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楚亡社稷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5-11 19:04      字數:3248
  弘農城外的周帝禦營。

  帝帳之內,高誠與郭嘉、賈詡幾人,也正就剛傳來的消息,推演著戰局的走勢。

  “顏良十幾萬人馬,直奔平輿,現在估計平輿都應該拿下來了。楚國,最多也就在南陽、江夏一帶,依靠荊州苟安殘喘,於大局無關矣。”

  調查司的消息,還算靈通,從汝南將消息傳到弘農,速度非常快了。郭嘉手指著平輿以南的區域,凜著眼眸,說了一句。

  高誠亦言道:“唉~十萬大軍,一戰覆滅,楚國算是退出這天下棋局了,就是不知道顏良是否貪婪,分兵取了南陽和江夏。”

  “當不會。顏良好歹也是河北名將,眼光不會如此短見。楚國兵力盡折,些許殘兵敗將,無法威脅他顏良的後路。所以,顏良應該還是將主力放在攻打徐州的重心之上。”

  郭嘉回了句。

  “對了奉孝,現在齊國在徐州的布置如何?徐州下邳陳氏,可是非同小可啊。尤其是陳瑀尚且在楚國朝堂,一旦他投靠趙國,徐州隻怕會被顏良輕易下之。”

  高誠擰著眉頭,注視著郭嘉。

  “陛下,這一點不好猜測。陳瑀雖然威望不小,下邳陳氏在徐州也是一家獨大,但也不是說陳瑀降了陳氏也會降了。陳珪,也是徐州宿望,他會支持誰也說不準。”

  “這麽說來,陳珪還有些看好齊王?”

  “根據徐州那邊的消息,陳珪長子陳登被曹操任命為徐州別駕,夏侯惇之副。而曹豹、糜竺等人,悉數去了昌邑。顯然,齊王許了陳珪不少好處。”

  .....

  “徐州那邊先不管了!”

  與郭嘉說了幾句後,高誠就不欲在徐州的問題上糾扯太多。畢竟徐州太遠了,即便是有什麽變動,大周也難以插手。

  而後看向賈詡,問道:“閻相那邊怎麽樣了,需要的民夫都準備充足了嗎?”

  “目前已經征召了二十萬民夫,負責河東戰場。而洛陽一帶所需的二十萬民夫,還沒有征召完畢。”

  賈詡深吐了一口氣,又說道:“不過,農忙時間,長安也運送了不少糧秣輜重。宜陽屯積有八十萬石軍糧,前線諸營也有近百萬石,足夠支撐文良那邊三月之用。驟時,想必閻相也能將民夫征召完畢了。”

  “現在開戰,尚且為時過早,趙王和齊王還沒有真正的開打呢。最好先等等齊王攻黎陽後續,再言開戰不遲。”

  郭嘉話音落下,高誠和賈詡都將目光轉向其。

  “奉孝,難道有什麽蹊蹺之處?”

  “陛下,臣隻是感覺,趙國君臣對吾等的防範,有些小了。事出反常,必為妖啊!”

  “趙國在並州有五萬餘眾設防,於洛陽僅有兩萬眾,於河內亦有兩萬眾。依堅城關隘作防,也算不少了。”

  賈詡眯起眼睛,也說了句。

  郭嘉不自禁的點點頭,沒錯,近十萬兵馬防範己軍,的確不少,可讓人出乎意料的地方,依舊存在啊。

  “前幾日,從冀州剛剛抵達的三萬趙軍,悉數東去。趙王莫非以為兩萬人守洛陽,當真能擋住車騎將軍?”

  話語既出。

  高誠也沉下一氣,皺起眉頭,看向案前的輿圖,言道:“這三萬兵馬的動向,的確有些讓人難以摸索。依常理而言,齊王攻黎陽,這麽明顯的分兵之計,田豐、沮授不會看不出來。既如此,前線七萬餘趙軍也足夠維持局麵,靜候顏良大軍捷報,對這三萬兵力的需求並不大。”

  “會不會是疑兵之計!若是吾等不出兵,等顏良拿下徐州,齊國局麵就崩盤了。到那時,一切都來不及了。”

  賈詡也同樣皺著眉頭,提出意見。若是他們真被這三萬兵馬的莫名動向給詐唬住,讓趙軍爭取了更多時間,大周坐收漁翁之利可就成了隔岸觀火,乃至於引火燒身了。

  郭嘉長歎一聲,說道:“臣擔心的是顏良會不會分兵,經軒轅入洛。如今齊國主力被文醜拖住,整個徐州都無多少兵馬,顏良很有可能會派兵回守洛陽。畢竟,趙國君臣不可能不明白,真正阻礙他們一統中原的大敵,是吾大周。”

  郭嘉說完,高誠就陷入了沉思。

  其之所言,眾人早就有所猜想,不是有可能,是肯定會。但這並不影響打不打的問題,因為這就是趙軍的優勢,傾國之兵甚眾。

  “奉孝,文和,且來看。如今,趙國已是青州、兗州、豫州三處戰場,其眾多分。雖說現在真正交戰的隻有豫州戰場,但趙軍已經陷入了多麵作戰的不利局麵。這種狀況,對於吾大周來說,已是良機。若並州和洛陽大戰一起,那麽齊王勢必也會配合吾等打響兗州戰場。如此,即便青州那邊打不起來,趙軍也是要同時麵對五處戰場。朕是沒打過這種多處開戰的仗,可也看不出趙軍還有何優勢可言。”

  “陛下,吾等能看出趙軍已陷入多麵開戰的不利局麵,那田豐和沮授,也必然有應對之策。”

  “奉孝,不必再多言了。大戰一起,那就是見招拆招了。再拖下去,朕也不知道曹孟德還能不能撐下去。”

  “不錯,自大戰開啟以來,齊國的秋收就已經誤了。拖延的越久,齊軍的糧秣就越短缺。這場大戰,還不知道要打多久呢。萬一齊國撐不住了,吾等也不好辦了啊!”

  賈詡懷著一份擔憂說道。

  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的確需要一個好的時機來下場。但當對麵不給機會,局勢緊迫之時,就必須要自己找機會了。

  否則坐收漁翁之利就玩成了作壁上觀了。

  “傳令文良、文師,立即開始按照戰略部署進攻。再傳訊閻相,輜重糧秣,朕盡托於其。明日,禦營遷至新安。”

  “諾!”

  ——————————————————

  五日之間,高誠便已來到新安縣城。

  同時,剛得到詔令的徐榮,亦指揮帳下近十萬之兵,出穀城、河南、伊闕等營壘,前壓威逼洛陽。

  洛陽城內的趙軍守將王匡,當即派遣信騎,飛馬傳報滎陽。

  而此時此刻,滎陽大營內,正不斷的等待著淳於瓊的消息。

  呂威璜、何茂引顏良留下的三萬之眾,正在攻打延津。淳於瓊率領三萬文醜部下,以及新至的三萬趙軍,已經會師,直奔白馬。

  趙車騎將軍文醜,更是率餘眾兩萬人,明目張膽的移營陳留北城,封鎖城內齊軍北上的道路。

  這一舉動,當真是膽大妄為,視城內曹仁及六萬齊軍,如同無物。

  當然,曹仁也不敢去擄文醜的虎須。

  自己帳下的部曲,什麽實力再清楚不過了。守城也許還堪一用,出城作戰,這群烏合之眾也就是給趙軍送菜罷了。

  此外,趙軍已經中了大王之計。自己隻需要好好守住陳留城即可,陳留不失,昌邑就安然無恙。

  與此同時,自汝南北上的三萬餘精騎,也抵達陽翟。正欲籍此繼續北行,通過軒轅關入洛時,早早等候的趙王使臣,帶來了趙王最新的命令。

  程奐率本部精騎萬餘人,折道長社,直奔酸棗,趕往白馬戰場。

  李傕帶領餘下兵馬,繼續前行,往軒轅關而去。

  而平輿縣城,卻已經淪陷了。

  在與城內楚國諸朝臣商議了兩三日後,平輿城內守將橋蕤打開城門,放趙軍入城。諸府寺官吏掾屬,皆夾道相迎。

  唯一沒有投降的地方,就是城內的郡守府。

  汝南太守孫香,及十餘名楚國將校,帶著寥寥千人,堅守在郡守府內,保護著大成皇帝。

  顏良也沒有著急讓趙軍將士進攻郡守府,隻是命人前往勸降。隻要大成皇帝去尊位,奉上璽印歸趙,不僅可以保全性命,更不失榮華富貴。

  可惜,這種勸降,對於袁術而言,就是最大的侮辱。

  去尊位,奉璽印歸趙?

  ....

  當夜,趙軍強攻郡守府。

  殺聲蕭瑟,遍傳平輿全城。

  明月高懸之際,小小的郡守府就已經被趙軍攻陷。

  次日,天色放亮,晨曦照耀時。

  城內就傳起了大成皇帝自焚而崩的消息,不僅是城內百姓,便是那些投降的楚國朝臣,也莫名多了幾分傷感。

  那畢竟是敬告天地,立郊成廟的大楚大成皇帝啊!

  當日,顏良命人持所獲大成皇帝天子六璽,及虎符、節杖、斧鉞,楚國藉冊、起居注等書,悉數送往滎陽。

  並收斂大成皇帝遺體,打鑄梓宮,後發往滎陽。

  又以降臣劉普暫任汝南太守,發布告安民,傳檄各地,汝南餘縣,望風而降。

  進入南陽郡內的孟岱等人,也是一路直行,所過之處,皆奉繕食壺漿,迎納趙軍,宛城亦是如此。

  進駐宛城後,雖說趙軍已經沒有繼續南下,攻城略地的想法。但其南棘陽、新野,其西穰縣、順陽,其東複陽、隨縣,其北魯陽、雉縣等地,或遣人請降,或更旗易幟,圖保安存。

  至於早就出逃的楊弘和袁耀等人,更是無法挽住這已經崩潰的局勢,隻得繼續南逃,直入荊州,求救於漢壽王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