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白馬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5-11 19:04      字數:4611
  次日。

  回到自己營寨的趙睿和珪元進二人,立即派人去了汝陽城,言語甚迫。

  當天下午,俞涉還在思考間,便有帳下將校,打開西門,迎趙軍入城。全城將士,無一作阻,默默的觀望著近萬趙軍,湧入城內。

  麵對這般情況,俞涉根本沒有絲毫辦法,軍心盡散,非人力可以挽,遂就此投降。

  消息傳到顏良大營前寨後,亦是將近傍晚。

  而軍中三萬兩千餘精騎,亦是盡皆而發,趁著黃昏,踏馬北上,直奔軒轅關。

  汝陽即下,顏良莞爾笑了下,便將這事丟到了一旁,僅是安排人往滎陽王帳傳訊,又命信騎高職趙睿,控製好楚軍降卒即可。

  真正需要在乎的是平輿啊!

  從城內傳來的消息看,楚軍已經沒有抵抗的心思,因為就連平輿也有不少豪富之家,在倉惶而逃。

  這些人的逃跑,無關國朝大略,國朝也不會把他們放在心上。

  但,他們的逃跑,卻實實在在的表明了,楚國新都的確可以輕易下之。

  不過,讓自己沒想到的是大成皇帝,居然身在平輿城內。

  ......

  次日,趙將孟岱率右軍三萬餘眾,西入南陽郡,攻城略地。

  兩日後,顏良移大營至平輿城外,與城相距,不過二三裏,近在咫尺。

  而城內的兩萬餘楚軍,卻絲毫不敢出城一戰,博上最後一把。城內的人,更是往日奔走平輿、趙營之間。

  短短數日,顏良見了不下百十人,多是楚國朝臣。

  倒是自己一直想見的荀悅,以及陳瑀兩人,當然這兩人一直都在平輿城內,未曾出逃。

  三軍中帳之內。

  顏良穩坐在帥座之上,端視著帳內諸將,詢問道:“如何了?使者還是沒見到大成皇帝嗎?”

  “回大將軍,未曾見到。不過,城內有人言楚皇太子耀,以及楚司徒楊弘,已經不在城內。”

  “噢~嗬!”

  顏良擺著頭,輕蔑一笑,袁耀、楊弘,逃又能逃到哪去,無非是南陽、江夏。甚至,有可能跑到荊州境內。

  無所謂了,讓大王日夜難眠的隻有大成皇帝。

  大成皇帝一死,楚國之眾,便會樹倒猢猻散了!

  “既然見不到大成皇帝,那便告訴城內眾人,明日三軍進城!”

  “諾!”

  “對了,傳下話去,任何人不得對大成皇帝示以刀兵,膽敢犯者,死!”

  “諾!”

  “趙將軍何時可至?”

  “日頭未落便可至中帳,不過左軍數萬將士,尚需明日方至。”

  “趙將軍到了,讓他直接來見本將。”

  “諾!”

  ——————————————————————

  楚國局勢的一敗塗地,也影響著整個中原,乃至整個北方的戰略行動。

  齊王曹操親率精銳五六萬人,光明正大的出陳留,過酸棗,直奔白馬。這一切,在趙軍的遊騎之下,幾乎察覺的一清二楚。

  而其目的,自然也是躲不過隨軍征戰的趙王幕僚等人所料。

  “子遠算無遺策啊,那曹阿瞞,果然直奔黎陽去了,哈哈哈....”

  滎陽王帳內,袁紹聽著帳下人的匯報,開懷大笑。

  身側站著的一群幕僚,也皆是麵露喜色。

  許攸亦是嘴角微揚,言道:“大王,根據大將軍前日傳來的消息,現在汝陽應該已經拿下了。十幾萬大軍,兵臨平輿,楚國已非吾等憂患。而今,曹孟德又奔黎陽,可以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子遠且說說,圍堵曹操,當以何人為將。曹阿瞞,孤還是了解的,能力非凡啊!以八萬大軍對陣六萬精銳,並沒有那麽容易。”

  “淳於將軍久經沙場,足以統製各軍,將齊王圍殺在白馬。”

  “嗯~也好。”

  袁紹點了點頭,心中掂量了片刻後,也覺得不錯。

  不過,旁邊的田豐可就沒那麽輕鬆了,微微佝僂著身軀,頓了頓拐杖,言道:“大王,此計太過冒險,且淳於將軍久居於鄴,十餘年未臨戰陣,恐不當也!”

  “田相,淳於將軍去歲方剛經曆了洛陽大戰,攻城略地數十,何言十餘年未臨戰陣乎?”

  許攸當即反駁一句。

  田豐輕咳兩聲,凝視著許攸,言道:“淳於將軍,雖是功勳老將,然才能籍此,非曹孟德對手。若為其所敗,吾等平失鋒銳,而齊軍徒獲激奮。還是以文車騎統軍,較為妥當。”

  “元皓多慮了,曹操所部,唯六萬人耳。吾等十餘萬軍,何言不能敗之。淳於將軍的能力,孤還是了解的。”

  袁紹笑著臉道了一句,讓田豐有些難以接話。

  自家大王對於淳於瓊當然了解,不然也不會讓他居尊位於鄴城閑置數載,而統兵不得。可自從去歲,二公子和淳於將軍走到一起後,就再次得到了率軍作戰的機會。

  大王究竟在想什麽?

  田豐擰著眉頭,有些難以猜測。

  長公子如今的表現,亦是不差,隻要擊敗曹操,統一中原。縱是己等皆老故而去,以長公子的能力,合河北、中原之力,足以討平關中。

  為什麽非要在這等關鍵時刻,放任二子爭嗣?

  “大王,且聽老臣一句,周國尚虎視眈眈,不可疏忽大意啊!”

  田豐再度拱起手來,與袁紹勸言一語。

  然而,袁紹絲毫不在乎的抬了下手,言道:“元皓多慮了,孤那劣弟一敗,穎川、汝南、南郡盡為孤有。曹阿瞞,無論如何也翻不了天。莫忘了,兗青豫各地來的書信,可不少啊!彼,人心盡散矣。”

  除了徐州下邳陳氏,尚且還未得到回複外,整個青兗豫三州,棄暗投明者何以千百計之。

  許子遠之策,正如元皓所言有些冒險,但隻要能圍住曹操,齊國各地轉瞬便是趙旗飄揚之局。

  且旦破平輿,那陳瑀還能逃得出自己的手掌心?

  陳瑀都在手上了,還怕下邳陳氏不舉州郡相迎?

  ...

  大王所展現出的這番輕敵之態,讓田豐心感擔憂。可偏偏此刻不僅是大王,三軍將校無不是如此,信心滿滿。

  難以規勸啊!

  旁邊的許攸也趁機說道:“田相,由淳於將軍統兵,縱是殲滅不了曹孟德,但圍堵其不得歸足以。如此,大將軍那邊,也可更加輕鬆啊!”

  聞言,田豐扭頭看向沮授。

  自己對於淳於瓊的能力,也隻是聽聞,具體如何,還是得問問沮公與。畢竟,常年擔任監軍的公與,對於諸將的了解比自己更多。

  沮授也犯了難,遲疑了片刻,才擰著眉頭衝著田豐點頭示意。

  如此,田豐便不再多言了。

  “既然如此,那便從文醜那裏抽調三萬精兵,加上鄴城新至的三萬大軍,以及酸棗外的兩萬兵馬。八萬精銳,也足夠了。”

  袁紹開口揮指,很快就定下了出動的各軍。

  “諾!”

  許攸當即應聲領命,正欲下去傳命。

  田豐突然抬了下手,再度說道:“大王,李傕、程奐等人所率精騎,最多三五日,便能趕回。不若抽調一萬精騎來,也可保萬無一失。”

  袁紹挺了下眉,點頭道:“也可,命人傳命程奐,率一萬精騎,趕往白馬,聽從淳於將軍調遣。”

  “諾!”

  許攸再度應聲,而後折身下去。

  這時,沮授看了向田豐,問道:“元皓,少了一萬精騎,對於洛陽那邊的布局,會不會有所影響?”

  聽到沮授所言,袁紹亦是鎮下麵容,同看向田豐。

  曹孟德也就那十來萬兵馬,齊國各地心向趙室者甚多,算不上心腹之患。

  唯獨盤踞關中的周國,才是頭號大敵啊!

  “咳咳....”

  田豐猛烈的咳了兩下,搖頭道:“無妨,周軍雖然已經開始出動,但一時半會打不起來,時間足夠了。”

  “有元皓此話,孤就可以放下心了。周王誠,實乃大患啊!”

  ........

  散議後,田豐便和沮授二人,回到了一帳之內。

  端坐後。

  田豐便一直盯著沮授看著。

  這種感覺,讓身為至交的沮授,也有些不是很舒坦。

  “元皓兄,何故凝而不語?”

  “唉~”

  田豐白首微頷,出口問道:“公與,汝且與某說,淳於瓊能力究竟何如?”

  沮授身行一頓,端起茶水,飲了一口,言道:“若其與曹孟德陣戰交鋒,或許會處於下風。但若穩妥行事,足以結四方之兵,困住曹操。”

  “當真?”

  “當真!”

  沮授翻了下白眼,那淳於瓊再不濟也是打過不少仗的人了,能力在河北諸將中已經算得上出眾了。隻不過,沒有顏良、文醜、韓猛那麽耀眼而已。

  再說了,整個河北能統帥近十萬大軍作戰的也隻有這幾人,淳於瓊雖說綴個尾,可放眼全天下,能超過他的也沒幾人。

  “唉~這一仗,越來越不像吾心中所想了。現在兗州戰場、青州戰場、豫州戰場,吾趙軍已是三麵作戰。若是周國參戰,那時洛陽、並州都將燃起戰火,五處交戰,吾等如何能顧得上?”

  田豐連連短歎,感慨著趙軍南下後的巨大變化。

  變化的開端,便是從劉勳軍敗的那一刻開始的。楚國一戰盡折兵馬,趙軍滅楚,已是勢不可擋。

  三軍上下,皆是驕縱之氣橫生。

  也正是這時,許攸向大王獻了圍殺曹操這一策。

  說起來,曹孟德的打算,明白的人不少,就是想再分己軍兵馬。所以,自己和公與,都沒有提進攻延津、白馬,殲滅曹操一事。

  但大王頂不住這等誘惑啊,曹操以身為餌,當真可謂膽大包天。

  “元皓兄,洛陽那邊隻要不出意外,那便可為吾等多爭取數月時間。如此,齊國也差不多可以拿下了。到時候,再和周國大戰,亦無不可。”

  沮授思忖了片刻,安慰說道。

  田豐點了下頭,現在也隻能希望這最後的手段能夠奏效了。

  若能成,那便能為大軍爭取三到五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足夠擊潰曹操主力,拿下兗州、徐州了。

  “對了,大王緣何不用文醜將軍?陳留城內雖說尚有五六萬眾,但曹操帶走了所有精銳,一些烏合之眾,也衝不破車騎將軍營壘。可偏偏大王和許子遠都想讓淳於瓊擔任此戰主將,豐不得解之。”

  沮授莞爾笑了下,搖頭歎道:“元皓兄還看不明白嗎?大王有些忌憚長公子了!”

  “嗯?”

  田豐精光一閃,不敢置信的看著沮授,回味著這句話。

  良久,長歎言及:“唉~諸子內爭,誤之社稷啊!”

  “大將軍乃長公子姑丈,又與文醜交好,關係密切,更兼攬一半的軍權。再加上並州的近七萬大軍,悉從長公子號令。大王,也有些擔心了啊!”

  沮授亦是感慨而言。

  田豐搖著頭:“不妥不妥,再這樣下去,早晚必是禍起蕭牆之內。長公子年歲為長,近些年來也收斂了脾性。不說雄君明主,但守成亦足以,又是袁氏嫡長孫,名正言順。早日定下世子之位,也省得諸臣爭執不休。”

  “這......”

  沮授嘴角一僵,低語道:“大王心生疑慮,吾倒是擔心大王會廢長公子,立三公子啊。”

  “什麽?”

  田豐猛然一驚,一對老目四下張望。

  稍後,方才沉穩下心境,伏身在案,與沮授私語道:“長公子已繼袁氏嫡長孫,緣何大王心生扶立三公子之心乎?”

  “關鍵就在於此!長公子過繼於袁基先公子,的確弱大成皇帝之勢,但同樣長公子亦非大王之子矣。某聞子遠言,審配等人,皆以此議之。”

  “胡鬧!”

  田豐叱喝一聲,連喘了幾口粗氣,再問道:“許子遠非庸才,如何看不出此議之後患,何不勸言大王?”

  “非其不願,實乃大王心中亦有此念。若非如此,審配等人,也不會拿此事進議。”

  沮授緊鎖著眉頭,也有些無可奈何。

  因為他們真的沒有辦法,這是袁氏的家務事,而袁氏亦是天下最龐大的士族。

  “此等事,有幾人知曉?長公子可知道此議?”

  “此事關係重大,唯有大王、審配、汝吾、子遠知曉。”

  “呼~還好。明日,某去勸勸大王,如有不成,公與和子遠便要做好封鎖消息的準備了,萬萬不能在大戰之際,讓長公子知道此事。”

  “元皓兄,授還不知輕重乎?”

  “唉~有此國事,社稷不幸。此外,還要盡早想辦法,削弱周國了。否則,長公子得到消息,必然不肯善罷甘休。內亂一起,就算是一統中原,也隻會讓周國得利。”

  “元皓想的少了!大王前兩日便問吾之想了,恐怕想要借此戰,削弱長公子的勢力。”

  “如何削弱?”

  “不得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