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議兵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16
  並州界休城內。

  張楊端坐上首,下麵大將無數。

  曆經與趙一戰,晉漢上下可謂是士氣大振。畢竟,實力派強勁的趙軍,都在他們手中吃了敗仗。

  自從朝廷與趙逆休兵罷戰後,張楊等人便回了晉陽,部署在上黨的大軍,悉數由名將朱儁統帥,對陣趙國大將顏良。

  而今日,他張楊也再度出外為將,調度大軍,為朝廷盡職盡責。

  不比朱儁,久經沙場,威名赫赫。張楊對於作戰,一點都不擅長,甚至都比不上張燕和郭太。更遑論與朱儁、呂布這般天下名將相提並論了。

  然而,老好人一般的張楊,確實能夠揉和大多數人。比如現在場中的晉陽兵和黑山兵,兩軍將校分庭對坐,互為敵視。

  倒是張燕與王隗兩人,安然無恙,誰也不看對方,隻是閉目養神。

  說來也是話長,當初王允想要趁漢趙大戰,借朱儁之手,削弱張燕手中的實力,以便侵吞。同時,又可以憑此戰功,使得朱儁藏的更深。

  事情也一如王允所想,黑山賊遭受埋伏,損兵折將不計其數。原先張燕也深恨朱儁老兒,伏殺自己帳下這麽多兒郎。

  可當朱儁倒戈一擊時,張燕就全明白了。

  如今,黑山軍在整個晉漢勢力之中,處於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兵馬雖然恢複些許,然遠不及當初五萬之中,浩浩蕩蕩。

  而且,王允手中的實力,也隨著這場大勝,猛然增強。每日來,張燕都憂心忡忡的擔心著,萬一王允老兒強吞自己部曲,是屈服,還是再歸太行?

  屈服的話,榮華富貴是少不了,而能享受多少年,也不確定。而再入太行,過著以前的苦日子,別說自己了,手底下怕都沒有多少人會樂意。

  王允之所以現在還沒動手,等著的便是一個契機,一個兵不血刃,把握十足的契機。

  眼下屯兵界休,隻怕就是其心中所想的機會。

  而王隗,自然是知道王允的打算,故而也沒有隨著手下將校一般,表現出對黑山軍的敵視。畢竟身份敏感,一旦言辭不當,很可能會導致黑山軍高層將校心生抵觸,於大局不利。

  至於手底下一群將校互不順眼,倒也並非全無益處,起碼可以更方便的使王氏掌握軍權。

  大漢朝廷並非王氏一家獨大,廟堂之中,那些大漢老臣一個個態度可轉換的越來越快。

  以前朝廷實力不濟,夾在強大的周國、趙國、楚國中間,眾人還能緊緊依附在王氏的大旗之下,同心禦敵。

  現在勝了趙國,趙國又敗了楚國,周國又幾番軍事作戰失利。一時間,那些老臣似乎被眼前的假象給蒙蔽了雙眼,抱團一起,想要限製王氏的發展。

  尤其是軍中,秉持著忠君大義、高官厚爵,沒少拉攏那些將校。再加上朱儁的加入,王氏在大漢並非一言可決。

  “王兄,可曾與韋端那廝聯絡上了?”

  張楊身為主將,自是第一個發話,問向王隗。

  王隗點了下頭,言道:“韋端的人,已經到了軍前。不過,韋氏手中毫無兵權,如何能助吾吾等奪取河東。”

  旁邊張燕,亦是出聲說道:“王兄,司徒到底有何打算?如今三軍匯聚,匈奴兵也在西河集結,難道吾等僅是進攻河東?隻怕,毫無所獲啊!”

  “隗猶不知,不過司徒必然有所謀劃,吾等隻需依令行事即可。”

  “那何時出兵?”

  張燕又問。

  此次回答張燕的乃是張楊,隻聞其言道:“不急,歲旦之前,必然出之!”

  “那可需要多多備足冬衣,某麾下將士尚有身披薄衣者!”

  “張兄放心,過兩日便有一批冬衣而至,先緊汝部所用!”

  王隗麵色溫和,與張燕說道。

  聞言,黑山軍中諸將的臉色不由好上一分,反而是晉陽將校中,有人冷哼鄙夷不斷。

  王隗也不在意,繼續言道:“吾並州物產匱乏,此次攻打河東,黑山軍所得之物,可悉數自留。”

  “噢~”

  張燕眼前一亮,有些摸不明白王隗的意思,但也知道其所代表的王氏,正在不斷的衝著自己散布善意。

  至於兩人手下將校如何,那不重要。

  唯一重要的是,自己能夠得到什麽?

  “好,便依王兄之言。黑山軍定全力以赴,為吾大漢,奪取河東!”

  “無須如此,張兄乃大漢名將,日後倚重之處,尚且良多。”

  看著下麵兩人一言一語間,達成默契。坐在上首的張楊,也不說話,心中自己琢磨了片刻後,才出言道:“二位同心協力,大漢又有天佑,此次必然大勝。不過,周兵實力強勁,軍紀森嚴,遠非趙軍可比。吾等仍需謹慎行事,多加小心。”

  “是極,周軍之所以盛於天下,仗的便是那軍紀之嚴。而後又有軍屬、撫恤、榮名等,故而周兵或懼軍法,或感恩於國,皆陣前效死,無不用命者。也因於此,周軍能夠臨戰必勝,所向披靡。”

  大漢軍隊與周軍的交手隻有一次,便是那場騎兵混戰,漢軍稍有失利。

  不,那次交手也是與已經失國的魏兵交手,還算不上周兵。

  但對於緊緊相鄰的大周,大漢並非一無所知。甚至晉陽兵與白波軍已經改舊製,與周軍軍製看齊。不過,效果還真不明顯……

  也許,大漢僅是學到了皮毛,而未知其深髓。

  “諸位也不必漲他人士氣,滅自家威風。周兵臨戰雖勝,卻全無績果。損兵折將,難取一地。更兼連翻大戰,周軍幾支主力軍多有損傷,那第三軍聽聞幾近覆沒。此時周軍,必然不如先前盛威,攻蜀一役,便可看出。”

  王隗不懂軍事,但也知道不能順著張燕的話,繼續增大周軍的威名。否則,仗還沒打,周軍就贏了。

  張楊默不作聲,也有些摸不清楚周軍的實力。

  因為大漢委實未曾跟周軍交過手,不過大將軍呂布,對於周軍的多有嘉讚。尤其是周軍第一騎兵軍,稱其不下並州狼騎。而魏國的餘兵加入大周後,戰鬥力剽悍的飛熊軍,也是周國一支精騎。

  步軍的話,也隻有跟周兵正麵交鋒過的楚兵清楚了。

  但是周國這些年雖然沒占領一縣一邑,可周兵在戰場上,卻是無與倫比的強悍。

  不論是河洛大戰,還是北抵鮮卑之戰,周軍都吃過不小的虧,但就是能打贏。至於南下伐蜀之戰,沒有生那麽多事,周軍未必會輕易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