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長安夜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241
  有了第一日的經曆,諸多考生對於科舉射策的規矩也都已明了。後麵兩日的考試,明顯比前一天鎮定了不少。

  射策的試題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無從下筆,使諸多考生絞盡腦汁,以畢生所學勉強答出。至於好壞,就隻能看教學署的一眾先生們怎麽評價了。

  狀元城城門放開之際,正值天青氣爽,涼風陣陣。

  煎熬了良久的考生們,早已換回自己的服飾,聚集在城門後。大門一開,當即紛紛湧出城去,趁著天色未暗,正當好生放鬆一下壓抑這麽久的心情。

  隨著考生離開狀元城,整個科舉射策最重要的一部分算是完成了。剩餘的,便是挑選出其中佼佼者,分以等第。

  緊接著,軍法司龐恭領著城內兩千餘憲兵,押解著最後一批答卷,出城趕往長安。而京畿守備軍軍部、第三軍軍部數千人,則依舊駐紮城中,拱衛長安。

  禦史台的楊懿,帶著麾下掾屬、文吏,再度檢查了一番考生射策的房間,查漏補缺,以免出現漏網之魚。

  夕陽斜下,狀元城宛若披上紅裝,橫亙在原野之上。

  楊懿引十餘騎,縱馬出城,先於帳下繚屬返回長安。

  而在長安城內,伴隨著諸多學子而歸,喧囂如同白晝。隨處可見有學子結伴而行,暢笑抒懷。也能見到學子與閭裏道路兩側的酒肆中,盡情酣飲。

  這其中,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麵對科舉所出的策題,沒有幾個人信心十足,但肯定有人對自己的答卷很滿意。

  比如魯肅,魯子敬。

  此刻,正與李義,在一張胡桌前,就著些許點心,吃著熏烤的肉串,再時不時喝點酒水,那叫一個痛快了的。

  不止如此,魯肅麵如桃花,習慣了二十多年的肅重,消弭不見,盡顯其中笑意。

  “子敬兄,觀汝麵色,看來是對撥得科舉頭籌,成竹在胸了啊!”

  李義沒有魯肅那麽失態,但也是帶著欣喜。對於自己所答策題,嚴格來說並不滿意。科舉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麵前,想要在千軍萬馬之間,一騎絕塵,需要的不僅僅是才能,還有心態。

  李義感覺自己沒發揮好,心裏實在是太緊張了。尤其是前日、昨日兩天夜間,都沒有睡好。導致次日答題之際,思緒亂如麻。

  勉勉強強交付的答卷,還不知道是否能夠中策。若是中了,實屬僥幸。若是沒中,自身所致,又能怪的了誰。

  考完試了,李義的心態又沒有在狀元城那會緊張了,倒是放的很開。

  魯肅搖了下頭,謙虛的言道:“孝懿兄,肅哪有這般本事,博得科舉頭籌啊。關中學子數以千計,英才輩出,敬能在此有一立足之地即可。”

  “非也,子敬之才,別人不知,義尚不知嗎?縱觀上林學宮諸子,三年下來,沉淪者有之,半途而廢者亦有之。唯獨子敬,於吾上林學宮,出類拔萃,冠絕群才。”

  聽著李義的厚讚,魯肅還是不好意思的尬笑一聲,拱手禮敬,言道:“孝懿莫要為些許謠言蒙蔽,學宮之中,才華尤勝敬者,也不在少數。隻不過諸君不爭不搶,才使肅驟然成名。”

  李義嘴角一抽,也不再與魯肅作辨。自己所言都是實情,偏偏呀,這人就是太過謙虛。

  “孝懿兄,此番射策,可有把握中否?”

  魯肅見李義不再說那些稱讚的話,也不禁鬆了口氣,將話題轉到別處。畢竟不是出身關中,否則肅又豈會這般不敢應之。縱觀上林學子,才過幾身者,寥寥之數。

  經魯肅這麽一問,李義隨意的擺了下手,言道:“嗨,別提了。義恐怕要等候三載,與諸師弟再入狀元城了。”

  “怎會這般,君之所學,涉及頗多,正合策題,當是信手拈來啊!”

  “子敬兄莫要多問了,義多有疏忽,致使宿夜難眠。所答之題,亦是……”

  李義說到最後,吱唔了兩聲,沒有吐出後麵幾個字。

  魯肅見狀,也不再過多詢問,抬起酒樽,衝著李義言道:“那便不提這些,孝懿兄,請。”

  李義點頭一應,抬樽附之。

  兩人坐在路邊,直至夜半三分,這才相邀同去。

  到了點,諸多快活了半宿的學子們,也都是散了場。路邊的攤點、酒肆,也開始收拾殘局,準備收起家夥什。

  子時剛過,一隊憲兵便出現在裏間拐口,衝著已經熄火的街道望去,,幽深寂靜,毫無光亮。

  轉而離去。

  宵禁。

  伴隨著不知何時興起的串串,大周百姓幾乎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到這一新興吃法上麵。市麵上所有能買到的東西,都想要串起來,灑些香料,烤上一烤。

  甚至,市麵上見不到的珍惜食材,也是以串串的形式,走進世家貴胄、王侯將相之家的餐桌上。

  而夜市,亦是相依相存。即便是跨越了千年歲月時空,也仍舊如此。

  不過,宵禁製度可以更改,但不可能抹去。

  沒有監控、沒有衛星的時代,想要保證一座幾十萬人生活的城池,良好的運行下去,夜間的宵禁極為重要。

  不僅僅是考慮官吏、勳貴的安全,更是為整座城池百姓的安全考慮。

  不過,人們對於方方興起的串串委實過於喜好,再加上高誠一心想要加大經濟流動,差點就廢了宵禁之製。因為長安確實安全,不會受外敵影響。一些盜賊,也不敢在天子腳下胡為。

  宵禁的意義,更大於實際作用。

  若非一眾公卿齊齊作阻,長安真就城了不夜之城。

  即便如此,在王權的壓製下,百官也隻能妥協讓步,將宵禁開始的之間,更改到子時。

  在這個枯燥乏味的時代,夜間無疑是最難熬的。而宵禁管製,將這份難熬,又向深淵推進了一步。

  現在就不同了,伴隨著宵禁時間段的更改,夜市的興起,長安的夜晚更加的輝煌燦爛。

  短短兩三個時辰所產生的活力,比之白日何止強了十倍。

  一座城池,一個龐大的城市,最害怕的就是活力日漸愈下。

  大多數人白日都是忙活一天,沒有那麽多閑時間空度白晝。而到了夜晚,又有宵禁,有了時間卻沒有休閑的自由。

  這也是夜市,得以興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