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破城伏首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5-11 19:04      字數:4546
  十月初的晨曦,還是如同往日那般涼爽。

  而雍氏城,卻沒了以前那種和平的時日。

  隨著顏良率領的各部趙軍主力,紛紛抵達雍氏城,徹底堵住了劉勳率領的楚軍主力趕往陽翟的前進方向。

  被困孤城還算不上慘淡,可當困守城池,外無援軍,內無糧秣之時,才讓楚軍統帥劉勳真正感覺到什麽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大軍撤退匆忙,想著能趕在趙軍主力抵達之前,進入陽翟地境。如此,即便在陽翟被趙軍堵上,起碼也有不少的糧秣供大軍吃用。

  現在,陽翟應該已經失守了。

  小小的雍氏城,連一兩萬人都容納不下,糧秣又斷,大軍是拚死一戰,還是舉眾降之,讓劉勳左右為難。

  降,趙王容不容得下他們這些陛下心腹,都說不準。甚至,有可能還會被趙王清算。陛下和趙王的恩怨,天下皆知。

  死,留個好名聲也算不錯。

  隻是,有多少人能夠麵死而如生?

  駐足在雍氏城西門樓上,劉勳長歎一聲,微微搖了搖頭。

  妻小皆在平輿,投降的話,自己也許有一定的可能活下去,但闔族必死無疑。

  打吧~

  再拖下去,情況隻會更糟!

  “傳令,三軍出營!親衛集結,護持本將中軍大纛!”

  “諾!”

  身旁的親衛將領當即應聲,隨而折身安排諸信騎。

  信騎方剛出城,城上依次擺列的數十張大鼓,在諸力士的揮擊下,發出一陣陣的怒吼。

  城外諸營寨,聞鼓而齊動。

  早就得到將校、軍吏安排的士卒們,紛紛拿起武器盾牌,開始集結。

  對麵的趙軍遊騎,再聽到鼓聲後,便立即折馬回營,回報中軍大帳。

  中隔十裏。

  快騎來回一遭,也不過半個時辰罷了。

  但半個時辰,也足夠楚軍整軍出寨,行陣營外了。

  六萬餘楚軍將士,全部出動,甚至還予隨軍的三四萬民夫,分發戈矛兵刃,編入後軍,以為諸軍後繼,計餘近十萬之眾。

  軍有三分左中右,劉勳親率諸多大將坐鎮中軍大纛所在,陣中將士僅有萬餘人。而左翼交付給了楚國大將雷薄,居甲士最多,有三萬眾,充為進攻主力。而右翼則付之上將樂就,引兵兩萬。

  三軍出營之後,各部曲依號令行進,布置陣線,左右遮掩,旌幟延綿似海,氣勢亦有三分壯。

  指揮著三軍陣型,劉勳很快就見到了趙軍兵馬。

  離其營尚有三裏之餘,而趙軍諸部已出,列陣相向。

  兩相較之,高下立分。

  雖說顏良分出了前軍一部兵馬,去攻掠穎川諸地,但趙軍仍舊擁有十幾萬步騎。具體兵力,劉勳並不知曉,但觀其陣勢,目不可及,僅是步軍陣型,就決然不下己眾。

  而大軍左側,尚有數萬鐵騎,左右遊走,伺機相動。

  兵力居其下,士氣亦居其次,戰力.....

  兩相觀望片刻後,顏良、劉勳不約而同的命令各軍陣前壓。

  相隔裏餘,趙軍停駐腳步,諸陣射住陣腳,前陣諸弓弩射手,積弩攢弓,插矢入土,跪、立相序。其後,戈矛、刀盾,皆嚴陣以待。

  劉勳沒有著急下令諸部進攻,而是號令後軍部曲,將居於後方的四萬三千餘民夫,悉數置於三軍之前。

  而後抽調左翼雷薄所部近萬將士,摻入中軍。中軍部曲,以大將劉偕率領,補入右翼樂就所部。

  趙軍顯然在己軍趕來戰場的途中,將自己的布置打探的一清二楚。數萬精騎,布置於左,正衝負責主要進攻的雷薄所在左翼。

  現在,自己也必須要作出改變了。以三萬主力精銳,和敵精騎較量,幾無成算。

  顏良坐看著劉勳在那裏調動軍陣,而無一令。

  這一仗,隻要自己不犯太明顯的失誤,怎麽打都是一個贏字。

  有三萬精騎在,麵對十餘萬眾的楚軍,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

  一個時辰過後,楚軍軍陣再度恢複平靜。

  隨著劉勳拔出佩劍,朝著正前的趙軍揮指,身後架於戰車之上的大鼓,驟然雷動。

  諸陣,皆倚陣向前。

  被驅趕到最前方的民夫們,在身後數千士卒刀矛的威脅之下,也不得不鼓起勇氣,拎著戈矛刀劍,朝前移動。

  不過,身無片甲的他們,在走到三軍之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這場戰爭中最顯眼的炮灰了。

  “風!”

  一聲高謳,軍吏一邊舉著手臂,一邊盯著最前麵楚軍的步伐,等待著他們踏進陣腳的那一刻。

  其下弓弩之士,皆搭箭在弦,後仰傾舉。

  “大風!”

  “大風!”

  “嘣!”

  幾乎同一時間,位於趙軍軍陣前的十餘陣弓弩兵,將手中緊捏的箭矢發射出去。

  頓時,天色為之一暗!

  “殺!”

  踏進敵軍陣腳的那一刻,伴隨著趙軍勁弩齊發之際,數以萬計的楚國民夫,呼聲呐吼,朝著敵軍殺去。

  隨軍征戰的他們,見過大軍作戰是什麽場麵,也知道這時候隻能往前衝。隻要跑的足夠快,就能夠躲過那些箭矢。

  因為敵軍弓弩兵不會專注於射殺最前麵的人,而是會朝著人最多的地方放箭,以便阻絕他們進攻的力度。

  黑壓壓的一片箭雨,轟然落下,射翻楚兵無數,羽矢滿地。

  楚軍民夫在看到前方那突然被射翻的人群後,有了片刻的停駐,但很快瘋狂的人群,就把這片剛剛清空的地方,再次填滿。

  “大風!”

  一陣陣箭矢,定點洗地,射殺了一群群無甲在身的楚軍。

  臨陣三矢,不等楚兵殺到跟前,十幾座趙軍弓弩兵軍陣,紛紛折身後退,而本在其後的趙軍陣型,亦是同步前壓。

  “迎敵!”

  “謔!”

  待到弓弩兵從陣中穿過後,攔在楚人麵前的儼然是一副戈矛陣。

  大櫓豎於地,戈矛架於上,層層櫛比。

  “殺!”

  “殺!”

  數千人接戰的一瞬間,趙軍戈矛戳使不斷,將一名名楚兵捅翻在敵,而楚兵似乎也毫不介意傷亡,人海不斷的衝擊著趙軍軍陣。

  殺之不絕!

  回歸陣後的弓弩兵,繼續開始射殺楚軍,希冀能夠減輕前方袍澤的壓力。

  但很快,進入射程的楚兵弓弩手,也紛紛還之攢射,掩護大軍進攻。

  幾萬名沒有陣型的民夫,對於趙軍陣型的衝擊,委實造不成太大的效果。因為連陣型都沒有的他們,就食一群烏合之眾。

  莫說趙軍軍陣了,己軍軍陣也能輕鬆攔下。

  但不代表這數萬人一點用處都沒有。

  有著這麽多炮灰頂在前麵,後麵列陣趕來的楚軍精銳,全都在養精蓄銳。而不是像趙軍士卒那般,不斷的消耗著每一分體力。

  此外,幾萬人湧上去,的確衝不散趙軍陣型,可也殺傷了不少人。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趙軍開始更換戰陣,以免交戰良久的將士體力不支,為敵所破。

  交替戰陣輕鬆無比!

  顏良駐足戰車之上,端望著不斷湧上前送命的楚軍,不由嗤笑了一陣。

  劉勳的想法很好,這也的確是他唯一的機會。

  可是,拿這麽多烏合之眾來消耗己軍,楚軍精銳也沒辦法越過數不盡的人群,趁機破陣啊。

  更何況,就算是諸陣體力消耗不輕,那又如何?

  自己帳下,也有一支兵馬在養精蓄銳啊!

  酣戰良久.....

  楚軍民夫,再也頂不住巨大的傷亡,有人開始後退。

  看著腳下一層又一層的屍體,身旁的人不斷的消逝,沒有幾人能夠身臨其境而泰然自若!

  進攻,已經成了送命之時,沒人再去信那些將領的鬼話。

  “殺!”

  然而,後麵的楚軍民夫,剛想轉身逃離這片修羅戰場,就被居於其後,督戰壓陣的楚軍銳士,砍翻了數十人。

  殺戮,嚇住了不少人。

  有人想要搏命揮刀砍了那些督戰隊,有人在看到後退也是死的時候,再度轉身前衝。

  僅是片刻,這數萬民夫,就亂成了一團。

  前麵的人不敢再衝擊趙軍軍陣,往後逃離。而後麵的人,有的在衝擊己軍軍陣,有的卻在往趙軍軍陣那邊湧。

  “進!”

  見敵勢如此,臨戰趙軍軍陣稍退,新替補上陣的趙地銳士,壓著戈矛,開始前衝。

  在敵軍炮灰的衝擊下,他們在大纛的指揮下,徐徐後退了約莫二百餘步。而現在,他們將踏著陣前數不盡的屍體,奪回這二百步,乃至擊潰敵軍所有人。

  十幾座軍陣,合及左中右三軍部曲,紛紛前壓。

  同時,楚軍軍陣在劉勳的指揮下,也開始倚陣前進,不斷的屠殺著擋在身前的民夫,驅趕著他們繼續衝擊趙軍軍陣。

  前麵鋪設的已經足夠多了,現在就看天命在於誰了!

  “殺!”

  兩方主力大軍,十幾萬兵馬,不斷的靠近。

  而身處他們中央的民夫,成為了這場戰爭中最不值錢的人命。

  趙軍在屠殺著他們,身後的自己人也在屠殺著他們,最終崩潰!

  無數人混亂的擁擠著,不清楚自己是要逃走,還是要殺敵。不少人目光迷茫的佇立在原地,任由挺進的戈矛,刺入身軀。

  原本鋪滿了屍體的戰場,再添了一層屍體。

  趙軍將士們,踏著腳下尚有餘溫的敵軍屍體,繼續挺進。

  當混亂消弭之際,趙楚兩軍主戰部隊,終於碰上了麵!

  “殺!”

  沒有任何遲疑,更無軍令所至,早就被那幾萬人鮮血染紅的雙眼,互相開始再次殺戮。

  幾十座軍陣碰撞,戈矛互抵,甲士頻死。

  ......

  卯時,楚軍出營,三軍列陣。

  卯時末,楚軍抵達戰場,兩軍相會。

  巳時初,戰鼓擂起,兩軍交戰。

  午時末,兩軍精銳互博,殺戮甚重,積屍無以計之。

  末時中,楚軍全力博之,三軍盡壓。

  末時末,趙破五陣,楚敗三陣。

  申時中,趙敗楚左翼,楚二十餘陣,已潰其七,餘者惶惶。

  適時,趙三軍盡出,精騎分兩部,一奔擊楚左翼餘陣,一直逼楚中軍大纛。

  申時末。

  末了。

  楚軍大潰.....

  敗兵奔走十餘裏,趙軍以乘勝之勢,直抵雍氏城外,遂而破城外楚軍大營,盡據其寨。

  劉勳率殘兵敗將了了數千人,退入城內。

  而戰場之上,屍積三層,不見寸土。十餘裏間,橫屍遍野,俯首連綿。

  酉時中。

  顏良已經親率諸將大纛,進駐原楚軍在雍氏城外的營壘,並擇其中壘,以為中軍,大樹旌幟,耀武揚威。

  打掃戰場的部曲,亦紛紛歸之,以所命諸營駐之。

  降俘,盡積於外,以精騎環伺,看押其眾。

  酣戰一日,戰事方休,正值進食,充以腹饑。

  入夜後。

  升帳聚將的顏良,便得到了下麵軍吏整理出來的斬獲。

  一戰斬首五萬餘級,俘獲四萬餘眾,楚軍逃散者不過三兩千,逃入雍氏城者,亦僅有區區數千人而已。且陣斬敵軍大將樂就、劉偕、荀正、陳紀,及下將校二十餘人,敵大將雷薄領十餘將歸降。

  這般斬級,已經是算的上滔天大功了。

  悉數趙國諸戰以來,一場戰役斬級過此數目者,也僅有真定滅漢一戰,而那場戰役可是持續了數月時間。

  但今日,僅是一天的時間,就斬級五萬餘,足以和當年震驚天下的豐鎬一役作比了。

  再算上先前的斬級近萬,降俘近萬,短短時日下來,楚國主力軍隊,機會都埋在了這穎川郡下。

  至於城內的數千殘兵敗將,已是不足為慮。

  其次,己軍傷亡,也並不大。戰死一萬一千六百餘人,傷者一萬六千餘人。

  兩相一比,隻有戰勝者,才有資格談論傷者。

  “傳令下去,明日乘勢攻城,得楚大將軍劉勳首級者,封萬戶侯。”

  “諾!”

  .....

  值此三軍正盛,其勢威隆。

  天色一亮,趙軍各部便集結部曲,拖著昨夜連夜從大營運來的攻城器械,強攻雍氏城。

  不到正午時分,雍氏城西門便為登上城頭的趙軍將士打開。

  隨即,各軍蜂擁入城,直趨城內縣衙,欲爭劉勳首級。

  正午剛過,在城頭上吃了一頓的顏良,便得到下麵將校的匯報,縣衙已經拿下,劉勳業已伏首。

  城內殘餘守軍,或死或降。

  繼而,顏良入縣衙,親閱劉勳首級。

  確認之後,便命人醃製起來,會同楚國太尉袁胤之首級,及諸楚國大將首級,一並送往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