉,“怎麽感覺這兩年越發瘦了?聽說你前段日子傷得頗重?你這兩日回宮裏來住著吧,太後想你得緊,也讓阿箬給你補補。”

  “再等幾天吧,我傷還沒有好全,省得讓外祖母看見心疼。”她重新將擱在桌上的燈燭端在手上,“我這幾日暫時住在廣淩濤,等華陽那邊車駕過來,我便正式入宮拜見,這幾天還請您暫時不要告訴外祖母我回來的消息。”

  黎緗自然答應,見雍黎端起燭火知道她要離開,他透過窗戶看看外麵天色,親手替她打開暗道,“這麽晚了,你身邊可跟著暗衛?要不還是在偏殿歇一晚吧,明早再離開。”

  “沒事,這暗道直接通向千古高風母親從前的院子,那裏不會有人進去,我在那裏歇一晚,你放心。”她說著,將肩上的披風拉了拉,慢慢走過去進了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