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兵無常形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419
  當天下午,對岸的王威送來了兩萬石軍糧。

  少的可憐!

  對於近四萬大軍的趙衢他們,兩萬石軍糧,也就是四五天的用度而已。

  但,既然心中有了戒備,趙衢和周瑜也沒有過多計較。而且,縱是和王威再理論一番,彼等也不會多給自己軍糧。

  有那個時間,還不如自己想想辦法。

  相安無事了兩日後,周軍亦是打造了不殺的攻城器械,具備進攻墊江城的能力。

  天色一亮,趙衢的第三軍全軍出動,外加第八軍一師兵力,兩萬餘人,列陣於西漢水東岸,遙望對麵的墊江城。

  渡河!

  軍中輜重校,製作了數之不盡的木箱,備齊了繩索、實木、鐵釘,以及十幾艘小船。百餘人迅速登舟,開始渡河。

  河對岸似乎沒有任何蜀兵在此布防,十幾艘船迅速靠岸,於河岸邊,釘下四根足有孩童手臂粗的鐵棍。尾端,還帶著一串三四丈的鐵索,深入土中。

  隨後,留下幾艘船,備以弓弩手,駐留河中,謹防蜀兵斥候破壞。

  餘者悉入河中,沿途釘下木樁,掛之繩索。

  幾個來回下來,便是半日功夫沒了。

  而浮橋的繩索才剛剛布置完畢,開始進行浮箱、木板以及撐木的鋪設。

  東岸。

  趙衢和周瑜眺望著盤踞在不遠處的墊江城,皆是皺眉不已。

  蜀將任由自己等人搭設浮橋?

  那趙莋雖然不懂軍事,可鄧賢好歹也是號稱蜀中名將,豈能不知此番道理!

  要麽敵人埋伏的有兵馬,想要半渡而擊之。要麽就是敵人有了充足的準備,可以讓己軍縱是搭建好浮橋,也難以渡河。

  “伯達兄怎麽看?”

  “斥候有回信嗎,還有荊州水軍那邊,可有派人來報迅?”

  周瑜搖了搖頭,沉默不語。

  趙衢輕歎一聲,說道:“看來,蜀中那支水軍,就在附近啊!可惜,漢中水軍要負責運輸糧秣,不能馳援吾等。否則,區區西漢水,小小墊江,何以阻吾二人!”

  “稍後退兵吧!若是巴蜀水軍在附近,絕對不能渡河。否則,必然損失慘重。這浮橋,雖能載人乘馬,但還不足擋住戰船的破壞。”

  “那吾等就隻能令尋他法了,荊州軍懷有異心,咱們不能坐以待斃!”

  “回去了再想辦法吧!”

  看著逐漸成型的浮橋,以及那平靜的水麵上。

  趙衢和周瑜又等了一個時辰,此間所有斥候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於是,鳴金收兵,三軍回營。

  連那搭建到一半的浮橋,都給隨意的丟在河麵上,無人顧問。

  這本就是一場試探!

  若是蜀兵有所阻攔,周軍或許還會嚐試進攻一番。可若是彼等毫無阻攔,那萬萬是不能打。畢竟,蜀中再差勁,還是有著三四百艘戰船。而周國,隻有那十幾艘小船,都不夠看的。

  回到營內。

  兩人直奔中帳,再度趴在輿圖前,思索著進兵的策略。

  “沒有水軍相助,這墊江城就是把吾等全填進去,也碰不到分毫啊!”

  趙衢憤慨的錘了一下身前的屏風邊框,對於荊州軍更加的懷疑。按照原計劃,荊州兵馬的主要作戰目標,就是替大軍解決掉巴蜀水軍,同時掩護大軍渡河。

  現在倒好,他倆說不定還要防範荊州兵馬一手,愈加掣肘。

  可惜,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

  想了一會後,趙衢又言道:“公瑾,分兵渡河怎麽樣?實在不行,就將所有部曲都散開,西漢水這麽長,吾就不信,他巴蜀水軍能顧應的過來!”

  “不妥!巴蜀水軍確實顧不過來,可渡河之後,又如何聚集部曲。從墊江到德陽二百多裏間,皆是深山茂林,大軍根本聚不到一起。”

  周瑜搖搖頭,將趙衢的想法給撲滅。

  “砰~”

  趙衢衝著屏風邊框就是一重錘,煩躁的罵道:“他阿母的!不如咱們直接滅了荊州軍如何!省的看見這幫孫子心煩氣躁!”

  “怎麽滅?”

  周瑜白了趙衢一眼,那王威可是荊州宿將,荊州兵也不是益州兵那些戰五渣。別的不說,隻要他們大軍一動,荊州兵鐵定直接跑回江州城,那時候更加尷尬!

  “那汝說怎麽辦嘛,軍中糧秣最多支撐半月。到時候,王威隻要拖延著不發糧,吾等都得不戰自退!”

  “瑜有一想法,或許有可行之處!”

  “說!”

  “讓王平帶一部精銳,趁夜渡河,奇襲江州!”

  “襲江州?”

  趙衢麵色一變,小心翼翼的言道:“吾等雖然對荊州軍有所懷疑,但若是刀兵一動,那局勢可就不一樣了。荊州自友轉敵,很可能影響進攻益州的計劃。”

  “荊州軍的糧秣,肯定囤積在江州。隻要拿下江州,王威也一樣沒糧吃。而後,大軍渡過長江,攻打符節,與武陽軍匯合。先破趙韙,自益南殺入成都!”

  周瑜彷佛沒有聽到趙衢所說的話,自顧自的講者心中的策略。

  趙衢安靜的聽完,轉而再度伏身輿圖前,看著江州以及其西麵的符節、江陽,直至棘道。再往西麵去,就是武陽軍所在了。峨嵋北,則是盤踞在武陽的趙韙,而後是成都平原!

  “來人,尋王平來。另外,速速命人密報杜指揮使,請其商議軍機!”

  趙衢左右權衡了不到半刻鍾,便下定決心。

  見此,周瑜麵色不由輕鬆下來,目光也變得更加淩厲,言道:“前日徹夜長論,吾二人便陷入局中,直至今日,瑜才自覺。王上有一句話說的好,打仗不能跟著敵人的步子走,得讓敵人跟著吾等步子走。”

  說完,也不知是心生感慨,還是猶有欣欣,繼續說道:“吾大周國力強盛,縱是荊州出兵,相助益州又能如何?大不了,一故作氣,全都掃個幹幹淨淨!”

  “說的好,吾大周將校,就得有這氣魄。早就看荊州軍不爽了,公瑾汝打算何時動手。王平隻率一支精兵,可未必能擋住王威的反撲!”

  趙衢神色也愈加堅定。

  “荊州軍想要坐山觀虎鬥,成漁翁之利,其軍必然鬆弛。王平一軍,襲取江州足以。吾等各部,則以伯達兄之策,分散部曲,暗自渡潛水。約以時日,相攻荊州軍大營,如何?”

  “嗯?哈哈,看來為兄之策,也並非毫無用處啊!”

  “在深山密林之中難以聚集部曲,可若是在荊州軍營內聚集部曲,那就簡單許多了。不過,還是得伯侯兄來一趟。即便不能勝,咱們也要準備好退路。符節、江陽那邊,是趙韙心腹大將龐樂,其軍阻於道中。沒有武陽軍配合,吾等很難會師!”

  “富貴險中求!若依公瑾之策,一切順利的話,明歲春咱們便能抵近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