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趙宮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16
  而在冀州鄴城,袁紹聚著一眾謀士班子也在圍繞著河東這個話題議事。

  巍峨的趙王宮,已經遠遠超過了旁邊的漢宮,趙王的威嚴也逐漸深入人心。畢竟四世三公的袁氏,乃天下世家之首,幽冀二州心向袁紹者不計其數。

  他們的奔頭就是袁紹一統天下,登基稱帝,打造一個更加有利於世家的帝國。

  關東士族豪強的影響力,在民間可謂是根深蒂固,遠遠超過關涼士族。同時,世家天下的體係,也使得幽冀二州的資源可以集中使用,這也是趙國最為強大的一點。

  深宮大內,衛戍重重,森嚴肅穆。

  行走在宮中幹道巡視的宮衛,環繞著宮中主殿,仔細的巡查著周圍每一處角落。至於那主殿上下,更是三步一人,甲士林立。

  在其內頂層高閣,屏風障於四麵,甲士避於外。

  趙王袁紹一身常服,毫無架子的端坐在一旁,正對麵則是潁川名士荀諶,二人執子手談。其右,田豐、沮授、郭圖、許攸、逢紀五人,正圍繞著一張巨大的輿圖,侃侃而論。

  “友若,聽聞汝弟,去了孟德那裏?”

  落下一子後,袁紹輕呡一口山茶,隨口一問。

  荀諶捏著棋子的手,不由頓了一下,隨即言道:“諶不知家弟在作何想?曹使君乃大王左膀右臂,與其帳下效力,又與在大王麾下聽用,有何區別?唉~”

  “友若啊友若,孤又豈會因令弟而累汝乎?何必言辭委婉,直言即可!”

  袁紹卻是輕笑了兩聲,壓根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荀文若?

  名頭是不小,人稱王佐,可那又如何?

  大趙人才濟濟,相宰之才不說車載鬥量,但也有十數位之多。至於王佐……眼下輔佐自己的諸位心腹幕僚,何人又不是王佐哉?

  但荀諶可不敢小視自家阿弟,阿弟在趙國數年,大王雖然待如上賓,可並未深信之。或者說是,趙國的決策層已經逐漸固定,弟弟想要插一腳進來,太難了。

  算的上懷才不遇吧!

  但是,其才華遠出同輩諸位兄弟。現在轉而投了曹操,恐怕會對趙國造成很大的影響。

  兗州牧曹操就不用多說了,其實力雖然比不上周、趙、漢、楚,可麵對齊王陶謙,完全是吊打。甚至,在與楚國的一次交戰中,還勝了一場。

  如此狀況,任誰也無法無視橫在黃河岸邊的兗州牧曹操。

  “大王,非是諶自滅吾趙國威風。曹使君並非簡單人物,不好好籌謀一番,想要逼其就範,隻怕沒那麽容易。”

  荀諶帶著擔憂,向袁紹勸諫一句。

  袁紹輕嗯了一聲,神色卻頗是輕浮,與荀諶言道:“友若莫憂,孤與曹孟德自**好,其若歸朝,自是高官厚祿。若其不來,兗州士族皆為孤之所用,他曹孟德尚能翻天否?”

  荀諶眉頭一緊,沒有立下決斷。正如大王所言,袁氏聲望之重,門生舊吏遍及關東,更兼奉天子號令諸侯,攜漢室之正統。兗州上下士林,無不心之所向。

  可誰敢保證沒有萬一呢?

  兗州士族是不少,大多數也都心向大趙。但彼等手中掌握軍權者,唯有張邈、張超兄弟,據陳留攜兩萬眾,偏於側。

  兗州兵馬不下八萬之數,餘者皆是曹操親族所掌。而且隨著曹軍的不斷勝利,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四員上將可謂是聲名日漲。

  一旦曹操反抗,舉州而叛,對於趙國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大王,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啊。曹孟德手握數萬雄兵,帳下良臣名將亦不在少數。”

  荀諶再勸一句,袁紹毫不在意,擺手笑意連連。

  對於曹孟德,袁紹自己心中還真不擔心。

  青州刺史臧洪已經穩住了整個青州的局麵,大**下中原,大可經由青州渡河,完全不需要再走高唐、黎陽一帶。

  再說了,冬季一至,黃河凍層,三軍將士可踏冰度渡。

  沒了大河天險,兗州士林又多所向於己,曹孟德的幾萬兵馬,能夠攔住數十萬趙兵?

  哼,阿瞞若曉得時局,必會入朝。

  這邊袁紹與荀諶手談一局後,目光不由轉向仍在商討之中的幾大幕僚。

  “元皓,所論如何了?”

  袁紹出言相問,陷入爭執中的田豐立即抽身而退,拱禮言道:“大王,臣等意見難以相融,各有機妙。孰優孰劣,猶未可知,難以定奪。”

  “噢~且言來!”

  袁紹眼前一亮,又到了自己決斷之際了。

  “回大王,王允老兒所為,不過誘使吾等出兵,趁機行詭事。這一點,豐與諸君皆同。不過,如何應對,臣以為當將重心置於上黨,先誅朱儁叛賊,兵逼晉陽。隻要能把呂布帳下騎兵逼回來,柯比能反複之人,誘之以利,幽州邊患立除。驟時,再結烏桓、鮮卑,以雷霆之勢,鯨吞並州。”

  田豐說話間,不由在袁紹腦海中勾勒出一副美好的畫麵。隻是,咋那麽像先前伐晉的戰略部署呢。

  想到這,袁紹嘴角一苦,再問道:“元皓,繼續說下去。”

  田豐眉頭微皺,一句話便看出袁紹心中的想法。隻怕自己與公與的見地,不為大王所用啊。事實上,伐晉最好的方略便是如此。

  晉地,居天下之高,俯瞰中原、河北,仗地勢之力,結重重山巒,以為屏障。自一路相攻,漢軍大可集結主力,據之險要作阻。如此,一年半載之間,漢軍完全堅持的住。

  而且,漢軍多騎,來去如風。趙軍聚於北,則攻河內,威逼鄴城。趙軍聚於南,則重蹈前戰,北出邊塞,騷擾幽州邊地。

  難以防之!

  “大王,子遠、元圖與公則之意,則是圖謀河東。而後,以河東、上黨為鉗,左右夾擊太原。北方則盡力設防,若有餘力,可攻代郡、雁門。”

  田豐說完,身後的沮授、許攸等人也已經停下,靜候自家大王的選擇。

  袁紹聞言卻是愣了一下,皺眉苦思片刻後,問道:“元皓,此二計,區別不大啊!”

  “大王,臣以為當取河東。河東經年富庶,隻要奪下河東,遣一大將,兵三五萬,足以北挾太原,南望關中,東掠河內。驟時,大河以北,悉為吾趙之所有。而後,積蓄三年,將百萬雄師,定鼎中原!”

  許攸搶先一步,挺身而出。

  河東,對於趙國的大戰略部署非常重要。此時不趁此良機奪取河東,日後想要再奪,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