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局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518
  晉漢,算不得當今天下強大的勢力,比之偽朝、楚逆,皆要差上幾籌。

  最主要的便是耕田的問題,晉漢坐擁並州泰半,口戶百二十萬,多集中於晉陽一帶平原。兵多糧乏,燃眉之急。

  平城的消息,於第四日傳到晉陽。

  王允日常授學天子後,得此消息,情緒古井無波,似乎自己好像與這場戰爭沒有任何關係。

  朝廷餘者諸公倒是忙上忙下,籌備物資,準備著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張揚亦是率領漢軍,出上艾,逼近駐紮在長城關口的趙軍所部。

  這所謂的長城關口,現在倒是籍籍無名,遠遠比不上身後的井陘關、土門關。

  桃河穿過整個井陘道,於長城關口處形成了一座幾字形。關城便建立在這個幾字中間的空檔區域,依山傍水,截斷山穀道。

  桃河南北兩側連綿群山之上,皆豎有烽火台,眺望方圓數十裏。尤其是關城南側,更有一道連接烽火台的城牆,延綿直至關牆。

  易守難攻。

  橫扼天險。

  娘子關!

  沒錯,這座長城關口,在後世便叫做娘子關。

  關城中,宗員領五千趙軍坐鎮於此,直麵上艾漢軍。身後則是朱儁帳下的兩萬銳士,屯於井陘。再後麵,還有五千精銳及大量民夫,駐紮土門關。

  有如此勝兵坐鎮,漢軍想要自井陘殺入冀州,難如登天!

  “啟稟將軍,太尉有令,著將軍立即退回井陘關!”

  一名信使飛快跑上關城,向宗員傳達軍令。

  宗員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斥聲問道:“嗯?爾莫非傳錯軍令?”

  “回將軍,此乃太尉親口口命,小的不敢忘記!”

  信使抱拳頷首。

  “當真?”

  “絕無失誤!”

  一再詢問下,宗員很是不解,煩躁的擺了下手,示意信使滾蛋。

  “將軍,關口險要,足以當敵十萬。為何太尉要吾等退回井陘,豈不是將如此天險,平白讓給偽朝兵馬嗎?”

  一名校尉同樣是疑惑不解,井陘關並非是一座險關,而是由數道隘寨所組成的井陘關。井陘道之中,真正的關口隻有長城關口以及土門關而已。

  放棄長城關口,漢軍便可直逼諸寨,防守難度要大上數倍不止。甚至隻要漢軍願意,完全可以繞過不少險寨,直抵土門關前。

  宗員何嚐不是如此作想,隻是想不通太尉究竟作何打算。

  “嗨,傳令下去,整軍退回井陘。”

  “這……”

  “這什麽這,太尉久經沙場,天下名將。吾等曉得的事情,太尉會不知曉?”

  “是是是~”

  校尉挨了一句批,立馬折身下城。

  宗員也是抱著對朱儁的信任,畢竟盧公與皇甫將軍故去後,自己能夠信任的也隻有朱儁了。

  至於說趙國諸將~

  哼!

  一群鄙夫,餘豎賊無異。

  不到兩個時辰,整座關口便人去城空。

  趙兵退出長城關口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張燕的耳中。茫茫太行山內,出身蟊賊的黑山軍再熟悉不過了。甚至於連宗員所部的行進,都落在黑山軍斥候的眼中。

  張楊以太尉之身,總統上艾周遭所有漢兵。黑山軍近五萬人,晉陽兵兩萬,自己帳下萬餘上黨兵,以及數千名附庸的南匈奴騎兵。

  林林總總,**萬之數,聲勢浩蕩。

  第一次統帥這麽多的兵力,確實感覺力不從心。別說臨陣指揮了,僅是每天日常的些許雜事,都快把自己煩死了。

  呆在大帳內,端視著下麵軍吏匯報上來的瑣事,張楊不禁頷首撫額,歎聲連連。

  “啟稟太尉,車騎將軍到了!”

  張楊抬起頭,揮手言道:“請其入帳!”

  “諾。”

  隨後,整頓了下衣衫,張燕也闊步走進帳內。

  “太尉,宗員退出了關口,往井陘而去。”

  一見麵,張燕直奔主題,向張楊匯報宗員所部的動向。

  張楊眉頭促然緊湊,起身來到帳內懸掛的與圖前,盯視了片刻。

  回頭與張燕說道:“張車騎,速遣一部兵馬,占據關口。其餘各部人馬,也依次過關,進逼井陘。”

  “太尉放心,末將已經安排郭大賢、杜長、白繞三人率部搶占關口。隻是,末將擔心,這是否有詐?”

  張燕疑惑的問了一句。

  朱儁乃當世名將,平生曆大小數百戰,怎麽會無緣無故拱手讓出關口?

  張楊搖了下頭:“張車騎,盡管放心便是,朱儁乃忠國之士。”

  “嗯?”

  張燕一愣,轉而便心有意會。原來是這樣,如果說王司徒拉攏了朱儁,那這一戰的勝算可就大多了啊!

  ……

  同樣,在上黨長子,袁紹與帳下諸幕僚,亦就代郡戰事商議雲雲。

  “韓猛到哪了?”

  “尚在飛狐徑,最多三日便可抵達盧奴。”

  “那不如使韓將軍率精銳,沿沱河西進,截斷上艾漢軍後路。吾等則發大軍相攻,必能一戰而定!”

  “也好,隻是雁門郭縕態度不明,而且太尉是否兵行險招,也未可知之。”

  “太尉那邊不用擔心,且安心便是。”

  “若諸事捷順,吾大趙破偽朝必也!”

  帳內一群人熙熙攘攘,嘈嘈雜雜,但整個氛圍還是喜意四溢。

  袁紹亦不例外,兩軍南北戰局相交數百裏,山巒橫阻。然盡了於兄,燕趙名士,豈是王允所能小覷。

  一場大議結束後,帳內不少人紛紛歸去,僅留下沮授、田豐、許攸、荀諶四人,以及跟在荀諶後麵的一名後輩子侄。

  “大王,吾等也是時候往壺關而去了。顏將軍兵馬已經北上,不出數日,想來袁術和高誠也將發兵斷吾等歸途。”

  眾人所議自然是當下局情,而現在帳內幾人,無疑要多往後看幾步。

  沮授一言點在袁紹心中,輕嗯一聲言道:“公與,周楚二國若是加入戰局,是否會影響大計進展。”

  “大王放心,長公子已密調青州兵馬及曹使君帳下萬餘精銳,急發鄴城。周國出兵,最多攻吾河內。楚國亦是如此,驟時長公子大軍入河內,曹使君出虎牢,足以迫使楚軍無力牽製吾軍。”

  沮授當即回道,趙國雖然做不到以一敵三,但周楚二國也沒那個實力傾巢而出。短時間內讓周楚兩國兵馬,無法影響戰略布局即可。

  “不錯,另外,周國與楚國剛剛大戰一場,會不會出兵也不一定。尤其是周國,連戰近載,不足為慮。”

  許攸也不複往日阿諛之色,麵情謹重,不斷的揣摩著戰局的走向。

  荀諶看了一眼身旁的後輩,似乎在詢問其有何看法。

  荀彧回之一笑,沒有說話。

  沮授、田豐乃河北名士,智略百出。這一場戰爭,幾乎所有能考慮到的方麵,此二人都想到了。

  但事情絕不會那麽簡單。

  王允並非凡輩,其既會防一手劉備詐降,又怎麽可能不防範朱儁詐降呢。

  忠義?

  嗨~

  晉漢、趙漢,又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