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追根究底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66
  “伯侯兄,許久未見矣!”

  “瑜見過伯侯兄!”

  剛一見麵,趙衢便向杜畿打了聲招呼,周瑜也作見禮。

  杜畿略帶笑意,亦是回禮道:“伯達如今晉身軍將,羨煞畿也!”

  “嗨,第三軍的慘狀,伯侯兄也不是未嚐耳聞。衢能居此貴位,實為大王信重,非是如此,又豈會輪得到衢一偏將之才,充斥大將!”

  趙衢知道杜畿不過是開玩笑,但還是謙遜一語,免得再引起杜畿那幾載深藏之苦。

  杜畿隻是衝著趙衢搖了搖頭,折目看向周瑜,問向趙衢:“這位便是吾大周最年輕的軍將,周瑜周公瑾了吧!”

  “瑜不敢當!”

  周瑜折身作言。

  “有何不敢當,畿於宕渠這荒蠻之地,亦嚐聞長安才俊,唯公瑾冠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英氣雄闊,有大將之風。”

  杜畿看著眼前這位比自己還要高上一籌的周瑜,不禁感慨而言。腦海中又想起周公瑾才賦音律俱佳,領軍餘來,頗有建樹,嘴角也是泛起苦意。

  還有與其齊名者,魯肅魯子敬、耿紀耿季行、張既張德容,皆是國朝青年一代的傑出者。還有楊修、法正、傅允、傅幹、射援、張烈等,緊隨其後。

  唉~大周才俊,日漸繁多啊!

  自己再不抓緊,恐怕要為他人後來居上了!

  “伯侯兄~長安才俊何其多也,瑜又豈敢妄自尊大,言之冠絕!”

  周瑜還是那一副謙虛的表現,苦笑著說道。

  “行了行了,吾等也莫要客套了。今日,伯侯兄親自前來,必有要事相商,且入帳一敘。”

  說完客套話,趙衢便匆忙將話題引回正事。心中的疑慮不解,心難自定。

  “伯達、公瑾,請!”

  “伯侯兄,請!”

  三人相邀入帳。

  隨即,親衛便肅清中帳周圍百步,嚴加防範。

  一入帳,趙衢便等不及的言道:“伯侯兄,長安那邊的來信,是否為真?”

  “當然是真的,此乃都指揮使親自命人傳達,不會有假。劉琦入益,已是必然!”

  杜畿神色微暗,給了趙衢一個確切的答複。

  聞言,趙衢與周瑜,也都凝起麵容。

  周瑜思忖了片刻,問道:“伯侯兄,王上和國朝公卿,沒有任何懷疑?還是說,調查司已查的清清楚楚?”

  說完,周瑜目光緊視杜畿,趙衢亦是如此。

  調查司的情報來源,要比他二人多得多,知道的事情自然也更多。

  “公瑾所言不錯,調查司雖不能說查的一清二楚。但有蔡氏相助,結合荊州局勢,早已分析的七七八八。先前,畿還不敢斷言,但自蔡軍師染疾一事傳出後,便一切都明了了。”

  說完一段話,杜畿走到了帳內懸掛的輿圖前,指著魚複言道:“荊州軍此次出兵三萬,但現在南岸王威所部,不過萬五千人。餘者,皆在魚複。其中,蔡軍師在命王威主力率軍過魚複後,便以心腹部曲,絕斷東西。荊州軍的後軍萬餘人,全都被堵在了魚複以東,不得入蜀。”

  “公瑾猜測的果然不錯,劉表想要調虎離山,而後清其巢穴。蔡軍師反而製之,以入蜀荊軍為挾,逼迫劉表不敢動手。”

  趙衢感慨一言。

  聞者杜畿,不禁看向周瑜,沒想到這小子如此厲害。

  不過,周瑜的神色可沒有那麽好。

  隻見其長歎一聲,說道:“伯侯兄,是不是劉表又以吾和伯達兄所部作挾,使得王上應其所求?”

  “謔,厲害!”

  杜畿大喝一彩,真不愧是名冠長安,僅是自己前麵數語,便猜到了後續。

  “不錯,既然蔡軍師能以魚複挾劉表,劉表又豈肯吃下這悶虧。那王威的後軍,亦是就此停駐魚複城東。荊州隨軍的運糧船,停在魚複以東,駐足不前。吾等糧秣,隨時都有可能被王威給斷了。若非如此,王上也不會答應劉表小兒的要求。”

  “劉表想要什麽?”

  周瑜問道。

  杜畿搖著頭,言道:“江州、墊江、平都、臨江等地,巴郡南部,他都想要!”

  “還真是好大的胃口呢!”

  “伯達兄說的是,隻不過一口氣吃這麽多,他劉景升吞的下嗎?”

  周瑜譏諷一言,又與杜畿言道:“伯侯兄想必早有良策以對。”

  嘿~

  杜畿不甘心的看著周瑜,這小子是不是有點過分了,自己肚子裏的東西都快被他給掏空了。

  但還是說道:“伯達、公瑾,汝二人可能不知。荊州軍進抵江州城後,趙韙軍便將此要地拱手相讓,守軍退至符節。再結合先前趙韙與劉表勾搭了那麽久,兩人必有密議。要不了多久,畿就能將劉表的所有打算都摸得一清二楚。”

  “瑜尚有一惑,劉表請大王許劉琦入蜀,究竟所圖為何?”

  “無非是嗣子之爭,已定下決議。劉表想要借此戰,來培養劉琦的威望,以便日後壓的住荊州眾人。”

  “不會這麽簡單!可以說,隻要有吾大周支持,劉琦不需要此戰,一樣可以鎮得住荊州諸郡。若是無吾大周支持,他又能如何鬥得過蔡瑁、蒯越。”

  周瑜搖著頭,反駁了趙衢了看法。

  杜畿輕嗯一聲,說道:“公瑾說的不錯,劉表不必多此一舉。可既然這多出的一舉,已經動了,那必然還有其他謀劃。”

  帳內突然間,陷入沉寂。

  三人都在冥思苦想,希冀能夠提前一步,猜測出劉表的打算。

  良久~

  周瑜目光漸掠寒意,口中冷冷的說道:“二位兄長,劉景升會不會在這關鍵時刻,陰圖吾伐蜀大軍!”

  “嗯?”

  “不可能,那劉表守成之徒,焉有這般膽量?”

  趙衢還在疑惑之間,杜畿卻是心底一涼。口中雖不將劉表放在心上,但內裏卻是有了些猜忌。

  “瑜不過自斷,不敢言之與否,但不得不防!”

  “伯達、公瑾,畿先走一步了!”

  聽到周瑜的勸言,杜畿也顧不上許多,隻想著趕緊回去安排一下。

  不僅僅要打探王威與趙韙的一舉一動,還要聯絡荊州的楊指揮使,好好把荊州給查上一番。

  趙衢看著匆忙道別離去的杜畿,暗歎一聲,看向周瑜,言道:“公瑾,有這麽嚴重嗎?”

  “不知~但劉琦,確實有資格統帥荊州軍。王威、韓嵩,皆是劉表親信,必能為劉琦所用。蔡軍師,雖斷劉表奇策,但隻怕小覷了劉表的決心啊!”

  周瑜目光看向輿圖中的荊州,心中也是餘驚未去。

  不知道,王上和諸公卿,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