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凜冬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197
  “二位,怎麽打這一仗,可有謀劃?”

  張楊看向兩人,將話題轉回到最主要的方麵。現在不管司徒是否有所布局,但他們既然奉命攻打河東,肯定要想辦法打贏啊。

  沒人會閑著沒事帶著大軍,跑過來圖一敗仗。

  王隗眼睛一撇,看向張燕。

  沒辦法,帳內作戰經驗最豐富的也就張燕一人了。從黃巾之亂,十多年了,黑山軍不僅沒有被剿滅,反而愈來愈盛,靠的就是張燕出眾的能力。

  至於晉陽軍,雖然裝備最為精良,兵卒也是精挑萬選。可一眾將校,全都是王氏心腹,沒幾個上過戰場。

  張燕還沒說話,身後大將劉石就出口說道:“大帥,吾黑山將士,多擅行山林。不若翻越霍大山,避開永安,奇襲襄陵。隻要下了襄陵,河東富庶之地,便在吾等兵鋒之下。而且,截斷河東與蒲子、平陽的聯絡,離石大軍輕易可下諸縣。”

  劉石話還沒說完,就被張燕擺手製止,言道:“此計雖好,卻於大局無益,反而頗費時日。河東關鍵,在於安邑,在於聞喜。打不下安邑城,吾等便無法在河東立足。拿不下聞喜,吾等隻有退兵一途。匈奴騎兵,騷擾劫掠尚行,攻城拔地,委實難以相倚。”

  “那張征東以為,當如何行事?”

  張楊原本聽劉石所言,心中頗有些認同。將河東戰場分割開來,周軍必然不會守蒲子、平陽等縣邑,從而兩軍對峙與一坦無餘的平原之上,更有利於騎兵作戰。如此,勝算自然大上幾分。

  可現在張燕卻毫不遲疑的反駁,讓人心中以為有更好的良策。

  隨即,便聞張燕娓娓道來。

  “依燕之見,周軍必然不會挺兵前出,至多在聞喜設防,以阻吾軍前路。也許,嚴顏可能會龜縮在安邑堅城內,靜待援軍抵達。所以,大可不比翻越霍大山,徑直南下即可!”

  “......”

  張楊眉目一怔,有些無語。

  也就是說,劉石方才所言,實屬廢話嘍~

  “不會吧,嚴顏若是龜縮安邑,那河東富庶之地,盡由吾等劫掠。即便此戰不勝,吾等掠民納財而還,河東也會元氣大傷。”

  王隗也不相信張燕的話,周國的將領卻是都挺穩重的。可就這樣把百餘萬百姓,十餘座膏腴縣邑棄之不顧,未免太狠了些。

  張燕搖搖頭,說道:“怎麽不可能?周軍主力尚遠在涼州,關中唯有第一軍、第三軍、第六軍以及第二騎兵軍和京兆守備軍。這其中第六軍和第二騎兵軍在上郡,第三軍名存實亡,京兆守備又駐守各地。”

  “別的不說,第六軍和第二騎兵軍想要支援河東,必然不敢從孟門渡口東進,隻能由蒲阪進入河東。現在,想必此二軍已經在南下的路上了。所以,吾等必須要速戰速決,兵圍安邑。而後,集結主力,先行擊退周軍各路援兵。”

  聞言,王隗不由點了點頭,果然打過仗就是打過仗的。這戰事還沒有發生,就已經看到了很遠。若真如劉石所言,黑山軍跋山涉水,根本來不及趕在周軍援兵前,圍困安邑。

  到時候,再對峙起來,勝算就太低了。

  “如果周軍匯集諸多援軍,齊齊進入河東,吾等也未必能勝。驟時,深入腹地,退之不易啊!”

  張楊在腦海中勾勒了一番,頓時發現其中關鍵所在。

  張燕點了下頭,默認張楊所言的缺憾。

  但,沒辦法解決。

  己軍進攻河東的部隊,不過三萬餘步卒,外帶上兩萬餘匈奴騎兵,全軍不過五萬人罷了。周王若是持穩,集結各軍後再支援河東,漢軍隻能退避。

  “那便看司徒作何打算了,若是全力取河東。朱儁帳下三萬精銳、晉陽北軍、雁門軍、大將軍帳下精騎,傾力南下,必能奪河東。”

  張燕一句話,嗆得張楊丁點脾氣沒有。

  眾所周知,這是不可能的!

  大漢手中的兵力並不少,黑山軍、雁門軍就有五萬餘人。太尉朱儁手裏還有整編完畢的白波軍、南軍三萬人,大將軍呂布手中的並州狼騎以及坐鎮晉陽的北軍,林林總總十一二萬之多。

  說真的,為了養活這麽多軍隊,司徒都不知道操碎了多少心。

  就這,還讓狼騎這支吃糧大戶,丟到幽州那邊自己覓食呢。

  真要傾國南下,莫說打仗了,糧草都是個難題。他們三萬多人,才不過批了半年之用的糧秣。

  “就且依征東所言,待到來日,本將再上疏國朝,行之後事。”

  “諾。”

  張燕拱手應了一聲,風輕雲淡,似乎這場仗與其無關一般。

  或者說,自己從一開始就沒看到奪取河東的契機。想要拿下河東,憑借一區區韋氏,屬實異想天開。司徒乃智謀出眾之輩,運籌帷幄之間,又豈會看的不明白。

  也許,司徒另有打算。

  反正,河東這仗,肯定打不起來。

  估摸著,最多也就是做做樣子,或者引蛇出洞?

  想到這裏,張燕不由嘴角揚了一下。

  對麵的王隗,也沒說話,麵色之間也毫無縝重之色。

  而帳下一群不明事理的將校,就顯得略有浮躁。依三位大將的言論,那這場仗豈不是根本打不贏了?那還打個毛線啊!

  軍議不歡而散。

  沒過幾日功夫,後續的糧秣輜重一到,三軍將士莫不是欣喜異常。一大批酒肉散下,底層的士卒、軍吏頓時士氣昂揚,恨不得立即南下,先敗周軍,再破安邑,建功立業。

  黑山軍也得到一大批冬衣的補充,讓軍中將士,不再受寒風之擾,心中也對大漢的歸屬心增強了丁點。

  但高級將校之中,卻是愈發沉悶。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軍做的準備也必然愈加充足。甚至,征東將軍所預料的周軍騎兵和步卒,也距離蒲阪每日漸進。

  照這樣下去,繼續呆在界休,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尤其是王隗帳下將校,本想借著攻打河東一役,展現一番,建功立業。現在倒好,一天到晚淨吹風了。

  寒意漸冷,北方的局勢,也隨著天氣的變幻,讓人琢磨不清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