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分兵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5-11 19:04      字數:4499
  數日後。

  趙大將軍顏良,率領各部兵馬,抵達汝陽縣西二十裏外,於趙睿、珪元進二人所立營寨之後下營築壘。

  營壘所在,距離南麵的平輿,亦是不遠,僅六十餘裏。

  對於尚且擁有十一萬主戰部隊的趙軍而言,前軍所在足以在朝夕之間,威脅楚國新都平輿。同時,後軍亦可威脅到汝陽縣城。

  而顏良,就坐鎮在後營,督導三軍。

  隨著趙軍主力的抵達,連續與俞涉接觸數日的珪元進、高翔二人,也愈加頻繁的進出汝陽縣城。

  俞涉的心思已經不難猜測,就連其帳下有些異聲的將校,在得知顏良已至汝陽,國朝大將雷薄投降的消息後,盡是緘默下來。

  所有人都知道,大楚走到了盡頭,剩下的時日,不過是各尋出路罷了。

  汝陽城門尚未敞開,顏良就已經開始召集諸將,謀劃下一步了。

  營壘修築完畢的當夜,一應諸將,便奉命趕至中帳,參議軍務。

  顏良也不與眾將說那麽多沒用的廢話,直接看向趙睿、珪元進二人。

  定睛問道:“趙將軍,汝陽俞涉的情況如何了?他俞涉可下決定,何日開城投降?”

  “回大將軍,俞涉的意思,是想等大將軍破了汝陽再開城。末將等苦言相勸甚多,然其心堅決不移。依末將之想,這兩日間,其若再不開城,那便強攻汝陽。城內數名校尉,已經私自與末將聯係。沒有他俞涉,吾等亦可不動刀兵的進入汝陽城。”

  趙睿說完,略帶著擔心的看著大將軍顏良。

  顏良似應非應的點下頭,沒著急說話,手指叩著身前的桌案,目光瞥向李傕等人,隨後又看了眼右軍主將孟岱。

  “嗯~如此看來,這俞涉還不想頂著背主之徒的名頭呢!嗬嗬.....”

  顏良的一句譏諷,讓帳內的氣氛也不由活動了下,不少人紛紛露出嘲諷笑言。

  畢竟,都已經到了懸崖邊上了,這些楚將還在考慮名聲的問題,著實可笑。殊不知,他們投降不投降,對於趙軍而言,真的不在乎。

  “趙將軍,下去後告訴俞涉,三日內要麽開城,要麽就準備妥當,別被本將麾下虎賁,一口氣衝上城頭!”

  “大將軍放心,三日內他俞涉不開城,末將也定能拿下汝陽。若有延誤,末將甘願從以軍法!”

  趙睿也是豪言既出,當場立下軍令狀。

  顏良滿意的衝著趙睿點了下頭,讚了句:“好,有趙將軍在,本將便可全心視於平輿了。”

  隨後,又看向孟岱,言道:“孟將軍,此戰楚國已無還手之力,但不得不防楚軍退入南陽。而吾等尚有他務,主力再緊追楚軍至南陽,必誤中原大局。所以,右軍明日便開拔而出,攻打南陽郡,占據宛城。宛城以南,權且不顧。”

  孟岱麵色一僵,雖然早就猜到了攻打平輿不會有自己的事,但臨到這一步,確實讓人憋屈。

  遲疑了片刻後,孟岱開口問道:“大將軍,宛城以南,緣何不取?吾等不取,隻怕荊州劉琦、周軍就要占了去。”

  “非是不取,實乃中原為要。齊國大軍尚存,滅齊仍需吾等主力參與。若在南陽和荊州牽扯上,就麻煩了。當然,若荊州軍敢越過棘陽,那也不必考慮太多。另外,下汝南全境後,各地駐防,也需要右軍來負責,君肩上之擔,甚重啊!”

  顏良意味深長的道出兩句話,盡顯自己倚重之意。

  然而,對於孟岱而言,這就已經不是暗中打壓,純粹就是光明正大的不讓自己拿功勞。

  沒錯,攻南陽的確可能會耽誤中原戰略。

  但荊州軍敢越過沔水嗎?

  去歲周軍疲楚,兩萬荊州軍北上,被周國第九軍殺的潰不成軍,狼狽數十裏,直至水寨,方得存之部曲。

  大趙的兵,可未必就比周軍差,他荊州軍敢擄三十萬趙軍精銳的虎須?

  更何況,眼下聽說荊州兵馬,還在全力以赴的攻打臨湘城呢。

  區區一個張羨,都能讓荊州軍圍攻上一年半載,這等兵馬,過了沔水,還不如趙地壯婦,有何懼之?

  孟岱遲遲不應顏良之命,心底更是百般吐槽。如果說打南陽隻至宛城,自己還能接受,但之後要駐守汝南等地,自己怎麽能夠接受?又如何跟三公子交代?

  想到這裏,孟岱不禁轉頭看向李傕,暗帶求助之色。

  李傕沒說話,僅是笑著與孟岱回點了下頭,示意其權且應下。

  看到李傕這般,孟岱才不甘心的衝著一直盯著自己的顏良拱了下手,言道:“末將.....遵命!”

  顏良眯著眼睛,臉色瞬間轉變,換上笑臉,暢言:“甚好,甚好。孟將軍兼顧大局,吾大趙棟梁也。”

  其餘諸將,亦是各有麵色,向著孟岱拱手稱讚。然而,每一個人的心中,無不是在感慨大將軍顏良的威望。

  帳內大將,沒有人不知道孟岱是三公子的人。而大將軍偏偏是長公子的姑丈,如此必然會牽扯到兩位公子的紛爭。

  可區區孟岱,在大將軍麵前,委實不夠看。

  君不見,就連那威望不俗的李傕,也得向大將軍低頭.....

  壓下了孟岱這位三公子的心腹將領後,顏良轉而將目光放在李傕身上。

  李傕嘴角一苦,暗自道了一聲果然。自己投趙,四下無門,跟急需在軍中掌握話語權的三公子,也算是一拍即合。但現在看來,在顏良帳下,能喝點剩湯水,就不錯了。

  “稚然兄與周國名將徐榮,乃是故交,不知君以為徐榮此人如何?”

  顏良的話,似乎有些跑題。

  但李傕知道,不出所料,自己要去洛陽那邊了。否則,顏良怎會在此時,提及文良兄。

  “大將軍可知,傕之所曆?”

  “噢~稚然兄且與講明!”

  “末將追隨魏王,比之徐榮尚早。彼時,魏王為吾等主將,傕為之陷陣。而自徐榮來後,軍中大權,魏王幾乎悉及與彼,傕亦從其號令。直至與關東諸侯大戰之際,將校不足用,傕方有機會獨領一軍。而後數載,每與徐榮合之,必屈居其下。”

  “稚然兄,與徐榮心服口服哉?”

  顏良插口問了一句。

  自己知道李傕的本事,如果說其在三軍布陣交戰,或不能居河北前列。但若說以精騎縱橫,河北三州之地,無人出其左右。

  所以.....

  “自然,徐榮用兵,非是禦兵,而是禦將!兵士如何,其全然不論,隻觀將校。大將軍認為周國諸將如何?”

  “周國諸將?未曾交手,難以論之。不過,觀周國與諸侯所戰,名將輩出,悉久經戰陣之人。其大將軍嚴顏、車騎將軍徐榮、征西將軍蘇則、征北將軍張任,具是世之猛將。更遑論十餘軍將,無不是人中龍鳳,青年才俊亦層出不窮啊!”

  顏良說完,不禁黯然垂首。

  大周三軍,最強大的不在於那些出名的上將,而是趙衢、周瑜等流,年紀輕輕,便久經戰陣,諳熟兵法韜略。餘者偏將、校尉,年輕一輩,何止百計。

  反觀大趙三軍,全都在靠著自己等一群久負聲名的大將在撐著。

  年輕一輩,除了牽招、高翔二人外,其餘小子....唉~

  而旁邊的李傕,在顏良答完後,便繼續說道:“依大將軍之言,周國諸將,才能卓著者甚多,然彼等每逢征伐,多居徐榮之下,而無異言,可見一斑!”

  “稚然兄有沒有妙計,可勸徐榮棄暗投明?”

  顏良擰著眉頭,盯著李傕。

  李傕搖搖頭,無聲勝有聲。

  “唉~”

  顏良長歎一聲,繼而說道:“徐榮乃是大敵,不可不防。如今,楚國將滅,周國必然不會坐視吾等蓄以全力,合擊滅齊。洛陽,乃三軍戰略要害,關鍵所在。而今洛陽隻有兩萬守軍,守將又是王匡、方悅之流,本將不放心,想要使稚然兄率精騎走一遭,防範徐榮。”

  “大王可知曉否?”

  李傕眉頭皺了下。

  “本將昨日已命人送去書信,待君趕至洛陽時,大王使者已俱至。”

  “若隻有末將帳下的飛熊軍,隻怕無濟於事。”

  “自然不隻飛熊軍,程奐、耿武、趙浮三位將軍,亦會率帳下騎兵,與君同往。”

  “末將乃是降臣,唯恐有所爭議啊!”

  “放心,本將既然已向大王舉薦稚然兄,自會考慮周全。到時候,長公子率並州之眾於河內,亦會與稚然兄互為照應。”

  顏良話語即落。

  李傕臉色就變了,目光一瞥身側的孟岱,果不其然,孟岱也在疑惑的看著自己。

  好家夥,這顏良平日不顯山顯水的,今日卻是一鳴驚人啊!

  程奐、耿武、趙浮三人,也皆是麵露難色。

  他們和李傕不一樣,李傕雖然也不是三公子的嫡係,但兩人一個想找靠山,一個想要插手軍權,一拍即可。而他們本是屬於鎮北將軍韓猛將軍帳下,是二公子的人。

  可惜,二公子無意爭嫡,他們這些人也就成為了遊離在權利爭奪的邊緣。

  現在要是去了洛陽,跟長公子打上幾番交道,傳回鄴城,意味就不一樣了啊。

  真是沒想到,大將軍顏良居然還有如此手段。

  顏良自是看到了四人的難色,也不著急,靜靜的等待著幾人下決心。

  這裏可不是鄴城,是自己的中軍大帳啊!

  軍令一下,莫說是二公子,便是大王,也救不了他們。

  帳內氛圍,急轉而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傕四人身上,尤其是孟岱等人,更是緊蹙眉頭。

  若是長公子拉攏到了二公子一派的人,那奪嫡對於三公子而言,就太難了!

  別的不說,河北諸名將,顏良是長公子姑丈,文醜又是顏良至交,張郃、高覽俱是長公子心腹,韓猛又因此加入長公子麾下。如此,三公子帳下,僅餘淳於將軍獨木難支。

  最關鍵的是,二公子若和長公子走到一起,那沮授、田豐等與甄氏關係密切的朝庭重臣,都將倒向長公子一係。還有河北諸商賈、巨富,皆可能因為二公子,加入到長公子麾下。

  “大將軍,末將乃是周國降將,如今與先前官長對陣,嗬嗬....”

  李傕帶著絲絲譏諷,輕笑兩聲,不再言之後話。

  反倒是顏良言道:“怎麽,稚然擔心有人在大王麵前,非議將軍乎?”

  李傕沉重的點了點頭,凝視著顏良道:“隻怕不隻隻是非議!傕於河東闔族,已悉數為周王盡戮,乃生平血恨。對陣徐榮,某不敢言勝,但可保洛陽不失,周軍寸步難進。然,將在陣前,難保身後之事。傕於鄴城,方有幼子誕下,繼以宗代!”

  “放心,沒人敢動將軍子嗣!顏某,可以保證!”

  顏良壓著嗓子,惡狠狠的說著,順便還將目光移到了孟岱等人身上。停留了片刻後,便又看向程奐三人,亦言道:“三位將軍也大可放心,大王絕不允許有人行此等卑劣之行!”

  程奐三人,卻是不敢和顏良對視,紛紛頷首,想要等等看李傕怎麽作答。

  現在的情況很清楚了,大將軍就是在拿自己的威望壓著眾人。若是連李傕都撐不下去,那自己三人就沒啥顧慮了。

  想必鎮北將軍和二公子,也能理解他們三個。

  “末將,得令!”

  李傕眼睛黯然一淡,無奈的拱起雙手,應下軍令。

  顏良嘴角微微一揚,目光再看向程奐三人的時候,果見三人亦是拱手應聲,接下軍令。

  孟岱卻是身形一顫,踉蹌了下,有些難以壓製心中的急躁。

  自己必須要趕緊將消息報給三公子,否則一切就遲了。

  “大將軍,末將身體有些不適,權且告退。”

  孟岱心急之下,直言一句,隨後撂下背影,帶著幾員將校,匆匆出帳。

  顏良也不在意孟岱的無禮,笑眯眯的看著孟岱幾人離去,暗自搖頭,三公子的帳下,也就審配算得上門麵了,其餘人不值一提啊!

  如此焦躁,何以寄之大事!

  “大將軍,這.....”

  看到孟岱徑然離場,絲毫不顧當下正值軍議,耿武不禁道了句,有些尷尬。

  顏良抬了抬手,毫不在乎的說道:“無妨,本將非小氣之輩。三位也不必在意,好生準備,明日便出發,趕往洛陽吧,周軍應該出動了。”

  “諾!”

  “趙將軍,汝陽這邊的事情,就交由汝了。其餘諸將,明日亦隨本將,趕往前營,楚都旬日可下!”

  “末將等謹遵大將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