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會使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5-22 21:37      字數:2859
  兩天後,周國使者才見到了漢壽王劉琦的麵。

  而劉琦看著殿下這位身材雄壯,穿著武夫勁裝的周使,也是頗感詫異。一般來說,出使他國肯定是要尋一名口才、文采兼具的人。

  顯然,周使並不怎麽符合使者的形象,更像是出身軍伍的猛士。

  不過,管他呢~

  周國既然說此人是使者,那就是使者吧。

  反正,周國此番前來,應該是求援的。

  兩天時間,的確沒辦法知道北方戰局的詳詳細細,但隻需要知道周國十餘萬大軍,從洛陽退回關中,就足夠了。

  周趙兩國各傾全力,浩浩蕩蕩的出師征伐。趙國鯨吞河洛、豫州十餘郡縣,所獲頗豐。可周國兵出洛陽,什麽都沒得到,卻一夜之間跑回了關中。

  最關鍵的是,還派出使者入荊。

  顯然,局勢對周國不利。否則,以周帝的性子,豈會善罷甘休,輕易退兵。

  須知,這一退,先前幾個月所消耗的物資、人力,全都付之東流。

  “觀貴使之貌,神武不凡,堪為軍中上將,怎不知卻做了使節,出使於外?”

  劉琦帶著笑意,與周使說道。

  他現在心中一點都不著急,急得不該是荊州。

  周使猛呼了一口氣,拱手道:“在下乃吾國第九軍參軍,姓張名承,字公佑,拜見漢壽王。”

  “噢~第九軍嗎?”

  劉琦麵色微變,稍後凝目言道:“當年第九軍可是將孤帳下銳士,殺的落花流水啊。而今,公佑卻出使於孤,頗具笑談也!”

  “荊州多才俊,大王亦是人中之龍,可惜為宵小所惑,付其錯望,故使吾軍得勢。若是換以荊州大將文聘、魏延、黃忠,吾等豈敢視之。況大王胸闊似海,些許故事,多言無益。反倒是今日周、荊若能結好,豈不為天下所美?”

  張承麵色從容,不急不忙的說道。

  幾句話又是誇獎,又是貶嘀,又是糊弄的,劉琦再不濟也不會把這幾句話放在心上。

  甚至,先前拿之前敗戰說事,也隻不過是想看看周使如何說話,能力幾何。

  現在,還不錯,口才也算了得。

  “公佑言重了,第九軍赫赫武威,孤甚知之。大周軍威,更是天下所聞啊!”

  “大王過譽了。吾大周雖強,卻仍就不比趙國啊。如今,吾國初戰失利,大軍已退回境內,以作防守。”

  聽了張承的話,劉琦故作驚訝,而後問道:“這....豈不是將中原拱手讓與趙王焉?”

  “吾家陛下亦是不想,然戰局所迫,不得已而為之。那趙王出身四世三公之袁氏,底蘊非常,吾大周不可比也。中原四拓之地,亦非吾大周所能爭也。可惜,趙國旦取中原,定趁勢南下,飲馬長江,荊州隻怕也避不了戰端啊!”

  張承說話間,就道出了來意。

  而劉琦,等的就是這番話。

  “那不知公佑有何教孤?袁氏之大,孤深有所感,更兼孤之姑丈大成皇帝,亦是趙王逼害,此仇不共戴天啊!”

  劉琦語氣甚重,盡顯憤怒之意。

  張承搖了搖頭,歎道:“良策沒有,而今隻能寄希望於大楚太子耀出麵,號召豫州諸郡豪傑,共起而拒之。吾大周,於河洛拒守,主力出武關,合兩家之兵,奪取南陽乃至豫州,複大楚社稷。而齊王於東,謹守大河,威脅汜水。吳國出兵徐州,攻顏良之後。如此,天下合力拒之,趙國定無功而返。”

  “好!周帝偉略,孤堪之不及。趙國四處用兵,互不呼應,有周帝統籌四方諸侯,何覷趙王哉!”

  “那大王的意思....”

  張承麵色一喜,開口言道。

  誰知,劉琦輕輕的搖了搖頭,話還來不及說,張承的臉色就變了。

  說了這麽大半天,鬧著玩呢?

  “公佑,汝不在荊州,不知荊州之難啊。前有吳王孫策,傾國來攻,孤得天之幸,僥而破之。但那張羨,卻是據守長沙,前不久吾荊州兵馬,方剛破城。荊南四郡之宵亂,仍未徹平,主力大軍難以調回。而荊北,水師或可堪一用,步軍嘛....都是些新卒,難堪大用啊!”

  劉琦一邊歎著氣,一邊長篇大論。

  也許,張承早就猜到了這一點,點著頭應聲道:“大王,荊州之難,吾大周亦知之。固,荊州水師出動即可,隔絕趙軍之援,吾等先下南陽。驟時,荊州水師會合東吳水軍,與兩淮地,破趙軍易爾。顏良隻要失利,周、荊、吳、齊四國之眾,便可合兵一處,攻趙王行轅,亦能大勝之。”

  “言雖如此,可吾荊州既要出兵,總得有所收獲吧。”

  看著張承這麽能說,劉琦也不禁有點煩了。嗶嗶哩哩了半天,丁點好處不許,就想要荊州又出兵又出船的,哪有那般好事。

  張承神氣一揚,大手揮擺著,言道:“隻要把趙國大軍逼回河北,倒是中原之地,吾四家分之。大周據有河洛、穎川,齊吳以淮河為界,以北諸土歸齊國,以南諸城邑歸吳國。而荊州亦與齊國,以汝河為界,汝河以西歸荊州,以東歸齊國。”

  劉琦嘴角一抽,盯著張承,眉目略帶不善。這周使,真的是來求救的?

  “南陽本就是吾荊州之土,歸複無疑。豫州諸郡,本是楚國之土,今楚太子無意繼大楚社稷。但大成皇帝,承以天命,不可斷也。孤乃楚王之婿,亦可承楚社稷。大楚之土,不說全部,起碼穎川、汝南、陳國、梁國、沛國,當歸於孤。”

  “大王之言,並無不妥。隻不過,此番大戰,齊國身披重任,若不予以利益,隻怕齊王再歸附趙王也並非不可能啊。所以,梁國、沛國當予齊國。”

  “可以,隻要穎川、汝南、陳國、南陽四郡之地,也可!”

  “那便依大王之意,穎川、汝南、陳國、南陽皆歸大王所有。”

  張承當即應了下來,生怕劉琦再給反悔了。

  嗯?

  見張承答應的如此利索,劉琦不由怔了下眼,自己為啥不多討討價?看樣子,再扣下來個梁國也不是問題啊。

  罷了,既然都已經說出來了,貿然悔之,更加不妥。

  再說,這四郡之地,對於荊州而言,已經是一塊美到不能再美的肥肉了。

  “貴使,孤還有一請,希望貴使考慮一下!”

  “大王有何想法,盡可言之。承縱是不能應,亦可回稟陛下,由陛下定奪。”

  “哼~也沒別的,調查司也該撤出荊州了。否則,孤寢食難安啊,如此何以共同拒趙?”

  張承點了點頭,似乎認同這句話,遂言道:“自無不可,不過此事外臣尚需要報回朝內,由陛下下旨。時間上,可能要緩一兩個月。”

  “一兩個月,孤等得起!”

  劉琦眯著眼睛,心裏也下了主意。調查司一日不退出荊州,自己就一天不出兵。反正大周,比荊州要著急。

  一口氣幾個郡說給就給,看來周國這次麻煩有點大啊!

  “噢對了,孤治下武陵太守金旋金元機,出身名門,素有才望。荊州地小,不足以展其所才,孤便舍愛,由金元機護送孤之愛弟,入長安,以顯孤此番誠意。”

  劉琦說完,就輪到張承泛苦了。

  真沒想到,這劉琦是打算借著這個機會,把國朝在荊州安插的勢力清除幹淨啊。甚至,連劉琮都不放過,直接打包給國朝。

  不過也好,劉琮再沒用,也是劉表之子。此番若能大敗趙國,天下誰還能擋國朝鋒銳。日後攻取荊州,用得上劉琮。

  “外臣職權甚小,此事本不當擅自代陛下決策。然今不同平常,自當行非常之事。此事,外臣鬥膽,二公子可隨外臣,一並前往長安。”

  “好!公佑爽快!”

  劉琦喝彩一聲,甚是欣喜。

  荊州的總體實力並不差,可就是內鬥太嚴重了。隻要劉琮去了長安,那些人應該也不會再生別的亂心思了。

  休整數載,聚合全力,日後未必就不能與周、齊爭奪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