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困師雍氏城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5-11 19:04      字數:5452
  渡過巽水後的一路上,韓莒子小心翼翼的帶著部曲前行,更是灑出去了數百人,協助斥候打探情況,生怕一不小心走進絕地。

  然而,跟在其後麵的李傕就不高興了。

  時不時都有一兩騎,趕上韓莒子,命其加速前進。

  照這樣下去,不等遇上楚軍伏兵,自己等人就得原地休息,等待著韓莒子拉開足夠的距離。畢竟,是要打一場反伏擊,必然要拉開足夠大的空間。

  走了大半夜,即近淩晨的時候,韓莒子心中也不禁起了疑惑。

  這都距離巽水河岸快十裏地了,都沒遇見楚軍伏兵,難不成自己等人猜錯了?劉勳慌著逃跑,壓根就沒留伏兵?

  又或者說,楚軍已經發現了跟在自己部曲後麵的飛熊軍,不敢出擊,跑了?

  總之,不管是哪一種猜測,似乎自己一整夜,幾乎都白擔心了啊!

  於是.....

  鬆了一口氣的韓莒子,終於想到了李傕的催促,號令帳下加快行軍速度。

  如此情況,莫說韓莒子,就算是跟在後麵的李傕,也是起了疑惑,不知道是劉勳變聰明了,還是自己老了。

  ......

  事實上,劉勳布置的還真有一支伏兵,原本的設伏地點,韓莒子所部已經走過去了。

  原因就是,他走得太慢了,使得等了好久的楚軍伏兵,熬了半夜,沒見到趙軍追兵,先行一步,追趕大部隊去了。

  荀正騎著軍中為數不多的戰馬,在五千多人的部曲中央,不斷的打著哈欠,有點犯困。

  前半夜所有將校都沒休息,後半夜又忙著趕路,自己還率部留下設伏,謹防趙軍追兵。畢竟,大軍渡過河後,的確有一支趙兵追了過來。

  可等了大半夜,也沒見到趙兵一頭紮進自己的埋伏中,也許是那趙將慫了,又或者是太謹慎了。但自己是著實一夜沒睡啊,現在天都快亮了,還是快點趕路,到了蜀城,說不定還能眯上一會。

  “報!”

  後方突然一斥候,快步跑來荀正跟前,匯報言道:“啟稟將軍,吾等在後方五裏外,發現了楚軍追兵!”

  “啥?”

  荀正腦袋一歪,擰著眉頭注視著這斥候,目光很是不善!

  五裏,那幾乎是近在眼前啊,要不是在陘山東麓,山林茂密,自己等人豈不是早就被趙兵斥候給發現了?

  “可否遭遇趙軍斥候?”

  “回稟將軍,吾等正是發現趙軍斥候,這才冒險前往,知曉了後麵有追兵!”

  “混賬,怎麽叮囑爾等的,起碼要散出去十裏,緣何敵至五裏,方才發覺!”

  “這...將軍,陘山東麓山林茂密,吾等....”

  “退下去,告訴汝軍候,不得讓任何趙軍斥候,探得吾軍軍情。”

  “諾!”

  “其餘人,立即加快速度,甩掉追兵!”

  “諾!”

  身側的幾名校尉當即應聲。

  這種情況還真是第一次遇見,原本是伏兵的他們,怎麽就莫名其妙的成為了被追的一方?

  那趙將到底在搞什麽鬼,等了一夜沒見蹤影,眼看天亮了又冒了出來。

  不止是荀正,其帳下的將校,也是感覺憋氣!

  ......

  而此時,楚軍斥候發現了趙兵,趙軍斥候自然也是發現了楚軍。

  走了一夜都沒碰到楚兵斥候,可現在突然碰到,顯然是有楚軍部曲在附近。

  不過,由於楚軍斥候加強了戒備,使得趙軍斥候,短時間也沒辦法越過楚軍斥候的封鎖,探查楚軍的具體情況。

  消息傳到韓莒子耳邊時,韓莒子當即嚇了一跳,但隨後就感覺到了疑惑。

  這楚兵在搞什麽鬼?

  既然要設伏,為什麽會如此輕易的被己軍斥候發現。這樣的話,設伏的意義何在?而且天都亮了,跑這麽遠設伏,是不是腦殼有毛病?

  “去告訴李將軍,讓騎兵斥候協助吾等,探查楚兵的具體情況。這世道,哪有大白天設伏,還廣灑斥候的?讓李將軍小心些,是不是周圍還有別的楚兵在設伏,免得中了對方的誘敵之計。”

  “諾!”

  信騎記住內容後,調轉馬頭,便往後方跑去。

  沒要兩刻鍾,快馬之下,信騎便來到了綴在後方七八裏休息的飛熊軍所在。

  身後約莫五六裏,就是巽水河岸了。

  現在,李傕清楚的知曉趙浮、程奐三人所率騎兵主力的動靜。

  嗯~他們已經休整近兩個時辰了。

  原因不願多說!

  聽了韓莒子派來的信騎所報,李傕沉了口氣,揮手示意其退下。

  而後,走出臨時搭設的帳篷,眺望著眼前的陘山東麓,略微皺了下眉頭。

  陘山東麓,並非巽水東岸的平坦地區,山林也算茂盛。騎兵貿然闖進去,若劉勳真布置有別的手段,那還真有可能遭中。

  “傳令下去,吾等直奔蜀城。派人告訴韓將軍,立即加快速度,追殺楚兵。另外,讓程奐、趙浮三位將軍渡河之後,直奔雍氏城,不用等吾等。”

  “諾!”

  帳下校尉沒有任何遲疑,這點小事,對於飛熊軍將士而言,根本算不上什麽。

  三千餘騎,紛紛上馬,直接開拔,朝著山麓南側的平坦地區跑去。

  繞過山麓,雖說多了不少路程,但對於一人三馬配備的飛熊軍來說,常有之事。

  近萬匹戰馬,轟轟隆隆的朝著西南方向奔行,滾滾如雷!

  ————————————

  時不過辰,穿越過了陘山東麓的楚兵,就已經能夠看到那不遠的蜀城。

  蜀城不大,更非繁華城邑,隻是一座空蕩蕩的殘破小邑罷了。

  荀正喘著粗氣,眺望著遠處的黑色陰影,嘴角微微揚了下,問向身旁校尉:“斥候怎麽還沒傳來新的消息,趙軍追兵到哪了?”

  “將軍,一刻鍾前的消息,趙軍追兵還在五裏外呢,陰魂不散。現在,估摸著也還是這副樣子。”

  “可惡,若是被這幫混蛋綴著,可不好辦啊!”

  荀正皺著眉頭,有點擔心。自己伏擊不成,現在又被趙軍追兵追著趕,大將軍那裏不好交代啊!

  “將軍,大將軍主力應該就不是太遠了,到時候這區區兩三千趙兵,還敢衝擊吾等大軍不成?”

  校尉實在想不通荀正為什麽會說不好辦,給那群趙兵十個膽子也不敢拿兩千人去碰六萬餘人的主力大軍,找死也不是這麽個法子嘛!

  “廢話,大軍人多勢眾,速度比咱們慢上不少,自然也就比趙軍追兵慢。本將擔心,大將軍見吾等伏擊不成,可能會讓咱們斷後啊!”

  “將軍,也就是兩三千趙兵,咱們五千多人,斷後也能打的過啊!”

  “趙軍主力汝知道在哪?說不定就在這些家夥後麵呢!”

  “.....”

  “那將軍,吾等如何是好?”

  “先入蜀城,拖住追兵,等到夜裏再....什麽聲音?”

  荀正話說一半,突然聽到些許煩雜,不由改口問了句。

  校尉也疑惑的衝著四周望了望,也聽到了些異樣的聲音,但.....

  “打雷了吧,難不成要下雨了?”

  “怎麽可能,這太陽才剛剛出來,怎麽可能下雨?”

  “那不是雷聲是啥?”

  “會不會是騎兵?”

  荀正和幾名校尉的探討中,不知道是誰不合時宜的說道一句,頓時讓其餘幾人愣了住。

  騎兵?

  幾人對視一眼後,便大感不妙。

  “快,速入蜀城,別發愣了!”

  “諾!”

  一番混亂後,數千楚兵聞訊,宛若遇到瘟神一般,爭先恐後的朝著二三裏外的蜀城奔去。

  二三裏並不遠,等到楚兵開始入城的時候,李傕率領的飛熊軍,才出現了眾多楚將的目光之中。

  滾滾煙塵,遮掩著數不盡的旗幟,以及難以遍觀的精騎,氣勢洶洶,直奔蜀城東門而來。

  自東門入城的眾多楚兵,再也顧不上軍紀,瘋狂的朝著城內湧入,生怕落後一步,被快速趕來的趙軍騎兵給砍了。

  隊伍一亂,城門處反倒是顯得更加擁擠了,入城的速度也比先前慢上一拍。

  “殺!”

  伴隨著後方一陣陣喊殺聲傳來,不少落在後方的楚兵,回頭一看,正見不知幾何的趙軍騎兵,揮舞著環首刀,衝著自己等人衝來。

  “滾開!”

  一名楚兵一刀將擋在身前的士卒砍翻,然後前進了不小的一步。手中的環首刀,也不斷的朝著四周舞動,想要讓自己更快入城。

  越來越多的人效事於其,直到整個城門外、門洞內的都成了這種自相殘殺的狀況時,一切都完了。

  荀正在城門樓上,目瞪口呆的看著突然就混亂起來的部曲,大驚失色。

  想要讓人去重新維持秩序,可亂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這邊城外未入城的部曲一亂,眨眼間城門洞附近也混亂了起來,連帶著入城的部曲,也莫名產生了混亂,諸多軍士,紛紛開始朝著西門湧去,顯然已是軍心渙散。

  “將軍,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一名校尉匆匆跑到荀正跟前言道。

  荀正緊蹙著眉頭,把大軍丟下自己跑了,見了大將軍自己也沒好果子吃。

  “將軍,敵軍不下萬騎,吾等能阻攔敵一宿,已是幸事。今力戰不能敵,遂而敗走,大將軍也會明之情理。”

  校尉見荀正一動不動,麵有遲疑,轉眼就明白了將軍在擔心什麽。於是,改口說道。

  荀正注視著這校尉,沉重的點了點頭,長歎一聲:“唉~非吾等無能,實乃敵騎過甚也!走!”

  ......

  荀正一走,數千混亂的楚兵,就更加混亂了。

  李傕沒有上前,隻是遠遠的眺望著帳下精騎,追綴掩殺楚軍潰兵,徑入城內。

  這種情況不多見!

  稍微有點能耐的人,發覺無法在騎兵殺到跟前進城後,便會選擇就地依靠城牆,列陣準備迎敵。而後,以弓弩布於女牆,居高臨下,麵敵積射,掩護城外部曲。

  如此,自己絕不會貿然進攻,楚兵大可徇次入城,唯完全也。

  結果楚將也太無能了,居然沒安排人著重維持後軍的秩序,以致於後軍一亂,三軍盡散。

  然而,李傕完全不知道,楚軍的士氣,差到了極致。

  戰鬥完全是一麵倒,毫無秩序的潰兵,隻顧爭相出城,追上的飛熊軍將士,隻需要輕鬆的路過楚兵,揮刀砍死他們就行了。

  當然,到了後麵有點麻煩,因為西城門已經被亂兵給堵死了。

  屠殺的速度,驟然降低。

  巳時末,蜀城就安靜了下來。

  遍地的屍體,讓所有人都冷靜了下來。

  業已入城的韓莒子所部,接過飛熊軍手上的活,押著一隊隊降兵,朝著城南一角而去。同時,又分出人手,把屍體抬到城外,準備一塊燒了。

  李傕整隊過後,便立即出城,繼續朝西追去。

  ——————————————

  戌時,天色已暗。

  換馬不停歇的飛熊軍,一口氣狂奔了十幾裏地,終於追上了正在撤退的楚軍主力後軍。

  一支騎兵的突然出現,讓整個楚軍隊形,都出現了片刻的混亂。

  好在,麵對楚軍主力部曲,飛熊軍也不敢冒然殺進去,隻是環伺在左右,注視著這足足有六七裏長的楚軍。隊列中的火把,更是形成了一條火龍,蜿蜒西去,目不及終。

  劉勳很快就得到了一支趙軍騎兵追上來的消息,而此刻自己還沒有得到在後方設伏的荀正消息。

  心中疑慮之下,劉勳不得不暫停大軍的行進,聚集各部部曲,免得被趙軍騎兵攔腰截斷,以致三軍潰敗。

  別人不知道軍心如何,自己還能不知道?

  兵敗如山倒啊!

  一支部曲潰敗,在夜色中,很容易引起了全軍的騷動。再加上夜間聯絡部曲不便,很可能形成大潰之勢。

  自己不能冒這個險!

  甚至,連留下兵馬斷後都不行,因為那是騎兵。

  很快,稍穩了下軍心後,楚軍前軍也折返而歸中軍,後軍加快腳步,和中前軍合兵一處。而後,靜靜的等待。

  等斥候的消息,劉勳還不清楚趙軍騎兵有多少人,隻知道有一支騎兵。

  斥候的消息,紛紛而至。

  有的說有兩三千騎,有的說有六七千騎,有的說有上萬騎,各有不一,讓劉勳很難判斷。

  三千騎的話,大軍或許可以維持隊列,繼續前行。七千騎的話,就得結陣而行。若是有萬餘騎的話,恐怕隻能徐圖退回雍氏城了。

  “傳來下去,三軍結陣,以車馬列於陣側,徐徐向前。”

  “諾!”

  劉勳選擇了居中的方案。

  各軍結陣,又布置車馬,一兩個時辰轉瞬即過。

  六萬楚軍將士,以及三四萬左右的民夫,在飛熊軍的注視之下,心驚膽戰的開始繼續向西行進。

  而飛熊軍亦緊追不舍,時而仰作衝陣之勢,時而鼓噪在側,惑其心智。

  看著大軍移動的速度,劉勳差點一把淚流出來。

  太慢了!

  趙將顯然是一名擅用騎兵的將領,遊而不擊,嚇而不縱,太油滑了。

  行進了一個時辰後,劉勳就被迫令停三軍,準備退回雍氏城。

  趁著現在,距離雍氏城也就不遠,早點退回去,說不定還能保全大軍一陣。畢竟,這些騎兵,肯定隻是顏良帳下的先頭部隊。

  若是被趙騎如此牽製,天亮也未必能走十裏地。

  不等趕到陽翟,大軍就會被緊追不舍的顏良咬住。

  剛剛收斂大軍不久的楚軍諸部,還沒來得及抬腳往雍氏城趕,越來越多的趙騎趕至於此。

  聽著耳邊不斷傳來的騎兵馳騁之聲,劉勳心下一緊,趙軍主力要不了多久應該就到了。

  於是,將令即下,楚軍各部放棄車馬,保持陣型,速速往雍氏城後退。

  稍後,趙浮、程奐、耿武三人率主力騎兵,與李傕合兵一處。

  數萬精騎,奔馳在側,楚軍人心惶惶。

  劉勳無奈,隻得命大將雷薄,率一萬將士,先行趕往雍氏城。而後,以諸大將,分率部曲,行裏步而嚴陣以待,接應後續部曲移陣。

  不得不說,劉勳的處理,已經是非常細膩了。

  不僅使得三軍未有自潰,更是讓李傕等人,無可下口。

  楚軍主力的撤退,雖然速度極慢,可穩重有餘。

  三萬騎兵,趁著夜色硬衝六萬步卒,並沒有什麽困難。依照李傕的估計,最多損失不會超過五千騎,便能將楚軍擊潰。

  但,不值得!

  把劉勳必回雍氏城就足夠,他劉勳撤退的時候,可是將糧秣都留在了洧、巽之間啊。

  待到大將軍主力步軍殺至,圍困雍氏城,楚兵堅持不了十日。

  三萬精騎,眼睜睜的看著楚軍在劉勳的指揮下,退至雍氏城。

  而劉勳,也布置了萬餘人,進入城內,其餘各部曲,於城外就地紮營,準備堅守待援。

  趙國大將軍顏良,率各軍部曲,未及趕到陽翟,便得到了李傕等人,逼迫劉勳主力困守雍氏城的消息。

  隨即,顏良親率主力大軍,趕往雍氏城。

  又遣大將趙睿,率萬餘眾,進攻穎川郡治陽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