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覲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565
  隴縣北門處。

  “阿翁,孩兒率軍出發後,您也帶領家人前去洛陽吧!”

  高誠拿著一張詔書,神色暗淡,遞給高父。

  高父輕輕一笑,並未再去看那詔書,安慰說道:“吾兒先行,為父稍後便攜家人前往。

  “嗯,好!”高誠應聲,接過身邊張安遞來的頭盔,又望了一眼前來送別的父親,大聲說道:“阿翁,孩兒去了!”

  轉身戴上頭盔,翻身上馬,徑直朝著城北而去。

  高父看著漸漸遠去的身影,暗歎一聲!

  來到城北大營,早已集結完畢的八千將士,無不是頂盔帶甲,旌旗林立。

  “吾率騎兵先行趕往洛陽,彝淩,數千步軍就交給汝了!”高誠騎在馬上,對著身邊的張任說道。

  張任點頭示意。

  隨後,兩千精騎在高誠的率領之下,離開大隊步軍。

  ....

  三月中旬,高誠終於帶領兩千精騎,抵達洛陽郊外。

  此時的洛陽郊外,已盡是兵馬調動。有受征召而來的壯勇,磨刀礪劍,準備上陣殺賊斬首立功。亦有數不盡三輔、司隸郡兵調集與此。更有左右羽林五軍,開拔前往都亭。

  左右羽林軍乃是皇家禁軍,一身甲胄鮮明,武器精良。此時,正與高誠所率領的兩千精騎,擦肩而過。

  望著那羽林軍,高誠不禁感歎一聲,真是天下精銳。

  大漢禁軍可不是後世朝代的禁軍,大漢帝國的軍隊隻有邊軍、禁軍和郡國兵。正規軍,實際上隻有邊軍和羽林軍、北軍五校,這區區不過十萬的部隊。

  而羽林軍皆是由邊軍抽調而出,其戰力絕對算得上天下精銳。

  萬餘羽林軍,一路向東,旌旗遮天蔽日。

  “走!”

  跟羽林軍一比,高誠所率領的兩千精騎,如同乞丐一番。尤其是又經過長途跋涉,全軍將士皆是疲倦不堪,毫無往日的精氣神。

  高誠等人離洛陽外郭十裏,遙眺前方。

  神都洛陽外郭,東西長二十裏,南北十五裏,北倚邙山,南鄰洛水,麵積高達一百多萬平方米,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外郭附有護城河,引的便是南麵洛水。

  護城河寬約十餘長,滾滾河水衝蕩,不知其深。

  兵馬自然是要留在城外,大將軍府早有文吏作備、指引。紮營之地,位於洛陽城西,距離城門很近。

  安置好兵馬,高誠也應召入宮。

  穿過上西門,便進入這座大漢帝國的都城。

  越過城門重地,便來到熱熱鬧鬧的居住區。地麵道路皆有青石鋪就,兩旁商鋪林立,但開門做生意的很少。黃巾之亂,使得八州之地陷入烽火,讓所有人都心有不安!

  經過曜龍園之側,從金市東側主道穿過,又經複道,這才來到宮城的朱雀門。

  由朱雀門進入,向北直至崇德殿,這個崇德殿並不是大漢朝議的中心,南宮的崇德殿才是。

  漢帝劉宏傳召自己,是在北宮正殿德陽殿內。

  一路之上,高誠在內臣的引領下,早就看呆了...

  宮殿數十座,恢弘華麗,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櫛次鱗比,金碧輝煌,其中更有飛閣相連,使人行如踏空。

  抵達德陽殿前,高誠再次瞪大了雙眼。

  兩側立有高大的石闕,石闕之上,有觀。觀是一種建在幾丈高的高台上的建築,可以遠望。

  這門側兩個門闕,竟高聳入雲,抬首望去,竟不見其頂部。

  殿前又有台階,高二丈,花紋石作壇,白玉砌台階。

  走過台階,來到殿室正門。

  門側黃金鑄成的柱子鏤刻著三帶纏繞的花紋,並套以橘紅色。柱側皆立一名甲士,正是儀仗禁軍。身高八尺,一身金甲,手持斧鉞,注目正前。

  “啟稟陛下,振威中郎將已至。”

  內臣進入殿內,躬身敬聲說道。

  “嗯!”漢帝劉宏僅僅是點了點頭,示意下身邊張讓。

  張讓上前一步,高聲唱道:“宣振威中郎將入殿覲見!”

  “宣振威中郎將入殿覲見!”

  唱宣聲一直到殿外這幾名儀仗壯漢大聲吼完,這才方停。

  高誠也立馬正了下衣襟,整頓神色,抬步向殿內走去。

  一入殿內,高誠立馬屈膝跪下,大聲高呼:“末將高誠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坐殿上的劉宏,眼睛一眯,嘴角微揚,道:“唔~此語倒是新奇,不錯,不錯!”

  “愛卿快快請起,上前就坐!”誇讚一句,劉宏便再次開口說道。

  高誠應聲,又是叩首拜道:“末將謝過陛下!”

  隨後,起身上前,亦順勢觀望一眼這大殿。

  德陽殿非常大,往常用來招待文武百官所用,小了自然不行。殿內牆壁上畫著優美的圖案,紅漆梁上鑲嵌著青色翡翠。殿中又注有水池,其中花草不計,魚類繁多。

  上前數十步,劉宏正坐九尺階上,頭戴玉冕,珠簾遮掩,不見麵容。身旁立一宦官,麵上縱有朱粉,扔掩不住其老容。階下左右,各有桌案四張,其上放置酒水、果類,其後又有宮女粉娥。

  “愛卿快快坐下!”

  高誠近前,劉宏也終於見到這位大漢帝國的新生良將。身材並不算很雄闊,比起那些力士,更顯略瘦。清秀麵容,倒是一副好囊容。隻是,那清秀的麵容之間,又透漏著一絲淡漠,一絲陰狠,一絲殺氣。

  高誠躬身拱手,喝道:“末將多謝陛下!”

  完禮後,退至右側桌案最下桌案落位。

  剛一坐下,便有宮女斟滿酒水。高誠抬首,專門注目這宮女兩眼,直至劉宏聲起。

  劉宏見高誠坐下後,便盯著這宮女,眼睛一亮,心中暗想一番。片刻,這才笑聲說道:“愛卿,來,與朕同飲一樽!”

  高誠轉回目光,舉起桌案酒樽,大聲說道:“末將恭敬陛下,望陛下福若東海,歲比邙山!”

  “唔,好,好一個歲比邙山!”聽著這新鮮詞,劉宏心中不禁開懷,頗為悅色。

  “朕居於深宮,自此北宮,便可遙望邙山。常歎邙山之秀,邙山之久!”

  “末將居於涼州,那涼州大地空曠四野,南北數百裏,東西三千裏。聞涼州之西,尚有吾大漢西域長史府,東西萬裏之遙,南北數千裏。直叫人心生向往,流連讚歎!”

  高誠所答,牛頭不對馬嘴,但劉宏的話頭本就不好接。

  “是啊,西域長史府,幅遼萬裏,如今卻非吾大漢所有!”劉宏感歎一聲,舉起酒樽,自飲。

  高誠卻是一笑,大聲喝道:“陛下勿憂,待定了這黃巾之亂,末將必定為陛下再下西域三十六國!”

  “彩!”

  聽到高誠豪言,劉宏不禁喝彩。

  自從登基之後,就從未有人與自己提過西域長史府(西域都護府)。班定遠之後,匈奴分裂南北後,西域就再不複大漢所有。原因便是——西羌。

  “西域啊!不知朕在位之時,還能否歸吾大漢!”