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儒林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205
  學子們離開了狀元城,盡情釋放著三日來產生的巨大壓力。而在中央官署,卻是數十位當世名儒,含辛茹苦的查閱著每一份答卷。

  年歲愈大的蔡邕,亦是白了泰半發絲,端坐案前,趁著油燈,看著下麵官員挑選出來的好卷。旁邊是關中大儒馬日磾,法家大賢法衍,還有韓融、左靈、王隆、宣璠等名士,皆仕於教學署。

  大周目前諸寺、署、司間,若論名人最多的,無疑就是教學署了。不僅有著當世大儒蔡邕、馬日磾、法衍、趙岐坐鎮,還有著數十名漢朝降臣屈節於此。

  當然,這些都是外人的看法,而韓融、左靈、王隆等人卻不一樣。他們確實是漢室重臣,周兵攻破安邑時,他們呢有的貴為三公,有的貴為九卿。

  縱是如此,又能如何?

  為大漢盡忠,以死明誌?

  不可否認,每一個王朝的墳墓,都陪葬著不少的忠臣義士。但那僅僅是其中最少的一部分,也許萬人之中,方有寥寥數者。

  至於說名聲,他們能怎麽辦?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要麽死,要麽就去教學署。

  迫於周王淫威,身不由己的他們隻能選擇妥協。也或許心中還抱著身在周室心在漢的想法,也或許是感覺大周有著一統天下的機會,亦或者隻是純粹的想要教書育人。

  總之,現在大周教學署的人員,比之大多數國朝公卿還要強上不少。畢竟,他們曾經也主導過一個幅員萬裏的帝國。

  一群半頭斑白的老人,不顧夜色漸深,饒有興致的篩選著數量眾多的答卷。

  有時看到心中滿意的答卷,也會露出會心的笑容。而有時看到那亂七八糟的答卷,忍不住都要罵兩句朽木不可雕也。

  時間丁丁點點的過去,不說這群老者,便是下麵忙碌一夜的教學署掾屬,都累得夠嗆。

  當晨光照射到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坐落在中央官署的教學署,再度迎來了一批新的答卷。三輛馬車,數十名甲騎相伴,停駐在署衙前。

  隨後,署衙內的文吏當即從馬車之上,搬下十餘個木箱,抬到其內。

  主導教學署的蔡邕,在看到又有一批答卷送至,不禁皺起眉頭。環視身旁幾位友人,雖然興趣博博,可麵色間難掩一夜的疲倦。

  “諸君,天色已亮,不成想今夜吾等居然徹宿未眠。眼下,還是先回去休息下,且待明日再做評閱不遲。”

  “伯喈兄,太學院及上林學宮諸學子之才,直讓吾等驚目啊。策題多有涉及,上達國朝軍政,下抵民生律令。而諸子,卻皆能所答,甚者猶有良見。”

  韓融神采奕奕,絲毫不像是熬了一宿的人。對於兩大國學學子的答卷,看的極為認真。不得不說,有些學子有了好的念頭,寫出來的卻顯得粗糙。不過,年紀輕輕,雙十年華,這份圓潤可不是說會就會的。

  蔡邕回頭注視韓融,言道:“元長,諸子之才學,老夫可比汝清楚。一群黃口小兒,除了高談闊論外,還能有什麽高見。縱是奇思妙想,經彼等紙筆,隻怕也變了味道。”

  “哈哈,伯喈兄當真慧眼也。正如賢兄所言,融這邊正有一人答卷,兄且觀之。”

  “噢,這幫小子還有高見,能入汝韓元長之目?”

  韓融嘴角一苦:“伯喈兄,融又非恃才自傲之人,哪能入不得啊!”

  “且做一笑,元長莫要怪罪。”

  蔡邕笑著擺了下手,與韓融繼續說道:“元長,縱是有些良見,吾等也且待明日再行觀閱,今日且散,諸君回去好生休息。明日,怕是要比今日還要繁忙嘍。”

  “如此也好,吾等養精蓄銳,再鑒良策。”

  ....

  幾位老家夥一散,署衙裏的掾屬、文吏們也是大鬆了一口氣。略微整頓了一下衙中雜亂後,留下數人看管答卷,餘者悉數回去休憩。

  長安科舉的完畢的消息,飛馬連夜傳到驪山。

  驪宮內,高誠正召諸公卿議事。

  所議者,仍舊是西北及西南的攻略。

  眼看十月過去大半,馬上就要進入冬季,雨雪一落,再行戰事已經不可能了。南山那連綿不絕的山脈,再加上與之相勾連的巴蜀群山。一旦下雪,飛鳥難入。

  戰爭是不可能繼續下去了,而且剛剛傳回的消息,益州內部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和諧。

  趙韙手握重兵,盤踞在奪自叛軍手中的犍為、蜀郡屬國二郡國,還占據了巴郡郡治江州,驅逐巴郡太守趙筰。如今,儼然是要跟劉璋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的意思。

  也就是說,大周先前伐蜀,確實有些心急了。

  不過,兩人一時間能否打起來,猶未可知。因為根據傳回來的消息,眾人換位思考,探討了大半日的功夫,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拿下對方。

  再者,還有賈龍等人在峨嵋山盤踞,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麽大事發生。

  整個針對於益州的部署,幾乎全被一場心急的伐蜀之戰給打光了。眼看著大周這兩年之內,是無力南望了,也不知道賈龍、任岐能否撐住。

  好歹也是主動投靠大周的人,大周就這樣把人家給賣了,委實不合適。

  “對了,段公,楊洪率領的義兵去了哪裏,知道嗎?”

  盯著輿圖,高誠問向段煨。

  段煨沉吟了片刻後,指著玉壘山北部一帶,言道:“不出意料,當是進了羌氐之地。劉璋和趙偉的兵馬,都聚集到成都一帶。楊洪等人莫說是在鶴鳴山了,隻怕身在玉壘山周遭,都未必安全。畢竟,兩三萬人,雖是烏合之眾,可人數擺在那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更何況還是跟趙韙如此焦灼難解之際。”

  “那可否讓文良,挑選銳士,尋覓彼等。隻要與其等聯絡上,對吾大周而言,都益處頗多。”

  “臣稍後派人往武都走一趟。”

  “還有便是,讓文良動一動,給劉璋點壓力,免得被趙韙給輕易打敗了。到時候,劉璋占據上風,吾等便施加壓力。其若居下風,便使賈龍等人攻趙瑋,務必要保證兩年之內,益州仍舊處於分裂之狀。”

  “大王英明,臣稍後便傳信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